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俊勇;王炜;李彤
目的 探讨血清中铜蓝蛋白动态变化对MODS患者病因判断和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于入院当天分别检测60例MODS患者(MODS组)、30例非MODS患者(对照组)血清铜蓝蛋白(CP)、超敏C反应蛋白(CRCP)、α-酸性糖蛋白(AAG)乳酸的含量,并对MODS组进行组内比较,入选的住院患者均进行APACHEⅡ和MODS评分.结果 (1) MODS组与对照组相比其APACHEⅡ、MODS评分、血清铜蓝蛋白(CP)、超敏C反应蛋白(CRCP)、α-酸性糖蛋白(AAG)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MODS组内比较:3个及3个以上器官损害与2个器官损害患者铜蓝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是否有肝损害无明显关系; (3)非感染组与感染组相比较,铜蓝蛋白与超敏C反应蛋白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 MODS患者铜蓝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α-酸性糖蛋白的检测有助于MODS早期诊断; (2)随着损害器官个数增多,铜蓝蛋白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增高,有助于对MODS预后判断; (3)铜蓝蛋白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监测有助于MODS病因的初步判断,对MODS的针对性治疗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胡志华;陈勉;陈伟 刊期: 2012年第23期
医疗保险付费方式与医疗费用的控制有确切的关系,同时还涉及患者的救治及医疗服务的质量.本文探讨目前医疗保险付费方式的相应方法,并介绍各种付费方式的优缺点和适用情况.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
作者:孙雪玲;朱小余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特异性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治疗依从性.方法 选择某院2008年2月~2011年2月变应性鼻炎患者5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曲安奈德鼻喷雾剂和抗组胺药治疗,治疗组采用特异性免疫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和治疗依从性.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1年、2年及治疗结束后1年临床症状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1年、2年及治疗结束后1年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2年治疗完全依从率为73.6%,而对照组为8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特异性免疫治疗远期疗效显著,但依从性较差,需加强宣传教育.
作者:王江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先心病患儿麻醉诱导期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30例快通道麻醉先心病患儿随机分为2组.Dex组(n=15):患儿入室泵注右美托咪定1g/(kg.h) 15 min.N组(n=15)作为对照组,以相同速度泵注生理盐水.随后6%七氟醚、0.1 μg/kg顺阿曲库铵诱导行气管插管.记录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以给药前(T0)、给药后3min (T1)、6min (T2)、9 min(T3)、12 min(T4)、15 min(T5)、插管前(T6)、插管时(T7)作为观察记录点.结果 Dex组T5与T0比较,HR明显减慢(P<0.05).麻醉诱导期间,N组T7与T6比较,SBP、DBP、MAP、HR值均有升高(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以1.0 μg/(kg.h)剂量输注对简单房、室间隔缺患儿产生明显镇静效应,复合6%七氟醚麻醉诱导期间的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减轻插管反应.
作者:黄庆;檀文好;黎必万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对南宁市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为制定防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南宁市2004~2011年上半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1年上半年,南宁市共报告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453起,累计发病32088例,平均罹患率为2.55%.以呼吸道传染病事件为主,占事件总起数的83.22%.呈现3~6月和9~12月两个发病高峰,学校和托幼机构是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发生场所,学生和幼托儿童是高发人群.城镇传染病事件以呼吸道传染病事件为主,农村则以肠道传染病事件为主.结论 加强学校、托幼机构的呼吸道传染病监测和管理是当前防制工作的重点.
作者:林健燕;郭泽强;甘文烨;黄世美;曾毅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确定成都市男同社区组织(MSM CBO)艾滋病防治的能力现状,为成都市CBO能力建设提供建议.方法 问卷调查与深入访谈相结合,以深入访谈为主.结果 8个CBO中,只有2个已注册;共有专职工作人员17人;组织活动经费主要来源于国际合作项目和CDC;只有3个CBO有办公场所;4个CBO开展了全部类别的艾滋病防治活动;仅有1个CBO的活动覆盖人数超过万人;承接项目多的组织承接了30个项目,少的组织仅承接了2个项目;4个组织有对外开放的网站或博客,1个组织有网络电台,2个组织依托于QQ群开展工作;6个组织与CDC合作密切,2个组织与CDC合作较少;CBO面临的主要问题为合法身份与政策支持缺乏、资金缺乏、技术支持缺乏、自身能力不足等;结论 成都市现有CBO网络初步形成,个别CBO发展较成熟;但现有CBO总体覆盖面不够,发展不平衡,整体能力不足;CDC主要负责人工作观念和态度与艾滋病防治工作实际需求有一定差距;现有CBO,尤其处于成长期的大学生组织的工作观念也有待转变;现有CBO普遍面临人力资源与资金资源短缺的挑战.
