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起食源性疾病暴发的病原学检测

王恒芹;郎中凯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 暴发, 病原学, 丙型副伤寒沙门菌, 婴儿沙门菌
摘要:目的 查明一起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暴发的病原学,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GB/T4789-2008进行沙门菌等肠道病原菌检测.结果 12份样品中检出7株沙门菌,检出率为58.33%,5份病人肛拭子中分别检出3株丙型副伤寒沙门菌、2株婴儿沙门菌;剩余混合凉菜中检出婴儿沙门菌1株;餐碗物表样中检出丙型副伤寒沙门菌1株;其余样品中均未检出致病菌.结论 此次食源性疾病暴发系聚餐者误食被丙型副伤寒沙门菌或婴儿沙门菌污染的食物或餐具所致.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引入PDCA循环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目的 建立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长效机制.方法 应用PDCA循环,建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制度,包括加强抗菌药物管理组织建设、实施抗菌药物分级管理、进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培训及考试、加强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与细菌耐药监测、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评估,制定合理用药的监管措施.结果 经过几个周期PDCA循环,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下降,围手术期预防用药逐步规范,减少了医院感染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医院的医疗质量.结论 应用PDCA循环法,建立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长效机制,促进了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工作持续改进,提高了医院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石红凤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1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2012年1月某院收治的明确诊断为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17例临床特征及实验室资料.结果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17例(100%),咳嗽12例(70.6%),贫血13例(76.5%),消瘦11例(64.7%),皮疹10例(58.8%);16例(94.1%)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50 cells/μl;所有病例血液中培养出马尔尼菲青霉菌;在沙保罗琼脂培养基中马尔尼菲青霉菌呈酵母相(37℃)或菌丝相(25℃);使用氟康唑、伏立康唑或两性零素B治疗,8例治愈,2例好转,2例自动出院,5例死亡,以两性霉素B疗效好,氟康唑疗效差.结论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当HIV阳性患者出现发热、咳嗽、贫血、消瘦、皮疹,CD4+T淋巴细胞<50 cells/μl,应高度怀疑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确诊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依赖病原学检查;治疗上建议首选两性霉素B.

    作者:蔡琳;周锐峰;朱迎春;王宗正;王印;何沅鸿;何盛华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经腹壁下动脉置管灌注治疗盆腔恶性肿瘤

    目的 探讨通过腹壁下动脉置管将化疗药物灌注入治疗盆腔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将2010年2月~2011年12月在某科治疗的48例盆腔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灌注组和非灌注组两组,其中灌注组采用腹壁下动脉置管灌注化疗方式治疗,非灌注组采取普通动脉化疗方式治疗,比较两种不同化疗方式的临床疗效,并发症情况和血清中CA125变化情况.结果 近期疗效灌注组的总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非灌注组的79.16%,P< 0.05;灌注组并发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白细胞减少、发热的发生情况和近期复发率均显著低于非灌注组,P< 0.05;治疗后灌注组CA125水平下降超过50%,共占55.56%,显著高于非灌注组的29.41%,P<0.05.结论 经腹壁下动脉置管灌注治疗盆腔恶性肿瘤疗效显著,具有良好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及推广价值.

