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伟艳;张勇;王兆玉
[目的]为了解流动人口对于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感染率,便于制定对流动人口艾滋病预防的干预措施.[方法]随机调查某市工厂、餐饮及KTV等娱乐场所的流动人口1000名.年龄17~40岁,中位年龄32.5岁.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调查形式采用匿名现场填写.同时给予被调查者抽血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情况.[结果]教育程度在高中以上者与在高中以下者对艾滋病传播途径和艾滋病预防知识的了解差异性显著,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收入在1500元以上者与在1500元以下者对艾滋病传播途径和艾滋病预防知识的了解差异性显著,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常接触媒体宣传者与不常接触媒体宜传者对艾滋病传播途径和艾滋病预防知识的了解差异性显著,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艾滋病传播途径和艾滋病预防知识了解者与不了解者,感染率差异性显著,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流动的人群,应该加大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宣传的形式也应该多样化,内容要利于理解.
作者:兰玲鲜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建立饮料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测定方法,并对其在市售饮料中的情况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正己烷提取,水浴氮吹浓缩,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结果]实验条件下,8种邻苯二甲酸酯类能很好分离检测,线性相关系数,γ>0.997,相对标准偏差RSD在3.69%~6.39%之间,加标回收率在79%a~99%之间.检测89份样品,DIBP检出率为120%,DBP检出率为93%,DEHP检出率为12%.[结论]该测定方法操作简便,分离效果好.检测结果显示,饮料中存在邻苯二甲酸酯类污染物.
作者:史玉坤;杨自力;喻利娟;魏要武;杨梅桂;王春;李晓东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了解含碘消毒液作为漱口水的杀菌效果及毒性.[方法]采用理化分析进行含量稳定性试验,悬液定量法进行杀菌性能检测,动物试验评价毒性.[结果]该含碘漱口液(碘含量为0.676%)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杀灭对数值大于5,对白色念珠菌杀灭对数值大于4,[结论]该漱口水对皮肤及黏膜安全无刺激性,具备良好的杀菌效果.
作者:赵伟霞;胡俊明;李涛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研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流行病学及神经影像学特征,为临床及早判断病情和及时有针对性的干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析360例TIA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等)、影像学检查特点(包括头颅CT、头颅MRI及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360例TIA临床表现持续时间在10 min以内的146例(40.6%);125例频繁发作患者中,进展为缺血性卒中者16例(12.8%);235例非频繁发作患者中,进展为缺血性卒中者19例(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供血区由ICA系统支配者234例(65% ),VBA系统支配者126例(35%);临床表现出现的频率高的为:胶体瘫痪(64.3%);抗血小板治疗者236例(65.69%),302例患者(83.9%)在出院前7~10 d内症状停止发作,29例(8.1%)患者进展为完全性卒中;349例患者有脑CT检查结果,CT检查率96.9%,108例患者有头颅MRI检查,MRI检查率30%,[结论]TIA症状持续时间多为10 min以内,频繁发作者进展为缺血性卒中远高于非频繁发作者,以ICA系统多见,临床常见症状为肢体瘫痪,阿司匹林应用率高,多数患者停止发作,但是仍有患者进展为完全性卒中,TIA的抗血小板治疗有效.
作者:刘学文;蔡爱民;田步先;韩锟;张雪杰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明确支气管动脉灌注和常规静脉滴注两种不同给药方式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紫杉醇脂质体化疗的影响.[方法]紫析醇脂质体联合奈达铂,分别通过外周静脉滴注和支气管动脉灌注两种方式应用于共3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比较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静脉给药组相比,支气管动脉灌注组实体瘤总有效率明显增高,且骨髓抑制、神经毒性及关节肌肉痛等药物毒性反应明显减少,患者更易耐受.[结论]紫析醇脂质体通过支气管动脉灌注方式应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化疗,不仅可以明显减少药物的毒性反应,还能够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黄勇;崔社怀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研究结肠癌及其癌旁组织中Paxillin和ABCG2表达水平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54例结肠癌和30例癌旁组织手术切除标本常规制作石蜡包埋切片,Paxillin和ABCG2染色方法为EnVisio免疫组化法.[结果]结肠癌Paxillin和ABCG2表达阳性率及其评分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Paxillin和/或ABCG2表达阳性的癌旁组织呈轻至重度不典型增生.无淋巴结转移、未侵犯浆膜层及临床分期A+B的病例Paxillin和ABCG2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低分化、淋巴结转移和侵犯浆膜层及临床分期C+D的病例(P<0.05或P<0.01);高分化腺癌Paxillin表达阳性率及其评分明显低于中分化或低分化腺癌(P<0.05或P<0.01);结肠癌中Paxillin和ABCG2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52,P=0.000).[结论]Paxillin和ABCG2表达与结肠腺癌发生、临床生物学行为及预后有密切关系,Paadllin和ABCG2阳性表达者进展快、易发生转移、侵袭能力强及预后不良.