作者:明平勇;文凤梅;苏维;张建新;马丽源;陶倩;王帅;左海燕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朝阳区医疗机构传染病的漏报情况,为进一步提高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效率和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在全区范围内抽取30家医疗机构开展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共收集门诊、住院部和化验室传染病病例共27种1007例,漏报74例,总漏报率7.35%.其中甲、乙、丙类传染病漏报率分别为0、9.18%和3.45%.漏报率高的前5种传染病依次为百日咳(漏报率33.33%)、风疹(漏报率25%)、肺结核(漏报率17.52%)、麻疹(漏报率16.67%)、淋病(漏报率16.67%)、猩红热(漏报率13.33%).医疗机构中住院部无漏报、门诊漏报率7.90%、化验室漏报率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率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三级医院漏报率9.88%;二级医院漏报率为4.84%;一级医院漏报率为0%;民营医院漏报率为3.08%.结论 朝阳区医疗机构应以三级医院门诊为主,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传染病的漏报率.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树立医防结合的工作理念,加强和规范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的报告工作.
作者:郭炳虹;马建新;崔树峰;李书明;王丽娟;徐伟;吴钶;王晶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初步研究生物转化酶类谷胱甘肽转硫酶M1 (GSMT1)基因缺失多态性与海南中老年人群胃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收集某院中老年胃癌患者血液DNA 130例作为实验组,体检科中老年健康体检者血液DNA138例作为对照组,利用PCR技术对所有的DNA样本进行GSTM1缺失多态性的检测.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GSTM1(-)/GSTM1(+)在实验组中的检出率为29.8%/70.2%,在对照组中的检出率为18.8%/81.2%,两组间的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38,P=0.033< 0.05).结论 GSTM1基因缺失多态性与海南中老年人群胃癌易感性有关,GSTM1(-)可能是海南中老年胃癌患者的易感基因型.
作者:王文文;杨文明;张云霞;赵蜀崖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乙型肝炎患者病毒血清标志物类型,为搞好乙型肝炎病毒预防工作提供更准确的依据.方法 采集678份HBV患者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TRFIA)检测HBV血清标志物.结果 ①678例HBV感染患者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表现模式有12种,其中主要模式为A模式,占74.04%.其次为小三阳(HBsAg、抗-HBe、抗-HBc同时阳性者)53例,大三阳(HBsAg、HBeAg和抗-HBc同时阳性)居第4位20例.②本组患者性别分布中单独HBsAb阳性模式、大三阳和小三阳及其他感染模式,男性均约为女性的两倍,提示男性是预防HBV感染的重点对象.③单独HBsAb阳性和在青少年与儿童(<20岁)中的比率较其他年龄低,小三阳在青少年中感染比率为25.00%,提示青少年依然是HBV感染的重点预防对象.结论 本地区HBV人群HIⅣ-M表现模式呈现多样性组合模式,主要为单独HBsAb阳性模式,男性感染约为女性的两倍,小三阳在青少年中感染比率较高,应重视男性和青少年的预防工作.
作者:殷勤;盛磊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陈旧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5例老年陈旧腰椎压缩骨折患者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对比分析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表现,其中疼痛缓解程度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评定,椎体高度恢复程度通过X线检查测定.结果 患者术前VAS评分(8.56±0.73)分,术后VAS评分(2.57±0.48)分,术后患者疼痛得到明显改善,手术前后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前前壁高度(19.45±0.71) mm,中间高度(21.76±0.51) mm,后壁高度(27.33±0.27) mm;患者术后前壁高度(26.38±0.43) mm,中间高度(27.35±0.32) mm,后壁高度(27.42±0.23) mm;患者末后前壁高度以及中间高度恢复明显,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后壁高度较术前有所恢复,但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陈旧腰椎压缩骨折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止痛效果好,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郭强 刊期: 2012年第23期
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过程中,经常需要用抽样调查的信息推测要调查的总体,面对的难题是如何进行抽样?通常使用的方法有概率抽样法和非概率抽样法[1],这对一些易接近人群较为实用.但对于一些比较难接近的人群,目前普遍缺乏抽样框架,多采用关键知情人抽样法、目标人群抽样法、时空抽样法、滚雪球法等链式推举法.尤其是涉及到这些人群的敏感性问题调查时,很难得到真实可靠的资料[2].在流行病学调查中涉及到隐私、敏感的问题大部分是与感染艾滋病高危人群相关的,因此,探讨艾滋病高危人群敏感问题的调查方法势在必行.近年来,国外调查研究发现,计算机音频辅助调查问卷(audio computer-assisted self-administered interviewing,ACASI)能有效地避免问题敏感性带来的拒答和失真,保证调查问卷的质量.在美国,ACASI已经应用于国家青少年健康队列研究和国家男青少年调查研究中,在这些调查中,ACASI被广泛接受,并且相对于其他的数据调查方法,该方法能够获得更可靠的数据[3].
