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瑛珏;黄朝阳
目的 调查研究军队离退休老干部口腔疾病知识掌握情况.方法 随机选择173名军队离退体老干部为研究对象,对其掌握的口腔疾病知识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对口腔疾病有正确认知的军队离退休老干部不足一半;26.0%的被调查者知道牙龈出血是牙周病的早期症状,35.3%的被调查者知道牙周病的发展是进行性的,42.2%的被调查者知道刷牙能够预防牙龈炎,39.3%的被调查者知道应用含氟化合物能够预防龋齿,73.4%的被调查者知道控制吃糖能够预防龋齿;指导自我预测口腔疾病方法的被调查者不足40%.结论 军队离退休老干部对口腔疾病知识掌握情况不甚乐观,需要加强宣传,使之加强对口腔疾病的认知.
作者:王一敏;傅升;高玉洪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包头地区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型的分布、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更好地了解包头地区优势流行株及不同基因型复制能力与毒性,为指导临床病情分析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分析包头慢性HBV感染者基因型.同时检测肝功、血常规.结果 包头地区HBV感染者基因型:HBV感染者150例中,B基因型占13.3%(10/75),C基因型占86.7% (65/75),未发现其他基因型;不同性别患者基因型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8,P>0.05);不同民族患者基因型的比较,少数民族B基因型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3,P<0.05);不同年龄患者基因型的比较,C基因型平均年龄明显高于B基因型平均年龄.B基因型年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P<0.05).结论 包头地区慢性乙型肝炎以C基因型为主,预后较差.
作者:马淑一;张竹强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通过分组比对,总结耐阿奇霉素的社区获得性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院近3年确诊为支原体肺炎的21例临床资料,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莫西沙星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组10例和左氧氟沙星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组11例,分别采用静脉滴注疗法7~10 d后,改为口服莫西沙星或左氧氟沙星序贯治疗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莫西沙星联合用药组和左氧氟沙星联合用药组治愈率分别为80%和72.7%,所有病例用药结束后治疗有效,2组治愈率和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和体征好转时间2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未影响药物治疗.结论 莫西沙星组和左氧氟沙星组序贯疗法治疗支原体肺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少,患者依从性高,是治疗支原体肺炎的理想一线药物.
作者:滕瑛珏;黄朝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山东省全球基金艾滋病首批项目县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知识知晓和安全套使用状况,并分析影响安全套使用的因素.方法 按照随机分层整群抽取项目县的女性性工作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对一面谈问卷调查获取资料,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安全套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安全套使用因素.采用x2检验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方法确定与此有关的因素,由SPSS15.0软件完成.结果 本次共调查1 157例,平均年龄为(24.58±5.08)岁,以初中文化程度、未婚女性为主,调查对象全部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81.94%,近1次商业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为92.74%,明显高于与固定性伴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67.8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其他因素作用后,发现牡丹区和平度市安全套使用率低;在其他因素分析中发现低年龄组(≤20岁和21~25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同伴教育和艾滋病宣传材料接受率高可以促进提高安全套的使用率.结论 为进一步提高女性性工作者安全套使用率,仍需针对年龄、艾滋病知识水平、接受艾滋病宣传材料和同伴教育等开展有效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
作者:康殿民;李建卓;朱晓艳;陶小润;廖玫珍;张娜;郑薇;于青 刊期: 2012年第16期
惊恐障碍的认知行为治疗是以认知历程处理焦虑障碍的研究方法,其过程包括恐慌教育、认知重建、呼吸控制、内在感知暴露治疗等,接受认知行为治疗的患者疗效能得到更为持久的巩固,且在个人或团体中都可以获得有效地应用.
作者:喻瑶;余斌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碘伏消毒液对龟分枝杆菌、结核杆菌标准株H37Rv、结核杆菌标准株H37Ra 3种标准菌株的杀灭效果.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结果 含有效碘250 mg/L作用3min、有效碘500mg/L作用1 min,对龟分枝杆菌脓肿亚种杀灭对数值>4.00;含有效碘250 mg/L作用3min、有效碘500 mg/L作用1min对结核杆菌标准菌株H37Rv杀灭对数值>4.00.含有效碘500 mg/L作用1 min对结核杆菌标准菌株H37Ra杀灭对数值>4.00.结论 碘伏消毒液对龟分枝杆菌、结核杆菌标准株H37Rv、结核杆菌标准株H37Ra 3种标准菌株均具有良好杀菌作用,H37Ra对碘伏消毒液抗性强,H37Rv次之,龟分枝杆菌弱.
