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康复护理对尘肺患者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影响分析

孟翠茹

关键词:尘肺, 心率, 康复护理, 血氧饱和度
摘要: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应用于尘肺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于本院诊治的尘肺患者120例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经护理后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情况均有所好转,其中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康复护理应用于尘肺患者护理中,可有效改善心率,提高血氧饱和度,在此病的临床护理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优质护理服务在强迫症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强迫症的优质护理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 抽取来我院就医的70例强迫症患者(2014年1月~2015年12月)作为此次实验的目标对象,对70例患者进行随机对照分组.对照组35例患者应用一般护理,实验组35例患者应用优质护理,研究对比两组强迫症患者的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Y-BOC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强迫症患者应用优质护理,能显著改善患者病情,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陆志涛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促进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的效果分析

    目的 对中西医结合疗法在促进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中的运用价值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 抽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本院所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9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就诊前后顺序均分成联合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联合组患者予以中西医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就治疗总有效率而言,联合组(95.60%)高于对照组(82.20%),差异显著(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40%)低于对照组(1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疗法,效果显著,可在一定程度上加速患者身体的康复,值得在临床推行.

    作者:魏明;李彪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手术室细节护理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探究手术室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需要手术的患者1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进行分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4例,研究患者在常规手术室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细节护理,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安全质量评分和手术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安全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安全质量评分;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手术室患者实施手术室细节护理能够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惠敏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基于家庭的延伸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家庭延伸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50例出院的脑卒中患者,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在家庭中使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使用家庭的延伸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脑卒中残损评分.结果 观察组在经过基于家庭的延伸康复护理后,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脑卒中残损评价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护理脑卒中患者时,使用家庭的延伸康复护理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活动能力,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活动.

    作者:付麟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应用窝沟封闭预防龋齿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分析应用窝沟封闭预防龋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龋齿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均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0例应用窝沟封闭预防龋齿治疗,对照组40例仅给予常规口腔清洁处理不予窝沟封闭预防龋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1年后其龋齿脱落率为6.94%、新发龋齿率为1.2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81%、9.67%,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窝沟封闭在预防龋齿的临床治疗中,可以有效地降低龋齿的临床发病率,有效地降低龋齿的脱落情况,有效改善口腔卫生,保护牙齿避免进一步的伤害,对于维持口腔卫生以及保证牙齿健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李涛;王旭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的对象均为2014年6月~2016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共67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咯痰、咳嗽和喘息的症状积分分别为(0.46±0.22)分、(0.37±0.11)分和(0.61±0.18)分,都比治疗前降低,并且比对照组治疗后的更低,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PaO2和PaCO2分别为(80.12±4.21)mmHg和(50.96±1.85)mmHg,都比治疗前改善(P<0.05),并且改善的程度比对照组的大(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具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龚享铜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普外科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研究

    目的 分析研究普外科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普外科接收的切口感染患者一共有100例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一时期接收的无普外科切口感染的患者一共有100例作为对照组,对普外科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给予分析研究,同时采取相对应的护理干预.结果 Logistic分析以后筛选出来的5个主要的危险因素,影响普外科切口感染的因素包括有备皮一直到手术时间的长短、BMI数值的大小、是否为Ⅱ类手术、手术时间长短以及患者是否在多人病房,其OR值分比为3.61、3.11、2.97、2.55、2.47.结论 普外科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较为复杂,通过对手术时间给予控制,缩短备皮一直到手术时间、采取健康宣教以及增强Ⅱ类手术管理,进而使发生切口感染的几率明显降低.

    作者:孔雪娜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康复新液联合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慢性牙周炎患者接受康复新液与米诺环素软膏联合治疗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6月本院慢性牙周炎患者10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复方碘甘油液进行治疗,实验组则给予康复新液与米诺环素软膏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慢性牙周炎患者治疗结果 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慢性牙周炎患者经治疗后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慢性牙周炎患者的不良反应几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新液与米诺环素软膏联合在慢性牙周炎患者中应用,可以较好缓解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的不良症状.

    作者:吴晶洋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手术室安全管理在减少护理差错事故中的作用观察

    目的 探讨手术室安全管理在减少护理差错事故中的作用.方法 从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未实施手术室安全管理之前患者中随机抽取200例作为对照组,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实施手术室安全管理后的患者中随机抽取200例作为观察组,比较手术室安全管理措施实施前后两组护理质控评分和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并统计两组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护理质控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均较对照组的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为0.50%,与对照组的5.50%比较显著降低(P<0.05).结论 手术室安全管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可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

    作者:陈丽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集团医院信息平台一体化建设

    信息平台建设可促进信息标准化、流程规范化,有利于信息共享.为解决集团医院各信息系统之间接口众多,标准不统一,信息无法安全共享等问题.通过建设基于电子病历的信息集成平台和多个数据中心及基于数据中心的应用.使集团医院内统一了信息标准、统一物流体系、统一支付中心、统一业务系统、集团临床数据中心、集团运营数据中心、患者服务中心等.终优化了业务流程,提高临床诊疗效率与质量、管理效率和水平.

