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黄勇;饶莉;孙荣国;曾智
[目的]探讨产妇血清锌水平对新生儿血清锌和出生结局的影响.[方法]对河南省郑州市侯寨中心卫生院82例临产产妇进行回顾性健康问卷调查;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清锌的含量;卧式身长计、头围尺分别测量新生儿身长和头围;电子秤称量新生儿体重.[结果]产妇血清锌平均水平为0.688 μg/ml,新生儿脐带血血清锌平均水平为0.930μg/ml,新生儿血清锌水平明显高于产妇(P<0.05);新生儿平均身长为49.46 cm.平均体重为3.19kg,平均头围为33.87 cm;产妇血清锌水平在推荐的正常参考值范围内时新生儿出生身长及头围均高于血清锌水平低于该推荐值产妇所生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血清锌水平与胎儿脐带血锌水平无相关性(P>0.05);产妇血清锌水平与新生儿的身长和头围正相关(P<0.05);孕期服用保健品产妇所生新生儿平均身长、头围及体重分别高于未服用保健品产妇所生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血清锌水平可影响新生儿出生结局;孕期保持均衡全面的营养是保证新生儿良好出生结局的关键因素.
作者:温世宝;刘付东;耿雪;朱泉;朱彩荣;刘洁;崔留欣;张亚玮;巴月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进一步了解不同年龄、性别的蒙古族饮酒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采用对数线性模型的方法对各因素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进行分析.[结果]男性青年和老年组饮酒与高血压有关联(P<0.05),男性中年组及女性各组饮酒与高血压均无关联(P>0.05);男性各年龄组和女性中年组的饮酒量与高血压相关联(P< 0.001),而女性青年组和老年组饮酒量与高血压无关联(p>0.05);男性青年组饮酒年限与高血压有关联(P<0.05),男性中年、老年及女性各组饮酒年限与高血压无关联(P>0.05).[结论]蒙古族人群饮酒量与高血压相关联;对数线性模型方法是分析高维列联表交互效应的理想方法.
作者:赵宏林;刘永跃;佟伟军;林哲;张永红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迷走神经损伤对胸腺细胞发育及迁移的影响及NO参与调控的可能机制.[方法]采取颈部右侧迷走神经切断术,对大鼠胸腺组织进行酶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双标记,观察NADPH阳性细胞CD4、CD8的表达;不同时间点的大鼠胸腺左、右叶中NADPH阳性细胞分布的特点及数量的变化.[结果]NADPH、CD4或NADPH、CD8双标细胞分布于髓质及小血管周围.右侧迷走神经切断术后,胸腺右叶NADPH阳性细胞先增多后减少;在左叶有代偿现象.[结论]NO阳性细胞中包括不周发育阶段的胸腺细胞;建走神经损伤影响胸腺细胞发育及输出,其机制可能有NO参与.
作者:赵毓芳;董科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采用机械拍打小鼠腿部组织诱导机体的耐损伤变化,初步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60只链康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A、B、C、D、E组.A组不进行机械拍打,其余各组每天以50 HZ· min-1的频率、1N的强度机械拍打小鼠右腿10 min.B组拍打4d,C组拍打8d,D组拍打16d,E组拍打32 d.各组达到拍打时间后,取拍打部位组织做组织学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1)打拍部位肉眼改变:A组小鼠皮肤、皮下及肌肉组织颜色正常.B组皮肤红肿,皮下淤血明显.C组皮肤严重损伤,明显肿胀,表皮破渍,出血,肌肉萎缩.D组皮肤损伤逐渐修复,破损处开始结痂,皮肤变粗糙,变肌肉粗壮.E组皮肤损伤完全修复,皮肤更粗糙,角质层明显增厚,肌肉更粗壮.(2)普通显徽镜下观察:A组皮肤组织结构、肌纤维正常;B组皮肤组织结构不完整,肌纤维断裂,部分萎缩;C组皮肤组织结构破坏,肌纤维明显萎缩;D组皮肤组织结构完整,肌纤维萎缩逐渐减少,部分肌纤维增粗;E组皮肤组织结构完整,肌纤维明显增粗,肌束间隙变窄或消失.(3)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D组、E组拍打部位皮肤和肌肉组织的HSP70表达较A组明显增高.[结论](1)用一定频率,一定强度机械拍打小鼠腿部组织能诱导其产生耐损伤改变,雌雄鼠比较此变化无明显差异.(2)机械拍打可致小鼠受拍打部位皮肤肌肉组织中的HSP70表达上调.(3)机械拍打诱导小鼠产生耐损伤变化可能与局部组织重构、HSP70表达上调有关.
