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影响因素分析

林琳;张起文;董建;刘凤仁;庄辉元

关键词:医务人员, 手卫生, 影响因素, 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医务人员手卫生问卷调查及手卫生微生物检测.[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职业(X2=3.40,P=0.07)、性别(X2=1.35,P=0.25),手消毒方式对(X2=0.77,P=0.38)医务人员洗手前的手卫生状况无显著影响;但年龄(X2=6.22,P=0.01)、单位类别(X2=9.23,P=0.01)、洗手方式(X2=4.75~7.59,P=0.00~0.03)及手卫生相关知识得分(X2=14.58,P=0.00)可显著影响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合格率;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证实,在排除其他混杂因素的影响后,职业(X2=4.34,P=0.04)、手卫生相关知识得分(X2=9.70,P=0.00)及洗手方式[(肥皂和流动水(X2=5.41,P=0.02)、消毒液浸泡(X2=5.83,P=0.02)]与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状况显著相关.[结论]针对影响手卫生的危险因素,应加强医务人员(特别是医生)手卫生相关知识的学习与培训,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121例围产儿死亡病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有效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年1月~2008年9月我院121例围产儿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4年1月~2008年9月我院围产儿死亡发生率为9.26‰,死胎死产原因以先天畸形居首位,早期新生儿死亡原因以早产居首位.[结论]规范产前检查,积极开展遗传咨询、产前诊断,早期发现胎儿畸形,加强高危妊娠管理,减少早产,才能有效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作者:万虹;李胜梅;孙玲玲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奶粉中一株阪崎肠杆菌的分离鉴定

    [目的]报道1株多项生化反应与标准菌株有不同之处的阪崎肠杆菌.[方法]对该菌株进行生化鉴定及毒力试验.[结果]该菌株多项生化反应与标准菌株及国内已报道菌株不同,并有较强的毒力和侵袭力.[结论]菌株经北京药品生物制品捡定所鉴定,确认阪崎肠杆菌.

    作者:高建新;陈海婴;卢兆芸;倪贤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人乳腺珠蛋白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表达

    [目的]构建人乳腺珠蛋白(hMAM)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MAM,并观察重组载体在COS-7细胞中的表达,为肿瘤DNA疫苗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PCR方法扩增hMAM基因,酶切测序分析后,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MAM.将重组载体用脂质体转染法转染入COS-7细胞,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结果]成功扩增hMAM基因,酶切测序结果表明,重组载体含有hMAM基因,在COS-7细胞中可检测到hMAM表达.[结论]hMAM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为进一步进行DNA肿瘤疫苗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赵矫;田强;赵小平;税青林;余红;刘岚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如东县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分析

    [目的]了解如东县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现状,为加强消毒管理,控制医源性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的要求进行采样检测.[结果]监测样品1 065份,合格973份,合格率91.36%;2007、2008年医疗机构消毒质量合格率分别为89.00%和9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5,P<0.05);不同规模医疗机构检测合格率依次为县级97.48%、中心级97.01%、民营88.77%,县级与中心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69,P>0.05),但县级、中心级与民营医疗机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36,P<0.005);不同监测项目中,以压力蒸汽灭菌器合格宰为高,达100.00%,室内空气低,为70.71%.[结论]各医疗机构消毒效果质量存在明显差别,今后要切实加强消毒知识培训和技术指导,加大卫生监管力度,才能有效防止医源性感染.

    作者:朱俊扬;徐春泉;张爱红;周培;李可铭;张秦;於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重庆市吸毒人群HCV和HIV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了解重庆市吸毒人群中HCV和HIV感染状况及吸毒方式、吸毒时间等与HCV和HIV感染的关系,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重庆市渝中区、渝北区、江北区、巴南区、南岸区、合川区、万盛区、永川区、开县、大足县的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MMT)收治的870名吸毒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制定统一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并采集静脉血进行HCV抗体和HIV抗体检测.[结果]870名吸毒患者中男性占75.5%,女性占25.5%,总的HCV抗体船性率为77.24%,女性阳性率(79.8%)略高于男性(76.4%),但无统计学意义(X2=1.06,P=0.31),年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X2=7.69,P=0.10),文化程度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5.06,P=0.17).单纯注射吸毒者的HCV抗体阳性率为83.15%,口吸或烫吸者的抗-HCV阳性率为46.97%,混合吸毒者的HCV抗体阳性率为65.00%,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4.76,P<0.001).共用注射器者的HCV抗体阳性率为88.27%,不共用者的HCV抗体阳性率为74.04%,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49,P<0.001).有720名吸毒者完成了HIV抗体检测,其中31名确认HIV阳性,HIV阳性检出率为4.3%.HIV阳性者中有27名HCV抗体阳性,HIV/HCV混合感染率为87.10%;HCV/HIV混合感染者与共用过注射器有关.[结论]重庆市吸毒人群的HCV、HIV感染率高,文化程度低,吸毒时间长.共用注射器等高危因素存在普遍.应当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控制HCV、HIV传播,降低感染率.

