张振国;邱作成;刘柏宏;乐德行
目的 掌握沈阳市水痘发病水平和流行特征,为制订防制规划及评价实施效果提供准确依据.方法 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该市水痘疫情资料.结果 2006~2010年沈阳市水痘年均发病率为88.15/10万;城区发病率为117.53/10万,农村发病率为59.33/10万(P<0.005);男女性别比为1.26∶1,男性发病率为97.21/10万,女性发病率为78.86/10万(P< 0.005);4~6月、1月及11~12月报告发病数分别占全年报告发病数的34.25%和36.98%;学生和幼托儿童发病分别占59.29%和17.13%,职业高峰明显;3~24岁年龄组占89.14%.结论 应加强监测分析工作,做好水痘流行趋势预警;做好水痘疫情现场应急处理工作,有效控制疫情暴发.
作者:柳晓丹;张秀月;戴孟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评估广式凉果添加剂残留的人群暴露风险,为凉果的风险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以食物频率问卷法收集大学生人群凉果摄入量数据,依国标方法检测凉果中糖精钠、甜蜜素、二氧化硫、苯甲酸、山梨酸5种添加剂残留量,采用点评估和简单分布模型评价广式凉果添加剂的暴露风险.结果 点评估(按平均值估计)显示,5种添加剂摄入量占ADI值的百分比分别为18.29%(二氧化硫)、27.72%(山梨酸)、60.24%(苯甲酸)、68.14%(糖精钠)和94.25%(甜蜜素).简单分布模型则显示,摄入量95%上下限占ADI的百分比分别为:1.24%~1.57%(二氧化硫)、1.73%~2.20%(苯甲酸和山梨酸)、12.61%~15.99%(甜蜜素)、17.33%~21.99%(糖精钠).结论 甜味剂的暴露风险相对高于防腐剂和漂白剂,在凉果消费的安全风险管理中须重视对甜味剂的管理.
作者:柳春红;谢艳云;孙远明;张明明;邓颖妍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我国护士开展冠心病心理于预实验性研究现状,为临床护理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查阅、分析中国知网、清华同方、重庆维普数据库中1997年8月~2010年8月发表于中国期刊的心理干预实验性研究文献136篇.结果 共纳入文献136篇,其中,Jadad量表评分为1分的有116篇,2分的有20篇,无评分>3分的文献.经分析文献的研究设计中存在较多的问题,例如缺乏研究对象的纳入、排除标准,对照组与实验组无基线比较,随机性效果指标的强度较低,使用的统计学方法不正确、心理干预措施专业性不强等.结论 该文献质量整体水平不高,心理干预实验性研究有待向临床深入推进.
作者:柴守霞;韩世范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调查成都体育学院400名大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多个方面的体质健康状况.方法 纳入2008~2010年成都体育学院的大一和大二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对比研究.包括男生234名和女生166名.测量身高、体重、肺活量、立定跳远、握力(男)、坐位体前屈(女)、台阶试验等7项指标.结果 成都体育学院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处于中等水平,情况良好,并且男生和女生平均身高体重水平优于全国水平.体育专业男生和女生的各项指标均高于非体育专业的学生.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主要有6种因素,其中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为主要因素.结论 学校应提高体育氛围从而确保每位学生每天有1h的体育活动时间,培养学生自身锻炼身体的意识和终生体育的理念.
作者:秦朗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吸毒人群口腔念珠菌的DNA多态性以及与耐药性的关系.方法 选择4种随机引物对75株吸毒人群口腔念珠菌进行DNA多态性分析,并优化试验条件,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筛选出两条随机引物进行RAPD,念珠菌基因组DNA在100~200 ng/μL,引物浓度在5~10 μmoL/L时,得到的PCR指纹图丰富和清楚.聚类分析显示,吸毒人群口腔念珠菌同种不同株间存在着基因多态性,不同种间具有一定的基因型特点,某些耐唑类和耐5-氟胞嘧啶药物菌株单独聚为特殊的基因型.结论 RAPD基因分型可作为念珠菌种间鉴定的参考方法.吸毒人群口腔念珠菌中某些菌株的耐药性与其DNA多态性有一定关系,某些特殊PCR指纹图可能与耐唑类药物基因和5-FC基因有一定关系.
作者:袁有华;白丽;武有聪;刘奇;钱金栿;郭利军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建立一种稳定、特异、敏感的乙型肝炎病毒(HBV)共价闭合环状DNA (cccDNA) 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方法 根据乙肝病毒松弛环状DNA (HBVrcDNA)与cccDNA的结构差异,设计跨越双缺口的特殊引物,并利用一种ATP依赖不降解质粒的DNA酶(Plasmid-SafeTMATP dependent DNase,PSAD)提高反应的特异性;建立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并进行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检验.应用所建立的方法评价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对HBVcccDNA的抑制效果.结果 该方法能特异性检测到HBV cccDNA,在2.68×1082.68×103 copies/μl检测范围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1.00,扩增效率为102%;低检测限为2.68×101 copies/μl.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对HBVcccDNA均有很好的抑制效果.结论 该实验所建立的方法稳定性强、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可快速定量检测HBVcccDNA,用于抗HBV药物的评价.
