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抗α-胞衬蛋白抗体在干燥综合征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张文兰;胡同平;王永福;尹芳蕊;赵剑波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 抗α-胞衬蛋白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摘要:目的 探讨抗α-胞衬蛋白(Fodrin)抗体在干燥综合征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定量检测72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32例继发性干燥综合征(sSS),7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120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和6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血清中抗α-Fodrin IgA、IgG抗体.结果 pSS中的抗α-fodrin IgA和IgG抗体阳性率高于sSS (P<0.05);pSS和sSS患者中抗α-Fodrin IgA、IgG抗体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SLE和RA患者(P<0.05).抗α-Fodrin IgA抗体诊断干燥综合征的灵敏度为55.8%,特异性为97.5%;而抗α-Fodrin IgG抗体诊断干燥综合征的灵敏度为44.2%,特异性为99.0%.结论 抗α-Fodrin抗体特异性很好,对干燥综合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尤其对于ANA、抗SS-A抗体、抗SS-B抗体均阴性的患者,常规筛查抗α-Fodrin抗体,有利于干燥综合征的早期诊断.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男性全麻患者导尿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男性全麻患者麻醉诱导前后导尿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择期行全麻手术的男性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例).Ⅰ组:全麻诱导前用石蜡油行导尿术;Ⅱ组:全麻诱导后用石蜡油行导尿术;Ⅲ组:全麻诱导前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行导尿术;Ⅳ:全麻诱导后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行导尿术.对患者进行导尿时的疼痛评分和全麻苏醒期躁动评分.结果 Ⅲ、Ⅳ组苏醒期躁动评分明显低于降低Ⅰ、Ⅱ组(P<0.05),Ⅲ组低(P<0.05);Ⅰ组和Ⅲ组导尿时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麻诱导前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导尿能减少患者疼痛不适,且对降低男性患者苏醒期躁动效果优于全麻诱导后导尿.

    作者:廖常莉;张英;阮强;赵晓蓉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流感患者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的检测结果及分析

    目的 观察流感患者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58例流感患者及50例健康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瑞氏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镜检并分类,分别测定并计算出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中间细胞、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对两组测定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同时对58例患者年龄及异型淋巴细胞两者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流感组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为(11.2±2.8)%,对照组为(1.1±0.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感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及中间细胞百分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感组3组不同年龄患者其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流感患者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较健康人群明显增高,而由于其检测方法简单,可作为流感患者早期诊断的重要筛查手段之一.

    作者:王伟;周湘红;周萌雯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不同性别社区老年人骨质疏松相关知识调查

    目的 了解石河子市不同性别老年人骨质疏松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为有目的行健康教育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以分层抽样方法,对石河子市3个社区450名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入户一对一问卷调查.结果 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知识平均得分为(19.14±9.12)分,得分率为36.8%,及格率为8.9%;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知识平均得分为(16.50±9.32)分,得分率为31.7%,及格率仅为6.2%.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年龄、文化程度和医疗保障是影响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知识得分的主要因素;年龄和文化程度是影响老年女性知识得分的主要因素.结论 应重点加强教育程度低的、高龄的老年人群以及无医疗保障的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力度.

    作者:张苇;王玉环;陆宁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贵州省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强化免疫成本效益评价

    目的 探讨贵州省实施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疫苗强化免疫的成本效益.方法 抽样调查乙脑病例住院和非住院治疗费用、陪护费用、康复费用以及乙脑疫苗强化免疫工作中需投入的经费.计算因乙脑患病陪护人员人均减少的产值,用伤残调整寿命年指标(DALY)计算因乙脑发病造成的死亡和伤残损失,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计算乙脑强化免疫的成本效益比值和产生的净效益.结果 1例乙脑病例患病后社会减少产值84.36万元.贵州省2007年开展乙脑疫苗强化免疫后发病率较1990~2006年强化前平均下降了65.30%,因采取强化免疫措施而减少发病、伤残和死亡损失的净效益为1亿2千5百余万元,成本效益比值为1∶4.88.结论 开展大规模的强化免疫,对降低乙脑发病水平效果显著,可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张丽;詹玮;蒋凤;芮丽萍;刘铭;刁壁;尹遵栋;李艺星;罗会明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重症监护室医院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ICU)医院内侵袭性真菌感染(IFT)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 从2007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间入住ICU的医院感染病例中,选出侵袭性真菌感染病例共60例作研究对象,分析感染部位分布、易感因素、侵袭性因素、抗菌药物使用分布和真菌的药敏分布情况.结果 真菌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46.7%)和泌尿道(38.3%)为主;易感因素以营养不良(46.7%)和糖尿病(30.0%)为主;侵袭性因素以导尿(91.7%)、血管插管(90.0%)、使用呼吸机(76.7%)、使用纤维镜(55.0%)和气管插管(41.7%)为主;操作时间持续≥16 d,导尿相关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感染前使用抗菌药的种类以碳氰酶烯类(25.2%)和三代头孢(22.6%)为主;检出真菌以白假丝酵母菌(60.3%)为主,而氟康唑的敏感率(82.2%)低.结论 开展ICU各种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的目标性监测,以信息化管理抗菌药使用权限,分级合理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将有助于减少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生.

