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1例精神科老年病人猝死的现况及原因分析

张燕

关键词:精神科, 老年病人, 猝死, 分析
摘要:[目的]描述精神科21例老年住院患者猝死的现况,为降低精神病住院患者猝死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对近11年来在某院住院期间发生猝死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11年内猝死发生率0.17%.冬、秋季,04:00~07:59时间段为猝死高峰期.98.48%伴有躯体疾病.服用氯氮平、氯丙嗪、奋乃静、氟哌啶醇者在猝死病例中占较高比例,且联合用药者较多.[结论]精神科猝死病例中伴有躯体疾病者较多,对此类患者应谨慎应用抗精神病药物.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醋酸去氨加压素对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的影响

    [目的]观察醋酸去氨加压素(desmopressin acetate,DDAVP)对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FESS)中患者血压、心率、出血量、手术时间和出血速率的影响.[方法]FESS患者100例,ASA I~Ⅱ级,年龄16~64岁,体质量42~75 kg,既往无严重心脑肺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无高血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和DDAVP试验组(D组),每组50例患者.D组麻醉诱导前10 min内经静脉滴注DDAVP 0.15 μg/kg,继之DDAVP 0.15 μg/kg/h泵注,DDAVP总量不高于0.3 μg/kg,C组以等体积生理盐水处理.观察两组患者入室(T1)、麻醉诱导结束(T2)、气管插管后(T3)、手术开始(T4)、手术10 min (TS)、手术30 min (T6)、手术结束(T7)、气管导管拔除后(T8)时的MAP、HR,应用称重法测量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计算两组患者的出血速率.[结果]D组患者麻醉诱导结束(T2)、气管插管后(T3)、手术开始(T4)、手术10 min(T5)、手术30 min (T6)、手术结束(T7)时MAP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麻醉诱导结束(T2)时HR高于C组(P<0.05);D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出血速率均显著低于C组(P<0.05),D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DDAVP能够降低FESS术中患者血压,减少出血量及出血速率,便于手术操作,缩短手术时间,安全可靠,效果确切.

    作者:李金玉;李广明;陈莉蕴;李佩忠;张跃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手足口病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简述手足口病检测方法主要有病毒分离方法、血清学检测方法、PCR检测方法.本文着重介绍了PCR检测方法,并对这几种检测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

    作者:田燕;陆志刚;梁洁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挫伤性前房积血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挫伤性前房积血防治的方法及其意义.[方法]对152例156眼挫伤性前房出血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受伤地点、致伤原因、就诊时间、并发症以及诊断治疗等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多发年龄为21~30岁.职业特点:五金、建筑工人发病高.受伤地点:多见于公共(活动)场所.156眼前房积血全部治愈,其中I级54眼治愈时间为1~3d,11级82眼为4~6 d,Ⅲ级20眼超过7d.[结论]挫伤性前房积血经合理治疗效果是肯定的.

    作者:黄巧玲;李娟;詹海珠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前列腺术后经硬膜外腔注射杜冷丁的镇痛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前列腺术后经硬膜外腔注射桂冷丁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某院自2009年1月~2010年1月间收治的13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两组患者均行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观察组术后采用硬膜外腔注射杜冷丁镇痛,对照组采用杜冷丁间断肌内注射法镇痛,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段的镇痛效果和术后48 h之内膀胱痉挛次数和膀胱冲洗液用量.[结果]观察组的术后6h、12h、24 h和48 h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膀胱痉挛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膀胱冲洗液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硬膜外腔注射杜冷丁用于前列腺术后镇痛,作用剂量小,镇痛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利于前列腺患者术后的恢复.

    作者:甘宁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高校教职工高血压与非高血压人群体检结果对比分析

    [目的]分析某校高血压与非高血压人群高体重指教、高血脂、高血糖、脂肪肝及眼底动脉硬化检出情况,为该校高血压及其他慢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该校2009年体检资料中高血压与非高血压人群的体重指数、血脂、血糖、脂肪肝及眼底动脉硬化异常检出情况作对比分析.[结果]高血压人群各项目异常率均明显高于非高血压组.[结论]对高血压的防治,应注重多重危害因素的联合干预,以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提高生命质量.