作者:林燕;余文静;张春燕;王顺容;李著华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评价吸入性扎那米韦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2010年8月~2011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发热流感样症状的病人70例随机分入吸入性扎那米韦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各35例,比较两组同的主要临床疗效指标的差异.[结果]吸入性扎那米韦组在体温起效时间、体温复常时间、流感症状缓解时间方面均短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入性扎那米韦组治疗后的流感病毒阴转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的流感病毒阴转率,二者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入性扎那米韦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有效.[结论]吸入性扎那米韦能有效治疗甲型和乙型流感,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李晓灵;辛隽;石雪梅;肖利威;冷博;毛碧容;吕春容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分析探讨急诊内科昏迷患者误诊的常见原因,进一步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我院2001~2010年收治的急诊内科21例误诊病例的病因、临床表现及误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误诊原因与医师采集病史不全、查体不仔细及诊断思维局限等因素有关;误诊率高的疾病分别为脑干卒中(23.81%)、急性心肌梗塞(23.81%)、低血糖昏迷(23.81%);其中脑干卒中预后差.[结论]昏迷原因复杂,应详细询问病史,认真全面体检,拓宽诊断思路及充分利用辅助检查,有效地减少误诊.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通过对成都市褐家鼠汉坦病毒带毒率调查,发现成都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鼠传播特征,为科学指导HFRS防制提供依据.[方法]鼠密度调查采用粉迹法,用免疫荧光法测定汉坦病毒抗原.[结果]成都市鼠密度灭前为8.18%,灭后为2.40%;褐家鼠带病毒率为4.42%.[结论]成都市市区褐家鼠种群携带汉坦病毒,在防制成都市肾综合征出血热时应以控制褐家鼠种群密度为主.
作者:邓良利;田汶佳;肖霖;何建邯;廖骏;蒋峥;刘竹;马林;时炜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研究上海市静安区2006~2008年儿童腹泻标本中分离的20株宋内志贺菌的耐药性和脉冲场凝胶电泳图谱特征.[方法]采用K-B法检测对16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并用WHONET 5.3软件对菌株的酎药性进行分析.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对菌株进行分子分型,通过同源性分析以确定菌株间的亲缘关系.[结果]20株宋内志贺菌对利福平和奈啶酸100%耐药,对四环素、氨苄青霉素、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85%.主要分为6种复合耐药型.19株宋内志贺菌被分成16个带型,聚类分析显示属于来源高度相似的克隆系.[结论]建立了本区的宋内志贺菌脉冲常凝胶电泳分析方法和初步带型数据库.宋内志贺菌存在多重酎药现象,抗生素型与基因型间无明确关系.
作者:李颐;崔生辉;罗蓓;胡雪明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分析郑州市金水区医疗资源整合的效果.[方法]采用文献研究及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取金水区4所乡镇卫生院医疗资源整合前后医护人员学历、职称、设备,门诊、住院人次及业务收入和参合农民就诊情况的变化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医疗资源整合后,4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学历水平提高(x2=11.849,P<0.05);初级以上职称比例下降(x2=29.227,P<0.05);万元以上设备增加了34台;门诊、住院人次及业务收入均增加;参合农民的门诊、住院人次均增加.[结论]区镇医疗资源整合提高了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学历水平,促进了门诊、住院人次及业务收入的增加.