    作者:吴国辉;陈弘;孟雄;周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大姚县艾滋病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通过对云南省大姚县艾滋病感染流行情况进行分析,了解我县艾滋病流行趋势,探讨防治措施.[方法]对1997~2007年HIV/AIDS疫情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7~2007年底,大姚县累计发现HIV感染者/病人147例,其中AIDS病人21佣,死亡1例,艾滋病感染者127例,死亡10例;大姚县HIV/AIDS流行地区广泛,分布不均匀;HIV/AIDS 3种传播途径并存,2004年以前以吸毒传播为主,以后经性途径传播正迅速上升,超过吸毒传播.[结论]大姚县HIV感染进入快速增长期,艾滋病防治的重点是高危人群和外出务工人群;彝族特殊的生活习俗可能会加速艾滋病的传播,应加强对高危人群和一般人群进行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干预工作.

    作者:张晓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河南省部分地区农业劳动伤害流行病学及直接经济负担研究

    [目的]了解河南省部分地区农业劳动伤害的发生率、流行特征和直接经济负担,为制定农业劳动伤害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按地域随机抽取河南省10个县7 326名从事农业劳动的农民,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进行面对面访谈调查2007年农业劳动伤害发生情况.[结果]2007年河南省部分地区农业劳动伤害的总发生率为29.2%(95%CI为28.2%~30.2%),居前五位的分别是机动车车祸(29.O%)、跌倒或坠落(21.4%)、刀或锐器伤(17.2%)、钝器伤(15.5%)、农药中毒(11.8%);不同的性别、年龄阶段、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和居住地区间,农业劳动伤害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伤害导致的直接经济负担共计21 956.2万元,以机动车车祸造成的大,达1 0875.3万元,占49.53%;跌倒/坠落居第2位,为5 592.8万元,占25.47%;其他依次是农药中毒(2 235.9万元),钝器伤(1 964.6万元),刀/锐器伤(1 010.7万元),分别占10.18%、8.95%、4.60%.[结论]河南省部分地区农业劳动伤害发生率较高,给农业劳动者造成严重的健康危害,并导致极大的经济损失,有必要进一步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予以控制.

    作者:孙静;杨小芝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5.12汶川地震后绵阳市症状监测的分析

    [目的]早期探查传染病和食物中毒潜在暴发,预防震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方法]建立震后症状监测系统,对第1个月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5月15日~6月14日,症状监测系统30个报告单位,共监测报告发热10 9914人次,腹泻15 308人次,感冒82 689人次.医疗机构和医疗小组监测点有9个报告单位,报告灾民发热、腹泻和感冒罹患率分别为1.309%、1.430%和14.303%.[结论]症状监测系统的建立,为绵阳市抗震救灾卫生防疫分指挥部动态掌握灾区群众疾病发生状况,早期探查聚集性病例的发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存在数据不够完整和准确的问题,系统运作效果有待于科学评价.

    作者:李永清;刘昌弟;向定全;史映红;李仕一;何静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石家庄市麻疹暴发流行预测研究

    [目的]建立麻疹疫情预测灰色模型GM(1,1),探讨其应用于石家庄市麻疹暴发流行预测的可行性.[方法]根据1980~2007年石家庄市麻疹发病率数据建立麻疹暴发流行预测灰色模型GM(1,1),外推预测近两次暴发流行高峰.[结果]石家庄市麻疹暴发流行预测模型为T(1)(k)=18.3585e0.3350(k-1)-15.3585,近期麻疹流行高峰年分别是2018年和2033年.[结论]GM(1,1)模型较好地拟合了石家庄市麻疹暴发流行趋势,其预测结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喻文雅;刘君卿;史春伟;刘会喜;马莉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曲靖市健康人群白喉破伤风抗体水平调查

    [目的]了解人群免疫状况,为制定免疫策略、评价免疫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对曲靖市1 035人健康人群进行白喉破伤风疫苗免疫史、抗体水平调查.[结果]白喉和破伤风抗体总阳性率分别为59.18%和70.54%,抗体阳性率以1~2岁组高,16~20岁组低;白喉和破伤风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T)分别为1:17.92和1:23.2;不同年龄组、不同地区之间人群白喉和破伤风抗体阳性率和GM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曲靖市健康人群小年龄组白喉和破伤风抗体阳性率、GMT较高,但随着年龄增大,抗体水平呈下降趋势.[结论]不同地区免疫规划工作发展不平衡;今后应重视大年龄组人群的白破二联疫苗的加强免疫工作,提高人群免疫水平,做好白侯、破伤风的防控工作.

