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集束化护理在重症监护室人工气道患者中的价值

吴丽君;田美苓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 重症监护室, 人工气道
摘要: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重症监护室人工气道患者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近几年我院ICU接受人工气道的患者,疾病类型为呼吸衰竭、急性中毒、脑外伤、骨折等.随机分为:研究组(接受集束化护理)和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每组50例.对比:①两组意外拔管及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②两组护理前后PaO2、PaCO2.结果 两组意外拔管及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PaO2、PaCO2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PaO2、PaCO2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能够提高重症监护室人工气道患者肺通气换气功能,对减少意外拔管及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有重要的影响.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不稳定型心绞痛一过性心肌缺血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一过性心肌缺血在动态心电图的变化特征,对于高危患者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方法 选取我院3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均做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监测并对心率变异性进行分析.结果 39例患者中,共36例1120次一过性心肌缺血,有10例发生心脏事件.23例出现ST段压低,1例ST段抬高;T波异常32例.心率变异值<50 ms 28例.结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变化多端,预后较差,发作时做动态心电图监测能为临床提供有诊断价值的客观依据.

    作者:孙玉芬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呼吸重症监护室呼吸道真菌感染的临床探微

    目的 就呼吸重症监护过程中的真菌感染情况予以研究和分析,并探究其病原学分析原理以及相应的特点.方法 就临床中的50例患者进行观察,结合其临床特点进行总结、汇总、分析.结果 50例患者中其中35例患者带有白色念珠菌,7例患者带有光滑念珠菌,4例患者带有热带念珠菌,3例患者带有克柔念珠菌,1例患者带有曲霉菌.患者年龄偏大占大多数,而且有多种疾病以及住院史.结论 呼吸重症监护室患者呼吸道真菌感染病原学分布方面仍以白色念珠菌为主.

    作者:陈俊;林桂花;黎焯基;陈明娣;蔡必林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ICU患者抑郁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调查ICU患者的抑郁状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以明确ICU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常见的引起ICU患者不良情绪反应的因素.方法 在转出ICU前12 h内,对108例患者进行抑郁自评量表、一般情况调查表的调查.结果 ICU患者抑郁自评量表标准分高于国内常模(P<0.001),抑郁发生率为38.90%;女性、孤独感强烈不适应无家属陪护的患者评分高,抑郁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年龄、住ICU天数、机械通气天数、管路数量、APACHEⅡ评分增加,抑郁评分升高,抑郁发生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是否镇静镇痛及能否自由表达各组间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的患者抑郁发生率高,女性、孤独感强烈不适应无家属陪护患者抑郁明显,随年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管路数、文化程度、APACHEⅡ评分增加,抑郁情况加重;不同职业患者抑郁状况存在差别.

    作者:高秋芳;刘飞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急性髓系白血病应用去甲氧柔红霉素及柔红霉素的诱导治疗研究

    目的 观察去甲氧柔红霉素及柔红霉素诱导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9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经MICM确诊为急性髓系白血病(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3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6例,对照组采用DA方案,观察组采用IA方案,观察两组完全缓解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CR缓解率和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急性髓系白血病诱导治疗中去甲氧柔红霉素较柔红霉素具有更高的缓解率.

    作者:高菲;谢万春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人.对照组口服吉诺通、仙璐贝滴剂及赛洛唑啉喷鼻剂喷鼻,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我院自制行气通窍方.结果 治疗1w后两组间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2w后两组间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具有显著临床效果,具有进一步研究及推广价值.