作者:孙巍;徐燕;王嵬;谈智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与研究脑出血患者在急诊内科的急救措施.方法 本文选择2007年2月~2009年2月某院收治的80例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其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43 ~64岁.接受内科保守治疗的患者有40例,接受微创穿刺引流治疗的患者有20例,接受开颅手术治疗的患者有20例.对比3组不同急救措施的死亡率、有效率以及两种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内科治疗、开颅手术以及微创开颅引流术的有效率分别为50%、35%、85%,而死亡率分别为21%、40%、10%.采用手术治疗方法的两组患者的死亡率、有效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所进行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出血患者采取的急救措施当中,开颅手术和微创开颅引流术这两种手术方式相比较,微创开颅引流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开颅手术.但对于轻微脑出血患者来说,仍然以内科治疗作为主要的急救措施.
作者:张维勇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XELOX方案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1月某院收治的老年晚期胃癌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XELOX方案,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结果 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45.0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21.67%,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生恶心呕吐、腹泻、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谷丙转氨酶升高、口腔黏膜炎、手足综合征、外周神经毒性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ELOX方案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在耐受范围内,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肖本萍;雷雄;秦章禄;荣军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调查成都体育学院400名大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多个方面的体质健康状况.方法 纳入2008~2010年成都体育学院的大一和大二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对比研究.包括男生234名和女生166名.测量身高、体重、肺活量、立定跳远、握力(男)、坐位体前屈(女)、台阶试验等7项指标.结果 成都体育学院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处于中等水平,情况良好,并且男生和女生平均身高体重水平优于全国水平.体育专业男生和女生的各项指标均高于非体育专业的学生.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主要有6种因素,其中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为主要因素.结论 学校应提高体育氛围从而确保每位学生每天有1h的体育活动时间,培养学生自身锻炼身体的意识和终生体育的理念.
作者:秦朗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流感样病例样品采集的影响因素,提高流感病毒分离率和流感网络监测效率.方法 采用现场督导和卡方检验对成都市6家哨点医院2010年流感样病例样品的采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6家哨点医院中2家哨点医院的样品采集合格,4家哨点医院存在样品不合格.结论 流感样病例样品采集中存在采集对象和采样时间不准确、送样不及时等问题,影响了流感病毒的分离率.应增强临床医生的责任心,提高对流感样病例的认知和采样技术,并保证样品及时送达流感网络实验室.
作者:张晓春;孟建彤;黄薇;黄韦唯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雨花台区甲型H1N1流感的疫情动态,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科学开展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雨花台区2009年甲型H1N1流感资料用Excel建立数据库,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甲型H1N1流感以秋冬季发病为主,发病高峰集中在9~11月份,9月份高,发病以学生为主,10岁~组发病率高.结论 预防和控制甲型H1N1的重点措施是以加强学校等集体单位的重点人群防控为主导,应用甲型H1N1流感疫苗对易感者进行主动免疫,也是一有效方法.
作者:张红梅;臧文静;王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糖尿病湿性坏疽感染菌谱和耐药菌谱特点,使临床选择抗菌药物治疗更有针对性.方法 取糖尿病湿性坏疽分泌物进行需氧菌、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及厌氧菌培养.结果 357例患者中,细菌培养结果阳性率为100%,共培养出469株细菌,其中感染率革兰阳性菌(G+)45.4%、革兰阴性菌(G-) 26.0%、厌氧菌23.7%、真菌4.9%,细菌混合感染率为29.9%. G+菌中葡萄菌属有5种药物的耐药菌株大于50%、肠球菌属有11种药物的耐药菌株大于50%,G-菌中肠杆菌科有3种药物的耐药菌株大于50%、不动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有8种药物的耐药菌株大于50%,真菌中光滑念珠菌有3种药物的耐药菌株大于50%,其余菌属药物的耐药菌株均小于50%.结论 糖尿病湿性坏疽感染菌谱特点是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厌氧菌>真菌,混合感染较为突出.G+菌感染中的肠球菌属、G-菌感染中的不动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真菌感染中的光滑念珠菌耐药性较高.
