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某部队基层官兵AIDS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高秋菊;刘天鹏;徐忠华;燕颖军;高连勇;郭魁亮;贾庆军

关键词:基层官兵, AIDS, 知识, 态度, 行为
摘要:[目的]了解部队基层官兵AIDS知识态度高危行为的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对某部基层479名官兵进行了AIDS知识、态度和高危行为的现况调查. [结果](1)AIDS相关知识的正确回答牢高为95.20%,低为29.65%;态度期望回答率高为86.01%%,低为27.77%;高危行为期望回答率高为92.900%,低为53.45%.对AIDS预防措施的认知水平回答正确率高为83.73%,低为45.30%.(2)对AIDS知识态度行为得分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总分与年龄、学历因素有关联(t=2.37,t=2.18,P值均<0.05),与家庭驻地、兵龄无明显关联(t=0.89,t=0.96,P值均>0.05).24岁~年龄组官兵其知识、态度、行为分值及总分明显高于~20岁及以下年龄组(P<0.05).大专以上学历者其态度、行为分值及总分明显高于中专及以下学历者(P<0.05). (3)相关分析发现.行为与知识、行为与态度、态度与知识均呈正相关(P值均<0.01). [结论]部队基层官兵时AIDS知识的掌握尚不够理想,其态度和行为不太乐观,应加强部队基层官兵AIDS相关知识的教育、端正其态度、引导其行为,以促进广大官兵身体健康,为保障部队战斗力服务.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和疗程. [方法]将136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A、B两组为治疗组,C组为对照组.3组均给予脑出血的常规治疗,A组在脑出血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30 mg+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30 min内滴完,每天2次,7 d为一疗程,B组依达拉奉疗程为14 d,其他治疗同A组,C组仅给予脑出血的常规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分别对3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结果]与治疗前比较,3组病人在治疗后14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均有改善,治疗组A和B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A与B在治疗后14 d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安全有效,疗程7 d、14 d疗效无区别.

    作者:高展;江锦霞;魏瑞鹏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自杀死亡的发生与分布特征研究进展

    自杀日趋成为世界各国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自杀的发生与自杀工具的易获性有关.自杀在不同的国家间、城乡间分布不同.自杀有明显的季节性.在中国,服毒自杀为多见,地点以在家中为主.自杀人群分布具有性别、年龄、职业分布、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经济状况和种族特征.目前国际上对自杀采取三级预防模式.

    作者:夏云;邹宇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无锡市2008年食物中毒情况分析

    [目的]通过对无锡市2008年食物中毒情况的分析,揭示其分布,类型和原因,为制定相应对策提供依据. [方法]对各县、区上报的食物中毒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2008年无锡市共发生食物中毒27起,中毒人数348人.从分布看,食物中毒多发生在第2、3季度,尤其集中在第3季度,中毒起数占总起数的77.7%,以细菌性食物中毒为主,中毒起数和人数分别占92.6%和91.1%,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主要是副溶血性孤菌,分别占细菌性食物中毒总起数和总人数的40%和50.5%,引发食物中毒的责任单位以饮食服务单位为主,占到中毒总起数和总人数的48.1%和48.0%,引起食物中毒占首位的食品是肉及肉制品,分别占中毒总起数和总人数的33.3%和27.3%.[结论]加强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在重点季节,加强重点场所,重点食品的监管力皮是预防食物中毒的重要措施.

    作者:刘萍;周伟杰;诸芸;艾永才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戊肝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戊肝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血清抗体的携带现状以及HEV与HBV重叠感染状况.[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USA)法对94例戊肝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人群血清标本开展抗HAV-IgM、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抗-HCV、抗HEV-IgM、抗HEV-IgG检测,对两组研究对象实验室检测结果用X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病例组抗HEV-IgM和抗HEV-IgG阳性率分别为27.66%和89.36%,密切接触者组抗HEV-IgM和抗HEV-IgG阳性率分别为4.94%和64.20%,两组人群抗HEV-IgM和抗HEV-IgG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组与密切接触者组伴HBV感染率分别为34.04%和30.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0,P=0.65). [结论]戊肝密切接触者有较高的抗HEV-IgM和抗HEV-IgG阳性率,戌肝患者与密切接触者人群相比耒显示出较高的HBV感染率.

    作者:何义林;罗锋;马智龙;曹淑清;张俊岭;陆祥彬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ApoA5-1131T/C基因多态性与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的关联研究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A5(Apolipoprotein A5,ApoA5)-1131T/C基因多态性与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及体内脂质谱的关系.[方法]依据病例一对照设计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技术测定维吾尔族体内脂质谱;应用PCR-RFLP法对维吾尔族的54例2型糖尿病患者、54例糖耐量异常患者和108名正常人ApoA5-1131T/C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 [结果]3组人群的ApoA5-1131T/C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3种基因型的T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C等位基因的TG高于T.Li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依次是TG(P=0.001)和腰围(P=0.027).[结论]ApoA5-1131T/C基因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不具有相关性,但与TG水平相关.