作者:石磊;王慧慧;姜保俊;李研;李威威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研究老年性糖尿病遗传程度,探讨其遗传方式.[方法]对糖尿病患者及对照逐个进行家系调查,将其一级亲属(包括双亲同胞和子女)的人数及患病情况记录于调查表中,报据Palconer公式分别计算老年性和非老年性糖尿病的遗传度.[结果]老年性糖尿病人患者一级亲属的患病率(2.4%)远高于非老年性(0.42%).老年性糖尿病的遗传度为44.0%,非老年性糖尿病遗传度为67.1%.[结论]老年性糖尿病与遗传有关,符合多基因遗传.
作者:季洪斌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通过对健康体检者的健康风险评估结果的分析,了解健康体检人群中患病风险的分布情况和不同年龄、性别组同的差异性,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常见慢性病提供有参考价值的资料.[方法]对某医院787例体检人群采用中国国民健康风险评估系统进行慢性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Ⅱ型糖尿病和肺癌)风险预测,并将风险评估结果按性别、年龄进行分类比较.[结果]男性高血压和肺癌的“较高风险”发生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高血压、Ⅱ型糖尿病的“较高风险”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且不同疾病各年龄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较高风险”发生率随年龄呈先升高再下降的趋势.[结论]健康风险评估能够对特定的慢性疾病及其危险因素进行有效的预测和评估,可以补充完善健康体检的内容,并为健康体检者的疾病防治或健康管理提供相应的依据和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作者:窦晶晶;韩海军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液体疗法在胎儿官内缺氧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86例发生胎儿官内缺氧的孕产妇在常规吸氧、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治疗基础上,进行液体疗法;分别观察和监测所有患者胎心率变化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42例(48.84%)胎儿官内缺氧获得明显改善,胎心率不正常发生率32.56%较治疗前81.40%明显减少,两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液体疗法对于治疗胎儿宫内缺氧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母体及胎儿机体的微循环,从而改善临床缺氧缺血的不良症状.
作者:雷慧琼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评价2009年贵州省4个疟疾防治重点县实施休止期治疗(简称休治)的效果,为制定疟疾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三都、平塘、罗甸、榕江4个疟疾高发流行县为实施地区,发病率≥2%的8个自然寨确定全体常住人口为休治对象,1%<发病率<2%的35个自然寨确定疟史患者、患者家属及其四周邻居为休治对象,发病率<1%的704个自然寨确定疟史患者及其家属为休治对象.休治对象在春季疟疾休止期均给予氯喹/伯喹8日疗法.收集2009年疟疾发病个案调查表、疫情报表和统计表,分析比较疟疾发病情况.[结果]三都县2009年疟疾发病率为51.30/10万(168例),较上年106.61/10万的发病率下降51.88%(x2=63.25,P< 0.001);平塘县2009年疟疾发病率为9.19/10万(26例),较上年42.98/10万的发病率下降78.62%(x2=61.88,P<0.001);罗甸县2009年疟疾发病率为16.47/10万(53例),较上年37.96/10万的发病率下降56.61%(x2=27.23,P< 0.001);榕江县2009年疟疾发病率为44.84/10万(147例),较上年71.84/10万的发病率下降37.58%(x2=20.41,P<0.001).[结论]4个疟疾高发县实施休止期治疗后发病率明显下降,休止期治疗是降低全省疟疾发病率的一项重要举措.
作者:朱爱娅;徐建军;耿燕;李安梅;林广初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EGFP-N 1/rCNP并转染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观察CNP基因在其中的表达.[方法]利用RT-PCR方法从家兔腹主动脉组织扩增获得CNP基因全场全长编码区,克隆到含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上,构建重组载体pEGFP-N 1/rCNP.利用LipofectaminTM 2000脂质体将重组质粒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结果]重组质粒pEGFP-N 1/rCNP构建成功;将其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观察到目的基因CNP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家兔腹主动脉CNP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 1/rCNP,并可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作者:张剑;肖乐;龚昆梅;王昆华;张小文;欧阳一鸣;凌平;朱宇;刘为军 刊期: 2011年第22期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指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血栓形成所导致的急性心脏缺血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A)、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STEMI)、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NSTEMI).ACS患者的危险分层对该综合征的治疗和预后判断至关重要,近10年来大量研究报道了多种生物标志物在ACS患者危险分层中的价值,本文综述如下.
