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剂量阿米替林辅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合并抑郁疗效观察

杜辉;陈静波

关键词:阿米替林, 莫沙必利, 功能性消化不良
摘要:目的 观察阿米替林辅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莫沙必利,观察组给予小剂量阿米替林联合莫沙必利片进行治疗,疗程均为4w.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剂量阿米替林联合莫沙必利辅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较单独用莫沙必利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改良经闭孔经阴道前壁尿道悬吊术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应用改良经闭孔经阴道前壁尿道悬吊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医院2010年1月~2016年6月诊治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中抽取60例作研究对象,按随机抽签方式分成两组,治疗组(n=30)应用改良经闭孔经阴道前壁尿道悬吊术治疗,对照组(n=30)采取传统阴式子宫切除联合阴道前壁修补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手术指标.结果 ①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是94.12%,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②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1),且术中出血量较少(P<0.01).结论 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应用改良经闭孔经阴道前壁尿道悬吊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肯定,值得借鉴.

    作者:施丽华;王文华;李萍;李殊;李世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阑尾炎手术患儿的心理护理效果研究

    目的 探析阑尾炎手术患儿运用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行阑尾炎手术患儿108例为研究对象,运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一般护理,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心理护理,对两组的患儿家属满意度、患儿术后恢复情况和焦虑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儿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HAMA评分明显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两组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给予阑尾炎手术患儿心理护理,不仅可以稳定患儿的情绪,还能缩短患儿的术后恢复时间,增强护理满意度,具有一定的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付方;陈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小剂量阿米替林辅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合并抑郁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阿米替林辅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莫沙必利,观察组给予小剂量阿米替林联合莫沙必利片进行治疗,疗程均为4w.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剂量阿米替林联合莫沙必利辅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较单独用莫沙必利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

    作者:杜辉;陈静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临床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6月在我院行子宫肌瘤手术的60例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临床路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应激指标(应激指标包括平均动脉压、心率及血糖)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手术前,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 心率及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时,观察组及对照组的平均动脉压分别为(11.63±1.14)kPa、(13.65±1.15)kPa;心率分别为(76.28±2.64)次/min、(83.31±2.71)次/min;血糖分别为(5.21±0.11)mmol/L、(5.82±0.24)mmol/L,经检验,观察组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及血糖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3.33%(28/30),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3.33%(25/30),经2检验,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患者中实施临床路径,能有效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颖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快速康复流程在结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快速康复流程(Fast-track programmes,FTP)在结直肠癌围手术期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择期行结直肠癌手术患者136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FTP组和对照组各68例,FTP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快速康复流程理念进行围手术期处理,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处理.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进食半流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等多项指标.结果 FTP组首次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进食半流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均P<0.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01),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快速康复流程在结直肠癌手术的应用,可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大限度地减轻术后疼痛,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缩短术后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和生存质量,具有简易高效、可操作性和推广性强的优势.

    作者:谢桂生;董保国;梁驰;倪敏;韦皓棠;黄静;李霖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晚期肿瘤患者临终关怀护理

    目的 研究晚期肿瘤患者实施临终关怀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我院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诊治的80例晚期肿瘤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40例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的40例患者实施临终关怀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抢救成功率以及死亡率.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期间有6例实施抢救操作,抢救成功率为100.0%,未见死亡病例,死亡率为0;对照组患者中有18例实施抢救操作,抢救成功率为66.67%,6例死亡,死亡率为25.0%;两组患者实施抢救率及死亡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期肿瘤患者接受临床关怀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升生活质量,同时降低患者抢救次数及死亡几率,值得在晚期肿瘤患者中推广应用.

    作者:盛丽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延续护理的意义研究与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延续护理的意义与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研究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应用延续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研究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研究组总满意率为95.00%(57例),对照组总满意率为83.33%(50例),研究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延续护理能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不仅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存质量,也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效果,建议推广.

    作者:刘香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

    目的 探讨采用个体化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6月该院收治152例高血压患者,根据护理方案差异性将其分为A组与B组,两组各为76例.B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A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个体化延续护理进行干预,护理结束后,分析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通过采用不同护理方案,A组护理效果优于B组,两组对比具有较大差异性(P<0.05).结论 采用个体化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干预,可有效减少不良症状,改善生存质量,提升治疗疗效,具备临床意义与价值.

    作者:隋金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进行急性呼吸道 传染病病原的筛查分析

    目的 对于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在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源筛查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发热伴呼吸道症状患者13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130份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病例咽拭子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实施五类常见呼吸道病毒和其亚型的检测以及鉴定,并分析在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原筛查中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的意义.结果 在对130份咽拭子标本实施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进行分析实验以后,共筛查出甲型流感病毒阳性标本66份(50.77%),乙型流感病毒阳性标本8份(6.15%),腺病毒阳性标本4份(3.08%),并未检出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以及冠状病毒.结论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在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原的筛查中,可以发挥出快速准确以及较强特异性的优势,对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的预测作用.因此,值得将此种方式在临床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源筛查中广泛的应用实践.

    作者:杨国松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恩替卡韦分散片联合鳖甲煎丸对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分散片联合鳖甲煎丸在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2月医院诊治的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116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n=58)和观察组(n=58).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观察组联合鳖甲煎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前LN、HA、Ⅳ-C、PCⅢ和LSM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LN、HA、Ⅳ-C、PCⅢ和LSM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结论 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在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基础上联合鳖甲煎丸治疗效果理想,建议临床大力推广并广泛应用.

