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煜州
[目的]对胱硫醚β合酶(CBS)的CBST833C、CBSG919A两个基因位点的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了解其在长治地区人群中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扩增阻碍突变系统法对CBST833C、CBSG919A进行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男、女性人群CBST833C基因型频率经卡方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080,P<0.05);男、女性人群T、C等位基因频率经卡方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3.977,P< 0.05).男、女性人群CBSG919A基因型频率经卡方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4.060,P>0.05);男、女性人群G、A等位基因频率经卡方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84,P> 0.05).CBST833C、CBSG919A基因型频率在长治地区男性人群、女性人群中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结论]试验数据可为CBS基因突变与同型半胱氨酸代谢相关疾病病因研究假设提供遗传学数据.
作者:陈云霞;武延隽;程红兵;张雄鹰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对2008 ~2009年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药敏试验,并用WHONET 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于下呼吸道标本,占77.3%,主要分布于神经外科和ICU.该菌占同期全部细菌的9.1%,多重耐药菌株的分离率为54.6%,泛耐药菌株的分离率1.9%.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3.1%,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55.0%,多重耐药现象严重.[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已产生多重耐药性,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控制该菌耐药的关键.
作者:韦柳华;蒋利君;戴盛明;周丽芳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了解IL-18在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A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53例AS患者,40例正常对照组.活动期AS患者均以非甾体类抗炎药和改善病情药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2周、24周测外周血IL-18和TNF-d水平,并动态观察临床病情活动指标(BASDAl指数、BASFl指教、BASMl指数)及ESR、CRP变化.[结果](1)治疗前AS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IL-18水平明显升高(P<0.05),治疗12周与治疗前比较、治疗24周与治疗12周比较血清IL-18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5); (2)所有AS患者治疗后临床病情活动指标(BASDAl指数、BAS-FI指教、BASMl指数)明显改善(P<0.05),Pearson直线相关法分析显示血清IL-18水平与BASDAl、BASFl、BASMl呈正相关(r= 0.632,0.583,0.480,P< 0.05); (3)活动期AS患者治疗前后比较ESR、CRP、TNF-a水平明显下降(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血清IL-18水平与ESR、CRP、TNF-a呈正相关(r=0.520,0-672,0.522,P< 0.05).[结论]活动期AS患者血清IL-18、TNF-a水平明显升高,治疗后明显下降,血清1L-18水平与AS病情活动指标呈正相关,提示IL-18可能参与AS的发病,并可作为临床病情活动的指标之一.
作者:陈维飞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简述手足口病检测方法主要有病毒分离方法、血清学检测方法、PCR检测方法.本文着重介绍了PCR检测方法,并对这几种检测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
作者:田燕;陆志刚;梁洁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分析近10年北京市大兴区猩红热的流行特征,探讨大兴区猩红热的防治对策.[方法]对大兴区1999~2008年猩红热流行病学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大兴区1999~2008年共发生猩红热病例743例,年平均发病率11.34/10万,无死亡病例,全年四季均有病例发生,但以春季为主;发病人群集中在1~10岁,职业以学生、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为主.地区以人口密集、流动性大的北部地区为主.[结论]大兴区猩红热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学生、托幼儿童是防治的重点人群.应通过对学校、托幼机构等重点单位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控措施,减少暴发疫情发生.
作者:李冬梅;侯文平;刘海博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分析一起学校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的特点和流行原因,为制定防控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某中学共发生感染性腹泻病例1 252例,罹患率43.52%,其中学生1 239例,占98.96%;疫情波及所有的高中和初中年级和班级,发病年龄集中在14~20岁,男女性别比为1.01:1.住宿生发病率高于走读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峰期为10月6~9日,共发病1 135例,占发病总数的90.65%;患者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呕吐等胃肠炎症状,症状较轻.喝生永和在学校食堂就民为发病的高危因素.采集21例腹泻患者粪便标本,6例病例诺如病毒检测阳性;自备水源水细菌总教检测超标.[结论]此次疫情为诺如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暴发,自备水源受污染可能是导致暴发的主要原因.
