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银川市老年人群糖尿病患病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

宁艳花;姚丽;李抗;张琳

关键词:糖尿病, 患病率, 危险因素, 老年
摘要:目的 研究银川市老年人群糖尿病流行现状及危险因素,为老年糖尿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样随机抽样方法对宁夏银川市4个社区年龄≥60岁的898名居民进行研究.内容包括问卷调查(如一般情况、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疾病史及吸烟、饮酒等)和生化指标检测(血脂、血糖).结果 银川市老年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23.16%.586人血糖正常,占65.26%;糖耐量受损104人,占11.58%;体重指数、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吸烟、饮酒、锻炼情况、高血压、高血脂等8个因素与糖尿病有关.结论 银川市老年糖尿病患病率较高,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和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是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白芍总苷对大鼠佐剂关节炎抗炎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白芍总苷(total glucosides of paeonia:TGP)对佐剂关节炎大鼠足爪组织中核转录因子NF-κB/p65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和对大鼠足爪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及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白介素-17(IL-17)含量的影响.方法 建立Ⅱ型胶原诱导的佐剂关节炎大鼠模型,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足爪组织中NF-κB/p65蛋白的表达.病理切片观察不同剂量的TGP对佐剂关节炎大鼠的治疗效果.用ELISA法检测佐剂关节炎大鼠血清中VEGF和IL-17的含量.结果 大、中剂量组的胞浆内NF-κB/p65的阳性表达比模型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TGP大、中剂量治疗组与地塞米松组能明显改变佐剂关节炎大鼠皮下组织细胞排列、炎性细胞浸润及血管增生现象,TGP小剂量组对改善佐剂关节炎大鼠足部皮肤的病理状况无明显作用.中、大剂量的TGP组和地塞米松组血清VEGF和IL-17的含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 TGP能抑制佐剂关节炎大鼠的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是TGP可下调NF-κB/p65蛋白的表达,降低炎性细胞因子IL-17和血清VEGF的产生,终抑制血管增生及炎性细胞浸润.

    作者:刘国玲;张玉霞;芦琨;李宜川;胡灵卫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输尿管镜在早期肾结核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在早期肾结核诊断中的应用所具备的优势.方法 将某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间收治的30例患者按照年份分为2组,分别行输尿管镜、CT、X线诊断方法.结果 输尿管镜诊断法在早期肾结核诊断准确率方面显著高于CT诊断和X线诊断,P< 0.05.结论 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的早期肾结核诊断,输尿管镜是一种安全有效、较特异的诊断泌尿系结核的方法.

    作者:吴俊勇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贵州省某市X镇一起细菌性痢疾暴发的调查

    目的 对2011年5月7日,贵州省毕节市X镇报告的一起菌痢暴发疫情展开调查,明确危险因素.方法 对所有的病例进行个案调查,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病例分布情况,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研究的方法,探讨本次暴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从4月28日~17日共发生病例317例,总罹患率为0.63%.3个高发村寨中,使用镇自来水村寨的罹患率为3.3%,明显高于未使用镇自来水的村寨罹患率0.6%(RR=5.6,95%CI:2.9~11);80% (110/137)的病例和46%(64/137)的对照使用镇自来水洗碗、刷牙(OR=4.6,95% CI:2.7~8.0); 66% (90/137)的病例和16% (11/137)的对照生饮镇自来水(OR=9.8,95% CI:5.3~18),且每天饮用镇自来水量越多,发病危险性越大(x趋势2=11,P=0.00).镇自来水水源上游有村民排污、农田污水等污染源存在,水厂未经任何消毒就直接将水供给村民使用;实验室检测镇自来水细菌总数>3 100 cfu/ml,大肠杆菌>1 600 MPN/ml.结论 生饮或使用未经消毒的镇自来水是引起本次菌痢暴发的可能原因.建议加强对农村集中供水的消毒和监管,保证农村的用水安全卫生.

    作者:黄艳;唐光鹏;刘慧慧;张泽武;杨兴普;李长春;王定明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心理干预对初产妇自然分娩过程中心理问题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初产妇自然分娩过程中的心理问题的影响.方法 选取某院2009年11月~2010年11月间入院治疗的84例自然分娩的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实施干预的方法不同分成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均为42例.针对实施不同干预方法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得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实施干预治疗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比较方面,干预后的结果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在SCL-90各因子比较中的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忧郁因子、恐怖因子等方面比较差异显著,实验组优于对照组,且P均<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初产妇的心理状态和应对方式,是应对心理问题的有效措施.