    作者:王望国;郑建;王杜娟;苏红慧;汤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对肝硬化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目的 通过健康教育督促并促进肝硬化患者的遵医行为.方法 将230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入院健康教育,实验组给予入院时和住院期间反复的健康教育.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再入院的人数、次数明显减少,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肝硬化患者进行反复的健康教育非常必要,能督促患者的遵医行为,及时解决患者遇到的各种健康问题,满足健康需求,预防并发症,降低再次入院率,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周璇;林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眼挫伤后结膜松弛伴溢泪法医学鉴定1例

    1临床资料1.1简要案情 张某,男,73岁,2016年7月20日被他人用拳头打伤左眼2h就诊,查体:神志清楚,头颅外观无畸形,左眼上睑软组织青紫肿胀,压痛明显,球、睑结膜未见充血,角膜透明,瞳孔形圆,直径约3.0 mm,对光反射灵敏.

    作者:胡欣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非哺乳期乳腺炎病原学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病原微生物在非哺乳期乳腺炎中致病作用.方法 本文研究对象选自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31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抽选所有患者样本行常规细菌培养,观察细菌培养情况.结果 31例患者中有29例细菌培养为阳性,2例为细菌培养为阴性.其中G-杆菌9例,占31.04%,G+球菌20例,占68.96%.其中9例G-杆菌中有7例为脓肿破溃后分泌物,仅有2例为脓肿穿刺抽吸脓液,同时不排除脓肿破溃后继发G-杆菌感染可能.结论 非哺乳期乳腺炎的发生及发展中病原微生物扮演重要的角色,多种病原微生物感染会引发此病,因此掌握病原微生物对该病产生影响有利于临床诊断和治疗.

    作者:张景辉;曾锦生;余春英;叶秋英;江东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地奥司明片联合金玄痔科熏洗散治疗炎性外痔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对炎性外痔的患者实施地奥司明片联合金玄痔科熏洗散治疗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将炎性外痔患者150名随机分为三组,50例Ⅰ组患者实施地奥司明联合金玄痔科熏洗散治疗,50例Ⅱ组患者实施地奥司明治疗,50例Ⅲ组患者实施金玄痔科熏洗散治疗.分别比较治疗3d,7d后水肿、疼痛改善情况.结果 合用组疗效明显优于各单用组(P<0.05).结论 对炎性外痔患者实施地奥司明联合金玄痔科熏洗散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叶青松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锁骨粉碎性骨折钢板内固定法治疗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钢板内固定法治疗锁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我院接诊的70例锁骨粉碎性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以常规外固定法治疗,研究组40例以钢板内固定法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并采取统计学分析.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P<0.05);两组治疗及随访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P>0.05).结论 钢板内固定法治疗锁骨粉碎性骨折可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疗效显著,而且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作者:余卫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Genant's半定量法和定量法在X线诊断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应用

    目的 研究Genant's半定量法和定量法在X线检查对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临床的诊断意义.方法 对笔者单位就诊的50例老年人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行X线检查,并分别用Genant's半定量法和定量法对对其作出诊断.结果 50例患者中,通过半定量法直接诊断的患者为42例;通过定量法直接诊断的为46例;联合两种方法后作出诊断的为47例,两种方法均未作出诊断又行CT检查者3例.结论 半定量法和定量法在X线诊断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中各有优势,联合应用两种方法能明显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吴延伟;孙淑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苯巴比妥在惊厥性癫痫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观察苯巴比妥治疗惊厥性癫痫疗效.方法 纳入2014年7月~2015年7月因惊厥性癫痫选择我院就诊的共计58例,按就诊先后顺序分组.29例进入对照组,实施常规疗法.在该基础上,其余29例应用苯巴比妥,进入实验组.治疗后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不良反应率低,依从性高,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 惊厥性癫痫采用苯巴比妥治疗,疗效较显著,临床宜推广使用.

    作者:王顺先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产科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调查与防范对策

    目的 调查产科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并探究其针对性防范对策.方法 将我院产科2015年1~12月收治的348例产妇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参考数据,从中分析其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以作为制定防范措施的指示依据.结果 经调查汇总数据可知,研究对象中危险事件发生率为9.19%,其中产科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分为4类,分别为护理人员影响、产妇家庭影响、护理管理影响、住院环境影响等,其所占比例也分别为43.74%、28.12%、15.63%、12.51%.结论 产科护理中应全面探究产科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其中通过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养、加强护患交流、严格规范护理制度等措施可有效消除不安全因素,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林静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开腹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临床效果对比

    目的 分析并探讨开腹手术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从而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医院接受治疗的穿孔性阑尾炎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结果 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64.12±6.63)min,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25.34±2.31)ml,明显少于对照组;置管引流率为1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7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不良反应少,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陈锐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柳氮磺吡啶与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 比较分析柳氮磺吡啶与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A组(58例)应用柳氮磺吡啶,B组(50例)应用美沙拉嗪,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组的腹泻、黏液血便、腹痛症状总有效率均显著低于B组(P<0.05);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67.24%)显著低于B组(84.00%),P<0.05;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4.00%)显著低于A组(22.41%),P<0.05.结论 在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治疗中,应用美沙拉嗪的治疗效果优于柳氮磺吡啶,且药物不良反应更少,临床应用价值更高,值得推广.

    作者:陈浩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