    作者:曹艳萍;桑文凤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X线检查结果分析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总结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X线特征,探讨X线检查诊断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35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者的X线检查结果,并计算X检查结果的诊断敏感度.[结果]①35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者,X线检查发现有胃排空延迟35例(100.0%),胃扩张31例(88.6%),胃食管反流26例(74.3%); “鸟嘴征”30例(85.7%),“线样征”29例(82.9%),“肩样征”25例(71.4%),“双轨征”22例(62.9%),“蕈伞征”20例(57.1%).②上述5项征象,以任意2项阳性即诊断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X线钡餐的诊断敏感度为100.0%;以任意3项阳性作为诊断标准,诊断敏感度为88.6%;以任意4项阳性作为诊断标准,诊断敏感度为65.7%;以5项同时阳性为诊断标准,X线钡餐的诊断敏感度为31.4%.[结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典型X征象包括狭窄、细长的幽门管以及肥厚压迫的幽门环肌.使用任意3项阳性作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诊断标准较好,可以得到较好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

    作者:陆煜州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超重、肥胖与生活方式关系的分析

    [目的]分析保定市六一社区居民生活方式与超重、肥胖之间的关系,为制定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资料来自保定市六一社区年龄≥40岁的城市居民,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检收集生活方式、膳食、身高、体重、腰围等资料.[结果]该社区男性和女性的BMI均值分别为24.90和24.06,其中男性142 (40.34%)人超重,34(9.66%)人肥胖,女性198 (38.45%)人超重,55 (10.68%)人肥胖.反映腹部脂肪水平的指标腰围男性和女性平均值分别为85.21和79.35,其中男性182 (51.70%)人≥85 cm,女性249 (48.35%)人≥80 cm.男性和女性中经常体力劳动、锻炼的组BMI值和腰围明显大干相应的不经常体力劳动、锻炼组;每天吃肉组的BMI值和腰围明显大于不经常或不吃的组,饮酒者比非饮酒者BMI值和腰围明显偏高,而牛奶、鱼类、豆类及豆制品、蛋类的分组男女都没有统计学的差别.[结论]该社区居民超重、肥胖情况严重,生活方式与其存在密切关系,应加强改变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宣教,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邬雪山;孙桂平;张晓艳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规范化培训护士培训初期焦虑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规范化培训护士在培训初期的焦虑状况,以期提出有效措施帮助学员缓解焦虑情绪.[方法]采用zung氏自评焦虑量表(SAS)对2008级规范化培训护士171名在培训初期的焦虑状况进行调查,将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规范化培训护士在培训初期的焦虑程度(42.63±10.17)显著高于国内普通人群焦虑常模(29.78±0.46).[结论]护士在培训初期,因多方面的原因会导致焦虑程度增加,临床带教老师应加强对他们的正确指导和疏导,缓解焦虑程度,能更积极地应对日常工作和学习.

    作者:谭其玲;马登艳;谷波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肺癌术后再次肺切除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肺癌术后再次肺切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7例肺癌术后患者再次手术治疗的临床资科,分析手术难度及术后恢复情况并总结治疗经验,随访分析全组病例生存情况.[结果]7例肺癌术后患者均为完全切除病灶,无术中及围术期死亡.7例胸膜腔粘连均严重,尤其肺门处肿瘤生长、浸润严重,3例患者肺门大血管破裂出血500 ml以上.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超出初次手术(P= 0.000).术后发生心、肺功能不全各1例,短期支气管胸膜瘘、伤口感染各1例.全组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50.0%和16.7%.[结论]虽然肺部肿瘤再次手术的难度和风险增大,但其成功率仍然很高,只要掌握好手术指征,再次手术仍然能够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方友平;李士亭;谈进;倪耀军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腹腔镜治疗盆腔手术后休克型输卵管妊娠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治疗盆腔手术后休克型输卵管妊娠中的优越性.[方法]54例盆腔手术史,休克型输卵管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手术组(研究组24例)和开腹手术组(对照组30例),进行未中术后情况分析对比.[结果]54例全部抢救成功,无并发症,两组在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术中出血、术后排气时间、应用抗生素时间,离床时间及术后发热,住院天数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优于开腹组,保守性手术成功率腹腔镜组明显高于开腹组.[结论]盆腔手术后休克型输卵管妊娠的手术抢救,在抗休克同时进行腹腔镜手术是安全可靠的,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相比较,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选择保守性手术成功率高的优势,可作为休克型输卵管妊娠有生育要求患者保守手术的首选.