    作者:曾筱江;刘丽华;陈焕镇;陈志辰;邓小满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CEA、CA125、CA153联合检测在老年乳腺恶性肿瘤患者中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CEA、CA125、CA153联合应用检测老年乳腺恶性肿瘤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来某院诊治的乳腺恶性肿瘤患者84例、良性肿瘤患者63例以及同时期乳腺健康者58例,3组人群各方面比较差异不明显.所有标本均为清晨采集的空腹静脉血,待血液凝固后分离获得血清,使用免疫荧光法测得CEA、CA125、CA153,且以CEA>3.5 mg/ml,CA125> 35 U/ml,CA153> 25 U/ml为阳性.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3项指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良性肿瘤组(P< 0.05),良性肿瘤患者3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组各项指标检出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良性肿瘤组,3组人群3项指标联合检测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敏感性明显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P<0.05),但特异性与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癌胚抗原、CA125联合CA153检测应用于诊断老年乳腺癌有着较高的特异性及敏感性,且操作方便、快捷,有着较强的可重复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迪文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心肌梗死患者血脂、血尿酸、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讨心肌梗死患者血脂、血尿酸、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参数变化情况及其意义,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 228例心肌梗死患者为MI组;选择同期在某院门诊体检、排除肝、肾、心、脑等器质性疾病的患者228例组成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血脂、血尿酸、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参数指标.结果 MI组患者的TCH、TG、LDL-C、APOB、UA、Lp、Fib、MPV和PDW较正常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组HDL-C、APOA1和PCT较正常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脂、血尿酸、纤维蛋白原级血小板参数能够增加MI的发生率,因此针对这些因素进行干预,可以有效预防和对症治疗 MI,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治愈率,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孙国强;李玉波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检测家蝇抗菌肽基因diptericin时间表达模式的实时荧光定量方法的建立

    目的 建立荧光染料(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方法检测的家蝇抗菌肽基因diptericin 时间表达模式方法.方法 基于已克隆出的diptericin基因,利用软件Prmier5.0设计上下游引物,对未诱导,诱导后2h、4h、8h、12 h、24 h、36 h、48 h及不同发育阶段的家蝇三龄幼虫进行real-time PCR设计引物,然后利用10倍系列稀释含有目的基因的质粒,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制作标准曲线.结果 未刺激的三龄幼虫diptericin基因表达量非常低,与诱导后2h的相比,差1个数量级,诱导后2h开始缓慢上升,12h后达到高峰,24h后缓慢下降,36 h后回到诱后2h的水平,在家蝇三龄幼虫的卵、1龄及2龄期的表达量非常低,3龄期达到高峰.结论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家蝇抗菌肽基因 diptericin 的方法具有特异性好、灵敏度高,为进一步探讨家蝇抗菌肽生物活性,研究新的抗菌药物打下初步基础.

    作者:杨小蓉;金小宝;朱家勇;丁彩屏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食品中真菌毒素的污染状况与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真菌毒素是真菌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通过污染食品和农作物,进而危害人和动物的安全.本文综述了常见真菌毒素(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单端孢酶烯族毒素、玉米赤霉烯酮、伏马菌素等)的污染现状与国内外对不同真菌毒素的限值标准以及检测真菌毒素的常用方法,为进一步加强真菌毒素污染的控制提供依据.

    作者:杨世亚;邱景富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不同时段内尿蛋白量的变化及其对子痫前期的诊断意义

    目的 探讨不同时段内尿蛋白量的变化及其对子痫前期的诊断意义.方法 选取某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间入院治疗的92例子痫前期患者,分别抽取8h、12h、和24h的尿液样本,作为检测标本.结果 8h尿蛋白含量在轻、中度及重度尿蛋白的患者中与24 h尿蛋白的含量具有明显相关性;12h尿蛋白含量在轻、中度及重度尿蛋白的患者中与24 h尿蛋白的含量具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8h或12h尿样测定尿蛋白用于诊断子痫前期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金力荣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北京市通州区2005~2010年居民碘盐及人群尿碘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通州区居民食用盐碘含量及人群碘营养状况,为消除碘缺乏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本地区各乡镇居民家食用盐及不同人群尿样进行碘含量检测.结果 2005~2010年共检测食盐1 787件,每年合格碘盐食用率分别为87.5%、89.2%、92.4%、94.1%、97.9%、97.9%,碘盐含量中位数为27.5 mg/kg,同时检测本区学龄儿童尿样680件,尿碘中位数244μg/L,含量<50μg/L比率为2.6%,含量<100μg/L比率为12.6%,含量>300μg/L为36.0%;成人415件,尿碘中位数181μg/L,含量<100μg/L比率为14.5%,含量>300 μg/L为21.9%;孕妇290件,尿碘中位数204μg/L,含量<150μg/L比率为30.3%,含量>500μg/L为15.9%.结论 该区已经达到了国家消除碘缺乏病达标判定标准,居民家食用盐碘含量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人群碘营养状况充足,但是呈现儿童尿碘含量> 300μg/L碘营养状况过量的比率偏高,孕妇尿碘含量< 150μg/L碘营养状况不足的比率偏高的状况.建议应加大健康教育的宣传,倡导人群科学补碘.

