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杨蕊嘉;叶倩;党好;刘晓岑;张杰;裴晓方
目的 探索改良经闭孔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09年6月~2010年6月在某院接受治疗的压力性尿失禁妇女为研究对象,共计75例.机械抽样随机将其中45例分为改良组组,采用改良经闭孔尿道中段悬吊术;余者30例分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经闭孔尿道中段悬吊术.结果 两组患者末后1、6、18个月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治疗费用均比对照组显著低(P<0.05).改良组并发症共计7例(15.6%);改良组并发症共计5例(16.7%),对照显示,两组患者并发症共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强生公司生产的聚丙烯网片自制吊带和自制穿刺锥代替TVT-O操作装置的改良经闭孔尿道中段悬吊术,对于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效果确切、安全,且相当于TVT-O术式可显著降低治疗费用,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覃永佳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导致早产儿医院感染败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布情况.方法 对2008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在某院儿科住院的1 243例早产儿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43例早产儿中发生医院感染败血症患儿41例,发生率3.30%,死亡2例,死亡率4.88%;血培养共培养出4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28株,占感染病原菌58.33%,革兰阳性菌16例,占感染病原菌33.33%,真菌4例,占感染病原菌8.33%;革兰阴性菌以肺炎克雷伯菌(22.92%)、铜绿假单胞菌(16.67%)、大肠埃希氏菌(8.33%)、鲍曼不动杆菌(4.17%)为主,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14.58%)、表皮葡萄球菌(8.33%)、溶血葡萄球菌(4.17%)为主,真菌以白色念珠菌(4.17%)为主;胎龄、出生体重、机械通气、中心静脉置管、应用广谱抗生素是导致早产儿败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均P<0.01).结论 导致早产儿医院感染败血症的发生的危险因素主要是胎龄、出生体重、机械通气、中心静脉置管、应用广谱抗生素,而感染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菌为主要病原菌.
作者:胡春华;陈建辉;胡检生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计划、实行、改进、行动四步监测方法对医院药库药品管理的效果,以探讨改进药库药品管理的流程.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1月医院药库运用计划、实行、改进、行动四步循环法对药品进行管理,比较方法实施前后的效果.结果 四步循环管理后,药库药品管理使用率、药品去向明确率、药品差额变化及时率、药品不合格报损率分别为99.12%、99.54%、99.34%、1.02%,与循环管理之前97.64%、97.21%、98.01%、3.5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四步循环法对药库药品供应情况进行管理分析,可以有效的保证药品的顺畅供应,提高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从而保证医疗的治疗,减少科室与药房之间的差错.
作者:秦斌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应用盐酸利多卡因致小鼠中毒惊厥模型,探讨硫酸镁对利多卡因中毒小鼠惊厥和死亡率的影响.方法 210只昆明小鼠,体重18~25 g,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5组:生理盐水对照组、50 mg/kg硫酸镁组、100 mg/kg硫酸镁组、200 mg/kg硫酸镁组、400 mg/kg硫酸镁组,每组42只,分别预先腹腔注射4种剂量的硫酸镁或等容积的生理盐水,15 min后腹腔注射100 mg/kg利多卡因,观察小鼠惊厥潜伏期、持续期、惊厥发生率、死亡时间和死亡率.结果 ①与生理盐水组相比,硫酸镁可延长利多卡因致惊厥的潜伏期,缩短利多卡因致惊厥的持续时间,延长利多卡因致惊厥的死亡时间.②硫酸镁可以降低利多卡因致惊厥的发生率,200和400 mg/kg硫酸镁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利多卡因致惊厥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降低利多卡因致惊厥的死亡率,50、100、200 mg/kg硫酸镁组与生理盐水比较,利多卡因致惊厥敏死亡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P<0.05).③硫酸镁可降低利多卡因致惊厥的强度,随着硫酸镁剂量的增加,利多卡因致惊厥的等级逐渐降低.结论 在本实验条件下,硫酸镁可拮抗利多卡因的致惊厥作用,降低利多卡因的毒性.
