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超声表现及误诊分析

马红斌

关键词: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超声, 误诊
摘要:目的 分析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超声表现及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81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术前超声表现,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分析其误诊的原因.结果 81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患者中有96个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前超声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发现:术前超声检查误诊率为37.50%(36/96),以Ⅲ型(囊内均匀点状高回声型)的检出率高.结论 Ⅲ型超声显示为内部可见密集点状高回声,似云雾状,边界清晰,壁毛糙、增厚,可结合临床表现做出正确诊断,其他5种类型极易与单纯囊肿、盆腔炎性肿块、畸胎瘤、囊腺瘤及子宫浆膜下肌瘤混淆,导致误诊.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炉甘石洗剂结合红外线烤灯治疗骨科并发会阴湿疹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炉甘石洗剂结合红外线烤灯治疗骨科并发会阴湿疹的效果.方法 将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科收治的骨盆骨折、股骨骨折及截瘫患者并发会阴湿疹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治疗组外用炉甘石洗剂结合红外线烤灯治疗,观察组用派瑞松霜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与治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炉甘石洗剂结合红外线烤灯治疗会阴湿疹效果佳.结论 炉甘石洗剂结合红外线烤灯治疗会阴湿疹疗效佳,能够缩短治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娉婷;何玉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槐枝研究进展

    槐(Sophora japonica L.)为豆科槐属植物,又名国槐、家槐、豆槐等,槐枝为槐的干燥嫩枝,亦可趁鲜使用.槐枝药用历史悠久,《名医别录》、《新修本草》、《本草拾遗》、《本草图经》等早有记载.本文参考了近三十年的文献资料并结合临床和民间使用情况,就槐枝的资源分布、药材性状、化学成分分析、药理活性成分、含量测定方法、性味及功能主治、药物剂型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总结,并进行归纳分析,旨在为槐枝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柴天川;刘丽芬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冠脉闭塞患者心电图与256层CT的对比分析

    目的 比较常规心电图改变与256层CT在冠脉闭塞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同时具有心电图检查和256层CT检查的经冠脉造影证实的冠脉闭塞患者58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56层CT诊断冠脉闭塞阳性率72.41%,常规心电图诊断阳性率为10.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常规心电图对冠脉闭塞的诊断有一定价值,256层螺旋CT可显著提高冠脉闭塞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陈玉先;田丽丽;李文英;王祺;陈洪波;高丽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加强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建设的探讨

    医疗卫生事业的性质是社会公益性和福利性的统一,这就决定了医院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该宗旨的落实与加强医院思想政治建设工作密切相关.本文阐明了思想政治工作在提高员工约束力、增强医院凝聚力和竞争力方面的重要性;并结合当前医院实际情况,分析医院全体员工思想建设方面的难点,针对性地提出:建立人性化的管理方法、建立内容丰富的思想教育机制、建立明确的奖罚制度等解决办法,切实做好医院工作人员的思想工作,保持和促进医院的安定团结以及健康、稳定发展.

    作者:李文祥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

    目的 研究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应用缬沙坦、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近2年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83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3例患者分为CCB组和CCB+ARB组两个组别.CCB组以硝苯地平控释片实现治疗;CCB+ARB组以缬沙坦、硝苯地平控释片实现联合治疗.结果 ①CCB+ARB组相比于CCB组血压控制有效率更高,差异显著(P<0.05);②CCB+ARB组、CCB组不良用药事件发生情况相似且均比较轻微,差异不显著(P>0.05);③治疗前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相似,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CCB+ARB组相比于CCB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改善更显著,差异显著(P<0.05).结论 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中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压和心率水平,作用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任宏强;赵利;翟志红;陈少泽;张景玉;王忠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阶段式教学法在麻醉恢复室实习带教及医疗风险控制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阶段式教学法在麻醉恢复室实习带教中的应用及在控制医疗风险中的作用.方法 64名参加麻醉恢复室实习的在校麻醉学本科生,随机分为两组:P组(阶段式教学组,n=32):采用阶段式带教;C组(对照组,n=32):采用传统讲授带教实习.实习结束后进行操作技能和风险理论知识考核,并计算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 两组同学实习前后的专业理论知识成绩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P组实习结束时的技能操作成绩和风险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均高C组(P<0.05),P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C组(P<0.05).结论 在恢复室实习带教中采用阶段式实习带教法有助于实习同学的操作技能掌握和医疗风险控制.