作者:范洪;王元松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健康管理在小儿哮喘间歇期治疗中的作用,为小儿哮喘的诊治及康复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0年4月在海口市人民医院儿科门诊中就医的儿童哮喘患者356例,随机分为健康管理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家属采取医嘱及康复建议的处理方式,而对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通过电话随访等督促手段保障家长对该组儿童患者实施有效的健康管理.2年后对所有儿童患者哮喘发作的次数及效果进行评价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过2年的比较观察,显效、有效、无效率在经确认未进行有效健康管理的146例患者中分别为17%、31%、52%,在经确认进行有效健康管理的142名患者中为56%、34%、10%.统计学结果显示两组总有效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l).结论 有效的健康管理对儿童哮喘间歇期的延长及儿童哮喘的治愈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吴春英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高场磁共振在乳腺癌诊断及治疗效果评价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在某院就诊的疑似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高场磁共振检查并采用functool软件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测量病灶大横径、计算表观扩散系数(ADC)和半定量血流参数,比较高场磁共振检出和B超联合钼靶检查检出乳腺癌的诊断率.结果 高场磁共振术前乳腺癌的检出率为65.09%,明显高于B超联合钼靶X线检查50.94%,并且化疗有效患者和无效患者之间,高场磁共振各项检查指标均有明显差异.结论 高场磁共振对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以及化疗效果的评价均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孟鑫;崔红升;隋雪峰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究咽旁间隙肿瘤手术并发症分析及防治措施.方法 收集在某院就诊的咽旁间隙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在术后出现各类并发症的情况,并分析各类并发症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 200例患者中术后出现术腔感染3例、神经损伤15例、血管损伤12例、腮腺漏2例;其中,颈颌入路和颞骨加腮腺入路两种手术方式对血管和神经的创伤更大,所引起的并发症也较多.结论 经颈侧切开入路适用于绝大多数的咽旁间隙良性肿瘤,但是为了有效的控制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仍需要根据患者具体的病情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
作者:王丽;孙慧子;杨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病脂联素的变化及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关系.方法 60例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T2DM+牙周病),50例无牙周病的糖尿病患者(T2DM),测定两组人群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联素水平,并测量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同时计算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病IMT与FPG、FINS、血脂、脂联素的关系.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FPG、FINS、TG、IMT、HOMA-IR水平高于无牙周病的糖尿病患者,而HDL-C、脂联素水平低于无牙周病的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且IMT与年龄、糖尿病病程、FPG、TC、TG、LDL-C、FINS、HOMA-IR、BMI呈正相关(P<0.05或P<0.01),与HDL-C、脂联素呈负相关(P<0.01).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无牙周病的糖尿病组,且低脂联素水平与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IMT密切相关.
作者:陈辉;于健;周燕;秦明群;祖颖;林爱萍;石青峰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牛磺酸、维生素C联合对染铅大鼠拮抗铅以及海马中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活性、一氧化氮(NO)水平和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 将体重为(85.23±8.1)g的断乳SD大鼠22只,随机分为实验组10只,对照组12只.各组SD大鼠自由饮用铅水(1.3 g/L硝酸铅溶液),同时实验组大鼠用牛磺酸、维生素C混合溶液灌胃,而对照组大鼠用去离子水灌胃,每周5次,共8周.测定大鼠血铅值、海马组织中NOS活性和NO水平.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结果 实验组血铅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海马组织中NOS活性和NO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是(P<0.01)和(P< 0.05); Morris水迷宫测试实验组d4潜伏期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牛磺酸、维生素C联合作用于铅暴露大鼠有排铅效果,能提高海马组织中NOS活性和NO水平并有改善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
作者:李伟;范广勤;冯昶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伴随着高血压病程的逐渐增加对患者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Rivermead行为记忆测验第2版(RBMT-Ⅱ),对2010年9~12月在唐山工人医院住院的13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收缩压≥140 mm Hg,舒张压≥90Hg)进行记忆功能评定,全部资料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37例高血压患者记忆障碍发生率为95.5%,在图片再认、回忆路线(即刻)、面部再认、定向、日期及总标准分6项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记忆障碍发生率很高,病程越长,记忆障碍发生率及程度越高.
作者:王立敏;陈长香;李晶影;赵文;王建辉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云南省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网络报告质量,为进一步提高我省死亡报告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0年全省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网络直报死亡信息,利用县区报告率、单位报告率、审核率、报告合格率、审核合格率、医疗机构报告死亡占总人群死亡的比例、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占实际医院总死亡的比例、常见编码错误分布等指标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2010年云南省县区报告率为94.57%,单位报告率为80.45%;全省平均审核率96.68%:平均报告合格率62.68%,平均审核合格率96.94%.2010年通过国家网络直报系统报告的死亡病例约占同期全省总死亡人数的5.22%;实际医院死亡数通过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得到报告的比例为27.91%.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有明显编码错误的比例高达30.45%.结论 云南省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未报告单位和报告不合格仍占较大比例,死因编码质量普遍较差,根本死因确定和编码培训工作亟待加强.
作者:杨永芳;邵英;陈杨;肖义泽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西双版纳州2003~2010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调整防控策略和实现消除麻疹目标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法定传染病报告网络系统报告的麻疹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8年间西双版纳州共报告麻疹病例1 37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70.21/100万,2003年发病率高为574.10/1 00万,2010年发病率低为1.86/100万,无死亡病例;10岁以下儿童为高发人群,占总病例数的69.53%;发病以散居儿童和学生为主,占总病例数的73.96%;男女性别比为1.35∶1;发病形成2个流行高峰,第1个流行高峰出现在夏秋季的4~9月,占总发病数的66.91%;第2个流行小高峰出现在冬季的11月、12月到次年的1月,占总发病数的22.47%.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麻疹疫苗的常规免疫和强化免疫工作,提高接种质量和免疫成功率,以达到控制和消除麻疹的目的.
作者:申剑波;张建中 刊期: 2012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