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军;李秋香;李斌;王卫;李红环;王圣;廖旺;陈美丹;吴宁
[目的]描述精神科21例老年住院患者猝死的现况,为降低精神病住院患者猝死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对近11年来在某院住院期间发生猝死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11年内猝死发生率0.17%.冬、秋季,04:00~07:59时间段为猝死高峰期.98.48%伴有躯体疾病.服用氯氮平、氯丙嗪、奋乃静、氟哌啶醇者在猝死病例中占较高比例,且联合用药者较多.[结论]精神科猝死病例中伴有躯体疾病者较多,对此类患者应谨慎应用抗精神病药物.
作者:张燕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病因及临床处理方法.[方法]通过对确诊为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48例患者病因进行分析.[结果]消化性溃疡病发生率52.1% (25/48),肝硬化发生率18.8% (9/48),急性病胃黏膜出血发生率12.5% (6/48),胃癌发生率8.3% (4/48),肝癌发生率4.2% (2/48),胆道出血发生率2.1% (1/48),原因不明2.1% (1/48).[结论]对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应根据不同的病因,采取相应的临床处理方法.
作者:林玉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57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7例患者给予良好的血糖控制、抗感染、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积极有效的局部处理和对症支持等治疗,13例愈合,41例好转(其中3例干性坏疽、1例骨髓炎转骨科行截肢或截趾术),3例未愈.[结论]糖尿病足治疗是综合性治疗,全身治疗的同时配合积极的局部处理效果明显.
作者:吴月平;何书连;宋钦华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了解四川大学医学本科生《卫生统计学》实践教学现状与教学效果,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据此提出改进教学方式的建议,提高教学质量.[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2010年春季选课的所有学生进行调查.采用有序分类变量累计比数Logistic回归模型对实践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预防、口腔、临床等6个专业共417名本科生.应答率约为97%.仅67.7%的学生认为教学进度合适,仅54.1%的学生认为实践课与理论课联系程度较紧密,仅31.4%的学生认为实践课学习后收获较多,约54.7%的学生对实验室条件不满意.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实践课教学效果与学生所学专业有关,并受到“实验室硬件条件”、“实践课与理论课的联系紧密程度”、“教师授课水平”及“课程难度”这几个因素的影响.[结论]实践教学的硬件条件有待改善.为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建议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结合专业特点进行实例分析,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统计分析思维.在让学生学会基本软件操作的同时,更注重对分析结果的解释.另外,也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不同问题讨论后再相互交流,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思考.
作者:冯虹;李鸿;姚科;朱彩蓉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探讨D-二聚体水平的监测对术后重症患者患静脉血栓风险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术后重症患者连续监测血浆D-二聚体水平,根椐其峰值的水平和持续的时间,即峰值下降情况,判断存在深静脉血栓的风险.[结果]手术后非重症患者,D-二聚体峰值为(0.77±0.16) μg/ml,没有超过正常范围;且在达到“峰值”后会逐渐降低,术后重症患者,D-二聚体水峰值水平为(2.69±1.28) μg/ml,持续增高或持续处于较高水平.[结论]术后重症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正常或未持续增高,则可排除诊断深静脉血栓;反之,可以提前发现高风险患者,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作者:谭同均;龙琴;彭宇生;何玉琼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唐山市丰南区白内障患者的防盲手术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2008年10月~2010年12月配合残疾人协会资助开展“慈善燕赵、万人复明”工程对唐山市丰南区的白内障患者的进行了筛查和防盲手术治疗.[结果]178例(207只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中70~79岁患者所占比例高,其次是60~69岁,<50岁和≥90岁的患者所占比例小.复明活动的200例患者中,市区患者26例,占13.00%;农村患者174例,占87.00%,两者的比例为1:6.69.两者比较有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例(232只眼)白内障患者中术后脱残率为85.78%,脱盲率为92.67%;其中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的脱残率和脱盲率明显高于非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的脱残率和脱盲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仍然是高龄者的致盲眼病,白内障盲人所造成的社会负担较重,在老年、农村患者中因白内障引起盲目仍是唐山市丰南区白内障患者的防盲工作中存在的严重问题.
作者:张国立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检测重症肝病患者凝血因子的4项指标,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使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对某院237例重症肝病患者以及50例健康人进行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以及纤维蛋白原(FIB)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重症肝病患者组与对照组相比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均明显延长,纤维蛋白原(FIB)的含量也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重症肝病患者进行凝血因子检测可以较早发现患者的凝血机制障碍,可以预先发现重症肝病患者是否具有出血倾向,对预防和治疗出血、抢救以及预后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曼辉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比较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终止早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7~12月在某院妇科门诊因早孕要求终止妊娠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A组采用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术,B组采用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术,比较两组疼痛、流产效果.[结果]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出现,A组I、Ⅱ、Ⅲ级疼痛所占比例分别为38.3%、43.3%和18.3%,B组分别为18.3%、51.7%和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B组,完全流产例数明显少于B组,不完全流产和失败例数明显多子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术的流产效果显著好于药物流产术,而药物流产术的疼痛程度又明显轻于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术.[结论]药物流产术与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术各有优缺点,应根据早孕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指导早孕患者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终止妊娠.