作者:朱秋玲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完美主义人格与家庭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Frost多维完美主义量表和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对297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①男性大学生的完美主义倾向要强干女性,在父母期望和父母批评两个维度上,男性得分显著高于女性;独生子女的完美主义倾向要强于非独生子女,在错误关注、怀疑行为和父母批评3个维度上,独生子女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②完美主义和总的家庭功能呈显著正相关,与其他各维度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相关.[结论]家庭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完美主义人格的形成,角色和情感介入两维度对完美主义具有的预测作用.
作者:章雷钢;李黎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研究农村留守初中生人格特征的影响因素,为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儿童版)和自编调查问卷对332名留守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留守初中生的个性较为内向、孤独.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监护人的态度、学习成绩、与父母沟通交流的频次、安置方式对留守初中生的精神质有显著影响(P值均< 0.01);好友个数、与父母沟通交流的频次对留守初中生的内外向有显著影响(P值均< 0.001).与父母沟通交流的频次、监护人的态度、安置方式、性别、学习成绩、教师的态度对留守初中生的神经质有显著影响(P值均< 0.05).[结论]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对留守初中生的人格特征有影响作用.
作者:贾文华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9月~2010年5月就诊于我院的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62例,男性27例,女性35例.年龄24~61岁,平均年龄(37.5±2.5)岁.所有患者平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1人,对照组常规阿托品及胆碱酯酶复能剂治疗,实验组加用醒脑静和纳洛酮.对比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入院后1h、24 h、48 h、72 h胆碱酯酶活性、清醒时间、死亡人数.[结果]实验组患者入院后24h、48 h、72h胆碱酯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平均清醒时间(13.52±2.15)h,无死亡;对照组(21.32±2.44)h,死亡5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取得理想效果,康复时间短,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惠明;高玉荣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在全球广泛流行,是引起乙型肝炎(Viral Hepatitis)和原发性肝细胞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PHCC)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采用根据HBV-X基因的序列设计针对起始密码的脱氧核酶来阻断HBV-X基因的表达,探寻X基因与肝细胞癌发生的机制,研究防治肝细胞癌的方法,对临床上进行肝癌基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Western blot、流式细胞仪以及RT-PCR等检测脱氧核酶对X基因的抑制作用.[结果]根据HBV-X基因的序列设计针对起始密码的脱氧核酶,导入能表达HBV-X基因的细胞系,通过流式细胞仪、Western blot以及RT-PCR等检测脱氧核酶在细胞系中对HBV-X基因的作用情况,发现DNA核酶对HBV-X基因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有一定抑制作用.[结论]利用脱氧核酶来阻断乙肝病毒X基因表达从而防治肝细胞癌的发生,降低肝细胞癌的死亡率,提高慢性HBV感染者的生存质量,具有很大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作者:沈雁冰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心电图对应导联出现ST段压低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66例心电图对应导联出现ST段压低患者,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但心电图对应导联未出现ST段压低的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统计两组患者出现其他冠脉病变、临床心功能分级、左心射血分数、严重心律失常、死亡发生率,总结心电图对应导联出现ST段压低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断、治疗中的临床意义.[结果]经研究显示,两组患者中,观察组患者的冠脉病变率、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值均<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功能分级、左心射血分数均较对照组差,P值均<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电图对应导联出现ST段压低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其他冠脉病变的重要信号,临床应及早采取干预治疗措施,以降低死亡率.
作者:黄炜;燕宪亮;吴建东;夏勇 刊期: 2011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