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庆市南岸区居民健康素养现状调查

何英淑;黄治兰;郭进;郝翔

关键词:居民, 健康素养, 现状
摘要:目的 了解重庆市南岸区居民健康养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703名15 ~69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对象健康知识知晓率为64.6%,92.2%的人赞成洗手有助干预防流行性感冒,12.4%的人知道被动吸烟会引发的疾病;健康行为形成率为52.7%,96.7%的人知道骑摩托车必须戴头盔,13.1%人知道妇女怀孕后至少做几次孕期检查;健康技能掌握率为48.0%,被调查者对医疗救助电话和一些危险标识代表的意义的掌握率分别为98.2%和12.0%.居民健康素养主要影响因素为地区、性别、文化程度和职业.结论 南岸区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较低,知识掌握不平衡,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整体水平.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多形式化培训在提高医院工作人员感染预防意识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 分析医院感染现状及探讨多形式化培训在提高医院工作人员感染预防意识方面的作用.方法 统计分析某院对所有工作人员实施多形式化培训前后的院感发生率、工作人员预防感染相关知识掌握变化情况,综合评价多形式化培训在提高医院工作人员感染预防意识中的作用.结果 实施多形式化培训前6个月及后6个月医院院感发生率分别为6.80%、3.15%;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多形式化培训前后医院工作人员对感染相关知识考核优良率分别为78.5%、89.4%,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感染控制必须在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和措施的基础上,切实落实好各项制度和措施的实施工作,同时通过多形式化培训加强医务工作者的感染预防意识,通过对医院感染知识的强化学习,提高对医院感染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以及人员自身素质,使之在临床工作中能够自觉地、一丝不苟地做好各项感染预防及控制工作,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做得更好.

    作者:赵冬秀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青海省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实验室检测

    目的 青海省疾控中心流感网络实验室利用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国家流感中心统一配发的引物探针对青海省一例输入性疑似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临床鼻咽双拭子标本进行检测.方法 采用Real-time PCR和RT-PCR两种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临床鼻咽双拭子标本经检测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结论 该疑似甲型H1N1流感病例成为青海省首例确诊的甲型HIN1流感病例.

    作者:卢囡囡;李红;于娟;易虎;赵生仓;姜双应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海口地区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研究

    目的 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了解海口地区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的特征.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月某院经临床检测HCV-RNA阳性的72例患者血清,回顾分析HCV测序分型结果、套式PCR结果,对照分析不同HCV-RNA阳性人群HCV基因分型及不同基因型HCV-RNA定量检测值.结果 本组共72份血清标本,基因型构成比次序依次为:1b型构成比为62.5% (45/72);2a型构成比为29.2% (21/72); 3a型构成比为8.3% (6/72).不同HCV-RNA阳性人群HCV基因分型结果对照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b型HCV-RNA定量检测值显著高于2a型和3a型(P<0.05),2a型HCV-RNA定量检测值显著高于3a型(P<0.05).结论 海口地区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和国内多数地区相同,以1b型为主,2a型次之,同时基因分型也有助于了解患者体内病毒复制情况,为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周君霞;肖敬川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前列地尔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MR脑灌注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脑灌注水平的影响.方法 83例ACI患者随机分为前列地尔组(n=43)和常规治疗组(n=40)及健康对照组(n=40).采用全脑磁共振灌注成像(PWI),观察患者在治疗后48 h,7d的脑灌注水平,并在治疗后7d进行临床疗效的判定.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7d后,前列地尔组在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脑血容积(rcBV),均较常规治疗组显著增加(P<0.01).结论 前列地尔注射液可能通过改善脑灌注水平发挥治疗ACI的有效性.

    作者:陈泽谷;赖玉洁;郭子义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微创介入手术与开颅手术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观察微创介入手术与开颅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7年7月~2010年8月,某院住院的高血压脑出血的病人共64例患者,根据出血量的多少,按住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微创介入观察组及开颅手对照组两组,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发热人数、住院时间、意识状态评分、死亡人数.结果 出血量在30~50 ml之间的患者钻孔组与开颅组相比患者在5d后NIHSS评分,住院天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量在50~70 ml之间的两组术后,患者在5d后NIHSS评分、术后发热情况,治疗后两组患者ADL(日常生活量表)分布情况,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介入治疗适用于中等量脑出血患者,手术创伤少,治愈率高,术后恢复好,开颅手术适应于较大量出血,血肿清除率高,死亡率相对较低.