    作者:董军;刘媛媛;朱儒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

    目的 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治疗的疗效予以探析.方法 抽取74例从2015年9月~2016年9月于我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平均分为传统组和新型组,每组各37例.对传统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硝苯地平控释片),给予新型组患者在前者基础上进行联合治疗(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治疗后的血压水平.结果 通过相应的治疗后,新型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7.30%(灵验21例,见效15,无效1例),传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2.97%(灵验11例,见效16例,无效10例),两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前者大于后者,P<0.05),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血压水平上亦存在统计学差异(前者优于后者,P<0.05).结论 在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联合采用缬沙坦与硝苯地平控释片,不仅可有效调节血压水平,亦可获得良好疗效,值得借鉴推广.

    作者:周元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重叠综合征患者血气分析及肺功能疗效

    目的 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重叠综合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血气分析及肺功能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78例重叠综合征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及对照组,研究组在给予抗感染、平喘、吸氧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对照组给予抗感染、平喘、吸氧综合治疗,监测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数据.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在血气分析包括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功能指标FVC、FVC占预计值%,PEF、FEV1占预计值%、FEV1/FVC%占预计值%明显改善(P<0.05).结论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重叠综合征患者可以改善患者缺氧状况及肺功能,可作为重叠综合征患者的第一线治疗方案.

    作者:刘雪梅;张作清;张昌红;丁海菊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药熏蒸疗法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中药熏蒸疗法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疗效.方法 将32例膝关节滑膜炎患者分为对照组14例和治疗组18例,对照组予应用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S)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在采取中药熏蒸疗法治疗.结果 对照组患者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0%,94.40%,显效率分别为50.00%,77.80%.但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整体疗效及显效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中药熏蒸疗法治疗膝关节滑膜炎具有一定疗效.

    作者:邢春晖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丙硫氧嘧啶与甲巯咪唑对甲状腺功能亢进肝功能影响对比

    目的 分析丙硫氧嘧啶和甲琉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对肝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 抽取2014年4月~2016年6月本院内分泌科诊治的96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例进行分组观察组48例,对照组48例,观察组采用甲琉咪唑医治,对照组采用丙硫氧嘧啶医治,比较观察组、对照组的医疗效用和肝功能影响程度.结果 观察组用药后,肝功能损伤率12.50%,明显低于对照组27.08%;观察组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采用甲琉咪陛治疗,不仅效果优胜丙硫氧嘧啶,且对肝功能的损伤较小,但肝损伤时间出现早.

    作者:陈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甲状旁腺保护技术在甲状腺全切除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在甲状腺全切除术中如何有效保护甲状旁腺,从而预防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或低下.方法 选取75例行甲状腺全切除术的病例,该病例术中均进行甲状旁腺保护,具体体现:①精细的手术解剖进行甲状旁腺术中识别和定位;②精确的甲状旁腺被膜解剖;③确切的保护甲状旁腺血供.术中及时发现甲状旁腺血供受损或被误切则行自体移植.观察术后近、远期有无低钙血症发生.结果 近期发生低钙血症38例(50.6%),予静脉补钙,快5 d内出院前恢复正常,出院后继续口服葡萄糖酸钙和维生素D,慢术后一月内恢复正常.术后随访1~5月,未出现远期低钙血症情况.结论 术中完整保护甲状旁腺,是避免甲状腺全切除手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为有效的手段.行双侧Ⅵ区淋巴结清扫时,至少保留2个甲状旁腺,可有效防止术后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

    作者:陈军;王少军;汪刘华;俞仁龙;姚永忠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情感障碍患者SCL-90、SDS评分的影响分析

    目的 本次主要对护理干预对情感障碍患者SCL-90、SDS评分的影响进行观察分析,旨在提高临床护理的水平.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收治并已确诊的情感障碍患者70例,根据所有患者护理方式的不同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实施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参照组,而在参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认知护理的患者为研究组,每组各35例.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症状自评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中的各个因子的评分与参照组相比均较低,P<0.05,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 对情感障碍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措施不仅能使其焦虑、忧郁等情绪被降低,还可改善其临床症状,促进其尽早康复.