作者:孙印旗;陈素良;李军;王英豪;于秋丽;齐顺祥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特殊类型的膀胱结石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总结61例特殊类型膀胱结石患者的治疗经过.[结果]所有患者均住院治疗,其中8例行耻骨上经膀胱切开取石并处理并发症,53例经电切镜外鞘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清石;术后2例切口裂开延迟2月康复,5例合并膀胱癌变行进一步治疗,余均按计划出院.[结论]特殊类型膀胱结石的发生主要与医源性因素有关,少数系行为异常及经济条件限制所致,一般可以经尿道微创治疗.
作者:付逆;罗旭,;赵泽驹;李道兵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大鼠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在高原低氧习服过程中的作用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ACE2)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1d(A组)、2d (B组)、3d(C组),对照组(D组西安地区,海拔5m).3个实验组动物由西安耗时1d带到青海格尔木(海拔2 700m)、2d带到西藏唐古拉(海拔5000m)、3d带到西藏那曲(海拔4500 m),在不同时间点处死取材,用放射免疫法(RAI)测定大鼠血浆PRA,ATⅡ,ALD的浓度,并与对照组比较.采用PCR-RLFP检测各组大鼠ACE2基因A/G多态分布情况.[结果]血浆PRA,ATⅡ的含量呈上升态势,ALD含量逐渐下降.ACE2电泳结果显示3种片段组合分别为GG、AA、AG.平原大鼠进入高海拔地区后,ACE2基因型为GG的,血浆PRA,ATⅡ含量显著上升,ALD含量明显下降(P<0.01).ACE2基因型为AA的,血浆PRA,ATⅡ含量上升,ALD含量下降(P<0.05).ACE2基因型为AG的,血浆PRA,ATⅡ,ALD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高原低氧大鼠RAAS与ACE2基因GG、AA在高原习服中参与并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李文华;刘忠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分析贵州省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特征,探讨防制策略.[方法]对《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贵州省乙脑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数据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2008年贵州省共报告4 676例乙脑病例,死亡234例.2007、2008年乙脑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乙脑在贵州省高度散在发病.发病时间以7、8月为高峰.0~14岁占发病总数的94.56%~97.78%,2004~2006年与2007~2008年0~14岁(或≥15岁)发病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0.293,P= 0.001).散居儿童和学生占发病总数的89.07%~94.47%.[结论]贵州省乙脑发病率高,病例呈高度散在分布,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0~14岁儿童是易感人群.乙脑疫苗强化免疫有效地降低贵州省乙脑发病率和死亡率.
作者:蒋凤;张丽;刘铭;朱青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血清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浓度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73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据临床表现及冠脉造影结果,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亚组(UAP,n= 27)、急性心肌梗死亚组(AMI,n= 22)和对照组(n=24).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中ADMA和L-精氨酸(L-Arg)的含量,同时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其血脂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CS组血清ADMA浓度显著增高[(5.23±1.18):(3.76±0.77) μmol/L,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L-Arg浓度在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CS各亚组间分析:AMI亚组血清ADMA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6.01±1.12):(3.76±0.77)μmol/L,P< 0.01]、UAP亚组[(6.01±1.12):(4.52±0.86) μmol/L,P<0.05];UAP亚组血清ADMA浓度高于对照组[(4.52±0.86):(3.76±0.77) μmoL/L,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L-Arg浓度在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ADMA与LDL-C呈正相关(P<0.01),与TC、TG浓度无相关性.[结论]ACS患者血清ADMA浓度显著升高,ADMA水平与ACS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检测冠心痫患者的ADMA水平对ACS的诊断及治疗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吴宗虎;耿英杰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联合丹参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急性胰腺炎(AP)的治疗作用.[方法]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105例,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生长抑素组、丹参组、联合组(生长抑素+丹参),分别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预后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生长抑素组、丹参组及联合组,血淀粉酶、尿淀粉酶、ALT、AST、TBIL均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生长抑素组、丹参组及联合组,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及HBV-DNA定量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生长抑素和丹参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急性胰腺炎(AP)有协同作用,疗效优于单纯的西药治疗.