作者:隗永宏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了解某医院内一起脑瘫患儿中流感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调查处理本次疫情,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并对采集的标本用RT-PCR方法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该起流感暴发共8例病例,罹患率34.78%,死亡2例,病死率25%;8例病例均来自同一病房,其中4例检出H3N2型流感病毒核酸.[结论]首发病例未进行隔离和病房内空气对流不畅是引起本次流感暴发疫情的主要原因.
作者:涂正波;胡茂红;甘启芦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了解成都市中小学生体格发育现状.[方法]①对成都市青羊区中小学校整群抽样,以1岁为组距,男女共26组,测量身高、体重,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②通过与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报告城市学生标准以及WHO推荐标准比较,了解该市中小学生体格发育水平.[结果]①获得了成都市青羊区中小学生各年龄组的身高、体重平均值及标准差,多数年龄组男生身高、体重大干女生;②男女学生大部分年龄组的身高均值都低于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城市水平,而体重水平则略高.男女身高均值都低于WHO标准,男生组体重均值15岁前高于WHO,之后低于WHO,女生组体重均值7岁后均低于WHO.[结论]①成都市青羊区中小学生体格发育存在明显性别差异,体格生长高峰年龄段女生比男生提前2年.②成都市青羊区中小学生营养水平接近甚至在某些年龄段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但同时也显示了身材矮小的特点.
作者:林界秋;余涛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挫伤性前房积血防治的方法及其意义.[方法]对152例156眼挫伤性前房出血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受伤地点、致伤原因、就诊时间、并发症以及诊断治疗等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多发年龄为21~30岁.职业特点:五金、建筑工人发病高.受伤地点:多见于公共(活动)场所.156眼前房积血全部治愈,其中I级54眼治愈时间为1~3d,11级82眼为4~6 d,Ⅲ级20眼超过7d.[结论]挫伤性前房积血经合理治疗效果是肯定的.
作者:黄巧玲;李娟;詹海珠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了解IL-18在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A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53例AS患者,40例正常对照组.活动期AS患者均以非甾体类抗炎药和改善病情药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2周、24周测外周血IL-18和TNF-d水平,并动态观察临床病情活动指标(BASDAl指数、BASFl指教、BASMl指数)及ESR、CRP变化.[结果](1)治疗前AS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IL-18水平明显升高(P<0.05),治疗12周与治疗前比较、治疗24周与治疗12周比较血清IL-18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5); (2)所有AS患者治疗后临床病情活动指标(BASDAl指数、BAS-FI指教、BASMl指数)明显改善(P<0.05),Pearson直线相关法分析显示血清IL-18水平与BASDAl、BASFl、BASMl呈正相关(r= 0.632,0.583,0.480,P< 0.05); (3)活动期AS患者治疗前后比较ESR、CRP、TNF-a水平明显下降(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血清IL-18水平与ESR、CRP、TNF-a呈正相关(r=0.520,0-672,0.522,P< 0.05).[结论]活动期AS患者血清IL-18、TNF-a水平明显升高,治疗后明显下降,血清1L-18水平与AS病情活动指标呈正相关,提示IL-18可能参与AS的发病,并可作为临床病情活动的指标之一.
作者:陈维飞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52例妇产科急症患者行超声检查,将超声诊断结果与临床手术或病理诊断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超声诊断符合率90.79%,其中异位妊娠、急性盆腔炎、黄体破裂、卵巢囊肿蒂扭转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6.94%、89.29%、80%、54.55%.[结论]超声诊断在妇科急腹症中占重要地位,对妇产科急症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作为妇产科急症患者的首选检查.
作者:王颖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简述手足口病检测方法主要有病毒分离方法、血清学检测方法、PCR检测方法.本文着重介绍了PCR检测方法,并对这几种检测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
作者:田燕;陆志刚;梁洁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比较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妇科开腹手术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0年12月某院妇科收治的62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给予0.75%罗哌卡因15mg,对照组给予0.75%布比卡因15 mg,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术中连续监测呼吸和循环情况,评估麻醉效应和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感觉阻滞高平面、运动阻滞大Bromage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感觉阻滞消退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术后低血压、心率减慢、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与布比卡因相比,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妇科开腹手术感觉阻滞、运动阻滞起效慢,术后恢复快,效果更优.