    作者:张雪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自我管理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护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 对12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自我管理教育,观察患者入组时与教育后3个月患者自护能力的变化.结果 12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通过自我饮食、运动、血糖及情绪管理教育后取得良好效果,患者自护能力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团队自我管理教育能明显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作者:沈玉兰;尹慧;邹树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肝假性动脉瘤致胆道出血合并十二指肠降部Dieulafoy病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肝假性动脉瘤致胆道出血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肝假性动脉瘤致胆道出血合并十二指肠降部Dieulafoy病1例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因间断腹痛、呕血、黑便入院,多次性急诊内镜检查诊断十二指肠降部Dieulafoy病明确并行内镜止血治疗,仍有活动性出血.行腹腔血管DSA明确诊断为肝假性动脉瘤,行栓塞治疗后出血停止.结论 上消化道出血可同时合并多种病因,单一病因难以解释临床症状时需考虑到胆道出血亦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选择性肝动脉造影是诊断原因不明胆道出血的首选方法.

    作者:陈亮;张平;陈刚;魏崇健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护理研究

    目的 研究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方法 选取本院自2014年5月~2015年6月共收治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23例,通过积极抢救和治疗,实施护理干预,通过分析护理程序,总结护理工作的经验和方法.结果 通过医生的积极抢救和治疗,护理人员的积极配合,所有23例患儿全部痊愈出院.结论 通过给患儿提供积极地护理服务,如急救护理、病情观察、临床护理、围观护理和给药护理,提高了治疗成功率和效果,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改善了预后.

    作者:杜艳秋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经腹和经阴道彩超对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应用经腹彩超与经阴道彩超两种技术对患有异位妊娠疾病的患者病情实施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确诊为异位妊娠疾病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6例.采用常规经腹彩超技术对对照组患者的病情在术前实施诊断;采用经阴道彩超技术对观察组患者的病情在术前实施诊断.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术前彩超检查结果与术后证实结果的符合率、异位妊娠疾病术前诊断的漏诊率和误诊率、诊断性检查操作时间.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术前彩超检查结果与术后证实结果的符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异位妊娠疾病术前诊断的漏诊率和误诊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诊断性检查操作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经阴道彩超技术对患有异位妊娠疾病的患者的病情实施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邓丽萍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120例胫骨近端骨折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60例)和观察组(n=60例),对照组行传统开放钢板固定术,观察组行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 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及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53.32±5.54)d、(115.52±5.43)d,经t检验,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及观察组的膝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41.16±2.21)分、(68.84±2.26)分,经t检验,观察组的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方面:对照组差10例,可14例,良10例,优26例,优良率为60.00%;观察组差4例,可16例,良12例,优28例,优良率为93.33%,经字2检验,观察组的优良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胫骨近端骨折患者中施以微创钢板内固定术,可有效促进骨折的愈合,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述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我国将正式迎来前所未有的老龄人口巨潮,有关学者预测直至2040年,我国老年人口总数将达到约4亿人,占据我国总人数的1/3.而人口老龄化的袭来首先要面对多种慢性病的发生.其中慢性心力衰竭作为中老年人常见疾患,由于其病情复杂,易反复发作,成为临床护理工作者的重大难题,本文为了解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自我护理行为及生活质量的现状,对出院患者在院内护理措施上加以延续,探讨我国当前医疗体制下CHF患者合适的延续性护理方式.

    作者:李娜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高通量透析对血液透析糖尿病肾病患者微炎症状态及β2微球蛋白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高通量透析对血液透析糖尿病肾病患者微炎症状态及β2微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8月~2016年8月行血液透析治疗的123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透析方式将行LFHD治疗的设为对照组(56例),将行HFHD治疗的设为研究组(67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指标变化及糖代谢指标水平.结果 对照组治疗后TNF-α、IL-6、hs-CRP较治疗前均提高(P<0.05);研究组治疗实验室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组间对比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FINS、HOMA-IR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HFHD应用于血液透析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可有效清除β2-MG,减轻微炎症症状,具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熊本立;王从敏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产后出血致子宫切除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产后出血致子宫切除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0月~2015年10月接收的产后出血致子宫切除患者6例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6例患者均具有明显手术指征;产后出血量平均(2257±108)ml,且伴有不同程度的失血性休克;新生儿胎龄不足37 w时,死亡率非常高,但超过37 w后可避免死亡,患者经子宫切除术治疗后可良好恢复.结论 产妇分娩后,应密切的监测患者的出血情况,如患者出血过多,应积极处理,减少子宫切除率.

