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喉淀粉样变性1例病例报道

潘翔;杨见明

关键词:喉淀粉样变,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摘要:目的 报道1例确诊喉淀粉样变性病例,探讨临床上喉淀粉样变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措施.方法 对1例声门上区喉淀粉样变患者行喉部病变活检术,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未手术出院定期复查,术后随访11月,未复发.结论 喉淀粉样变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但病理切片刚果红染色阳性可确诊本病,本病进展慢,应长期随访.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实施品质圈管理提高优质护理在烧伤病房的效果探讨

    品管圈于上世纪60年代先在日本企业内提出并实施,随后便做为可持续性改进医疗质量的有效方式应用在医疗卫生领域.可利用协调合作、集思广益,按照规范的活动程序,合理、科学的运用各项分析、统计及品管手段,持续地提升单位、小组、人员的服务与业务水平,本文就实施品质圈管理提高优质护理在烧伤病房的效果展开分析及探讨.

    作者:唐文玲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对唐氏综合征介入性诊断孕妇心理负担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孕妇在唐氏综合征介入性诊断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于我院行唐氏综合征介入性诊断的孕妇64例,按照就诊顺序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行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心理负担差异性.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SAS评分分别为(55.26±6.10)分、(49.28±5.59)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对照组评分下降至(32.66±3.58)分、(43.56±3.97)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唐氏综合征介入性诊断过程中患者的负面情绪及心理压力.

    作者:李芹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中段结石的疗效对比

    目的 探讨输尿管中段结石采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将本院收治的38例输尿管中段结石患者分为研究组(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与对照组(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结石清除总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两组结石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差异显著(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 输尿管中段结石采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伍贵勇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

    目的 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急性STEMI患者348例,按住院期间有无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MACE)分为事件组(106例)和对照组(242例),通过对比两组的基本情况、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治疗方法,分析影响两组间预后因素的差异.结果通过对比显示:初次心率≥76次/min、 尿素氮≥5.3mmol/L、C反应蛋白≥7.35mg/L均是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舒张压≥75mmHg、PCI治疗是保护因素.结论心率快、肾功能不全、炎症均是急性STEMI患者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维持舒张压、PCI治疗有益于AMI患者的短期预后,而与既往高血压病史相关性不明显.

    作者:王敏敏;徐长生;肖小林;刘宣;严金龙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椎管内注射曲安奈德复合液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椎管内注射曲安奈德复合液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奇数偶数法将其分成观察组(n=50例)和对照组(n=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椎管内硬膜外腔注射曲安奈德复合液治疗,对照组采用综合治疗措施,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曲安奈德复合液椎管内硬膜外腔注射治疗,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性高、简单、不良反应少,适用于基层医院.

    作者:舒守成;敬克晏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阿奇霉素联合替硝唑治疗小儿幽门螺杆菌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阿奇霉素联合替硝唑治疗小儿幽门螺杆菌(Hp)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16例小儿Hp性胃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患儿使用阿莫西林联合甲硝唑治疗,治疗组患儿使用阿奇霉素联合替硝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儿治疗显效37例,有效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9.66%;对照组患儿治疗显效24例,有效12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为62.07%.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儿发生并发症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45%,对照组患儿发生并发症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9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Hp相关性胃炎患儿实施阿奇霉素联合替硝唑的治疗,能够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明显提升治疗效果,有着极高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曾绍琦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剖宫产全身麻醉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剖宫产产妇采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纳入92例2014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剖宫产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46例.其中46例产妇采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麻醉作为芬太尼组;另46例产妇采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作为瑞芬太尼组.观察两组产妇血流动力学情况及新生儿结局.结果 T0、T1及T4时期,两组血流动力学无差异,P>0.05;T2-T3时期观察组HR、MA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对剖宫产产妇全麻时血流动力影响较小,新生儿结局较好,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杨建英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痰热清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 分析并研究痰热清联合阿奇霉素对小儿支原体肺炎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4年3月~2016年2月所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96例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按照随机方法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8例.对照组患儿单纯给药阿奇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上采用痰热清联合阿奇霉素对小儿支原体肺炎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地促进患儿病情的恢复,提高患儿临床治疗的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杨芳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药物治疗的中、远期疗效评价