    作者:何庭辉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妊娠糖尿病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研究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研究妊娠糖尿病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分析相关因素.方法 将某院妇产科6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设为研究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并与30例正常妊娠者作对照,比较两组观察者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空腹血糖、OGTT 2h血糖、血脂、血尿酸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妊娠糖尿病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糖尿病患者OGTT2 h血糖、血尿酸及胰岛素抵抗指数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而空腹血糖、血脂指标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同型半胱氨酸与OGTT2 h血糖、血尿酸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结论 监测孕妇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相关因素对判断妊娠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赖战峰;沈寒蕾;赵艳琼;谭晓丹;邓宏明;黄媛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三维适形放疗、NP方案化疗联合治疗50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对局部晚期、不能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三维适形放疗、NP方案化疗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随机将100例局部晚期、不能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三维适形放疗、NP方案化疗组)、对照组(单纯放疗组)各50例,对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观察组近期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4.53,P< 0.05),随访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x2=4.94,P<0.05;x2=5.77,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有所增加,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局部晚期、不能实施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疗、NP方案化疗联合治疗近期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可耐受,患者远期生存率高.

    作者:刘晓刚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卵巢癌肠道转移47例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索对于卵巢癌肠道转移患者较为理想的癌株减灭术式.方法 选择2005年1月~2006年12月某科就诊的47例卵巢癌肠道转移患者,机械抽样随机把其中30例分为转移肠段切除组,余者分为肿瘤局部切除组.结果 转移肠段切除患者5年生存期占40.0%,肿瘤局部切除患者5年生存期占11.8%,两组5年生存期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肠段切除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1.2±0.4)a]及总生存期[(3.9±1.1)a]比肿瘤局部切除组患者[(0.8±0.3)a]及[(3.3±1.7)a]显著长(P<0.05).残余病灶<2cm的患者半年内复发率(21.2%)比残余病灶≥2cm患者的(57.1%)显著低(P<0.05),首次切除的患者半年内复发率(20.0%)比两次或以上切除患者的(52.9%)显著低(P<0.05).对照显示,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提高卵巢癌肠道转移术后疗效及生存质量,癌株减灭术应尽量采取转移肠道切除术.同时如加强手术质量的控制,卵巢癌肠道转移的手术治疗也是较安全的.

    作者:金艳霞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大学生极量运动前后的血压心率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索青年学生极量运动前后血压心率的反应程度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200名青年大学生采用800m极量跑的运动,于运动前、运动后即刻、5 min、10min时用电子血压计重复测量血压及心率1次.观察性别、运动习惯等因素.结果 青年大学生极量运动800 m后,SBP、DBP及HR均大幅度升高,休息10 min后未恢复;运动前后各时间点的男性SBP均明显高于女性;不常运动组极量运动后即刻的SBP明显高于常运动组,DBP也是如此,但差异不明显.结论 极量跑步运动可导致青年学生的血压和心率大幅增加,女性对运动舒张压的稳定作用更好,常运动者有利于稳定极量跑步运动的血压反应.

    作者:王刚;章志红;刘晓群;廖艳旺;付利德;肖玄生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ICU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病例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与耐药的现状.方法 选择70例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患者,回顾分析其感染及耐药性的变化.结果 70例患者中,存活51例(72.9%),死亡19例(27.1%).感染部位主要是呼吸道(68.5%)和伤口(8.5%),且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结论 危重症患者是鲍曼不动杆菌的易感人群;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应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单一或联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和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增长.