    作者:速存芬;钱晏飞;钱瑞雨;徐文涛;陈磊;李梓娴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霍乱弧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优化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检测样品中霍乱弧菌的多重PCR方法,优化霍乱弧菌多重PCR的反应体系和循环参数.[方法]根据霍乱毒素ctxA、toxR、O139群特异性基因、O1群特异性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对引物浓度、PCR缓冲液的浓度、Mg2+浓度、退火温度及其延伸时闻等条件进行优化.[结果]4对引物在不同血清型霍乱弧菌DNA模板中能特异扩增出不同的条带.在同一反应体系中,较低的延伸温度可以提高霍乱弧菌多重PCR检测的灵敏度.[结论]通过对霍乱毒素多重PCR反应体系不同因素的优化,建立了稳定可靠的霍乱弧菌多重PCR检测平台.

    作者:杜联峰;杨泽;余妍;孙万邦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饮食因素与妊娠期糖尿病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饮食因素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关系,为指导孕妇合理营养,预防GDM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膳食频率法对GDM组和对照组进行调查,计算每日各种主要食物的摄入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GDM组甜食、香肠类制品、烧烤、煎炸类食物的每日摄入量明显较高(P<0.05);GDM组海产类、粗粮每日摄入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饮食因素与GDM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关联,应加强孕妇健康教育,指导孕妇合理饮食.

    作者:车千红;董幼丹;赵文娟;贾丽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HBV感染孕妇其肝功能情况对新生儿HBV感染的影响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孕妇,其分娩前肝功能情况与新生几感染HBV的关系.[方法]67例慢性乙型肝炎的孕妇与1373例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孕妇,其新生儿出生后2 h内静脉取血,进行血中乙肝病毒标志物含量的比较.[结果]HBV感染合并妊娠,其分娩时肝功能异常与肝功能正常孕妇所生新生儿在宫内从母体获得的HBV标志物无差异.[结论]新生儿从母体获得的HBV标志物与母亲肝功能无关.

    作者:国心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不孕妇女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感染及耐药分析

    [目的]了解女性不孕症患者支原体感染状况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择柳州地区不孕妇女332例,其中原发不孕138例,继发不孕194例,并选择120例正常生育妇女做对照,取宫颈分泌物做Uu、Mh检测,并对阳性者做药敏试验.[结果]不孕症患者支原体阳性率45.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继发不孕组与原发不孕组相比,支原体阳性率无差异(P>0.05);支原体感染以Uu为主,Uu+Mh次之;Uu对美满霉素、强力霉素、交沙霉素、环脂红霉素较敏感,Uu+Mh对美满霉素、强力霉素较敏感,它们可用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Uu+Mh感染的耐药率升高,多重耐药现象严重;Uu对4种抗生素耐药所占比例高(26.2%),Uu+Mh对10种抗生素耐药所占比例高(50%),Uu、Uu+Mh对抗生素的耐药种效不一致.[结论]柳州地区不孕症患者支原体感染率高,且多重耐药,但对强力霉素、美满霉素较敏感.

    作者:韦柳华;蒋利君;李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医务人员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及应付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了解不同性别、婚姻状况、不同岗位、职业、职称、学历的医务人员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差异性及三者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判断方便抽样方法,运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应付方式量表对杭州市两家医院的87名医务人员进行测评,运用t检验及相关性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不同性别医务人员在主观支持因子上有统计学意义;医务人员婚否与解决问题、幻想、合理化园子和神经质维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岗位、不同学历医务人员间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和应付方武上并无统计学意义;在职业选择中医生和护士之间在主观支持因子上存在差异;不同职称等级上在解决问题、主观支持因子上有统计学意义;医务人员的内外向维度与求助、利用度呈正相关,神经质维度与医务人员的应对方式存在显著的相关;退避因子与医务人员的社会支持情况有显著相关;客观支持和利用度与退避、幻想呈负相关.[结论]医务人员当中男性对在社会中受尊重,被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都要比女性高;已婚更具有成熟的应对方式,情绪稳定性也更好;医生群体在社会中受尊重,被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比护士群体高;职称越高具有更成熟的应付方式,被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也要更高;好交际、热情外向和自我控制能力较好的医务人员在应激情况下能更好的利用社会支持;采取积极的应付方式能更多的获得物质、社会关系的直接援助.

