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菊红
目的 观察放化疗后的肿瘤患者回输CIK细胞后生活质量及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探讨CIK细胞治疗对放化疗后的肿瘤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收集放化疗治疗后肿瘤患者患者31例,分别抽取CIK细胞回输治疗后外周血作细胞免疫指标检测,正常人14例作对照,并比较CIK细胞回输治疗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放化疗后的肿瘤患者外周血CD3+、CD4+细胞百分率下降,CD8+细胞百分率上升;CD4+/CD8+比值下调,CD16+CD56+细胞减少,与正常人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K治疗后上述指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CIK细胞回输治疗后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 放化疗后的肿瘤患者免疫功能下降,而CIK细胞回输治疗安全可靠,可以改善放化疗后肿瘤患者近期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可作为放化疗后肿瘤患者维持治疗的一种选择.
作者:张利伟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天津市固定式节育器中环氧乙烷残留量,客观评价其含量水平,为加强监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按照《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 第1部分:化学分析方法》 (GB/T14233.1-2008)的要求对天津市2009~2010年固定式节育器残留量进行抽样和检测,参照《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7部分:环氧乙烷灭菌残留量》(GB/T 16886.7-2001)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2009~2010年共监测样品108份,合格率为91.67%.2009年、2010年的合格率分别为100%、83.46%.不同季度的环氧乙烷残留量测定,第一季度高,且与其他3个季度的含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3.4,P< 0.01).结论 天津市固定式节育器中环氧乙烷残留量整体合格率较高,但各个季度合格率有所不同,应进一步加强监管,提高其卫生消毒质量,保护广大消费者健康.
作者:李作永;张磊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西安市2008~2010年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现状,为农村生活饮用水的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8、2009年,西安市4个区(县)及2010年新增的临潼、高陵两个区县的农村饮用水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09、2010年的水质合格率分别为48.4%、51.5%,45.2%.合格率较低的项目主要为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2008~2010年丰水期和枯水期水质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区县水质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蓝田县的合格率低为36.9%,长安区的合格率高为53.9%.结论 西安市农村饮用水合格率较低,应重点解决微生物指标的超标问题,建议加强水源保护,采取水质净化消毒措施,同时加强对饮水水源的监督监测力度,以保障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
作者:刘萍;张峰;张永茹;费勇山;李翠云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单独使用卡维他洛与卡维他洛联合螺内酯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的近期疗效及对BNP和GSH-PX的影响.方法 共纳入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平均分为两组,A组采取利尿剂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常规治疗,同时给予患者单独使用卡维他洛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螺内酯治疗.结果 B组(卡维地洛联合给予螺内酯组)明显优于A组(单独卡维地洛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0.0%及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血清BNP、GSH-PX比较,卡维地洛联合给予螺内酯组GSH-PX水平明显高于单独卡维地洛组,BNP水平明显低于单独卡维地洛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LVEF、LVEDD及LVESD比较,治疗后LVEDD及LVESD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治疗后LVEF较治疗前增高(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卡维地洛联合给予螺内酯组较单独卡维地洛组LVEDD及LVESD减少更显著,LVEF增高亦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卡维地洛联合给予螺内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卡维地洛,对该类患者早期联合使用卡维地洛及螺内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患者病死率,改善长期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守龙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GDF-15水平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2009年7月~2010年7月某院收治的8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将42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病变血管支数及狭窄程度,检测患者血清GDF-15水平并分析其与病变血管支数、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对照组血清GDF-15水平为(679.51±22.46) pg/ml,观察组血清GDF-15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其中双支病变组为(1 159.64±29.67) pg/ml,3支病变组为(1 394.51±33.62) pg/ml,均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的(954.02±35.18) pg/ml (P值均<0.05);狭窄程度≥40分组血清GDF-15水平为(1 336.54±32.94) pgml,显著高于<20分组(1 018.46±41.32) pg/ml及20~39分组(1 104.78±40.77) pg/ml (P值均<0.05).血清GDF-15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相关系数为0.248 (P< 0.05),与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的相关系数为0.275 (P< 0.05).结论 血清GDF-15水平可以有效反映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可提高诊断效率和预测价值.