    作者:李岩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高龄下肢骨折术后患者深静脉栓塞形成原因及预防措施

    [目的]探讨分析高龄患者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因素与预防措施.[方法]对11例高龄患者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DVT的因素进行分析,并给予积极有效地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康复训练、保护下肢静脉等,术后需严密观察病情、指导并帮助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等.[结果]高龄患者机体组织器官的生理性退变、外伤与手术导致静脉内膜损伤、血流缓慢及血液的高凝状态等是影响高龄患者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是高龄患者下肢骨折术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护理人员术后加强对患者的严密观察与护理,积极有效地预防护理干预措施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作者:赵子春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唐山市丰南区白内障患者的防盲手术的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探讨唐山市丰南区白内障患者的防盲手术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2008年10月~2010年12月配合残疾人协会资助开展“慈善燕赵、万人复明”工程对唐山市丰南区的白内障患者的进行了筛查和防盲手术治疗.[结果]178例(207只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中70~79岁患者所占比例高,其次是60~69岁,<50岁和≥90岁的患者所占比例小.复明活动的200例患者中,市区患者26例,占13.00%;农村患者174例,占87.00%,两者的比例为1:6.69.两者比较有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例(232只眼)白内障患者中术后脱残率为85.78%,脱盲率为92.67%;其中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的脱残率和脱盲率明显高于非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的脱残率和脱盲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仍然是高龄者的致盲眼病,白内障盲人所造成的社会负担较重,在老年、农村患者中因白内障引起盲目仍是唐山市丰南区白内障患者的防盲工作中存在的严重问题.

    作者:张国立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大面积头皮鳞状细胞癌术后头皮缺损的一期修复

    [目的]探讨不同修复方法在头皮鳞癌术后大面积头皮缺损一期修复与重建中的作用,并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组65例病人头皮缺损一期修复方法,其中游离皮片移植24例、带蒂转移皮瓣33例、游离皮瓣血管吻合8例.[结果]63例皮瓣及植皮成活,一期愈合;2例皮瓣小部分坏死,经换药二期愈合.[结论]根据创面的不同情况,选择适当的修复方法,一期修复头皮鳞状细胞癌术后缺损疗效良好.

    作者:王炜;李华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小儿断奶期的卫生保健分析

    [目的]对小儿断奶期的卫生保健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对小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应用询问法调查254名婴儿的断奶情况,同时对母乳喂养及断奶进行指导分析.追踪分析婴儿3~24月龄的体重与身高以及胸围等发育速度与水平,并对体型与Hb的含量进行分析.[结果]断奶期在4~6月龄婴儿占27%,7~9月龄婴儿占16.4%,10~12月龄婴儿占51.7%,在断奶期一次性进行断奶婴儿占90.2%,通过分析发现7~9月龄断奶婴儿在生长发育水平和速度及其体型等方面都要优于4~6月龄与10~12月龄婴儿.且发现采取过渡性断奶要比一次性断奶的Hb水平高.[结论]小儿卫生健康的断奶方式为过渡性断奶,健康的断奶时间为7~9月龄.

    作者:李永芹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未破型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后重复异位妊娠37例分析

    [目的]探讨未破型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后,重复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及3种不同保守治疗方式对重复异位妊娠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09年1月某院诊断为未破型输卵管妊娠患者198例,分别采用单纯MTX化疗、开放手术及腹腔镜手术3种保守治疗方式治疗成功,追踪其生育结局12~72个月,根据生育结局分为重复异位妊娠组和宫内妊娠组,根据治疗方式分为MTX组,开放组和腹腔镜组.[结果]① 37例(18.7%)患者发生重复异位妊娠,其中MTX化疗后17例,开放手术后12例,腹腔镜手术后8例.②异位妊娠组中存在不良孕产史、盆腔感染、盆腔粘连的患者分别占91.9%、91.9%和75.8%.③3种治疗方式异位妊娠发生率分别为16.8%、37.5%和12.3%,其中药物治疗组和腹腔镜手术组均与开放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药物治疗组与腹腔镜组手术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输卵管炎史、不良孕产史、盆腔粘连等因素可增加重复异位妊娠的发生,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可行药物治疗或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作为保留生育功能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且不增加重复异位妊振的发生率.