作者:邱有波;杨拯;袁梦郎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治疗Ⅱ期乳腺癌的较佳方案.方法 选择Ⅱ期乳腺癌患者398例,其中保乳手术(局部切除或象限切除)120例,改良根治切除术140例,其中Auchincloss手术(改良Ⅰ式)46例,Patey手术(改良Ⅱ式)41例,Kodama 手术53例;Halsted根治切除术138例;治疗后随访5年以上,比较各种手术术式与病人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保乳组、改良组和标准组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90.63%、92.86%、93.94%,3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年局部复发率比较,保乳组6例(6.25%),改良组6例(6.12%),标准组5例(5.05%),3组局部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Ⅱ期乳腺癌采用保乳手术、改良根治切除术治疗,远期效果与Halsted根治切除术相同,提倡乳腺癌的手术治疗推行人性化、理性化.
作者:杜慎华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对南宁市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为制定防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南宁市2004~2011年上半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1年上半年,南宁市共报告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453起,累计发病32088例,平均罹患率为2.55%.以呼吸道传染病事件为主,占事件总起数的83.22%.呈现3~6月和9~12月两个发病高峰,学校和托幼机构是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发生场所,学生和幼托儿童是高发人群.城镇传染病事件以呼吸道传染病事件为主,农村则以肠道传染病事件为主.结论 加强学校、托幼机构的呼吸道传染病监测和管理是当前防制工作的重点.
作者:林健燕;郭泽强;甘文烨;黄世美;曾毅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通过医院定期对离退休老年教师进行血压、心电图监测,彩超检查了解高校老年教师的心脏血管损害程度,以便及早进行干预,降低疾病的发生.方法 对高校老年教师进行体检,测定血压、心电图描记,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参照评价标准,进行结果统计分析.结果 体检结果表明,高校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占老年人群38%,主要表现在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大;心电图异常占老年人群26%,主要表现在心律失常、缺血性ST-T改变.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室舒张功能减低.结论 加强对高校老年教师的血压和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对了解高校老年教师心脏和血管的损害程度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敏;叶莎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某院2010年8月~2011年6月60例大隐静脉曲张的患者,进行泡沫硬化剂联合高位结扎术治疗,观察术后恢复时间、大隐静脉主干闭塞率、并发症等临床效果.结果 60条患肢均在术中行高位结扎和注射泡沫硬化剂,平均每条患肢应用6.5 ml泡沫硬化剂.术后平均观察4d出院,60条大隐静脉主干治疗后6个月随访,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临床查体,可见85% (51/60)大隐静脉主干闭塞,下肢明显的曲张畸形静脉消失.皮肤色素沉着10例,血栓性静脉炎3例,局部用药,2周内缓解.结论 聚桂醇泡沫硬化剂联合高位结扎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具有术后恢复快、有效、安全的微创方法.
作者:任菲;马博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肺炎克雷伯菌情况及耐药性,研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基因型特征.方法 采集患儿下呼吸道临床标本分离培养肺炎克雷伯菌;纸片扩散法(K-B法)检测菌株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度;耐药表型筛查产ESBLs菌株;PCR检测ESBLs基因(blaTEM,blaSHV,blaCTX-M和blaOXA).结果 645例病例分离不重复肺炎克雷伯菌60株(9.3%);检出病例主要为新生儿及2岁以下婴儿(73.3%);临床表现主要为肺炎(73.0%)和支气管炎(20.6%).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青霉素、头孢菌素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较严重.检出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29株(48.3%),表现出多重耐药但对碳青霉烯类及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较敏感.PCR扩增CTX-M、TEM和SHV基因的阳性率分别为89.7%、55.2%和34.5%,未检出OXA基因;69.0%的菌株同时携带两种及两种以上ESBLs基因型.结论 婴幼儿下呼吸道肺炎克雷伯菌感染表现出年龄、性别差异;临床分离株对常用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性较高;产ESBLs菌株比例较高,以CTX-M型为主,多数菌株同时携带两种以上ESBLs基因型.
作者:李娜;杨蕊嘉;叶倩;党好;刘晓岑;张杰;裴晓方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偏钒酸钠对大鼠神经行为功能的损害作用及表现特征.方法 偏钒酸钠染毒30 d后,采用转棒实验和水迷宫实验测试大鼠的运动协调能力和学习记忆能力.结果 ①高剂量组大鼠在棒上的停留时间下降明显,空白对照组和低剂量组不明显.总体比较,3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高剂量组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和低剂量组(P<0.05).②水迷宫实验各组大鼠上岸所需时间没有差异;错误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高剂量组多,低剂量组其次.结论 偏钒酸钠能损害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高浓度长期接触可损害运动协调能力,表明偏钒酸钠能损害大鼠的神经行为功能.