    作者:孙多和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对比研究

    目的 研究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对比.方法 选取90例胃十二肠溃疡穿孔患者,使用随机数表将9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以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予以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 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长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镇痛剂使用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个月随访两组的溃疡愈合率无明显差异(P>0.05),随访3~15个月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溃疡复发情况.结论 腹腔镜穿孔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具有较好的效果,且操作方法简单,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患者可更快恢复.

    作者:何苗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检查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1月在我院筛查出先天性心脏病胎儿336例,随访至产后.结果 336例产前诊断的先天性心脏病的胎儿中,单一结构畸形120例,联合畸形213例和非结构性心脏畸形3例.结论 适当孕周对胎儿予以多切面心脏超声扫查,对胎儿先心病的诊断与干预具有积极的临床指导作用.

    作者:郭爽;张志坤;张蕾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双歧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观察及其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小儿腹泻采用双歧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的效果及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收治的84例小儿腹泻患儿分为研究组(双歧三联活菌片+蒙脱石散)与对照组(蒙脱石散),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62%、85.71%,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IgA、IgG、CD4/CD8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发热消退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大便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小儿腹泻患儿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双歧三联活菌片与蒙脱石散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袁小林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胃癌应用CA724、CEA、CA242、CA199肿瘤标志物联合检验的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糖链抗原(CA)724、癌胚抗原(CEA)以及CA242、CA199等肿瘤标志物联合检验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14年5月入住我院57例胃癌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研究观察,同期选取55例消化内科中接收的良性胃病患者作为对照观察.采用规定方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CA724、CEA、CA242以及CA199水平,评价其在胃癌早期诊断与治疗时的应用价值.结果 对照组血清CA724、CA199、CA242、CEA等各项肿瘤标志物指标均低于观察组;另外CA724+CA199+CA242+CEA联合检测的准确度、特异性、敏感度分别为96.49%、98.25%、84.21%,显著高于单独检测CA724、CA199、CA242、CEA等指标的准确度、特异性、敏感度,以上差异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联合检测血清中CA724、CEA、CA242、CA199等肿瘤标志物用来诊断早期胃癌,其灵敏度、准确性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作者:陈雨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应用扩张后胸三角皮瓣修复面颈部瘢痕

    目的 临床分析应用扩张后胸三角皮瓣修复面颈部瘢痕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手收治的160例需实施面颈部瘢痕整形外科手术的患者,在伤后10 d内,实施早期面部整形修复手术,选取同时期110例术后修复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手术修复之后,研究组优良率为95.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20%,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针对面颈部瘢痕患者,采用扩张后胸三角皮瓣修复技术修复,可达到良好质量效果,有利于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赵宏伟;赵冰冰;唐庆喜;张雪松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和自我管理疾病能力与护理干预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自我管理疾病能力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从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共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纳入患者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血压水平及自我管理疾病的能力.结果 ①干预前两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及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疾病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性的优质护理能够显著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增强患者自我管理疾病的能力,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赵艳荣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脑卒中高危人群高血压新型管理模式探索

    目的 建立脑卒中预防中的高血压新型健康促进模式,并探索该模式对广安市脑卒中高危人群高血压的干预效果.方法 建立由神经科专业人员参与的监控管理、社区直接管理、患者及家庭组成的高血压长程监控管理体系,并筛查出161例伴高血压的卒中高危人群,探讨新型模式的应用效果,资料采用SPSS软件分析处理.结果 该模式能有效提高脑卒中预防中的高血压管理效果,高血压的知晓率、用药率、控制达标率、依从性、控盐、运动等均明显提高.结论 该新型健康促进模式是脑卒中预防的有效措施.

    作者:何兴林;刘万平;彭张辉;刘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