    作者:王岚;陈品序;俞爱月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早产儿孕母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早产儿孕母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HPLC-FD)检测60例胎龄为28~34周早产儿孕母和30例于孕31~34周采血的非早产儿孕母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用直线相关等统计方法分析早产儿孕母hcy水平与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早产儿孕母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7.56±2.97 μmol/L)显著高于非早产儿孕母(5.96±2.54 μmol/L),P=0.013;孕母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受孕周、叶酸水平直接影响,尤其与叶酸水平存在密切负相关(早产儿孕母组γ=-0.844,P=0.000;非早产儿孕母组γ=-0.658,P=0.000),而与年龄无直接关系.[结论]早产儿孕母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受生理、饮食等因素影响,随孕周大小、叶酸水平高低变化.

    作者:赖毓冕;何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2002~2005年金山区甲状腺癌流行病学现况分析

    [目的]对上海市金山区2002~2005年甲状腺癌发病和死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其分布特征及其规律,为预防、干预提供基础信息.[方法]根据ICD-10、ICD-02,对2002~2005年恶性肿瘤报告卡进行分类、统计,计算甲状腺癌发病率、标化发病率、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截缩率、累积率、并进行X2检验.[结果]甲状腺癌4年平均发病率为5.50/10万,标化发病率为3.77/10万;男女粗发病率性别比为5.44:1,有显著性差异(X2=55.36,P<0.05);4年间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从2002年的3.40/10万上升到2005年的8.95/10万;男性年龄分布高峰是80~岁,达到9.67/10万,其次70~岁组为6.06/10万,女性年龄分布高蜂是45~岁组,达到18.98/10万,其次40~岁组为15.18/10万.甲状腺癌的平均死亡率0.38/10万,标化死亡率为0.19/10万,男女粗死亡事性别比为1:1,无显著性差异(X2=0.12,P>0.05);4年甲状腺癌的死亡率无明显波动,男性年龄分布高峰是80~岁组达到9.67/10万,女性年龄分布高峰也是80~岁组达到10.98/10万.[结论]金山区甲状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女性更为明显,发病高峰以青壮年女性为主,因此要进一步探讨甲状腺癌危险因素以便采取干预措施,提高人群健康水平.

    作者:干红卫;高霞;王海燕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2007~2008年大埔县卫生监督抽检样品微生物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大埔县卫生监督抽检样品徼生物污染状况,为卫生行政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国家标准检验方法和卫生标准规定,对近两年来大埔县卫生监督采集的样品进行微生物指标检测,对检测结果汇总,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7~2008年共检测各类样品1 814份,合格1 020份,总合格率为56.23%,2008年的总合格率(62.48%)比2007年的总合格率(51.15%)有所提高,不同种类样品的微生物检测合格率有差异,其中食品、公共场所这2类样品微生物检测合格率两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占全年抽检食品60%以上的肉与肉制品的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的合格率,两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对餐(饮)具消毒效果的检测,2007年与2008年对比,两年检测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埔县各种健康相关产品的微生物污染较严重,建议以后要进一步加强卫生监督管理.

    作者:曾丽珍;李玉兰;杨素芬;曹秀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广东省输入性恶性疟的应急处理措施及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广东省输入性恶性疟的应急处理措施及效果.[方法]根据广东省1989~2008年输入性恶性疟疫情报告卡及其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进行处理措施及效果评价.[结果]对1989~2008年的226例输入性恶性疟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后,没有发现继发病例.[结论]对输入性恶性疟传染源控制和传播媒介防控所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可阻断恶性疟的传播.

    作者:潘波;林荣幸;吴军;阮彩云;何群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扬州市男男性接触者艾滋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男男性接触者(MSM)关于艾滋病的知识、态度、行为、信念等情况,为确定有效的干预措施和预防控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22名感染艾滋病的MSM按调查时间序列进行1:3比例的配对,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病例对照分析.[结果]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病例组与对照组间梅毒感染情况、1年内有性病症状、半年内有高危行为、近半年有同性肛交偶然性伴等4个因素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1年内有性病相关症状可能是艾滋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在MSM人群中开展宣传干预工作,应着重提高该人群HIV/STDs感染危险性意识,减少性伴数,提高安全套使用率.

    作者:张军;王志军;姜辉;马小剑;孙丽;周乐;黄瑶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