作者:孙国强;李玉波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2004-2010年河南省网络直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状况及特征,为相关部门提供较为系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方法 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4~2010年河南省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644起,发病26 720人,死亡103人.事件以传染病和食物中毒为主,两者占事件总数的92.08%;事件主要发生在农村地区,占事件总数的65.37%;事件主要聚集在学校内,占事件总数的63.98%.结论 传染病暴发和食品安全仍是疾病控制的关键;学校和托幼机构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多发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将是今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值得关注的类型.
作者:苏佳;赵晓静;康锴;陈豪敏;许汴利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低钠血症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观察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低钠血症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2011年4月126例在某院收治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低钠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结果 126例患者中有35例术后并发低钠血症,占27.78%.将性别、年龄、术前Hunt-Hess分级、动脉瘤部位、手术时机等危险因素引入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之中,性别、手术时机等与低钠血症发生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动脉瘤部位、术前Hunt-Hess分级等与低钠血症发生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动脉瘤部位、术前Hunt-Hess分级等与低钠血症发生有关,50~60岁之间,前交通动脉瘤,术前Hunt-Hess分级级别越高,其术后并发低钠血症的可能性越大.
作者:昝向阳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索青年学生极量运动前后血压心率的反应程度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200名青年大学生采用800m极量跑的运动,于运动前、运动后即刻、5 min、10min时用电子血压计重复测量血压及心率1次.观察性别、运动习惯等因素.结果 青年大学生极量运动800 m后,SBP、DBP及HR均大幅度升高,休息10 min后未恢复;运动前后各时间点的男性SBP均明显高于女性;不常运动组极量运动后即刻的SBP明显高于常运动组,DBP也是如此,但差异不明显.结论 极量跑步运动可导致青年学生的血压和心率大幅增加,女性对运动舒张压的稳定作用更好,常运动者有利于稳定极量跑步运动的血压反应.
作者:王刚;章志红;刘晓群;廖艳旺;付利德;肖玄生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食用小龙虾与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关系.方法 通过病例追踪和病例监测等方法,收集医疗机构诊断的食用龙虾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疑似病例,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确诊食用小龙虾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病例23人,病例呈散在分布,潜伏期为2.5~13 h,平均6h,女性与男性罹患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03,P>0.05).结论 病例食用食物的种类、潜伏期、临床表现及流行特点与报道的Haff病基本一致.
作者:谢国祥;郭宝福;陈洋;曹庆军;祝白春;马连凯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通过分析狂犬病暴露人群的流行特征、犬伤者伤口处理与免疫接种现状,探讨降低狂犬病发病率的有效措施.方法 对2010年1~12月在成都市疾控中心进行狂犬疫苗免疫接种登记在册的3 012名患者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 3 012例门诊免疫预防人群中只有14例实施基础免疫,其余的2 998例是犬伤人群,其年龄分布以20~50岁的青壮年居多,共接诊1 376例,占犬伤人数的46%;地区分布以成都市主城区为主,共2 569例占85.01%;致伤后24h内就诊2 330例,占78%;犬类伤害占80.99%;伤害的部位以四肢为主,伤害程度以Ⅲ级暴露为主.结论 实施暴露后的规范处理、提高暴露后免疫依从性和基础免疫率,加强狂犬病预防的健康教育,是预防狂犬病关键的手段.