    作者:王洪斌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品管圈在降低住院患者口服药漏服发生率中的应用

    目的 讨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住院患者口服药漏服发生率中的应用.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运用品管圈活动的管理方法进行计划拟定、现状把握、目标设定、原因解析、对策拟定并组织实施.结果 经过6个月品管圈小组的活动,使本科住院患者口服药漏服由改善前的176例下降至改善后的26例.提高了圈员的品管能力,充分展示了病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及团队协作能力.结论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住院患者口服药漏服发生率的护理工作中有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蒋莉;王玲媚;皮颖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早期颅骨修补与脑室腹腔分流应用在脑外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早期颅骨修补与脑室腹腔分流应用在脑外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2年3月~2015年11月间,我院收治了66例颅骨缺损并发脑积水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医护人员根据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案将其分为甲组与乙组,所有患者均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甲组33例患者早期先实施脑室腹腔分流治疗,5个月后实施颅骨修补术;乙组33例患者在首次术后3个月同时实施早期颅骨修补与脑室腹腔分流,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 乙组患者残疾率比甲组患者低,P<0.05;除过度分流,两组患者在分流管阻塞、感染、脑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率方面,P<0.05.结论 针对脑外伤患者,在早期给予早期颅骨修补与脑室腹腔分流治疗,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改善患者预后情况,值得借鉴.

    作者:李志刚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微创自动痔疮套扎联合改良硬化剂注射术治疗 重度痔疮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微创自动痔疮套扎联合改良硬化剂注射术治疗重度痔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于我院接受医治的93例重度痔疮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医治方法不同,分设对照组(41例)与研究组(52例),对照组行改良硬化剂医治,研究组行改良硬化剂联合微创自动痔疮套扎医治,比对两组医治前后便血症状评分、相关临床指标与疼痛评分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医治前两组便血症状评分对比(P>0.05),医治后研究组便血症状评分、相关临床指标、疼痛评分以及并发症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度痔疮患者行改良硬化剂联合微创自动痔疮套扎医治可减轻术后疼痛,缩短便血控制与住院等所用的时间,并减少便血与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张永锋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神经监测技术在肿瘤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神经监测技术在肿瘤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5年4月~2016年7月收治的13例需行显微切除术的脊髓髓内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其手术过程当中利用神经监测技术,对肿瘤切除率和手术安全性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在13例患者中,有肿瘤全切除9例,部分切除3例和1例大部分切除;在术后半年对患者进行随访,其中有12例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恢复,仅有1例患者存在术后神经功能障碍.结论 神经监测技术在肿瘤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一方面提高了肿瘤切除率,另一方面还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在临床实践中值得实现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作者:路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重症手足口病并发症临床观察与护理实践

    目的 探析重症早期预警及并发症的护理策略应用于小儿手足口病中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6月我院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75例,对其实施重症早期预警及护理策略(基础护理及相关并发症护理).其中基础护理包括心理、发热、口腔、皮肤、休息及饮食、用药、静脉留置针的护理及出院指导.针对重症手足口患儿并发症的护理包括消毒隔离、病情观察及健康宣教.结果 通过针对重症手足口病实施早期预警及相应护理策略,75例手足口病患儿中62例治愈,13例好转出院,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缩短,未遗留后遗症.结论 通过严密的病情观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有效的护理,可减少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病死率,缩短病程、减少后遗症的发生,促进其早日康复.

    作者:李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胸腰段脊柱骨折手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接诊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符合手术指征,自愿接受手术治疗,根据入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40例,前路组采取前路内固定术治疗,后路组采取后路内固定术治疗.观察记录两组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前术后Cobb角,并对比分析.结果前路组临床总有效率稍高于后路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显著低于后路组20.00%(P<0.05);两组术前Cobb角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前路组显著低于后路组(P<0.50).结论 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采取内固定手术治疗可取得不错效果,但前路内固定效果更佳,安全性更高,值得借鉴.

    作者:朱凤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L型胫骨远端前外侧锁定接骨板用于Pilon骨折患者治疗中临床效果 分析

    目的 探讨L型胫骨远端前外侧锁定接骨板治疗Pilon骨折患者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50例Pilon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胫骨远端解剖钢板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L型胫骨远端前外侧锁定接骨板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骨折复位情况和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在术后骨折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型胫骨远端前外侧锁定接骨板是治疗Pilon骨折,治疗效果较好,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洋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肺结核患者结核抗体与痰涂片检验对比分析

    目的 为了比较肺结核患者的结核抗体与痰涂片检验结果,以便为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更科学的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肺结核患者90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共有45例患者,为对照组中的患者提供痰涂片检验,为观察组中的患者提供结核抗体检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结果 观察组中患者的阳性检出率为84.44%,对照组中患者的阳性检出率为33.33%,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性.观察组中患者的检验准确率为71.11%,对照组中患者的检验准确性为88.89%,对照组高于观察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性.结论 在检验肺结核患者过程中,结核抗体检验结果优于痰涂片检验,对于痰涂片检验呈阴性的患者来说,能有效降低误诊率与漏诊率,可以在临床做重点推广.

    作者:张瑛娟;杜秀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