    目的 评价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采用药物治疗的中、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抽选2013年1月~2015年2月我院眼科门诊收治的58例POAG患者,随诊时间在1~3年,全面评估病情后应用拉坦前列素滴眼液进行治疗,治疗后3个月、6个月、1年、3年分别行视力检查、眼压检查及视野检查,复查眼压并与治疗前眼压对比,观察用药后有无出现全身或局部不良反应.结果 本组患者用药后半年、1年与3个月平均眼压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用药后3年与1年相比平均眼压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有7例(12.10%)患者结膜充血但症状轻微减少药量或停药后症状消失,未影响治疗及随访.结论 药物治疗能够在短期内降低患者眼压,中止眼压过高对视神经造成的损害,而且安全性较高,但是从长期来看药物治疗并不能有效控制眼压,仍需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作者:李江;寸永康;瞿静灵;王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凉血解毒汤治疗血热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凉血解毒汤治疗血热型银屑病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取的68例血热型银屑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采取复方青黛胶囊口服+凡士林外用;观察组34例采取凉血解毒方口服+凡士林外用,比较两组患者的PASI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PASI评分为(4.52±0.21)分,对照组的PASI评分为(8.72±0.65)分,观察组的PAS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18%(其中显效12例,有效19例,无效3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29%(其中显效7例,有效22例,无效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血热型银屑病中采用凉血解毒汤口服+凡士林外用治疗,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皮损程度及皮损面积,疗效确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毛立东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感染根管两种治疗法的疗效比较

    目的 观察感染根管两种治疗法的临床效果,评价其可靠性.方法 选择临床诊断为牙髓坏死、慢性根尖周炎的患牙,急性根尖周炎的单根管患牙116颗为研究对象.60颗患牙选择一次治疗法完成根管预备和根管充填,设为一次组;56颗患牙选择常规法完成根管充填,设为常规法组.观察两组在根管治疗术前、术后的疼痛状况,评价术后6个月、1年的治愈率,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根管治疗后,术后疼痛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1年一次组的治愈率为66.70%、91.70%,常规法组分别为67.90%、94.60%,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感染根管一次法和常规法在完成根管充填术后观察比较,术后疼痛和1年治愈率差异不大,但根管治疗一次法可减少复诊次数且疼痛期较短,具有临床可行性.

    作者:万晓曼;利春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赛肤润在静脉滴注硫辛酸患者中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赛肤润在静脉滴注硫辛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3月122例静脉滴注硫辛酸患者,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输液方法,实验组按照常规输液方法滴注后10 min将赛肤润外涂于静脉穿刺处上端周围皮肤.结果 赛肤润外涂可以减轻患者因药物刺激性引起的疼痛,使患者输液过程顺利完成,减轻了患者痛苦及静脉炎的发生.结论 采用赛肤润外涂于静脉穿刺处上端周围皮肤能快速减轻患者疼痛,并有效治疗输液性静脉炎,且快速、安全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商玲;高站;张宇;张爱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2种缝合方式对于首次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析两种缝合方式在首次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1月景德镇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0例首次剖宫产产妇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60例/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双层子宫切口缝合法(Ⅰ号DG线连续缝合子宫肌全层,再用1号丝线连续缝合浆膜层),观察组患者接受单层缝合法(Ⅰ号DG线连续缝合子宫肌全层,再用Ⅰ号DG线连续褥式缝合子宫肌层及浆膜层).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术后随访,对患者术后各项临床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恶露时间、月经不调发生率、子宫切口憩室发生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产后出血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首次剖宫产术后切口的缝合上,采用连续缝合子宫肌全层、连续褥式缝合子宫肌层及浆膜层的缝合方式可获得理想效果,大程度降低对产妇身体健康的影响,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作者:周文英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儿童预防接种中施行护理干预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 研究儿童预防接种中施行护理干预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2014年12月~2016年12月220例预防接种儿童纳入观察.按照儿童接种先后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儿童给予基础护理,乙组在给予基础护理的同时增加护理干预.分析两组儿童的护理效果.结果 甲组儿童进行预防接种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率高于乙组,有显著差异(20.0%比7.3%,P<0.05).甲组家长护理满意度低于乙组,有显著差异(68.2%比90.9%,P<0.05).结论 儿童预防接种中施行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儿童预防接种中的不良反应.

