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德周
目的 加强医院内部信息整合,推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规范化、流程化、数字化,有效地提升医院行政管理效能,更好地为医院的运营和管理服务.方法 分析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具体需求,并设计建设规划.结果 完成了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需求分析,制定了建设规划并不断优化和完善.结论 该系统可提高医院人员管理的效率,实现了各类信息的高效率交互.
作者:顾明辰;沈宁乔;范晓薇;何滋鱼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妇科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80例妇科住院手术患者,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前提下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并对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与平均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疾病有关知识知晓率100%,高于对照组的85%,(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100%,高于对照组的80%,(P<0.05).结论 妇科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显著,可缩短住院时间,使医疗费用有效降低,提高患者对疾病有关知识的知晓率与护理满意度.
作者:赵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家庭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慢性呼吸衰竭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护理,并于随后的6个月内,电话随访1次/月,了解患者情况.实验组,给予家庭康复护理,由呼吸内科定期指派专人至患者家随访,6个月为随访时间,对比两组患者肺功能恢复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肺功能恢复情况,实验组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为80%,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6%,对照组为82%,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给予家庭康复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杨菁;欧阳怡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气管切开术后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2015年12月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住院期间行气管切开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及护理工作的临床资料.结果 123例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病情明显好转,其中31例患者出现程度不同的并发症.结论 早期气管切开,可有利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病情的恢复,气管切开术中、术后的并发症不容忽视.
作者:谢长荣;张国栋;张萌;谢长方;周晋;郑建辉;常久魁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腹腔镜直肠癌无瘤技术手术配合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120例直肠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选取的患者入院时间均在2014年6月~2016年6月.采用随机抽签法将观察对象分为A、B两组,每组中60例患者.A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来进行治疗,术中严密配合无瘤技术;B组患者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在两组间进行比较,分析腹腔镜直肠癌无瘤技术手术配合的临床意义.结果 将A组与B组相比,A组中患者的手术时间更短、手术切口更小,并且患者的卧床时间也更短,二者间进行比较得出的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A组中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有3例,占5.0%,B组中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有18例,占30.0%,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得出的差异显著(2=12.9870;P<0.05).结论 对结直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来进行治疗,并在术中严密配合无瘤技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整体的治疗效果理想,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也较少,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颖珠;李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阿米替林辅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莫沙必利,观察组给予小剂量阿米替林联合莫沙必利片进行治疗,疗程均为4w.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剂量阿米替林联合莫沙必利辅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较单独用莫沙必利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
作者:杜辉;陈静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调查产科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并探究其针对性防范对策.方法 将我院产科2015年1~12月收治的348例产妇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参考数据,从中分析其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以作为制定防范措施的指示依据.结果 经调查汇总数据可知,研究对象中危险事件发生率为9.19%,其中产科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分为4类,分别为护理人员影响、产妇家庭影响、护理管理影响、住院环境影响等,其所占比例也分别为43.74%、28.12%、15.63%、12.51%.结论 产科护理中应全面探究产科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其中通过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养、加强护患交流、严格规范护理制度等措施可有效消除不安全因素,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林静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宫颈活检诊断结果与宫颈锥切的病理结果对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意义.方法 在我院妇科门诊的患者中选取100例宫颈活检后再行宫颈锥切患者,对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患者的阴道镜下活检结果与宫颈锥切组织的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经宫颈活检100例患者中有15例为慢性宫颈炎,24例患者为宫颈上皮瘤样变(CIN)Ⅰ级,40例患者为CINⅡ级,21例患者为CINⅢ级.后经宫颈锥切组织的病理检查100例患者中宫颈慢性炎症有32例,CINⅠ级有22例,CINⅡ级有24例,CINⅢ级有17例,2例为浸润性鳞癌,3例为腺癌.结论 宫颈活检与宫颈锥切组织的病理检查结果有一定的差异性,必要时可在术前行诊断性锥切.