    作者:王芳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宫颈电环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宫颈电环切术在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在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某院妇科门诊共诊治CIN患者79例,按照患者手术方法分组,其中行宫颈电环切术患者47例(电刀组),行宫颈冷刀锥切术者32例(冷刀组),比较治疗疗效.结果 术前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前后诊断符合率83.54%;电刀组与冷刀组在手术时间、术后出血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及创面完全结痂时间电刀组明显短于冷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复查宫颈均恢复光滑状态,宫颈液基细胞结果显示均恢复正常(100.00%).结论 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CIN安全、有效,是治疗CIN的有效手段.

    作者:戴萍;王琳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低浓度多柔比星硬膜外注药用于癌症椎体转移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低浓度多柔比星硬膜外入药治疗癌症椎体转移患者疼痛程度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某院自2008年1月~2011年12月乳腺科治疗的28例乳腺癌合并椎体转移的患者,按照患者的自愿原则,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4例.观察组术后采用低浓度多柔比星(10~20 mg)+甲磺酸罗哌卡因+芬太尼行硬膜外神经阻滞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吗啡+多柔比星静脉治疗.对两组患者在镇痛效果、用药量、生存质量以及心脏毒性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采用数字分级法(NRS)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观察组治疗前后NRS评分分别为(6.88±1.66)、 (2.41±1.78)分,对照组治疗前后NRS评分分别为(7.01±2.02)、 (4.22±1.9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t=2.589,P<0.05);两组无临床症状的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低浓度的多柔比星硬膜外给药,治疗乳腺癌患者癌症椎体转移,其抗癌活性及疗效与传统比较,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改善,疼痛程度大大减轻,是一种经济实用、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杰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吸烟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白细胞介素-1的影响

    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由免疫反应介导,并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密切相关.白细胞介素-1是一种前炎性细胞因子,能够激活免疫系统,其持续表达可能与溃疡性结肠炎活动复发有较大的关系.吸烟对溃疡性结肠炎有保护作用,它能够降低患者的白细胞介素-1含量,其中的具体机制可能涉及到吸烟对机体免疫系统的毒性损害作用.

    作者:刘修莉;龚发良;李玲;任习芳;潘群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新沂市肺结核病人痰涂片镜检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新沂市2009年1月~2010年12月肺结核病涂阳病人的特征,为预防和控制该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两年1 674例肺结核病人进行痰标本抗酸杆菌检测并加以分析.结果 2009年涂阳率28.25%,2010年涂阳事18.80%,呈下降趋势,涂阳病人的年龄集中在老年,涂阳率复诊病人高于初诊病人.结论 整体工作有所下降,老年人、复诊病人是新沂市结核病控制工作的重点.

    作者:王开校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胰岛素抵抗与血尿酸、空腹血糖和血脂代谢关系的分析

    目的 探讨胰岛素抵抗与血尿酸、空腹血糖和血脂代谢的关系.方法 测定522例人群的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血尿酸、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各指标进行性别同的比较;计算稳态模型下的胰岛素抵抗指数,按其结果的四分位进行分组,且对统计指标的测定值及其异常率进行组间比较;用相关分析胰岛素抵抗指数值与年龄、血尿酸、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关系.结果 男女性别之间在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血尿酸、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胰岛素抵抗指数四分位分组后,各组间男性和女性在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血尿酸、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统计指标测定值的异常率男性在血尿酸、空腹血糖、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0.851、68.378、38.937、11.182,P值为:0.013、0.000、0.000、0.011);女性在空腹血糖、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4.061、17.523、13.929,P值分别为:0.000、0.001、0.003);直线相关分析显示男性HOMA-IR与年龄、血尿酸、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成正相关(P<0.05),女性HOMA-IR与血尿酸、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成正相关(P<0.05),而两者都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成负相关(P<0.05).结论 胰岛素抵抗指数值与血尿酸、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成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成负相关,甘油三酯是胰岛素抵抗的重要血液学指标.