作者:欧志梅;石春俐;罗远沛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比较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老年有移位的股骨颈骨折的预后情况.方法 将70例确诊为老年人移位性股骨颈骨折且具有可比性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一组38例,将其命名为关节置换组,即使用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另一组32例,命名为内固定组,即使用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观察记录术中出血情况、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术后两年死亡人数、需再手术等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70位患者均顺利完成了手术.内固定组手术所用时间、术中出血情况明显少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内固定组的住院时间则比关节置换组要长,且关节置换组术后相关并发症、再手术、术后两年死亡人数等均明显少于内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手术方式各有其优越性,关节置换术具有术后并发症少、再手术率低、死亡人率低等优点,而内固定术与之相比则具有术中出血少、创伤小且便宜等优点.
作者:杨军;孙永强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成都市武侯区社区居民慢性病危险因素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掌握慢性病高危人群干预的基线资料,为慢性病高危人群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成都市武侯区居民进行流行病学抽样问卷调查.结果 慢性病高危人群标准知晓率为62.6%.慢性病高危人群标准知识得分与文化程度呈正相关(OR=1.66,OR95%C.I.1.32~2.09),城区居民比郊区居民知识得分更高(OR=5.02,OR95%C.I.3.27~7.69).自我血压知晓率为55.2%,其与年龄呈负相关(OR=0.51,OR95%C.I.0.42~0.62),与文化程度呈正相关(OR=1.88,OR95%C.I.0.42~3.34),城区居民自我血压知晓率比郊区居民更高(OR=2.64,OR95%C.I.1.57~4.45).自我血糖知晓率为25,4%,其与年龄呈负相关(OR=0.61,0R95%C.I.0.51~0.74),城区居民自我血糖知晓率比郊区居民更高(OR=1.39,OR95%C.I.1.09~2.03).结论 居民慢性病高危人群标准知晓率、自我血压知晓率、自我血糖知晓率均较低,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教育,以自我监测血压、血糖为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重点的高危人群干预工作刻不容缓.
作者:鲁斌;张静;张键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徒手超声引导及输尿管镜替代肾镜进行经皮肾镜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徒手超声引导下进行术中定位、穿刺,输尿管镜替代肾镜行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3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5例均成功建立皮肾通道并一期手术,其中单通道清除结石34例,双通道1例.2例行二期碎石清石术.总手术时间50~130min,建立通道时间15~25 min,一期手术结石清除率为94.28% (33/35),无大出血、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徒手B超引导下输尿管镜替代肾镜的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安全、有效并且是可行的.
作者:吴彩文;何昌孝;鄢世兵;何伟;袁正勇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通过对高考学生健康体检,了解影响学生健康状况主要危险因素,为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嘉定区高考学生3年健康体检资料,对健康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体检完全合格率为8.17%,合格专业受限率为91.81%.专业受限率主要原因是视力低下(91.53%)、视觉异常(1.82%).结论 高考学生健康体检完全合格率低,专业受限率高,专业受限主要原因是视力低下.
作者:刘勤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随访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了解患者长期生存状况.方法 通过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病友联谊会、心理护理、预约复诊、电话回访等综合干预,对选择不同治疗方法的5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患者进行随访,定期监测血象、骨髓象、融合基因(BCR/ABL)、Ph染色体.结果 随访8年(2004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长期生存470 (94%),其中生存期8~9年25例(50%),10~15年17例(34%),18年2例(4%),21~24年3例(6%),死亡3例(6%),无失访.随访结束47例长期生存患者骨髓象缓解44例(93.61%),融合基因(BCR/ABL)未检出42例(89.36%)、Ph染色体阴性45例(95.74%).结论 对选择不同治疗方法的CML慢性期患者进行综合干预,提高患者复诊率、延长生存期有明显效果.