作者:张国顺;马利转;张超;王玉兰;徐晓平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评估母乳喂养对出生后8月内的婴儿因腹泻和下呼吸道感染住院的影响.[方法]调查2005年 1月~2010年2月出生的1 589例单胎、健康、足月婴儿的喂养、健康状况以及其他的混杂因素,通过患儿父母的报告 以获取主要的研究结果,即婴儿出生后8月内因腹泻或下呼吸道感染住院的情况.[结果]70%的婴儿为母乳喂养或 曾经接受母乳喂养,34%的婴儿接受母乳喂养至少4月,1.2%的婴儿为纯母乳喂养至少6月.至出生后8月龄时,有 12%的婴儿住过院(1.1%因为腹泻,3.2%因为下呼吸道感染).按出生月龄对资料进行分析,并调整混杂因素的影响之 后所得到的结果显示,与非母乳喂养相比,纯母乳喂养可保护要儿免于因腹泻和下呼吸道感染而住院.在部分的母乳喂 养婴儿中,这种影响较小.人群归因分值(population attributable fraction)提示,如果采取纯母乳喂养,则每月可预防 约53%的婴儿因腹泻发生的住院,给予部分母乳喂养则可降低31%因腹泻发生的住院.与此类同,采取纯母乳喂养和部 分母乳喂养每月可分别减少27%和25%因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的住院.母乳喂养的保护效应随着母乳喂养的终止逐渐减 弱.[结论]母乳喂养,尤其是长期的纯母乳喂养,可以降低要儿罹患重大疾病的概率.增加整个人群的长期纯母乳 喂养比例会对公众健康带来相当大的潜在裨益.
作者:徐哲;陈华英;黄丽敏;彭敏;刘亚军;冯德刚;刘燕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分析2005~2008年静安区分离到的志贺菌菌型分布和耐药谱的变化,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参照《全国细菌性痢疾监测方案》(试行)对志贺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用WHONET 5.4软件对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鉴定志贺菌139株,其中福氏志贺菌为67株,占48.20%;宋内志贺菌为72株,占51.80%.福氏志贺菌在2005年和2006年以F4c为主,而在2007年和2008年则逐渐转为以F2a为主.福氏志贺菌对利福平、奈啶酸、氨苄青霉素100%耐药,对四环素耐药率>90%.宋内志贺菌则对利福100%耐药,对奈啶酸、四环素、复方新诺明耐药率> 90%.[结论]福氏和宋内志贺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噻肟耐药率已分别达到39.62%和27.45%,提示临床上应加强耐药性的监测,避免选择性压力和耐药基因的传播.
作者:李颐;罗蓓;胡雪明;励庆;赵文良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强化健康宣教在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方面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2月于某院进行治疗的14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宣教组)70例和观察组(强化宣教组)70例,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治疗依从性、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SF-36评分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及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均优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或P<0.01,为有显著性差异或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强化健康宣教可以改善老年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在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方面的效果明显.
作者:符秀梅;王德仙;许秋月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了解四川大学医学本科生《卫生统计学》实践教学现状与教学效果,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据此提出改进教学方式的建议,提高教学质量.[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2010年春季选课的所有学生进行调查.采用有序分类变量累计比数Logistic回归模型对实践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预防、口腔、临床等6个专业共417名本科生.应答率约为97%.仅67.7%的学生认为教学进度合适,仅54.1%的学生认为实践课与理论课联系程度较紧密,仅31.4%的学生认为实践课学习后收获较多,约54.7%的学生对实验室条件不满意.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实践课教学效果与学生所学专业有关,并受到“实验室硬件条件”、“实践课与理论课的联系紧密程度”、“教师授课水平”及“课程难度”这几个因素的影响.[结论]实践教学的硬件条件有待改善.为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建议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结合专业特点进行实例分析,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统计分析思维.在让学生学会基本软件操作的同时,更注重对分析结果的解释.另外,也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不同问题讨论后再相互交流,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思考.