    作者:夏金城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青海高海拔地区婴幼儿肺炎84例临床分析

    目地 探索高海拔地区婴幼儿肺部的临床特点.方法 按照年龄、性别,从玉树高海拔地区来某院住院婴幼儿肺炎患儿与同期西宁地区在该院住院的84例婴幼儿肺炎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分类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青海玉树高海拔地区的患儿与青海西宁地区的患儿临床表现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玉树高海拔地区的患儿与西宁地区的患儿合并症和并发症比较差异性不显著.但玉树高海拔地区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西宁地区.胸部X线玉树高海拔地区与西宁地区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玉树高海拔地区患儿相对于西宁地区婴幼儿而言,非特异性症状占有较高的比例,易于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并且发生并发症比率高,治疗有效率比例较低.

    作者:王靖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德州市城镇职工高血压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了解德州市城镇职工高血压患病情况,探讨高血压的影响因素及与慢性病的关系.方法 利用德州市城镇职工体检的资料,进行高血压的横断面研究.计算高血压患病率并采用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人群高血压患病率的差异及不同因素与高血压患病的相关性.结果 德州市城镇职工高血压患病率为23%,男性的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女性.从年龄分布看,随年龄增加高血压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不同单位性质人员的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BMI、吸烟、饮酒、工作压力、血糖、血脂、胆固醇均与高血压状态相关.高血压患者的脑血管病、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脂肪肝患病率明显高于非高血压人群.结论 不同人群的高血压分布具有差异,危险因素非常复杂.血压较高人群患各种慢性病的几率比较高.

    作者:吴继卫;董茂江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经尿道电切镜前列腺剜除术联合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

    目的 探讨经尿道电切镜下前列腺剜除术联合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合并膀胱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2010年采用经尿道电切镜下前列腺剜除术联合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患者30例.结果 30例均手术成功,膀胱结石一次性清除率100%.手术时间:60~120 min,其中膀胱结石清除时间为5~40 min,术后5~7 d拔除导尿管,12~14 d拔除膀胱造瘘管.30例均排尿顺畅.结论 经尿道电切镜前列腺剜除术联合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安全有效,出血少,并发症少,是治疗BPH合并膀胱结石的理想方法.

    作者:李建;陈爽;王强;巫骏川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腹部手术后美盐和造口袋在脂肪液化渗液多切口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美盐和造口袋用于腹部手术后脂肪液化渗液多切口中引流的应用效果.方法 使用美盐和造口袋对腹部手术后脂肪液化渗液多切口进行渗液引流.结果 美盐和造口袋能有效引流渗液,避免渗出液对伤口周围皮肤的刺激,准确记录渗出液的量及颜色,促进伤口早期愈合.结论 美盐和造口袋能用于腹部手术后脂肪液化渗液多切口中的引流,缩短了伤口愈合的时间,保护了伤口周围皮肤,减轻了医护人员工作量,减轻了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提前并增加患者离床活动时间,减少了术后的并发症.

    作者:翁少文;蔡维敏;陈玉霞;李英玉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顺德羊额社区居民慢性病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为制定慢性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顺德羊额社区居民进行系统抽样,由调查员进行入户调查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结果 顺德羊额社区居民慢性病总患病率为21.04%,前5位疾病依次为高血压、胃肠道疾病、关节病、糖尿病、白内障.结论 50岁以上女性,小学文化及以下,无业或退休者,应作为慢性病防治的重点人群.

    作者:张敏辉;魏伟;刘梦然;方小衡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2与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MMP-2与肿瘤侵袭和转移的关系密切,是肿瘤的特征性指标.深入研究二者的关系对乳腺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朱慧芳;彭海平;雷鸣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ICP-AES法测定药包材中的锑浸出量

    目的 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药包材中玻璃输液瓶的锑浸出量方法.方法 样品液直接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结果 标准曲线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9 92,方法的检出限为0.063 5 mg/L.RSD为3.40%,回收率97.12%.结论 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

    作者:周红娇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拉米夫定治疗后乙肝病毒耐药基因突变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服用拉米夫定治疗后乙型肝炎病毒发生基因突变的情况,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1年6月在某院收治的128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拉米夫定治疗,对照组给予除拉米夫定以外的其他综合治疗,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耐药基因180位点和204位点突变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基因突变各模式的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基因突变阳性率与服药时间成正比,用药时间越长发生突变阳性率越高(P<0.05).结论 长时间服用拉米夫定可引起乙型肝炎病毒发生基因突变,而且基因突变阳性率与服药时间成正比,用药时间越长发生突变阳性率越高.通过YMDD变异株的检测,可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指导临床正确用药.