作者:徐海帆;胡啸玲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抑郁的发生情况以及与影响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10年1月在某院住院康复治疗的脑外伤患者共200名,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以及和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采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抑郁的因素.[结果]抑郁在颅脑损伤病人中的发生率为56.00%,其中,抑郁发生于性别、文化程度、受伤当时的意识状态GCS得分、有无经济赔偿、外伤后EQ-5D评分有相关性.Logistic回归发现,有无经济赔偿,GCS得分以及外伤后日程生活活动测评和生命质量测评分对患者预后是否会患抑郁的影响大,OR值分别为5.25(2.7410~10),4.23(2.24~8.04)和4.89(255~9.48),[结论]颅脑损伤患者容易发生抑郁,其发生情况与患者的预后生命质量和经济支持有明显关系.
作者:刘建民;孙鸿;黄良文;胡鹏;戴先才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治疗康复一体化方案在颅脑损伤(TBI)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择47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27例和康复治疗组2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临床治疗和常规的预防性康复训练,康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治疗.两组均在治疗前后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ADL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GCS,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且康复治疗组患者的 GCS,ADL评分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康复治疗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颅脑损伤病人治疗康复一体化方案能有效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降低致残率.
作者:罗从刚;田景昂;姚配勇;王馗;赵拂晓;罗从容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观察临床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临床研究对象68例,其中AMI组患者36例,正常对照组32例.所有研究对象均测定血压(Bp)、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IA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瘦素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MI组患者的Bp,TC,LDL-C,hs-CRP和瘦素水平均有明显升高(P<0.05),而两组间TG无明显差别.AMI患者的瘦素水平与hs-CRP有明显的正相关性(r=0.319,P<0.05).[结论]AMI患者瘦素水平明显升高,提示它可能是一种重要的损伤因子,在AMI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肖成东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以鼻出血为首发症状的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3例以突发鼻出血为首发症状的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例有颅神经损害,2例有眼球突出.[结论]提高对鼻出血症状的认识,重视鼻内镜检查、鼻部影像学检查以及鼻腔活检,以降低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误诊.
作者:马金瑞;闫超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调查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存质量测定表(WHOQOL-100)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生存质量调查.[结果]妇科恶性肿瘤组抑郁、焦虑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 < 0.01);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存在明显的差异,妇科恶性肿瘤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降低,应采取必要措施,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陈丽花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通过调查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提高门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随机抽查某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门诊西药处方20000张,了解不合理用药情况,对处方中重复用药,不合理联用,溶媒使用不当及选药不合理等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结果]书写格式不规范处方483张,占抽查处方数的2.41%,不合理用药处方300张,占抽查处方数的1.50%.[结论]该院门诊用药基本合理,但存在一定问题,临床医师与药师需共同加强药学知识的学习,重视处方点评工作.
作者:温小萍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针对不同类型腹腔手术后肠粘连类型,探讨适当的腹腔术后肠粘连治疗方法,提高腹腔术后肠粘连治愈率.[方法]总结分析某院外科腹腔术后肠粘连患者的治疗结果,探讨腹腔术后肠粘连的治疗有效措施.[结果130例腹腔术后肠粘连患者进行保守治疗13人,腹腔镜松解术治疗17人,其中好转3人,痊愈25人,无效1人,手术中转开腹1人,治愈率83%0.其中进行保守治疗患者13例,经保守治疗后粘连吸收痊愈9例,好转3例,梗阻症状加重1例,治愈率69%;行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患者17例,在腹控镜下完成16例,1例因腹部广泛弥漫性粘连中转开腹,治愈率94%a.平均手术时间(90.00±6.88)min,病程(6.25±0.56)d,术中没有出现并发症和死亡病例.[结论]针对不同的腹腔术肠粘连原因和类型应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可有效提高腹腔术后肠粘连疗效.
作者:秦利民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观察睾酮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口服米非司酮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甲睾酮.3个月为1个疗程,连服2个疗程.6个月后随访月经及肌瘤变化情况,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6.7%)高于对照组(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子宫和肌瘤的体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均有缩瘤的作用;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观察洽疗组在诱导绝经及缩瘤的疗效稳定性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睾酮联合米非司酮能有效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
作者:侯丽娟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地]分析年龄和性别匹配的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和高眼压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心电图检查阳性事件的发生率.[方法]两组患者的随机心电图检查异常事件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直接计算累计概率.[结果]校正x(2)=4.6886,P=0.0304,两组的发生率具有差异性.[结论]心电图检查阳性事件在正常眼压型青光眼患者中出现的比例较高眼压性开角型青光眼组高.