    作者:陈志强;张甄;张健;邹志合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联合应用价值评估

    目的 探究分析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联合应用价值.方法 从2015年5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血常规检查的所有标本中选取242例进行研究,将选取的标本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21例.对照组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进行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观察分析两组检查的结果 .结果实施不同的检验之后,观察组的阳性检出率和阴性检出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全自动血细胞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联合应用在血常规检验中,能够充分发挥出二者的优势和特点,提高检验的质量,具有非常高的参考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占玲兰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α-酮酸对初始腹膜透析患者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α-酮酸对初始腹膜透析患者营养、钙磷代谢及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38例腹膜透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监测患者透析前、透析后6个月的指标,包括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甘油三脂、总胆固醇、血钙、血磷、血清甲状旁腺等指标.结果 6个月后观察组血清白蛋白(31.87±4.61)g/L较对照组白蛋白(28.61±6.24)g/L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蛋白有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治疗组甘油三脂(1.52±0.89)mmol/L、血磷(1.55±0.94)mmol/L、甲状旁腺激素(285.64±141.62)ng/L较治疗前下降,血钙(2.08±0.28)mmol/L上升,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肌酐、总胆固醇治疗前后无差异.结论 复方α-酮酸在初始腹膜透析患者改善钙磷代谢紊乱、调节营养及脂质代谢方面具有一定作用,值得临床长期使用.

    作者:赵安佩;蒋红樱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术前访视和关爱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术前访视和关爱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7月收治的手术患者168例进行分组研究,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参照组84例和研究组84例,参照组术前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术前给予访视和关爱护理,比较两组术前血压、心率、不良反应及疼痛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前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与参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疼痛程度比较,研究组优于参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参照组高于研究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术前方式和关爱护理可有效预防心理不良反应,减轻疼痛感,提高手术效果,此护理方案值得临床使用和全面普及推广.

    作者:王蓓;宋凯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在急性胆囊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8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观察组29例与对照组29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单一的西医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症状消失时间、血常规恢复时间及预后进行统计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86.21%;观察组患者的发热、腹痛、压痛及呕吐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但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在急性胆囊炎治疗中的疗效显著,与单一的西医治疗相比进一步提高了临床疗效、缩短了疗程,患者预后更好,值得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作者:武爱松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124例胆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成功率、术后残石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效果确切,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马志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质量控制体系对提高病案首页信息内涵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质量控制体系对提高病案首页信息内涵质量的影响.方法 使用Excel中编码的随机生成器在2015年11月~2016年4月本科室录入480份住院病案资料中选取300份作为观察组,另选取2015年6月~12月本科室录入502份住院病案资料中选取300份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在旧体系下活动,观察组在质量控制体系下活动,评价两组首页信息内涵质量.结果 观察组病案首页信息内涵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质量控制体系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可提高病案首页信息内涵质量.

    作者:蓝宗向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组织多普勒超声显像评价室壁运动与心功能的新进展

    组织多普勒超声显像(TDI)技术是一项以传统的多普勒技术为基础的超声显像技术,通过去除心腔血流产生的高速、低振幅频移信号,保留心肌组织运动产生的低速高幅运动频移信号,可全面、快捷、准确、定量、无创的评价心脏整体、心功能以及室壁运动.随着临床对该技术的广泛应用,临床在心功能、势必运动评价方面越来越应用广泛.本文作者就组织多普勒超声显像评价室壁运动与心功能的新进展进行简单的综述.

    作者:刘丽丽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新形势下加强医学生素质教育的探讨

    在新形势下,加强医学生的素质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加强人文素质培养、职业道德教育、集体主义精神的养成、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塑造医学生良好的职业能力及高尚品德,以适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及社会进步的需要.

    作者:张宿荣;叶晓光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输血前传染病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针对患者输液前传染病指标的检测结果实施分析并探究.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输血治疗198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针对所有的患者于输血之前采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式检验两项指标,分别为梅毒螺旋体抗体和艾滋病抗体的水平情况.并且对所有患者实施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以及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水平的检测,检测的方式采用时间分辨荧光法.对于以上各项指标的阳性检出率进行观察并作详细的统计.结果 经过对1980例患者输血前展开四项传染病指标感染情况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具有20例,阳性检出率为1.01%;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具有188例,其阳性检出率为9.49%;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具有18例,存在0.91%的阳性率;艾滋病抗体阳性具有2例,存在0.10%的阳性检出率.结论 在患者输液之前,实施传染病指标水平检测尤为重要,可保障患者及医务人员的安全.

    作者:温茹春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全麻复合椎管内麻醉在下腹部气腹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对全麻复合椎管内麻醉在下腹部气腹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进行下腹部气腹腹腔镜手术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全身麻醉)和实验组(复合椎管内麻醉),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在手术后,实验组患者的拔管时间、清醒时间及下床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8.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40.00%,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麻复合椎管内麻醉具有清醒时间短、术中全身麻醉用药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少的特点,极大的减少了患者住院的时间,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吴会华;曾勇;梁秀婷 刊期: 2017年第15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