作者:罗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并探讨开腹手术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从而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医院接受治疗的穿孔性阑尾炎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结果 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64.12±6.63)min,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25.34±2.31)ml,明显少于对照组;置管引流率为1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7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不良反应少,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陈锐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对文献的系统梳理,研究骨通贴膏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膝骨关节炎提供参考.方法 搜集检索CNKI(1990-2015年)中所有有关骨通贴膏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文献,进行阅读和统计分析.结果 后统计的6篇文献均为临床疗效观察;2篇文献均采用WOMAC评价与VAS评分方法,且这两篇文献中骨通贴膏用于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合计文献的总体有效率81.13%.结论 骨通贴膏用于治疗膝骨关节炎,效果良好,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
作者:韦薇;郑玉琴;宋丽丽;马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并分析在儿科临床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我院儿科2013年12月~2015年9月收治的住院患儿中选取128例患儿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分成了循证护理组(n=64)和常规护理组(n=64),循证护理组患儿则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进行临床护理干预,常规护理组则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进行干预,比较两组不同护理方式的护理效果及患儿家长的满意度.结果 循证护理组护理的效果要优于常规护理组,循证护理组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要高于常规护理组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患儿的临床护理中采用循证护理能大大的提高护理的效果,增加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对和谐医患关系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肖艳玲;黄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CO2激光喉显微手术治疗早期喉癌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7月~2013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50例早期喉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CO2激光喉显微手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后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并对两组患者复发率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25.33%,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33%、49.33%,观察组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医疗费用以及住院时间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CO2激光喉显微手术治疗早期喉癌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显著,且病情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高岩;雷宏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并探讨臭氧液应用于阴道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以及护理干预措施的价值.方法 选取120例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阴道炎患者,按照随机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60例.参照组采用碘伏液冲洗阴道后给予药物进行治疗,并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则采用臭氧液清洗阴道,并实施护理干预.结果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5.00%,参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00%,实验组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臭氧液对阴道炎患者进行治疗,并配合护理干预措施,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继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社区门诊静脉输液患者心理特征,总结心理护理经验.方法 以2015年1月~2016年3月典型的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常规输液管理,并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分通过观察、交谈,了解患者心理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转变护理服务态度、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心理状态评估与心理学护理、针对性的解决心理问题、改善工作态度、采用必要的小技巧,解决患者恐惧、不耐烦、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结果 所有患者均配合完成输液,未见非计划拔管等不良事件,患者或患者家属满意率达到100%,护理工作受到好评.结论 社区门诊静脉输液患者可出现恐惧、不耐烦、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问题的产生可能与输液有关,也可能与输液无关,应采取一定的护理对策,改变服务态度.工作态度,同时分析心理问题表现、原因,采取个体化护理对策.
作者:焦元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急诊绿色通道对提高重点疾病救治水平的影响.方法 通过多学科衔接与协调机制,建立急诊绿色通道,比较急诊绿色通道实施前后重点疾病患者的救治情况.结果 实施绿色通道后重点疾病患者候诊时间显著缩短,总救治成功率显著提高(P<0.05).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门球时间达标率为86.96%,且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和严重创伤患者救治成功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 重点疾病急诊绿色通道的建立和完善可显著提高重点疾病患者救治水平,有效地缩短了患者的候诊时间,并显著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赵晖;冒山林;曹隽;夏志洁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中医结合交锁髓内针治疗骨伤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胫排骨骨折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治疗,每组各50例,其中一组为研究组使用中药汤剂结合交锁髓内针治疗,另一组为对照组仅使用交锁髓内针进行治疗,并将治疗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使用中药汤剂结合交锁髓内针治疗的研究组患者恢复的情况明显好于仅使用交锁髓内针进行治疗的对照组,在恢复时间,并发症的控制,恢复效果等几个方面对比对照组有明显的优势.结论 使用中医结合交锁髓内针治疗骨伤临床效果突出,作用明显,在实践中能够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作者:曾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筛查隔离肺(PS)畸形及在其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在巴中市中心医院超声科筛出的13例PS胎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胸腹腔内病灶的声像图特征,同时注意是否合并其它胎儿结构的异常,并随访临床预后情况.结果 13例PS胎儿,病灶均为单侧性,其中12例位于左侧,1例位于右侧;11例位于胸腔内,2例位于腹腔内;呈三角形或叶形;直径1.3~4.2cm;10例由胸主动脉供血,3例由腹主动脉供血.12例为单纯性PS,超声随访其中4例逐渐缩小消失,8例无改变,活产后均经影像学检查证实为PS;1例PS合并有胸、腹水,经引产后病理检查证实为PS.结论 产前超声是胎儿PS诊断的可靠方法,PS胎儿的预后主要与其是否有合并畸形及并发症有关.
作者:杨贵岚;王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结直肠癌患者辅助治疗期间血清学指标的水平对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以预测辅助化疗期间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间接受辅助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190例,随访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事件出现情况,并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影响与辅助化疗不良反应相关性的血清学指标.结果 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血清钙与辅助化疗后全身不良反应发生呈负相关(均P<0.05),血清钾与辅助化疗后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呈负相关(P<0.05).结论 血清钾与血清钙水平是结直肠癌患者辅助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性危险因素,可以作为辅助化疗期间的预测指标,在化疗期间应严密监测血清学指标的变化,及时进行营养干预,纠正电解质水平,可以有效的减小患者辅助化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童光武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在医院多重耐药菌的感染控制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的价值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1月~12月入住医院重症监护室的133例患者作为持续质量改进前组,在2016年1月~9月开展持续质量改进,将2016年1月~9月医院重症监护室的126例患者作为持续质量改进组,比较两组患者感染控制措施执行情况.结果 持续质量改进组的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明显优于改进前组,改进后各项执行率明显高于执行前,执行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执行持续质量改进后,多重耐药菌感染率明显低于改进前,改进前后感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医院多重耐药菌的感染控制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效果显著,值得在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李兰川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式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在院内专科护士培训的运用和效果评价.方法 对13名择优录取的院内专科护士,聘请院内外专家理论授课6个月,之后再分别在5个科室进行临床学习,由各专科护士进行一对一或一对二带教.结果 经过院内专科护士培训后,技能操作能力、理论知识均显著提高(P<0.05);医生满意度,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无显著性差别.结论 PBL教学方式有利于院内专科护士的培养,具有可行性.
作者:马丽萍;刘园;余慧敏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