作者:雷霍;赵海燕;杨峥嵘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分析回汉民族代谢综合征与心理应激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3~6月之间在银川地区确诊为代谢综合征的患者和健康体检人群各200例分别为病例组和对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研究对象进行心理状况分析.[结果]①汉族和回族在焦虑、敌意、偏执、精神病性这四个因子上有统计学差异,且回族各因子均高于全国常模(P<0.05);②病例组与对照组在SCL-90 9个因子及阳性项目和总分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躯体化(OR=4.16)是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P< 0.05).[结论]代谢综合征患者心理应激水平差于正常人群,且回族人群心理状况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有一定差异.
作者:白丹;朱玲勤;纪文武;刘贺荣;刘秀芳;杨惠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金雀异黄素(Genistein)对胶质瘤细胞株U251MG增殖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MTF比色法观察不同浓度Genistein在不同作用时间下对U251 MG细胞增殖的影响,并通过流式细胞仪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p53(突变型)、c-erbB1,c-myc,cyclinD1蛋白表达.[结果]当Genistein在达到一定浓度或(和)一定时间后,对U251MG细胞增殖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U251MG细胞经Genistein作用48 h后,p53(突变型)、c-myc基因蛋白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F=25.766,P<0.01;F=22.974,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而c-erbB1,cyclinD1基因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F=0.984,P>0.05;F=2.416,P>0.05),[结论]Genistein对U251MG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抗肿瘤的机制可能与p53(突变型)和c-myc蛋白表达降低有关.
作者:刘书哲;檀艳丽;高伟敏;薛娟;刘嘉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AIRCAST加压冷疗系统在膝关节镜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8年8月~2010年8月92例膝关节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6例,A组(实验组)术后采用AIRCAST加压冷疗系统进行冷疗,B组(对照组)运用自制冰块冰敷,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2组研究对象术后24、48、72 h进行评分,测量膝关节周径并对比两组减少值,记录术后24、48h伤口引流量.[结果]两组研究对象术后24、48、72 h VAS评分及膝关节周径减少值、术后24、48 h伤口引流量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镜术后AIRCAST加压冷疗系统较自制冰块冰敷更能早期缓解膝关节疼痛,减轻肿涨,减少切口出血,使患者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促进膝关节功能早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静;黎坚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2006年WHO新的<儿童生长标准>与1978年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NCHS)建议参考值评价儿童生长发育状况的差异.[方法]应用两种标准分析评价陕西省某县儿童营养监测资料,比较所得Z评分和营养不良率.[结果]利用WHO标准计算的低体重率1.63%小于NCHS参考值的2.54%(P< 0.0001),除两个低年龄组外.其余各年龄组WHO标准的低体重率均低于NCHS参考值;利用WHO标准计算的生长迟缓率8.70%高于NCHS参考值的6.64%(P=0.000 7),0~5月组两种标准计算的生长迟缓率无差异;利用WHO标准计算的儿童消瘦率1.21%高于NCHS参考值的0.97%(P= 0.0003),0~5月组WHO标准的消瘦率6.59%明显高于NCHS参考值的2.20%,[结论]两种标准的评价结果有显著差异.WHO标准的评价结果可能更接近现阶段我国儿童的实际,应作为5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评价监测的标准并逐步取代NCHS参考值.
作者:王林江;王学良;常锋;徐增康;陈萍;李晓菊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开展胆囊炎急性发作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某院实施胆囊炎急性发作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总结回顾分析法,将患者的病例资料、临床治疗资料等搜集整理,并与经治医师、责任护士共同探讨病例,探讨胆囊炎急性发作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方法与临床疗效.[结果]83例患者中,80例进行胆囊炎急性发作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成功,手术时间为25~111 min,平均(7532±6.21)min.3例患者中转开腹,中转率为3.61%,其中1例患者为胆囊三角粘连严重、解剖结构不清而中转,2例患者为术中出血而中转.术后1例患者出现胆漏,腹腔引流管保留15d后拔除愈合.2例患者发现总胆管残余结石,其中1例在3月后结石自行排出,另1例行ERCP取除结石.其余均在3±8 d内痊愈出院.[结论]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期作手术成功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临床医师应不断提高手术技能,积累手术经验,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王金龙 刊期: 2011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