    作者:肖辉;张月明;李涵秋;郑玉建;刘珊;李萍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子宫内膜样腺癌中PTEN蛋白表达及MVD检测的意义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样腺癌中PTEN蛋白(张力蛋白同源第十号染色体丢失的磷酸酶基因)表达及肿瘤血管形成的状况,探讨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 [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正常子宫内膜和6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中PIEN和CD34蛋白表达,计数相应的徽血管密度(MVD). [结果](1)正常子宫内膜中PTEN阳性表达率100%,癌组织中PTEN阳性表达率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癌组织中PIEN表达的缺失与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及临床分期有关. (3)癌组织中MVD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0.05). (4)癌组织中PTEN表达与MVD呈负相关(r=-0.81,P<0.05). [结论]PTEN基因突变和/或缺失可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发展和血管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刘建辉;高志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微波配合药物治疗9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效果观察

    [目的]分别采用微波治疗仪配合药物治疗及单用药物治疗9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并现察其疗效. [方法]治疗组90例,给予力美松0.1口服,每天2次,维生素B1针100 mg肌肉注射,每天1次,维生素B12针1.0 mg肌肉注射,每天1次等药物治疗,另外加用微波照射bid,与仅采用力美松0.1口服,每天2次,维生素B1针100 mg肌肉注射,每天1次,维生素B12针1.0 mg肌肉注射,每天1次等药物治疗的90例带状疱疹患者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痊愈率为70%,有效率为94.4%,面对照组的痊愈率为44.4%(X2=13.70,P=0.00<0.05),有效率为74.4%(X2=6.57,P=0.01<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波治疗仪配合药物治疗能更好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值得推广.

    作者:黎昌强;廖勇梅;何渊民;陈德宇;雷启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安徽省艾滋病防治示范区典型项目成本分析

    [目的]以安徽省第二类艾滋瘸防治示范区典型县的经费使用、分布为着重点,评估项目的进展及成效.[方法]项目实施4年以来各项活动及经费支出的原始凭证,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各种会计报表及自查总结等资料为依据,对成本进行归集和测算.[结果]从防治体系建设、公共宣传、预防性干预和抗病毒治疗、项目计划及管理以及多部门工作开展等几个方面对项目实施进行成本归集.项目实施的4年期间,防治体系建设在总成本中的构成比逐年减小,项目计划及管理和多部门合作的构成比逐年增加.针对HIV感染者及高危人群的直接成本逐年增加,从2004年的4 780.5元,2005年6 594.0元,2006年16 9725元到2007年20 773.0元,而针对大众的间接成本在2005年达到高(174 030.6元). [结论]根据项目实施的进程将其拟合为准备期、进行期和维持期3个阶段,对每个阶段的特点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完善项目管理.准备期经费使用集中在基线调查、召开启动性会议及培训防治人员;项目进行期主要开展各种形武的宣传活动和VCT实验室的建立,由于处于探索阶段,对于艾滋病相关人群的支持形式可以多样化;在维持期间,各种活动依据前两个阶段的经验调整性进行,因向外发包的款项数目较大,示范区项目办应加强后续的延伸督导工作.

    作者:陈瑞瑞;阎正民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肺结核发病率预测中灰色模型的应用

    [目的]运用灰色模型预测某市肺结核发病率.探索数据波动较大的情况下,适用的灰色模型预测方法.[方法]根据某市1997~2008年肺结核发病率数据分别建立动态GM(1,1),新陈代谢GM(1,1)和常规GM(1,1).比较3种模型预测精度和准确性,选择合适肺结核发病率的预测模型并进行外推预测.[结果]检验性预测中,3种模型预测精度均为一级,预测值相对误差依次为-13.56%、-12.27%和-31.18%.将动态GM(1,1)和新陈代谢GM(1,1)作为该市肺结核发病率预测模型,两种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分别为二级和四级.采用动态GM(1,1)对该市肺结核发病率进行外推预测,2009年、2010年该市肺结核发病率分别为90.22/10万、89.66/10万. [结论]针对该市肺结核发病率数据波动较大的情况,采用动态GM(1,1)进行预测是比较适用的方法.