    作者:李跃松;王静;潘凌峰;陈永伟;朱亚妮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康艾注射液联合T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康艾注射液联合TP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两组患者各60例均采用常规TP方案化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康艾注射液.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治疗后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采用康艾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癌可提高化疗的整体疗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医师应完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理念,深入探讨更好的用药办法.

    作者:吕宇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牙根尖下及根间截骨矫正前牙牙槽突前突畸形60例临床分析

    目的 对牙根尖下及根间截骨矫正前牙牙槽突前突畸形60例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本组共60例求诊者.男性22例,女性38例;年龄20~49岁.其中,上、下颌牙槽突前突者37例,单纯上颌牙槽突前突者18例,单纯下颌牙槽突前突者5例.所有患者均未接受过正畸治疗.结果 本组共60例患者,共移动前牙380颗,拔牙108颗,截为96个牙骨段,平均每牙槽截骨1.6段,术后随访1~14年.术后无感染、严重出血、牙髓坏死及牙变色等.结论 本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美容效果迅速,疗效满意,值得在美容口腔科中推广应用.

    作者:孙雪玉;陈菲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拉莫三嗪片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目的 分析临床上使用拉莫三嗪片所发生的不良反应及相关因素.方法 检索1994~2010年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CHKD期刊全文库的关于拉莫三嗪片的不良反应病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拉莫三嗪片可导致皮肤损害、血液系统损害、中枢及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消化系统不良反应、诱发自身免疫性疾病、致畸等复杂多样的不良反应.所有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或停药都恢复正常,无死亡病例.结论 拉莫三嗪不良反应与性别、联合用药、给药剂量有一定的关联,在临床用药中,应重视性别、药物的相互作用与用药剂量,加强观察,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袁洪波;朱毅;陈力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包头地区728例甲状腺手术病例回顾性分析及TGF-β1在不同甲状腺病变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 总结分析甲状腺手术病例,研究TGF-β1与不同甲状腺病变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统计分析甲状腺术后病理诊断结果;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多种甲状腺病变组织中的TG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 (1)结节性甲状腺肿在手术病例中所占的构成比高.对部分曾行术前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FNAB)检查的病例与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总体符合率为84.48%. (2)甲状腺癌组织中TGF-β1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良性病变及正常组织.结论 推测TGF-β1在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中有一定作用,可为甲状腺癌诊断治疗提供部分依据.

    作者:李俊峰;魏枫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细菌分布及感染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细菌分布及感染因素分析.方法 对某院2006年2月~2010年10月82例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细菌的分布及感染因素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折.结果 82例气管切开患者痰培养均分离出病原病株,以鲍氏不动杆菌为多见,占45.1%,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占34.1%.结论 为减少气管切开病人发生下呼吸道感染,应积极治疗患者基础疾病,提高患者免疫力,减少污染源.以预防和控制危险因素为主,降低和减少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曾玲;张旭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颈静脉孔区显微解剖观察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观察颈静脉孔区的显微解剖结构及对其进行量化测量,为本区域手术提供解剖学的理论支持.方法 10例经固定及乳胶灌注头颈标本的20侧颈静脉孔区进行显微解剖观察及测量.结果 在颈静脉孔的长径、岩部横径及乙状部横径的右侧均大于左侧,P< 0.01;椎动脉近段外径左右两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4,近段右侧长度明显长于左侧,P=0.001.结论 掌握颈静脉孔区及吡邻结构的解剖关系,有利于该区域手术时的重要神经及血管的保护.

    作者:王金伟;漆松涛;陆云涛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