    作者:乔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健康教育应用焦虑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究在焦虑症患者康复期护理过程中,分析应用健康教育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我院自2013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78例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护理方案后生活质量变化情况发现,经健康教育护理模式的试验组的生活质量均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且应用健康教育护理模式的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40%(38/39),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76.90%(30/39),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焦虑症患者康复期护理过程中,应用健康教育的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吕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自体鼻中隔软骨及耳软骨移植鼻尖部整形手术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究自体鼻中隔软骨与耳软骨移植鼻尖部整形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2年5月收治的72例鼻尖部整形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48例,男12例,女36例,年龄18~31岁,平均年龄(24.5±4.1)岁;对照组24例,男10例,女14例,年龄16~29岁,平均年龄(17.5±3.6)岁.实验组采用自体鼻中隔软骨与耳软骨移植填充术进行鼻尖部整形,对照组采用膨体假体填充进行鼻尖部整形.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整形效果.结果 实验组比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鼻尖宽、鼻尖角、后旋角、鼻背高度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体鼻中隔软骨及耳软骨移植鼻尖部整形手术,效果显著,使鼻尖部形态有效改善,并发症减少,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罗峰;牟小勇;张铁桓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射血分数正常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NT-proBNP、Cys-C及Hcy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N-端脑钠肽前体、胱抑素C、血同型半胱氨酸可用于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N-端脑钠肽前体可鉴别心源性及肺源性哮喘,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心功能,在部分已心力衰竭患者但暂无明显心衰症状,可在心衰症状出现前早期诊断心力衰竭.胱抑素C可用于心力衰竭患者并发症的评估,可早期发现肾功不全.血同型半胱氨酸可用于心血管事件的预测,早期干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明显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本文就N-端脑钠肽前体、胱抑素C、血同型半胱氨酸的机制及在老年患者心力衰竭中的部分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唐超;徐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降压联合调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效果及其药学研究

    目的 观察降压联合调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效果及其药学研究.方法 选择80例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单纯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降压药物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治疗组患者加用调脂药物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脂各项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5.0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降压联合调脂的方式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将临床疗效进一步提升,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血压,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魏盈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中药乌头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

    目的 探讨中药乌头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及相应的处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180例在我院使用乌头进行治疗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0例使用乌头进行治疗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中,70例患者因剂量使用过大引起不良反应发生,占38.90%;46例患者因服药方式不当引起不良反应发生,占25.60%;27例患者因配伍不当引起不良反应发生,占15.00%;21例患者因个体差异引起不良反应发生,占11.70%;16例患者因炮制不当引起不良反应发生,占8.80%.结论 中药乌头引起不良反应的因素包括剂量使用过大、服药方式不当、配伍不当、个体差异、炮制不当.应合理使用中药乌头,严格控制使用剂量,加强对中药乌头的管理.注意合理配伍提效解毒,严格规范炮制药物,降低毒性,避免不良反应发生.出现不良反应时,及时采取催吐或洗胃的措施排除未吸收毒物,迅速给予抗胆碱能类药物、血液净化或血液灌流进行解毒,缓解病情.

    作者:陈胜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和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目的 观察和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糖尿病(DM)患者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其中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同时给予早期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和依从性情况,以及两组HbAlc和血脂各项指标检测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为100%,对照组为71.88%(23/32),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100%,对照组为81.25%(26/32),两组患者通过护理干预后负性情绪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显着差异具有统计意义.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能提高老年糖尿病的治疗依从性,并能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汪宁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