    作者:张驯;黄浩;周敏;袁萍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厄洛替尼与化疗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观察厄洛替尼(erlotinib)与化疗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76例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老年NSCLC患者(≥65岁),分为两组,试验组42饲,服用厄洛替尼(150mg,口服,每天1次)治疗直至病情进展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对照组34例,给予以铂为基础的两药联合方案或单药化疗. [结果]厄洛替尼组和化疗组的客观有效率分别为31.0%(13/42)和25.0%(8/32),疾病控制率分别为69.0%(29/42)和65.6%(21/32),疾病进展时间分别为6.5个月和5.9个月,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8个月和7.2个月,厄洛菩尼组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度疹和腹泻,多为I度~Ⅱ度,无因不良反应需停药者,化疗组不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下降、呕吐和脱发,多为I度~Ⅱ度,有2例患者在第一周期化疗后出现Ⅳ度白细胞下降而停止化疗,改用厄洛替尼治疗. [结论]厄洛替尼治疗老年晚期NSCLC疗效不差于化疗,但不良反应比化疗小,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陈萍;徐聂;侯梅;王海燕;王泽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乳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CA153、CEA、CYFRA21-1、TSGF联合检测对乳腺癌诊断的意义. [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检测CA153、CEA、CYFRA21-1,化学比色法测定TSGF. [结果]乳腺癌患者血清CA153、CEA、CYFRA21-1和TSGF水平及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女性对照组及乳腺良性肿瘤对照组(P<0.05);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诊断准确性均比单项检测高.[结论]联合检测血清中的CA153、CEA、CYFRA21-1、TSGF对乳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班副植;黄承乐;黎荣能;农世泽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深圳市光明新区光明街道居民健康水平调查

    [目的]对光明新区人群健康水平进行分析,从而为光明新区的发展提供客观准确的人口健康资料.[方法]收集2005~2007年光明新区光明街道的人口学资料(包括户籍人口、暂住人口)、死亡资料等,对人口结构及死亡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编制简略寿命表和去死因寿命表计算平均期望寿命和去死因寿命. [结果](1)调查2005~2007年3年平均人口81 306人,户籍人口:暂住人口为1:2.88,男:女为1.25:1; (2)居民3年平均粗死亡率为1.14‰,前5位主要死因分别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脏病、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呼吸系统疾病; (3)平均期望寿命为84.07岁(男性82.72岁、女性85.84岁). [结论]人群健康水平良好,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作者:吴云杰;杨德辉;黄鹏飞;杨飞鹏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环介导等温扩增快速检测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I型方法建立

    [目的]建立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快速检测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I型方法. [方法]将HTLV-I的PX基因转染pUC57构建HTLV-I检测参考菌株,针对PX基因设计LAMP和PCR引物,用正交实验设计优化反应体系,并考察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 [结果]25μl LAMP佳反应体系为:外引物02 μmol/L、内引物1.8 μmol/L、dNTP 2 000 μmol/L、Mg2+4 mmol/L、甜菜碱0.4 mol/L、BstDNA聚合酶8 U;佳反应条件为64℃恒温反应60min.[结论]LAMP方法具有灵敏、特异、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的特点,可为HTLV-I的快速检测提供新手段.

    作者:李涌;白松涛;许欣;刘渠;徐亚军;陈应坚;甘莉萍;杨慧;杨坤祥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检测奇异变形杆菌方法的建立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快速且特异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 [方法]针对奇异变形杆菌脲酶调节子编码基因(ureR)特异性序列的6个位点设计4条LAMP引物,65℃孵育约60min,完成对奇异变形杆菌的扩增,扩增产物经电泳和酶切鉴定.利用LAMP和普通PCR方法同时检测1株奇异变形杆菌和13株非奇异变形杆菌来验证LAMP方法的特异性;将奇异变形杆菌菌液做一系列10倍稀释后用LAMP和PCR方法同时进行检测来比较两者敏感性. [结果]1株奇异变形杆菌扩增出LAMP特征性梯状条带,13株非奇异变形杆菌没有出现LAMP扩增,酶切也证实了LAMP产物的特异性;LAMP检测奇异变形杆菌的特异性与普通PCR相同,但其敏感性比普通PCR高10倍:LAMP检测奇异变形杆菌的检测下限为5 cfu/ml,PCR检测下限为50 cfu/ml.LAMP检测速度相比PCR更快速,在60 min内即可完成扩增反应.[结论]建立了一种特异、敏感、快速且不需要特殊设备的奇异变形杆菌LAMP检测方法,有望用于奇异变形杆菌的快速检测.