    作者:张菊红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微卫星D6S289的多态性研究

    目的 探讨微卫星D6S289等位基因多态性与江西汉族精神分裂症的关联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江西汉族地区28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以228名江西汉族健康人为正常对照.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毛细管电泳技术检测基因多态性,观察D6S289多态性的分布.结果 D6S289-215bp等位基因在精神分裂症病例组和对照组的频率分别为0.057和0.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07,P=0.043,RR=0.45),该基因可能为精神分裂症保护性基因.其他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各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类6号染色体上D6S289位点区域可能存在江西汉族精神分裂症有关联的微效基因.

    作者:章洁;袁也丰;万福生;卢和丽;李悦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某院2008~2011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铜绿假单胞菌检测及耐药性变迁

    目的 了解某院在2008年1月~2011年12月连续4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铜绿假单胞菌检测结果及耐药性变迁趋势.方法 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生产的VITEK-AMS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纸片扩散片(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共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2 997株,其中2008年431株(14.38%),2009年600株(20.02%),2010年1 294株(43.18%),2011年672株(22.42%);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西丁、头孢呋辛钠、头孢呋辛酯耐药性逐年上升,并且已经处于完全耐药,对阿米卡星、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噻肟、庆大霉素、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性在4年之间有升有降,但是整体分析耐药性处于上升状态,头孢他啶耐药性有下降趋势.结论 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入院后应早期进行细菌培养确定感染病原体,依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抗菌药物,在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尚未出来前尽可能选用喹诺酮类及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为宜.

    作者:汪家坤;惠复新;吴艳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硬膜外阻滞辅以全麻在小儿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硬膜外阻滞辅以全麻在小儿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在某院进行手术的小儿患者60例,其中男32例,女28例,分为实验组32例,对照组28例.密切观察两组患儿术前、切皮、术中、术后苏醒时的血压、心率以及手术后清醒所需时间、注药间隔时间、静脉麻醉用药总量、术中肌肉松弛情况等.结果 实验组患儿切皮、术中、苏醒时的血压、心率均小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术后清醒所需时间、静脉麻醉用药总量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注药间隔时间、术中肌肉松弛良好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阻滞辅以全麻用于小儿手术患儿更平稳、全麻用药量更小、苏醒时间更短、肌肉松弛更好.

    作者:宗国兰;张伟;石新华;李欣然;李慧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柳州市2004~2009年城市道路交通伤害的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 探讨柳州城市道路交通伤害的流行病学规律,为预防和控制伤害的发生及其危害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广西公安厅交警总队提供的数据和2004~2009年柳州市统计年鉴描述柳州市道路交通伤害的发生率、死亡率、伤人率和直接经济损失及其变化趋势,并描述道路交通伤害的车辆类型、地区和道路分布情况等相关特征.结果 2004~2009年柳州城市道路交通伤害在总体上发生率、死亡率和伤人率呈下降趋势,但2009年4项数据有回升趋势,直接经济损失为69.9万元,是2008年的1.90倍,受伤人数为252人,是2008年的2.50倍,2项数据升高较快;2004~2009年间柳州市道路交通伤害的主要成因是与道路交通伤害相关的人员因素,所占比例为61.80%~91.03%,其中机动车驾驶员的违章行为是主要原因,包括纵向间距不够和酒后驾驶等;发生交通伤害的主要车种为汽车和摩托车,两者所占比例每年都超过90%以上;交通伤害主要发生在城市主干道上,占76%左右.结论 柳州市道路交通伤害发生率得到了有效控制,适当控制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对于减少道路交通伤害作用明显;柳州城市道路交通伤害的预防和控制应以控制汽车驾驶员和摩托车驾驶员的违章行为为重点,同时增加警力,加强城市主干道的监督检查.

    作者:董爱虎;杨莉;张海英;刘勇;唐峥华;王剑;郑艳燕;王晓敏;黄开勇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男性全麻患者导尿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男性全麻患者麻醉诱导前后导尿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择期行全麻手术的男性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例).Ⅰ组:全麻诱导前用石蜡油行导尿术;Ⅱ组:全麻诱导后用石蜡油行导尿术;Ⅲ组:全麻诱导前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行导尿术;Ⅳ:全麻诱导后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行导尿术.对患者进行导尿时的疼痛评分和全麻苏醒期躁动评分.结果 Ⅲ、Ⅳ组苏醒期躁动评分明显低于降低Ⅰ、Ⅱ组(P<0.05),Ⅲ组低(P<0.05);Ⅰ组和Ⅲ组导尿时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麻诱导前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导尿能减少患者疼痛不适,且对降低男性患者苏醒期躁动效果优于全麻诱导后导尿.