    作者:宁杨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江苏省城乡居民身体活动水平与模式分析

    [目的]了解江苏省城乡居民身体活动水平与模式.[方法]利用江苏省2007年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对3 932名15~69岁城乡居民的身体活动情况进行分析.参考世界卫生组织《身体活动问卷数据处理与分析指南》及美国身体活动纲要,用代谢当量(M ETs)计算身体活动量,将身体活动分为不足、中等、活跃3个水平.[结果]江苏省15~69城乡居民身体活动水平为不足、中等、活跃的比例分别为15.90%、37.28%、46.82%(标化后分别为18.41%、39.57%、42.02%);总身体活动量来自工作、交通、休闲时间锻炼的比例分别为58.09%、33.02%、8.89%(标化后分别为53.05%、34.77%、12.12%);每日静坐、睡眠时间分别为3.59、7.86 h,每日静态时间合计为11.45 h.[结论]江苏省15~69岁城乡居民整体身体活动水平尚可,工作与交通是居民身体活动的主要来源,今后应倡导居民更多的参加休闲时间锻炼、并减少每日静坐时间.

    作者:吕淑荣;潘晓群;向全永;武鸣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超声检查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52例妇产科急症患者行超声检查,将超声诊断结果与临床手术或病理诊断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超声诊断符合率90.79%,其中异位妊娠、急性盆腔炎、黄体破裂、卵巢囊肿蒂扭转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6.94%、89.29%、80%、54.55%.[结论]超声诊断在妇科急腹症中占重要地位,对妇产科急症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作为妇产科急症患者的首选检查.

    作者:王颖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重症监护病房肺炎克雷伯菌医院感染暴发调查及控制

    [目的]对医院重病监护病房发生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暴发进行调查,查明感染的原因、危险因素,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和对策.[方法]对重症监护病房4例患者在2009年3月22日~4月16日期问发生下呼吸道肺炎克雷伯菌感染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发现由于ICU内的气管切开病人,在进行开放式吸痰时,因咳嗽反射强烈,痰液从气管套管口向外喷溅,直接污染环境,医务人员操作时未严格执行手卫生和无菌操作,终导致了医院感染的暴发.危险因素为患者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全身情况差,其次是ICU病床布置,以及医务人员手卫生和无菌操作顺序.患者痰标本培养均为肺炎克雷伯菌,药敏谱高度相似性,推测为同源菌株.[结论]肺炎克雷伯菌是引起重症监护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之一,注意保持感染患者周围清洁的环境,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意识等措施能达到控制呼吸道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目的.

    作者:沈波;荣菊芬;许琴芬;孙维敏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特殊类型的膀胱结石61例分析

    [目的]探讨特殊类型的膀胱结石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总结61例特殊类型膀胱结石患者的治疗经过.[结果]所有患者均住院治疗,其中8例行耻骨上经膀胱切开取石并处理并发症,53例经电切镜外鞘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清石;术后2例切口裂开延迟2月康复,5例合并膀胱癌变行进一步治疗,余均按计划出院.[结论]特殊类型膀胱结石的发生主要与医源性因素有关,少数系行为异常及经济条件限制所致,一般可以经尿道微创治疗.

    作者:付逆;罗旭,;赵泽驹;李道兵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北京市大兴区1999~2008年猩红热发病分析

    [目的]分析近10年北京市大兴区猩红热的流行特征,探讨大兴区猩红热的防治对策.[方法]对大兴区1999~2008年猩红热流行病学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大兴区1999~2008年共发生猩红热病例743例,年平均发病率11.34/10万,无死亡病例,全年四季均有病例发生,但以春季为主;发病人群集中在1~10岁,职业以学生、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为主.地区以人口密集、流动性大的北部地区为主.[结论]大兴区猩红热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学生、托幼儿童是防治的重点人群.应通过对学校、托幼机构等重点单位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控措施,减少暴发疫情发生.

    作者:李冬梅;侯文平;刘海博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