    作者:苏良;张如胜;宋克云;魏泉德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其预防

    [目的]探索与手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 [方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结合自身临床经验,从与切口感染相关的患者因素、医务人员因素、医疗干预因素及环境因素4方面着手进行分析. [结果]与术后切口感染有关的以上4方面因素,均在末后切口感染的发生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结论]术前和术中控制好各种与切口感染相关因素,有利于减少和尽可能避免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

    作者:雷泽华;张道宝;俞慎林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西地那非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肺动脉高压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西地那非对小儿先天性心脏手术后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影响. [方法]总结2005年11月~2008年11月间应用西地那非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手术后量度肺动脉高压共16例.所有病例均在术前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为重度肺动脉高压.16例先天性心脏瘸患儿术前均给予5~7 d的间断吸氧,口服卡托普利以及应用强心利尿.术前1 d停用洋地黄类药物,行心内畸形矫治术.所有病例术后均给予持续镇静和镇痛,保持适度的过度通气,维持轻度呼碱状态,同时积极纠正各种水、电解质紊乱及代谢性酸中毒.给予多巴胺,米力农,强心治疗,前列腺素E1维持肺血管扩张.经上述处理无效者,给予高浓度吸氧,增加前列腺素E1用量,肺动脉压仍无明显下降,肺氧合功能无进一步改善,即给予口服西地那非,每6 h 1次.观察患者肺动脉压、动脉血压、血氧饱和度、动脉氧分压、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吸氧浓度的变化. [结果]服用西地那非1 h以后,16例患者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渐上升,肺动脉压开始下降,体循环血压稳定或稍增高.1~2 d后,吸氧浓度渐降低,肺动脉压基本稳定,无进一步上升,肺氧合功能改善,并顺利撤商呼吸机.16例患者顺利出院.[结论]西地那非用于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严重肺动脉高压具有应用方便、疗效可靠等优点.

    作者:钟士庆;郑景浩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健康管理对糖尿病患者认知和行为改变的效果评价

    [目的]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管理,并从认知、行为、生活质量、焦虑程度4个方面进行评价,以探寻有效的健康管理模式. [方法]选取某市三甲医院内分泌科门诊糖尿病患者114名,随机分为干预组(57人)和对照组(57人).两组均逐一填写调查问卷,对干预组实施为期5个月的健康管理,5个月后,两组患者再次填写问卷.[结果]5个月后,干预组其认知、行为评分均增高,改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行为评分出现下降.干预组生活质量评分、焦虑评分均降低,其改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焦虑评分均增高.[结论]健康管理能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认知,熏塑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陈于;韩令力;李启富;刘智平;余卫红;丁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深圳市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与基因突变分析

    [目的]了解我市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与基因突变情况,分析耐药表型与基因突变的相关性. [方法]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培养、鉴定结核分支杆菌;应用药敏试验、单链探针反向杂交试验技术(LiPA)和基因测序分析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性与基因突变情况. [结果]50株结核分支杆菌中,12株耐INH,7株耐RFP,15株耐SM,2株耐EMB.LiPA检测耐RFP阳菌株,4株rpoB基因531位TCG→TTG突变;耐INH菌株中5株KatG基因315位AGC→ACC突变;酎SM菌株中6株、SM敏感株1株rpsl基因43位AAG→AGG突变,1株耐SM菌株rpsl基因88位AAG→AGG突变;rrs基因未检测到突变;1株耐EMB菌株与1株EMB敏感株的embB基因306位发生ATG→GTG突变. [结论]我市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增加趋势显著,加强监测与综合干预非常必要.

    作者:陈应坚;徐亚军;梁疆莉;刘渠;刘衡川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西安市2004~2007年肺结核病人发现及治疗转归分析

    [目的]分析西安市2004~2007年肺结核病人发现与治疗转归情况,为结核病防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方法]根据西安市2004~2007年结核病控制工作月报表、季报表进行病例发现及治疗管理水平分析. [结果]4年登记新涂阳肺结核病人70314例,占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的比例从2004年的19.42%提高到2007年的44.94%,登记率从2004年的16.62/10万上升到2007年的24.31/10万,平均治愈率为91.84%. [结论]西安市实施国家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以来,肺结核病人发现与治疗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作者:尚淑琴;刘卫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5μg和10μg两种剂量重组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的Meta分析

    [目的]评价5μg×3与10μg×3两种重组乙肝疫苗免疫方案的阳转率差异. [方法]检索1994年以来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乙肝免疫方案的比较研究文献.采用Meta分析综合比较5μg×3与10μg×3两种乙肝免疫方案在免蔹后1个月和免疫后1年的抗HBs转阳宰. [结果]共入选文献14篇,经过Meta分析,免疫后1个月10μg×3组的阳转率相对干5μg×3组的阳转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OR为1.68(95% CI:1.20~234);免疫后年10μg×3组的阳转率相对于5μg×3组的阳转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OR值为2.95(95% CI:1.72~5.07).[结论]10μg×3的乙肝免疫方案在免疫后1个月和1年时,较5μg×3的免疫方案有更高的阳转率.

    作者:陈博;刘柳;张菊英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