    作者:鲁厚清;吴忠展;邵仁德;汪洋;汪文杰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脑血管造影术后血管痉挛的分析及预防措施

    目的 探索脑血管造影术后血管痉挛的相关因素及对应的预防措施.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某院行脑血管造影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80例.对照分析不同因素情况下血管痉挛发生率,多元回归分析血管痉挛发生率与相关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技术操作熟练者发生率显著低于技术操作不熟练者(P<0.05),材料选择适合者发生率显著低于材料选择不适合者(P<0.05),操作时间长者发生率显著高于操作时间短者(P<0.05),存在特殊疾病者发生率显著高于不存在特殊疾病者(P<0.05),应用尿激酶者发生率显著低于未应用尿激酶者(P/0.05),应用尼莫地平者发生率显著低于未应用尼莫地平者(P<0.05).血管痉挛发生率与技术操作、材料选择、尿激酶及尼莫地平呈负相关性,与操作时间及特殊疾病呈正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血管造影术后发生血管痉挛的相关因素有:技术操作、材料选择、操作时间、特殊疾病、尿激酶及尼莫地平应用等,应在上述环境强化对应措施,以降低术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

    作者:高风全;陈祥瑞;张吉星;谭国栋;徐加志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成都市武侯区社区居民慢性病高危因素知晓率基线调查

    目的 了解成都市武侯区社区居民慢性病危险因素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掌握慢性病高危人群干预的基线资料,为慢性病高危人群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成都市武侯区居民进行流行病学抽样问卷调查.结果 慢性病高危人群标准知晓率为62.6%.慢性病高危人群标准知识得分与文化程度呈正相关(OR=1.66,OR95%C.I.1.32~2.09),城区居民比郊区居民知识得分更高(OR=5.02,OR95%C.I.3.27~7.69).自我血压知晓率为55.2%,其与年龄呈负相关(OR=0.51,OR95%C.I.0.42~0.62),与文化程度呈正相关(OR=1.88,OR95%C.I.0.42~3.34),城区居民自我血压知晓率比郊区居民更高(OR=2.64,OR95%C.I.1.57~4.45).自我血糖知晓率为25,4%,其与年龄呈负相关(OR=0.61,0R95%C.I.0.51~0.74),城区居民自我血糖知晓率比郊区居民更高(OR=1.39,OR95%C.I.1.09~2.03).结论 居民慢性病高危人群标准知晓率、自我血压知晓率、自我血糖知晓率均较低,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教育,以自我监测血压、血糖为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重点的高危人群干预工作刻不容缓.

    作者:鲁斌;张静;张键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检查诊治不孕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与分析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检查诊治不孕症的方法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80例不孕症患者进行检查,对其行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检查与诊治,观察患者的妊娠情况.结果 在接受检查的80例患者当中,多囊卵巢综合征约占14%,作为不孕症的第2病因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约占27%,这两种病症,原发性不孕患者的发病率要比继发性不孕发病率高(P<0.05);另一方面,作为不孕症发病的第1位病因,慢性盆腔炎约占57%,而其具有较高的继发不孕发病率(P<0.05).在诊治后,患者的妊娠率大约为45%,其中出现异位妊娠情况的患者2例.结论 采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的方法检查以及诊治不孕症,有利于明确患者患有不孕症的确切病因.

    作者:陈萍;陈丽娟;强萍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贵州省某市X镇一起细菌性痢疾暴发的调查

    目的 对2011年5月7日,贵州省毕节市X镇报告的一起菌痢暴发疫情展开调查,明确危险因素.方法 对所有的病例进行个案调查,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病例分布情况,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研究的方法,探讨本次暴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从4月28日~17日共发生病例317例,总罹患率为0.63%.3个高发村寨中,使用镇自来水村寨的罹患率为3.3%,明显高于未使用镇自来水的村寨罹患率0.6%(RR=5.6,95%CI:2.9~11);80% (110/137)的病例和46%(64/137)的对照使用镇自来水洗碗、刷牙(OR=4.6,95% CI:2.7~8.0); 66% (90/137)的病例和16% (11/137)的对照生饮镇自来水(OR=9.8,95% CI:5.3~18),且每天饮用镇自来水量越多,发病危险性越大(x趋势2=11,P=0.00).镇自来水水源上游有村民排污、农田污水等污染源存在,水厂未经任何消毒就直接将水供给村民使用;实验室检测镇自来水细菌总数>3 100 cfu/ml,大肠杆菌>1 600 MPN/ml.结论 生饮或使用未经消毒的镇自来水是引起本次菌痢暴发的可能原因.建议加强对农村集中供水的消毒和监管,保证农村的用水安全卫生.