作者:杨晓瑞;吴学炜;臧利敏;赵雪杰;周玉冰;王庆端;郑立运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唐山地区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调查的方法,选取唐山市区8个社区,对20岁以上居民4 651人进行高血压患病情况调查,并对高血压患病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高血压患病率为27.31%.男性患病率(24.70%)较女性患病率(29.73%)低.单因素分析结果为,性别、年龄、糖尿病、冠心病、家族史、吸烟、饮酒和腹部肥胖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论 唐山汉族人群高血压患病率相对较高,可能与生活环境和基因有关.
作者:李卫红;张红梅;信佳言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治疗中有效对策.方法 结合近代肺炎支原体感染治疗研究现状部分问题,运用中医辨证和辩病论治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进展方法,防治肺炎支原体感染.结果 中西医结合防治此病有效.结论 中西医结合辨证和辩病结合论治防治此病为有效对策.
作者:张振国;邱作成;刘柏宏;乐德行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50例,分为治疗组(n=26)和对照组(n=24),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每晚口服辛伐他汀20 mg,在治疗前、治疗1个月时观察对患者血清丙二(malondialdehyde,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影响及血压、血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辛伐他汀治疗1个月后,患者血清SOD水平上升,而MDA水平明显下降,且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患者血清SOD及MD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辛伐他汀可明显抑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氧化应激状态.
作者:时军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早期血乳酸清除率在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评估中的相关性.方法 检测86例脓毒性休克患者0h(以诊断休克为研究起点)、6h动脉血乳酸水平,计算6h乳酸清除率.以好转或死亡为研究终点,按预后不同将患者分为存活组(n=52)和死亡组(n=34);以乳酸清除率10%为标准分为高乳酸清除率组(≥10%,n=61)和低乳酸清除率组(<10%,n=25),比较存活组与死亡组、高乳酸清除率组与低乳酸清除率组之间相关数值的差异.结果 存活组6h血乳酸清除率为(30.5±18.0)%,显著高于死亡组(11.2±13.1)%,P< 0.01;高乳酸清除率组病死率(27.9%)低于低乳酸清除率组(64.0%),P<0.01.结论 早期乳酸清除率可作为脓毒性休克患者判断预后转归的一个很好指标.
作者:王洪武;李景辉;邓超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通过分组比对,总结耐阿奇霉素的社区获得性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院近3年确诊为支原体肺炎的21例临床资料,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莫西沙星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组10例和左氧氟沙星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组11例,分别采用静脉滴注疗法7~10 d后,改为口服莫西沙星或左氧氟沙星序贯治疗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莫西沙星联合用药组和左氧氟沙星联合用药组治愈率分别为80%和72.7%,所有病例用药结束后治疗有效,2组治愈率和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和体征好转时间2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未影响药物治疗.结论 莫西沙星组和左氧氟沙星组序贯疗法治疗支原体肺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少,患者依从性高,是治疗支原体肺炎的理想一线药物.
作者:滕瑛珏;黄朝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应用替罗非班及血栓抽吸导管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进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CI)治疗,探讨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符合急诊PCI条件的患者63例,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常规组,比较两组心肌灌注情况及心脏不良事件(MACE)、出血性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常规组相比,联合组在校正TIMI血流帧数(cTFC)、2h内ST段回落率、无复流现象等疗效评价指标上,均有明显优势(P<0.05),联合组在心脏不良事件及出血性并发症发生率等安全性指标方面,则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接受急诊PCI的AMI患者中,联合应用替非罗班及血栓抽吸导管,明显改善患者的心肌再灌注和预后,并且安全可靠,在紧急救治中占有很大的优势和临床实用价值,值得在急救医疗中全面推广使用.
作者:王瑜;黄雪汝;吴伟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流感样病例样品采集的影响因素,提高流感病毒分离率和流感网络监测效率.方法 采用现场督导和卡方检验对成都市6家哨点医院2010年流感样病例样品的采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6家哨点医院中2家哨点医院的样品采集合格,4家哨点医院存在样品不合格.结论 流感样病例样品采集中存在采集对象和采样时间不准确、送样不及时等问题,影响了流感病毒的分离率.应增强临床医生的责任心,提高对流感样病例的认知和采样技术,并保证样品及时送达流感网络实验室.