作者:王永香;康殿民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迁西县孕产妇系统保健与围产儿死亡情况.方法 对2008~2011年迁西县妇幼卫生信息报表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分析常住(户籍本地及暂住一年以上非户籍)及流动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及围产儿死亡情况.结果 (1)在同一年度内常住孕产妇系统管理率明显高于流动人口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在同一年度内常住孕产妇围产儿死亡率明显低于流动孕产妇围产儿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围产儿死亡原因在各年度顺位顺序各不相同,但是整体分析出生缺陷、胎儿因素及母亲因素是导致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4)4年间随着孕产妇系统管理的升高围产儿死亡率呈现逐渐下降情况,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与围产儿死亡率之间具有负相关(r=-1.121,P<0.05).结论 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水平,重点加强流动孕产妇系统保健,是进一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关键.
作者:刘玉洁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连续监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病后各个阶段血清中游离脂肪酸(FFA)水平改变,探究其在ACI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ACI患者40例,运用甘油氧化酶比色法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病后2d以内和其中19例d 7血清FFA的水平;选同期就诊本院体检中心的中老年者20例为对照组.结果 患者ACI 2 d内和d 7 FFA浓度分别为(455.8±161.0) μmol/L和(292.5±121.8) μmol/L,同对照组FFA浓度(122.8±15.2) μmol/L相比较,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发病后2d内血清FFA浓度与d 7血清FFA浓度相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CI患者病后血清FFA水平升高明显,随病情好转其水平下降.
作者:张正祥;徐祖才;徐忠祥;张骏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噻托澳铵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及全身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自某院收入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共48例,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异丙托溴铵气雾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MMRC、6MWT、IL-8、TNF-a、hs-CRP改变情况.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后PVC、PEV1、PEV1/PVC、MMRC评分、IL-8、TNF-a及hs-CRP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PVC、PEV1、PEV1/PVC、MMRC、6MWT、IL-8、TNF-a及hs-CRP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研究认为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噻托澳铵能够明显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缓解其呼吸困难、提高患者的运动耐量及降低全身炎症反应的目的.
作者:杨兆宇;崔瑾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顺义区常见传染病发病的季节分布特征,为传染病监测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EARS系统不依赖历史资料方法C1、C2和C3对顺义区常见传染病季节性进行分析.结果 顺义区常见传染病中除病毒性肝炎和结核发病无明显季节性流行特征外,其余7种传染病发病均有季节性流行特征.其中细菌性痢疾、麻疹、风疹、手足口病及流行性腮腺炎在1年中的发病只有一个流行高峰,猩红热和水痘在1年中有两个流行高峰.细菌性痢疾发病高峰为5月中旬~10月下旬,持续时间约为21周.麻疹发病高峰为1月中旬~8月中旬,持续时约为31周.风疹发病高峰为3月上旬~7月中旬,持续时间约为18周.手足口病发病高峰为3月中旬~10月上旬,持续时间约为30周.流行性腮腺炎发病高峰为3月下旬~9月下旬,持续时间约为25周.猩红热流行第一个高峰自4月中旬~6月下旬,持续时间约为10周;第二个高峰自9月下旬~12月上旬,持续时间约为9周.水痘流行第一个高峰始自5月上旬~6月下旬,持续时间约为7周;第二个高峰自10月中旬~第二年2月上旬,持续时问约为15周.结论 针对不同传染病的季节性分布特征拟采取不同的措施,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
作者:张文增;冀国强;史继新;张松建;李长青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延安市在岗人群的血脂分布特征及其与高血糖、高血压的关系,为慢性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对2480名在岗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测量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血糖、血压等.按不同因素分组后进行描述、组间比较和计算RR值.结果 TG平均水平(2.06±1.32) mmol/L、TC平均水平(4.49±0.96)mmol/L,血脂异常检出率54.64%(标准化率51.87%)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和国内部分地区研究结果.HTG检出率(50.81%)明显高于HTC检出率(18.89%).标准化血脂异常率男性(63.08%)显著高于女性(42.40%) (x2=220.92,P< 0.01).TG和TC水平都与年龄有关,男性在30岁组开始增高,女性在50岁组开始显著增高.50岁以前各年龄组TG和TC水平均是男性高于女性,50岁以后女性显著高于男性.血脂异常患高血糖、高血压的危险是血脂正常的2.97~6.02倍和3.16~5.37倍;相同血脂指标水平升高对女性的危险性高于对男性的;男性在40岁以后危险性更高,女性在50岁以前危险性更高.结论 延安市在岗人员中男性的血脂水平和血脂异常率都在全国处于高水平.血脂异常时显著增高了患高血糖、高血压的危险性.提示全社会、有关部门应该对该人群进行更广泛,更早期的调脂干预.