作者:陈桂军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项细胞因子的测定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0年6月于某院进行治疗的68例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前后的血清IL-6、IL-8、TNF-α、sICAM-1、Lp和sLR水平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治疗前慢性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清IL-6、IL-8、TNF-α、sICAM-1、Lp水平高于急性患者,sLR低于急性患者,所有患者治疗后IL-6、IL-8、TNF-α、sICAM-1、L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sLR高于治疗前,P< 0.05或P< 0.01,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项细胞因子水平可以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发展转归,可以作为本病治疗和诊断的依据.
作者:李晓红;盛光耀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对比测定经股动脉和桡动脉路入途径行冠脉造影时第一术者手部的受照剂量,为心血管介入的辐射防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履行知情告知并尊重患者意愿的情况下,由经验丰富的心血管科介入专家左手背固定热释光剂量计,对体重和胸部体厚大致相同的60例男性患者行冠脉造影,按其血管途径分为桡动脉组32例和股动脉组28例,桡动脉途径组患者行Allen's试验呈阳性,选右桡动脉入径;股动脉途径组按常规方法操作,采用热释光剂量仪分别测量不同途径下第一术者手部受照剂量.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造影途径的患者体重、胸部体厚、透视时间和曝光帧数没有明显差异,但术者手部剂量桡动脉组( 54.65±48.18 uGy)明显高于股动脉组(31.17±13.92 uGy),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桡动脉途径因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成为冠心病介入治疗的首选途径同时,介入医师所接受的辐射剂量较大,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来加强对手术者和患者的辐射防护.
作者:赵军;李秋香;李斌;王卫;李红环;王圣;廖旺;陈美丹;吴宁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血清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浓度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73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据临床表现及冠脉造影结果,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亚组(UAP,n= 27)、急性心肌梗死亚组(AMI,n= 22)和对照组(n=24).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中ADMA和L-精氨酸(L-Arg)的含量,同时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其血脂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CS组血清ADMA浓度显著增高[(5.23±1.18):(3.76±0.77) μmol/L,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L-Arg浓度在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CS各亚组间分析:AMI亚组血清ADMA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6.01±1.12):(3.76±0.77)μmol/L,P< 0.01]、UAP亚组[(6.01±1.12):(4.52±0.86) μmol/L,P<0.05];UAP亚组血清ADMA浓度高于对照组[(4.52±0.86):(3.76±0.77) μmoL/L,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L-Arg浓度在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ADMA与LDL-C呈正相关(P<0.01),与TC、TG浓度无相关性.[结论]ACS患者血清ADMA浓度显著升高,ADMA水平与ACS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检测冠心痫患者的ADMA水平对ACS的诊断及治疗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吴宗虎;耿英杰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探索一种有效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宣教方式,为结核病健康教育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干预后全部掌握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患的人群特点综合分析评价单纯发放平面材料及面对面宣教与发放平面材料相结合(复合式宣教方式)两种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方式的效果.[结果]8条核心信息全部知晓率从1.8%上升到8.1%,其中复合式宣教干预组全部知晓率从3.3%上升至20.7%.全部知晓人群的经济收入及所在的调查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8,0.000),听人说的结核病防治知识获取途径占89.6%.[结论]复合式宣教方式在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中更具有实效性.同时,在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根据受众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传播工具.
作者:徐广保;崔哲哲;刘飞鹰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了解北京市在校大学生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知识水平及对相关服务的态度和需求,为高校开展大学生计划生育工作及生殖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定量研究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大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性卫生和性病知识及性态度、性行为、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知识及需求;定性研究采用结构式访谈的方式对计划生育管理人员、学生进行专题访谈.[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 195份,其中男生590名,女生605名.(1)大学生具备一定的性卫生、性病知识,但避孕知识方面存在不少空白.仅有23.18%的同学能够准确计算出安全期;有性行为的学生中,10.24%的男生曾使性伴侣发生意外妊娠,5.88%的女生发生过意外妊娠.(2)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态度较宽容.14.21%的大学生发生过婚前性行为、79.7%的大学生可以接受非婚性行为、60.05%的大学生可以接受非婚同居.(3)大学生缺乏全面的生殖健康教育,但对该方面的教育有强烈的需求.59.33%的大学生接受过正规生殖健康知识教育,但知识不全面且欠准确;89.34%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在学校开展计划生育服务及生殖健康教育.(4)大学生对学校现有生殖健康教育及学校提供的计生服务满意程度较低.仅有12.81%的学生知道学校有学生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只有21.74%的学生在学校获得过有关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方面的咨询和服务.(5)大学生希望通过学校讲座或课程(64.90%)等正规途径获取“性心理卫生”、“两性相处”、“避孕知识”等知识.[结论]北京市大学生所获取的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知识缺乏系统性和准确性,认知水平较低,性态度宽容.他们普遍对为大学生提供的计划生育服务和生殖健康教育现状不满意且对该方面的知识有需求,学校应根据大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系统全面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
作者:郭静;张爽 刊期: 2011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