作者:张晓春;孟建彤;黄薇;黄韦唯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加入医疗干预措施后对新生儿健康情况的影响.方法 取某院产科于2008年5月~2011年5月间接产的孕妇15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产科常规分娩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措施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加用产时医疗干预措施,比较两组产妇所生婴儿的新生儿Apgar评分及患病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所生新生儿的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所生新生儿,疾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所生新生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产妇进行产时的医疗干预,可以改善新生儿的Apgar评分,同时减少娩出胎儿的新生儿疾病的发生率,值得在产科接产中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李洪瑞;冉庆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评价穴位埋线配合常规西药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行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在太冲穴、肝俞穴、血压点穴同时进行埋线,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结束(2月)后动态血压情况、血压昼夜节律、中医证候积分及疗效.结果 ①观察组与对照组均能有效降低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舒张压、白昼平均收缩压、白昼平均舒张压、夜晚平均收缩压、夜晚平均舒张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24h平均收缩压、白昼平均收缩压、夜晚平均舒张压、夜晚平均收缩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24h平均舒张压、白昼平均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两组的血压昼夜节律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均>10%,但组间比较,观察组血压昼夜节律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改善程度明显(P<0.05).③两组证候疗效经Ridit分析,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两组治疗后观察组证候积分减少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穴位埋线结合药物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在降低血压疗效相当,但穴位埋线结合药物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更能有效减轻或去除眩晕、头痛、急躁易怒等各项临床不适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马界;李明秀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传统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与保留上极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为临床手术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57例在某院进行传统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患者(对照组)及49例保留上极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实验组)的相关资料,对两组患者术后出血率、暂时性甲低及喉返神经损伤等并发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出血率、暂时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喉返神经损伤并发症发生率在实验组中分别为2%、4%、2%,在对照组中的发生率分别为9%、14%、11%,两组数据经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的并发症发生率在实验组为8%、对照组为33%,组间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保留上极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可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及术后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邱永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宁夏地区职业人群高脂血症的流行现状,为防治高脂血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2009年3~10月至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进行健康检查的宁夏地区政府机关及国有集体所有制事业单位的职工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测.高脂血症采用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作为诊断标准.结果 共调查3 321人,资料齐全者3 191人,宁夏地区职业人群高脂血症总体患病率为58.6%,标化患病率为37.5%,其中男性高脂血症粗患病率为74.0%,标化患病率为47.5%;女性高脂血症粗患病率为35.8%,标化患病率为26.1%,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x2=459.754,P<0.01);男性和女性高脂血症患病率均随年龄及体质指数的增高而升高(x2分别为224.447和466.938,均有P<0.01);宁夏汉族职业人群高脂血症标化患病率(32.6%)高于回族29.5% (P<0.05).结论 宁夏地区职业人群高脂血症患病率接近或高于国内大城市患病水平;中老年人群特别是中老年男性是高脂血症的高发人群,是本地区干预和防控的重点人群.
作者:任继虎;宋辉;赵川;王冠梅;谢峰;孔庆宇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持续子宫按摩在减少产后出血、防止宫腔积血的作用.方法 选择具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巨大儿、多胎妊娠、羊水过多、滞产、子痫前期)的孕产妇4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预防产后出血方法,实验组在采用常规预防产后出血方法基础上胎盘娩出后开始持续按摩子宫30 min,观察两组的产后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持续子宫按摩可以明显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是预防具有高危因素产后出血的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志容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四川省农村5岁以下儿童腹泻患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儿童腹泻病的防治提供建议.方法 利用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西部扩点调查四川省的资料,描述性分析四川省农村5岁以下儿童腹泻患病状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儿童腹泻患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四川省农村5岁以下儿童腹泻两周患病率为10.1%.儿童腹泻两周患病率随着年龄的上升而下降,患病高峰在0~2岁.影响儿童腹泻的主要因素为年龄、父母是否均长期在外务工、家庭是否使用安全饮用水.结论 四川省农村儿童腹泻防治工作的重点对象为0~2岁儿童和留守儿童,并且儿童腹泻的防治应从提倡合理喂养、改善用水卫生、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等方面入手.
作者:王珍;张菊英;陈瑾;谭铃;范晖;甘华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常用的9种牙膏在体外对口腔毛滴虫的作用效果,为正确选择牙膏提供一定理论基础.方法 通过体外传代培养口腔毛滴虫,以甲苯胺蓝染液为指示测试不同牙膏及相同牙膏不同浓度在体外对口腔毛滴虫的作用效果.结果 在浓度分别是3%、5%、7%、9%浓度下不同的牙膏对口腔毛滴虫的致死时间差距很大.结论 在体外对口腔毛滴虫杀伤效果好的是完美夜用装,差的是冷酸灵去渍亮白.
作者:陈媛;程鲁晋;达文婷;马聚山;刘君 刊期: 2012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