作者:陈玉华;何广胜;吴德沛;仇惠英;张日;孙爱宁;韩悦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索地尔硫卓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1年12月某科就诊的6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机械抽样随机将其中38例分为地尔硫卓组,采用常规治疗;余者22例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之上加用地尔硫卓.结果 治疗后,地尔硫卓组发作频率[(0.3±0.1)次]比对照组[(1.3±0.8)次]显著低(P<0.05).地尔硫卓组SBP[(114.3±10.8) mmHg]、DBP[(72.3±6.4) mm Hg]、HR[(66.8±3.4)次/分]、心肌氧耗指数[8 445.4±85.2]、CRP[(11.8±2.6) mg/L]、NT-proBNP[(145.6±18.1)ng/L]及TnI [(0.27±0.11) μg/L]比对照组[(123.1±14.8) mm Hg]、[(80.5±7.1) mmHg]、[(73.6±6.3)次/分]、[9 989.7±88.5]、[(32.5±10.2) mg/L]、[(232.5±32.8) ng/L]及[(0.46±0.12)μg/L]显著低(P<0.05).对照显示,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尔硫卓应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可提高疗效,但并未增加不良反应,较为安全,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曹梅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索与评价2009年7月~2011年12月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县、乡、村三级医疗网络管理模式.方法 新模式的主要做法有:(1)充分发挥县和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组织、协调职能,调动多部门在抗病毒治疗工作中的积极性; (2)明确县、乡镇、村三级医疗机构职责和任务,采取三位一体的医疗服务网络管理摸式,实施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管理; (3)加强对治疗病人的依从性教育,采取“人盯人”方式,提高艾滋病人服药依从性; (4)针对特殊病人,按月分装药品,提高治疗质量; (5)将入院治疗机会性感染的病人纳入抗病毒治疗对象.结果2009年7~12月,新增治疗153人,2010年新增治疗532人(其中:儿童治疗8人),2011年新增治疗501人(其中:儿童治疗33人);累计抗病毒治疗1 224人,治疗人数和质量逐年上升.结论 新的医疗网络管理模式,有效地推动了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工作的开展,为少数民族地区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管理摸索出了一套较为成功的经验.
作者:古贤德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调查4 523 m高原军队门诊患者疾病构成,为提高部队医疗服务效能、充分利用卫生资源提供依据.方法 提取该地区2006~2010年某门诊军队患者就诊信患库,参照ICD-9编码标准对疾病进行分类,按照不同身份描述前5位的疾病和顺位变化.结果 军官的前5位单病种为上呼吸道感染、高尿酸痛风、心肌病、急性胃肠炎、神经性头痛;士兵的前5位单病种为上呼吸道感染、普通外伤、急性胃肠炎、皮炎、急性阑尾炎.结论 明确了该地区驻军官兵就诊的常见病,为今后的卫生勤务保障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韩轶群;马宽军;张利坤;彭燕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中学教师的焦虑抑郁情绪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中学教师心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36名中学教师进行自编一般情况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等测评.结果 中学教师焦虑情绪检出率为20.34%,男女分别为21.21%、19.2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41,P=0.707);抑郁情绪检出率为21.19%,男女分别为21.21%、21.54%,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0,P=0.991);不同的性别、职称、教育程度、婚姻状况焦虑、抑郁得分均无统计学差异;工作年限为16~20年的中学教师焦虑得分明显高于工龄为11-15年者;月收入较好、与同事关系较好、对家庭义务履行情况较好是抑郁情绪的保护因素;教育程度较高、与同事关系较好、对家庭义务履行情况较好是焦虑情绪的保护因素,而年龄较大、经济压力较大是抑郁、焦虑情绪的危险因素.结论 中学教师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并受多种因素影响.
作者:郭晓玉;万绍兰;高镕;刘钦;黎文云;唐宁;邓凡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儿童16层CT (MSCT)眼眶低剂量扫描对图像质量及患儿所受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对45例患儿设置不同管电流进行轴位MSCT扫描,评价CT图像质量和患儿所受的辐射剂量.结果 当管电流从100 mA依次降至50 mA和30 mA时,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依次较前一组均显著降低,A组(100 mA)和B组(50 mA)的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30 mA)的图像质量低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眼眶MSCT低剂量(100 KV、50 mA)扫描既可保证图像质量,又可降低患儿的辐射剂量.
作者:冒晋宇;尹所 刊期: 2012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