作者:冯虹;李鸿;姚科;朱彩蓉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对比测定经股动脉和桡动脉路入途径行冠脉造影时第一术者手部的受照剂量,为心血管介入的辐射防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履行知情告知并尊重患者意愿的情况下,由经验丰富的心血管科介入专家左手背固定热释光剂量计,对体重和胸部体厚大致相同的60例男性患者行冠脉造影,按其血管途径分为桡动脉组32例和股动脉组28例,桡动脉途径组患者行Allen's试验呈阳性,选右桡动脉入径;股动脉途径组按常规方法操作,采用热释光剂量仪分别测量不同途径下第一术者手部受照剂量.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造影途径的患者体重、胸部体厚、透视时间和曝光帧数没有明显差异,但术者手部剂量桡动脉组( 54.65±48.18 uGy)明显高于股动脉组(31.17±13.92 uGy),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桡动脉途径因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成为冠心病介入治疗的首选途径同时,介入医师所接受的辐射剂量较大,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来加强对手术者和患者的辐射防护.
作者:赵军;李秋香;李斌;王卫;李红环;王圣;廖旺;陈美丹;吴宁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分析某校高血压与非高血压人群高体重指教、高血脂、高血糖、脂肪肝及眼底动脉硬化检出情况,为该校高血压及其他慢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该校2009年体检资料中高血压与非高血压人群的体重指数、血脂、血糖、脂肪肝及眼底动脉硬化异常检出情况作对比分析.[结果]高血压人群各项目异常率均明显高于非高血压组.[结论]对高血压的防治,应注重多重危害因素的联合干预,以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提高生命质量.
作者:曹艳萍;桑文凤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病因及临床处理方法.[方法]通过对确诊为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48例患者病因进行分析.[结果]消化性溃疡病发生率52.1% (25/48),肝硬化发生率18.8% (9/48),急性病胃黏膜出血发生率12.5% (6/48),胃癌发生率8.3% (4/48),肝癌发生率4.2% (2/48),胆道出血发生率2.1% (1/48),原因不明2.1% (1/48).[结论]对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应根据不同的病因,采取相应的临床处理方法.
作者:林玉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对医院重病监护病房发生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暴发进行调查,查明感染的原因、危险因素,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和对策.[方法]对重症监护病房4例患者在2009年3月22日~4月16日期问发生下呼吸道肺炎克雷伯菌感染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发现由于ICU内的气管切开病人,在进行开放式吸痰时,因咳嗽反射强烈,痰液从气管套管口向外喷溅,直接污染环境,医务人员操作时未严格执行手卫生和无菌操作,终导致了医院感染的暴发.危险因素为患者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全身情况差,其次是ICU病床布置,以及医务人员手卫生和无菌操作顺序.患者痰标本培养均为肺炎克雷伯菌,药敏谱高度相似性,推测为同源菌株.[结论]肺炎克雷伯菌是引起重症监护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之一,注意保持感染患者周围清洁的环境,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意识等措施能达到控制呼吸道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目的.
作者:沈波;荣菊芬;许琴芬;孙维敏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百草枯中毒的有效教治措施,降低死亡率.[方法]分为常规治疗组、血液灌流治疗组、联合治疗组.[结果]常规治疗组6例均于1周内死亡(均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血液灌流治疗组9例,痊愈2例,抢救成功率22.2%,其余7例均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联合治疗组10例,痊愈3例,好转后出院4个月死亡1例、7个月死亡1例(死于肺间纤维化),抢救成功率50%,其余5例均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尽早血液净化,联合应用足量激素、环磷酰胺是救治的关键.
作者:王龙 刊期: 2011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