    作者:廖常莉;张英;阮强;赵晓蓉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合肥市2009~2010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2009~2010年合肥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消除麻疹策略的制定与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麻疹专病监测数据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 2009年麻疹发病率为10.00/10万,2010年大幅度下降至0.81/10万.3~6月份为发病高峰.以小年龄组发病为主,<1岁病例构成比高超过35%,2009、2010年<1岁组发病率分别为287.41/10万、24.02/10万.暴发病例以散居儿童和小学生为主,流动人口病例构成比>30%.麻疹病例无免疫史者占半数,1剂次和≥2剂次免疫史者构成比低.结论 完善麻疹病例监测体系,强化免疫规划管理,确保小年龄组人群初次和2剂次疫苗及时接种,适时开展重点人群强化免疫,控制流动人口发病,获得良好持续的防控效果是消除麻疹的关键.

    作者:黄泓滟;黄保军;王晓萍;刘旭祥;类延花;李长荣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5岁以下儿童肺炎病原菌构成变化与耐药性变化临床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近5年5岁以下儿童肺炎细菌构成变化与耐药性变化.方法 多平板多条件进行细菌培养,BioMerieux VITEK 2型全自动微生物仪进行普通菌种鉴定(ID卡)和药敏试验(AST卡),采用形态学与生物特征进行流感嗜血杆菌鉴定,WHONET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年检出细菌1 206株,革兰阴性菌占比高于革兰阳性菌4.2个百分点.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溶血葡萄球菌为主要病原菌种,构成比分别为20.6%、16.3%、14.9%、9.5%、8.6%,4年间构成比变化分别为降3.3%、降2.0%、降1.2%、升1.0%、升0.1%.79个药敏试验组合中,42个(53.2%)在发生耐药率变化,29个(36.7%)为耐药率增高,7个增幅在40%以上.结论 近5年5岁以下儿童肺炎病原菌种构成比例小幅变化,主要菌种对常用抗菌药的耐药率在不断变化中,耐药总水平呈增高趋势.

    作者:赵景颇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中医院校本科新生心理适应性与人格的关系

    目的 探讨中医院校本科新生适应性与人格的关系.方法 采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对2 105名中医院校本科新生进行调查.结果 ①中医院校本科新生的适应状况整体良好;②中医院校本科新生的活跃、坚韧、随和人格特质与适应性具有正相关关系;③坚韧、活跃、随和以及重情4种人格特质可预测中医院校本科新生的适应状况,其中坚韧、活跃、随和特质起正向预测作用,重情特质起负向预测作用;④适应良好与适应不良的中医院校本科新生在活跃、坚韧、利他以及随和4种人格特质上存在差异;⑤中医院校本科新生的适应性状况存在人格类型差异.结论 中医院校本科新生的适应性与人格具有相关关系,人格能够预测其适应性.

    作者:马娟;倪娜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南京市2006~2010年梅毒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2006~2010年南京市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制定南京市梅毒及其他性传播疾病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南京市13个区(县)上报的梅毒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6~2010年,南京市梅毒发病率逐年上升;在上报的病例中,以早期显性(一、二期)梅毒为主,占73.40%;年龄分布均集中在20~49岁,占总病例的72.20%;一期、二期、三期和胎传梅毒均为男性病例多于女性,而隐性梅毒则是女性病例多于男性.结论 南京市梅毒疫情处于上升阶段,应进一步加强高危人群的梅毒筛查和干预工作,从而控制梅毒的蔓延.

    作者:郭璐;张敏;吴苏姝;濮志清;王琛琛;徐斐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卡维他洛联合螺内酯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及对BNP和GSH-PX的影响

    目的 探讨单独使用卡维他洛与卡维他洛联合螺内酯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的近期疗效及对BNP和GSH-PX的影响.方法 共纳入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平均分为两组,A组采取利尿剂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常规治疗,同时给予患者单独使用卡维他洛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螺内酯治疗.结果 B组(卡维地洛联合给予螺内酯组)明显优于A组(单独卡维地洛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0.0%及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血清BNP、GSH-PX比较,卡维地洛联合给予螺内酯组GSH-PX水平明显高于单独卡维地洛组,BNP水平明显低于单独卡维地洛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LVEF、LVEDD及LVESD比较,治疗后LVEDD及LVESD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治疗后LVEF较治疗前增高(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卡维地洛联合给予螺内酯组较单独卡维地洛组LVEDD及LVESD减少更显著,LVEF增高亦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卡维地洛联合给予螺内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卡维地洛,对该类患者早期联合使用卡维地洛及螺内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患者病死率,改善长期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守龙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生活习惯行为干预对预防蛀牙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生活习惯及其行为干预对预防蛀牙效果的影响.方法 通过调查分析归纳各类生活习惯对蛀牙产生的影响,然后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制定相应的行为干预预防方案,并对其预防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健康组在睡前刷牙、常漱口、爱喝茶、早晨刷牙、常换牙刷等方面的比例明显高于蛀牙组,而在熬夜、爱吃零食、和常服用降压药方面明显低于蛀牙组,在洗牙方面两组基本相当.生活习惯行为干预结果显示,经过8个月的生活习惯方面的行为干预,观察组新增蛀牙数和8个月内看牙医次数显著性的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本文制定的生活习惯行为干预方案对蛀牙的预防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国能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37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例特征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37例流脑病例的一般情况、流行病学史、疫苗接种史、临床表现与治疗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为科学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访的方式获取资料,按指标分别分析.结果 江苏省流脑发病流动人口占81.08%,学生占43.24%.临床表现多起病急,伴随发热、皮肤瘀斑瘀点,超过半数病例有头痛、恶心、呕吐症状.青霉素类和头孢类抗生素治疗有效.35.14%的病例曾有过流脑疫苗接种史,各种临床症状的出现在无疫苗接种史病例与有疫苗接种史病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江苏省流脑发病以流动人口为主,特别是同市的县区间流动,应加强县区间管理与协查.发病后应及时隔离救治,否则病情发展迅速,可致死亡,治疗推荐青霉素类和头孢类抗生素.接种疫苗后是否能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尚不明确.