    作者:黄艳;唐光鹏;刘慧慧;张泽武;杨兴普;李长春;王定明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生活习惯行为干预对预防蛀牙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生活习惯及其行为干预对预防蛀牙效果的影响.方法 通过调查分析归纳各类生活习惯对蛀牙产生的影响,然后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制定相应的行为干预预防方案,并对其预防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健康组在睡前刷牙、常漱口、爱喝茶、早晨刷牙、常换牙刷等方面的比例明显高于蛀牙组,而在熬夜、爱吃零食、和常服用降压药方面明显低于蛀牙组,在洗牙方面两组基本相当.生活习惯行为干预结果显示,经过8个月的生活习惯方面的行为干预,观察组新增蛀牙数和8个月内看牙医次数显著性的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本文制定的生活习惯行为干预方案对蛀牙的预防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国能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太极拳运动辅助治疗肩周炎

    目的 探讨太极拳运动疗法对肩周炎辅助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某院202名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太极拳辅助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102例),太极拳辅助治疗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太极拳锻炼,对照组则只进行常规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肩部活动度,有效率以及复发率.结果 太极拳辅助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肩部活动度大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太极拳能够改善肩周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肩部功能,对肩周炎患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作者:段意梅;陆国田;王建超;夏昆宣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4523m高原驻军官兵门诊疾病谱调查

    目的 调查4 523 m高原军队门诊患者疾病构成,为提高部队医疗服务效能、充分利用卫生资源提供依据.方法 提取该地区2006~2010年某门诊军队患者就诊信患库,参照ICD-9编码标准对疾病进行分类,按照不同身份描述前5位的疾病和顺位变化.结果 军官的前5位单病种为上呼吸道感染、高尿酸痛风、心肌病、急性胃肠炎、神经性头痛;士兵的前5位单病种为上呼吸道感染、普通外伤、急性胃肠炎、皮炎、急性阑尾炎.结论 明确了该地区驻军官兵就诊的常见病,为今后的卫生勤务保障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韩轶群;马宽军;张利坤;彭燕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河南省2004~2010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分析2004-2010年河南省网络直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状况及特征,为相关部门提供较为系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方法 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4~2010年河南省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644起,发病26 720人,死亡103人.事件以传染病和食物中毒为主,两者占事件总数的92.08%;事件主要发生在农村地区,占事件总数的65.37%;事件主要聚集在学校内,占事件总数的63.98%.结论 传染病暴发和食品安全仍是疾病控制的关键;学校和托幼机构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多发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将是今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值得关注的类型.

    作者:苏佳;赵晓静;康锴;陈豪敏;许汴利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5岁以下儿童肺炎病原菌构成变化与耐药性变化临床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近5年5岁以下儿童肺炎细菌构成变化与耐药性变化.方法 多平板多条件进行细菌培养,BioMerieux VITEK 2型全自动微生物仪进行普通菌种鉴定(ID卡)和药敏试验(AST卡),采用形态学与生物特征进行流感嗜血杆菌鉴定,WHONET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年检出细菌1 206株,革兰阴性菌占比高于革兰阳性菌4.2个百分点.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溶血葡萄球菌为主要病原菌种,构成比分别为20.6%、16.3%、14.9%、9.5%、8.6%,4年间构成比变化分别为降3.3%、降2.0%、降1.2%、升1.0%、升0.1%.79个药敏试验组合中,42个(53.2%)在发生耐药率变化,29个(36.7%)为耐药率增高,7个增幅在40%以上.结论 近5年5岁以下儿童肺炎病原菌种构成比例小幅变化,主要菌种对常用抗菌药的耐药率在不断变化中,耐药总水平呈增高趋势.

    作者:赵景颇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双盲平行试验设计,将72例突聋的患者分成高压氧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包括激素、能量制剂和金纳多)的基础上,治疗组(40例)用高压氧治疗,对照组(32例)仅常规治疗,并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5d测试患者的听力.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听力平均提高分别为(32.31±14.35) db和(21.38±13.91) db(t=5.46,P<0.05),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7.50% (31/40)和56.25% (18/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0,P< 0.05).结论 采用高压氧加药物综合治疗突聋疗效显著.

    作者:汤凌浩;崔万明;王晓岩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