作者:封承勇;周鼎伦;兰亚佳;王治明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大学生依恋类型、核心自我评价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 采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以及情感量表测量281名大学生.结果 (1)依恋回避与核心自我评价、主观幸福感相关显著,相关系数在0.13到0.27之间;而依恋焦虑与除生活满意度外的其他指标相关显著;核心自我评价与积极情感及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r=0.22,r=0.30,P< 0.01). (2)回归分析显示,当核心自我评价进入依恋回避与生活满意度回归方程后,依恋回避对生活满意度的预测效应不再显著(β=-0.05,t=-0.87,P=0.38);当核心自我评价进入依恋回避与积极情感回归方程时,依恋回避对积极情感的预测效应从-0.23变成-0.19(t=-3.16,P=0.001);当核心自我评价进入依恋回避与消极情感回归方程时,依恋回避对消极情感的预测效应不变.当核心自我评价进入依恋焦虑与积极情感回归方程时,依恋焦虑对积极情感的预测作用不再显著(β=-0.09,t=-1.53,P=0.13);当进入依恋焦虑与消极情感回归方程时,依恋焦虑对消极情感的预测效应不变. (3)建构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核心自我评价是成人依恋与积极情感与生活满意度的中介变量.结论 成人依恋通过核心自我评价的中介作用影响主观幸福感.
作者:朱伟;陈国法;王催春;吴小翠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酚妥拉明联合多巴胺治疗典型左心衰竭老年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2月~2011年12月某院心内科收治的典型左心衰竭老年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左心衰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酚妥拉明和多巴胺.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7% (39/45),对照组为68.9% (3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后SV、CO、LVEF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用药2h时HR、MAP和SpO2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头痛2例,滴速减慢后缓解,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酚妥拉明联合多巴胺治疗老年典型左心衰竭,能快速控制心衰,改善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显著提高疗效,安全系数大,尤其适用于老年患者.
作者:薛兴翠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和护理.方法 选择2011年1~12月在某科住院治疗的哮喘患儿110例,随机分为雾化组和对照组,观察患儿咳嗽、喘憋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经过3~5 d的治疗,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5%和78.2%,雾化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整个治疗护理中,未发现任何特殊副反应和不适.结论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疗效满意,吸入疗法的护理很重要,直接影响治疗效果.
作者:吴丽娜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柳州地区腹泻患儿中轮状病毒(RV)的感染情况.方法 收集柳州市妇幼保健院2010年1月~12月门诊及住院腹泻患儿粪便标本,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快速检测A组RV抗原.结果 1864例标本中共检出轮状病毒324例,检出率为17.4%,其中6~12月龄及1~2岁幼儿是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发年龄段,检测阳性率分别为21.1%、25.2%,轮状病毒腹泻发病的高峰季节是11~12月份.结论 轮状病毒是引起患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及时检测粪便轮状病毒抗原,可以为临床早期诊断和对症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张海琼;莫胜福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低钠血症发生的病因、诱因及血清钠浓度、年龄、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58例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病因、血清钠浓度、治疗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岁以上患者86.43%,60岁以下13.57%,不同程度低钠组平均年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9.30%,轻度低钠组与中重度低钠组死亡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999,P=0.0302,P<0.05);低钠血症的原发疾病以心脏病并心衰比例大(25.58%).结论 低钠血症老年患者多见,心脏病并心衰合并低钠血症常见,低钠血症程度与预后有相关.积极治疗原发病,消除诱发因素,避免医源性因素,及早发现、及时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作者:吴艳梅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1973~2008年南京市气象要素变化特征.方法 收集整理1973~2008年南京市气温、气压、能见度和风速资料,运用方差分析或x2检验等统计学分析方法分析其年度差异和变化趋势.结果 1973年到2008年南京市年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低值为14.73℃(1980年),高值为17.03℃(2007年),上升幅度为1.39℃,不同年份段能见度呈直线下降趋势(14.13 km下降到5.94 km),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日平均气温和日高气温、日低气温、露点温度、海平面气压呈高度相关(r≥0.75),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58、0.947、0.924、0.790.结论 南京市35年来气候在逐渐变暖,且近20年期间有加速上升的趋势.