作者:樊霞;高峰;朱艳;缑润平;杜珏;李转霞;韩红梅;白莉莉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头顶一颗珠水煎液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接1g/kg体重腹腔注射氟哌啶醇注射液,头顶一颗株水煎液高、中、低剂量组分别在注射氟哌啶醇的同时,按60、30、10ml/kg剂量腹腔注射头顶一颗株水煎液,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30 ml/kg),连续用药7d,观察头顶一颗珠水煎液对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腹腔注射头顶一颗珠水煎液(30 ml/kg)和生理盐水(30 ml/kg),连续用药7d后,观察皮下注射5%尼可刹米0.1 ml/10 g后小鼠惊厥发生次数和惊厥发生率;取160只小鼠,进行4项实验,每项实验取4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腹腔注射头顶一颗珠水煎液(60、30、10 ml/kg)和生理盐水(30ml/kg),连续用药7d后:实验一测定小鼠15 min内的活动次数、实验二观察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40 mg/kg)后小鼠入睡潜伏期和睡眠持续时间的变化、实验三观察腹腔注射0.7%醋酸溶液0.2 ml/10g后,10 min内小鼠扭体反应次数、实验四观察尾悬挂小鼠6 min内累积不动的时间.结果 用头顶一颗珠水煎液处理后的小鼠,自主活动明显受到抑制,能缩短戊巴比妥钠处理后的小鼠入睡潜伏期,延长入睡时间;可减少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次数;能抑制尼可刹米致惊厥作用;能减少6 min内尾悬挂小鼠活动次数.结论 头顶一颗珠水煎液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者:颜玲;谭志鑫;肖本见;廖艳华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初善仪、阴道镜二者联合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价值.方法 对2011年1~6月在某院因中重度宫颈糜烂行LEEP刀宫颈环切术的患者258例,术前进行初善仪(Truscreen)及电子阴道镜检查,术后切除组织行病理学检查,以病理组织学检查为金标准,分析初善仪联合阴道镜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初善仪检查阳性74例,占28.68%;阴道镜检查阳性82例,占,31.78%,二者符合率211/258,为81.78%.结论 初善仪、阴道镜与病理学诊断的一致性均较显著.初善仪与阴道镜联合应用明显提高了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在临床使用中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刘玉芳;牛淑芳;郭吉红;冯敏;刘志强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调查锦州市中老年人群的骨密度及相关因素,为预防骨质疏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和超声骨密度仪测定1313名45~88岁中老年人跟骨骨密度T值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骨密度T值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65岁之后女性T值明显低于男性.骨量减少发生率在65~70岁达到峰值;骨质疏松(OP)发生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OP发生率为23.97%,女性OP发生率高于男性.OP患者的骨折发生率显著高于非骨质疏松者,身体疼痛部显著多于非骨质疏松者.多元回归模型显示:影响男性骨质疏松的因素为饮浓茶、锻炼、年龄、类风湿性关节炎、饮酒、吸烟、胃肠道疾病、BMI、补充钙剂;影响女性骨质疏松的因素为初潮年龄、胃肠道疾病、绝经年限、哺乳史、补充钙剂、糖尿病、OP遗传史.结论 中老年OP发生率较高,开展社区骨质疏松预防工作,引导中老年人建立健康生活习惯,科学合理的补钙非常必要.
作者:刘堃;张惠;郭蕾蕾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对比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方便临床,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更加适合患者的手术方式.方法 以某院收治的64例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为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随访两组患者1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周内的疼痛评分、随访期的并发症情况和术后1年的复位效果.结果 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伤椎高度增加量明显大于对照组;全部患者随访3~6个月,观察组伤椎椎体高度丢失量较对照组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较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具有术后疼痛评分低,伤椎椎体高度丢失量小等优势,是适合老年患者的一种手术治疗方法.
作者:江红卫;崔学文;黄永辉;徐晓峰;狄镇海 刊期: 2012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