    作者:陈勇;马福宝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前列地尔对2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胰岛素抵抗、血脑钠肽和核因子-κB的影响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对2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胰岛素抵抗、血脑钠肽和核因子-κB的影响.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80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治疗组(n=40).在维持血糖、血压、血脂达标的情况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包括一般治疗与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20 pg,每日1次,共2周.治疗前后留取空腹血液标本,检测脑钠肽、核因子-κB,借助心脏超声检查评价患者心功能,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胰岛素抵抗指数、脑钠肽、核因子-κB均显著改善,并且胰岛素抵抗指数、脑钠肽、核因子-κB较对照组改善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地尔可显著增强2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射血分数,纠正胰岛素抵抗,减少脑钠肽和核因子-κB的表达,进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预后.

    作者:杜茜;秦玲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宜春市中学教师焦虑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中学教师的焦虑抑郁情绪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中学教师心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36名中学教师进行自编一般情况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等测评.结果 中学教师焦虑情绪检出率为20.34%,男女分别为21.21%、19.2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41,P=0.707);抑郁情绪检出率为21.19%,男女分别为21.21%、21.54%,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0,P=0.991);不同的性别、职称、教育程度、婚姻状况焦虑、抑郁得分均无统计学差异;工作年限为16~20年的中学教师焦虑得分明显高于工龄为11-15年者;月收入较好、与同事关系较好、对家庭义务履行情况较好是抑郁情绪的保护因素;教育程度较高、与同事关系较好、对家庭义务履行情况较好是焦虑情绪的保护因素,而年龄较大、经济压力较大是抑郁、焦虑情绪的危险因素.结论 中学教师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并受多种因素影响.

    作者:郭晓玉;万绍兰;高镕;刘钦;黎文云;唐宁;邓凡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乌鲁木齐市结核病患者中HIV感染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地区结核病患者中艾滋病病毒感染流行情况及其特征并进行分析,为制定有针对性的TB/HIV双重感染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在乌鲁木齐市第五轮全球基金TB/HIV双重感染防治项目的4个区,选择2007年9月~2009年底的所有结核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HIV检测及相关问卷调查.结果 4个调查点共纳入调查1 501例结核病患者,HIV筛查率为92.34%;1 386例结核病患者中筛查出HIV阳性者197例,HIV感染率为14.21%.在筛查的人群中以男性、25~34岁年龄组、维吾尔族、本地户籍、其他类型结核、复治结核、涂阴结核病和已死亡为结局的HIV感染率较高.结论 乌鲁木齐市结核病合并HIV感染情况较为严峻,应重视结核病合并HIV感染的控制工作.

    作者:陈阳贵;陆娟;马丽;刘泓;张为胜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不同手术方式对子宫切除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腹式及阴式子宫切除手术对患者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47例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分为2组:经腹部切口手术组24例(腹式组),经阴道手术组23例(阴式组).分别于术前、术后1h、术后1,3,5d采取病人外周静脉血,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6 (IL-6)、皮质醇(Cor)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术前两组间所有指标无明显差异.两组术后1h、术后1 d IL-6水平明显高于术前;阴式组Cor术后1h、术后1d明显高于术前水平,腹式组Cor术后1h、术后1,3d明显高于术前水平.术后1h腹式组IL-6,Cor水平明显高于阴式组.结论 阴式或腹式子宫切除术都会引起一定的机体应激反应,阴式手术比腹式开放手术在术后早期更能减轻病人的应激反应.

    作者:李海峰;徐建东;李秀萍;郭翠萍;王正胜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