作者:周连;陈晓东;张秀珍;纪琴;朱宽远;程义斌;金银龙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生活事件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寻找网络成瘾的可能原因,为网络成瘾的针对性预防提供思路.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从郑州某大学文、理、工、医、体育5个院系抽取大一和大三学生共957名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为修订的中文网络成瘾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结果 ①网络成瘾检出率为8.15%.其中男生58人,检出率为11.37%;女生17人,检出率为4.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85,P=0.00).②男生网络成瘾问卷得分(34.62±9.80)高于女生(29.9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1,P=0.00).③大一(32.30±9.34)与大三(32.84±9.98)网络成瘾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4,P=0.40).④成瘾组生活事件总分及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健康与适应和其他5个因子分均高于非成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⑤男、女生生活事件总分与网络成瘾量表得分呈正相关;男生生活事件量表的6个因子分均与网络成瘾量表得分呈正相关;女生只有人际关系、受惩罚和其他3个因子得分与网络成瘾量表得分呈正相关(P<0.05).⑥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只有“人际关系”因子和“其他”因子进入了回归方程.结论 应激与网络成瘾关系密切,某些负性生活事件如人际关系适应不良可能是导致个体网络成瘾的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李晏;孙经;胡巧云;刘东升;陆浩泉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调查河北省唐山市城乡居民主要慢性病患病率及分布特征,为制定防病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14个县区257 614名30~79岁居民入户访谈调查.结果 252013名唐山市城乡居民中,患各种慢性病者共计101987人次,累计患病率为40.4%.慢性病患病率居前5位依次是高血压、慢性胃肠炎/溃疡、心脏病、糖尿病和脑血栓,患病率分别为12.1%,10.2%,8.6%,3.1%和2.6%,占慢性病总数的90.6%;高血压、心脏病和糖尿病的患病率均为城市高于农村,女性高于男性,慢性胃肠炎/溃疡、脑血栓患病率农村高于城市,慢性胃肠炎/溃疡、脑血栓、乙肝和肝硬化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1种以上慢性病患病率为27.7%,其中30~、40~、50~、60~、70~岁年龄组患病率分别为14.1%、22.4%、32.6%、44.2%、51.9%,城市(31.3%)高于农村(26.5%),女性(28.2%)高于男性(27.2%).结论 城乡居民慢性病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城市慢性病明显高于农村;高血压、慢性胃肠炎/溃疡和心脑血管疾病是威胁唐山市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
作者:张志坤;刘丹;张晓慧;项东;何金奎;张绍文;高庆华;李芳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对某市急性传染病流行和暴发提出警示.方法 从历年疫情资料、传染病流行规律、人群免疫水平等方面对该市急性传染病发病及应对措施进行阐述.结果 近年该市丙类传染病流行呈逐渐上升趋势,一些新发的传染病也随着社会的交往和交通、人口流动的加速而出现,少数已消灭或达到国家基本消灭标准的传染病也有明显上升.各种信患数据明确指向不论对于呼吸道、消化道及虫媒和自然疫源性疾病,都应居安思危.强化饮水卫生,完善免疫规划,做好各种疾病监测是我市防治各种急性传染病暴发流行的关键,化解各种传染病风险和危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结论 传染病防控是一项极其复杂和艰巨的系统工程.做好传染病监测预警工作,特别是急性传染病的控制工作首先是坚持预防为主,依靠科技进步,主动监测,加强宣传,全社会参与,科学管理,依法行政,方可收到预期效果,达到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目的.
作者:梁永奎;杨金芝;陆朝国;舒莎;高岚;蒋巧英;邓冰;齐进;尘瑶;田芳贵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南京市城区居民体力活动与超重肥胖之间的关系,为制定肥胖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于2007年抽取南京市主城区的2个社区,年满18岁常住人口2016人.将体力活动(physical activity level,PA)分为完全静坐;轻度活动;中度活动;重度活动4级.BMI≥24 kg/m2为超重肥胖.控制年龄、性别、职业、文化、吸烟、饮酒和慢病后,分析身体活动对超重肥胖的影响.结果 城区居民完全静坐、轻度体力活动、中度及重度体力活动的比例分别为17.9%、26.3%、50.4%和5.4%,超重、肥胖比例分别为41.7%、11.3%.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轻度体力活动发生超重的风险是完全静坐的0.15倍(95%CI:0.11~0.22),发生肥胖的风险是其0.16倍(95%CI:0.10~0.27);中及重度体力活动居民发生超重的风险是完全静坐的0.16倍(95%CI:0.12~0.23),发生肥胖的风险是低度体力活动的0.17倍(95%CI:0.11~0.27).结论 体力活动是超重肥胖的独立保护因素.
作者:景世保;洪忻;王志勇;孙六元;尤万喜;徐斐 刊期: 2012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