    作者:刘彦轩;郭盛菊;贾安奎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TEC与FEC方案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 对比观察TEC与FEC方案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方法 将118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rEC方案组和FEC方案组,每组59例.观察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118例患者均接受了4个周期的TEC方案或FEC方案的化疗,TEC方案的总有效率为76.3%,FEC方案的总有效率为6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脱发,白细胞降低,血小板降低等,TEC方案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FEC方案组.结论 对晚期乳腺癌进行新辅助化疗,TEC方案疗效优于FEC方案,但不良反应较大.临床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理的化疗方案.

    作者:刘莉萍;欧阳取长;曹敏;水峥嵘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霍乱弧菌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介绍

    随着医学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大量的分子生物学技术被用于霍乱弧菌的研究,为霍乱弧菌快速检测及分型提供了重要依据,也进一步从分子水平阐明了霍乱弧菌的变异和不同菌株之间的遗传关系,以及霍乱疫情的溯源、菌株类型和流行性质.

    作者:熊长辉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卡维地洛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72例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009年7月~2011年9月于某院进行常规治疗的72例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设为对照组,同期的72例加用卡维地洛进行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2个月的心功能、血清BNP、hs-CRP水平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不仅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好于对照组,且其治疗后的心功能、血清BNP、hs-CRP水平改善幅度也明显大于对照组,P均<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卡维地洛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均受肯定,心功能及相关血清因子也从多个方面肯定了其疗效.

    作者:宋艳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血浆(1,3)-β-D葡聚糖对深部真菌感染诊断作用的探讨及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血浆( 1-3) -β-D葡聚糖对深部真菌感染早期诊断的作用及深部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010.7~2011.1入住某院100例临床疑似深部真菌感染患者,进行血浆(1-3) -β-D葡聚糖的定量检测,并与真菌培养方法加以对比,同时对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100例临床疑似深部真菌感染患者,血浆(1-3) -β-D葡聚糖检测的阳性率66.0%,真菌培养阳性率为42.0%,血浆(1-3) -β-D葡聚糖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真菌培养(x2=18.89,P< 0.05).对38例临床诊断高度疑似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平均年龄64.8岁,伴有严重的基础疾病(肾功能疾病10例,恶性血液疾病10例,重度心肺功能不全6例,多器官功能衰竭4例,其他疾病8例),1/例患者使用激素,7例使用免疫抑制剂,38例患者均使用广谱抗生素,以头孢二、三代及喹诺酮类为主,且使用时间较长,其中32例具有肺影像学的改变.结论 血浆( 1-3)-β-D葡聚糖定量检测比真菌培养能够更早、更灵敏地反应深部真菌的早期感染,可用于深部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深部真菌的感染与患者的高龄、严重的原发基础疾病以及广谱抗生素、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大量使用有关,临床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保勇;喻华;曾小莉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某院2007~2011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生存质量调查

    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危险因素及视网膜激光光凝和手术治疗的有效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7年3月~2011年11月在某院诊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人,进行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裂隙灯眼底检查,眼底照相,眼底FFA造影检查,有适应症的患者进行了视网膜激光光凝或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统计了DR的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治疗的有效率.结果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约为40.1%,其中以轻、中度较多见;BMI、病程、血糖、血脂、血压均是其发生的危险因素,适时的采取治疗措施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率较高,定期进行眼底检查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时挽救患者的有用视力,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王玲;刘伟仙;邢健强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基于二次响应面模型的硫酰氟熏蒸除虫条件优化研究

    目的 研究硫酰氟熏蒸除虫的优化条件.方法 采用静式呼吸道吸入染毒法对试虫(德国小蠊)进行熏蒸处理,观察中毒症状与死亡情况,运用二次响应面回归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及预测分析.结果 响应面模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 1),总决定系数R2=0.784 8,模型的一次项、二次项与交叉项均有统计学意义,其决定系数分别为0.149 3、0.190 2和0.445 3.应用该模型对硫酰氟熏蒸灭蟑的剂量与作用时间值进行预测与分析.结论 基本确定硫酰氟熏蒸灭蟑的佳剂量与作用时间的关系,为该熏蒸剂的科学、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作者:裘炯良;郑剑宁;林军;张扬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抗宫炎片中有效成分盐酸水苏碱的含量

    目的 建立抗宫炎片中有效成分盐酸水苏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Lichrospher5-NH2 (4.6mm×250 mm)色谱柱,流动相选择乙腈∶水=87∶13,柱温:28℃,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192 nm.结果盐酸水苏碱在2.748~12.826 μg范围内峰面积与其浓度线性关系良好,线性关系方程为:Y=1.2697x+6.2415,r=0.9996(n=5),平均回收率为98.47%,RSD值=1.64%(n=5).结论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抗宫炎片中盐酸水苏碱的含量,其方法简单可行,可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靠,是一种值得借鉴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黄小蕾;邢志霞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