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病原学研究

李春梅;钟晓祝;杨艳;谭细兰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 病原菌
摘要:[目的]了解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CVC-RI)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加强监控.[方法]前瞻性调查215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或怀疑感染时拔管进行导管尖端细菌培养.[结果]导管尖端细菌培养215例,59例检有病原菌,检出率为27.44%.从59例阳性标本中共分离出61株病原菌,革兰阳性球菌23株(37.7%),革兰阴性杆菌23株(37.7%),真菌15株(24.6%).位于前5位的细菌是表皮葡萄球菌(13.1%)、克柔假丝酵母菌(11.2%)、金黄色葡萄球菌(9.8%)、铜绿假单胞菌(6.6%)、不动杆菌(6.6%).[结论]导管相关性感染病原菌以葡萄球菌为主,其次是克柔假丝酵母菌,均为表皮常见菌,因此,加强置管部位皮肤消毒、保持置管部位皮肤清洁、干燥是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重要措施.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CK19 mRNA在早期宫颈癌淋巴结微转移中的研究

    [目的]通过检测早期宫颈癌前哨淋巴结(SLN)中CK19 mRNA(cytokeratin 19)的表达,探讨CK19 mRNA对宫颈癌淋巴结微转移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①选择2007年12月~2008月12月昆明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妇科肿瘤临床研究中心早期宫颈癌初治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行子宫广泛切除术和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②采用放射性核素联合亚甲蓝的方法识别SLN,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SIN中CK19 mRNA的表达,与常规病理组织学方法比较,分析CK19 mRNA对早期宫颈癌淋巴结徽转移检测的临床意义.[结果]①30例宫颈癌患者共检出SLN标本55枚,其中常规病理组织学方法检测SLN阳性率为14.5%(8/55).经RT-PCR法检测SLNCK19 mRNA阳性率为32.7%(18/55).经常规病理组织学方法证实无癌转移的47枚淋巴结中,10枚CK19 mRNA表达阳性,阳性率为21.3%(10/47).二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CK19 mRNA表达与病理类型有相关性(P<0.05).[结论]与传统的病理组织学比较,采用RT-PCR技术检测淋巴结中CK19 mRNA袭达能显著提高微转移的检出率.

    作者:杨宏英;卢玉波;崔友红;张红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综合评价在乡镇卫生院免疫规划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乡镇卫生院免疫规划工作的综合评价方法,为免疫规划工作综合评价提供借鉴.[方法]以自贡市的91个乡镇卫生院为评价对象,采用综合评分法、Topsis法、秩和比法、综合指数法对各乡镇卫生院的免疫规划工作进行综合评价,并采用均值组合评价法对结果进行组合.[结果]4种综合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组合评价结果更加稳定、合理.[结论]不同方法得出的评价结果基本接近,能够比较真实反映乡镇卫生院免疫规划工作的开展情况,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对综合评价结果好能加以适当的组合,以使评价结果更加稳定、合理.

    作者:刘萍;袁萍;张正东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某县乡、村两级医疗机构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乡、村两级医疗机构药物使用存在的问题,引导乡、村医疗机构规范用药.[方法]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出6个乡镇卫生院和9个村卫生室,并随机抽取上感和胃炎处方,运用SPSS15.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平均每处方药品数超过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标准,抗生素和激素都存在一定的过度使用.[结论]规范其用药行为需增加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培训医务人员专业技能和合理用药知识,普及农民医疗常识,将合管办独立出来作为第三方来实施监管等.

    作者:伍祥林;苏维;刘燕;周游;吴珺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地震灾区初中生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评价灾区初中学生生命质量,了解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法,用儿童少年生活质量量表(Quality of Life Scale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QLSCA)对四川820名灾区初中生及834名非灾区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相结合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灾区初中生的生命质量得分123.54±14.937低于非灾区初中生生命质量得分130.65±18.982.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8A47,P<0.001).总体满意度、社会心理功能、生理心理功能、生活环境4个因子得分情况,灾区初中生均低于非灾区初中生,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灾区初中生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有与家人关系、每天体育活动时间、地震带来的负面影响、父亲文化、性别、慢性疾病等.[结论]青少年身心健康不容忽视,尤其是灾区青少年身心健康问题更应引起重视.营造良好的家庭关系,科学安排学习运动时间,积极开展震后健康教育、心理干预,重视学生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提高父母文化是提高灾区学生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作者:王玥;李宁秀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通过即刻法质控与Levery-Jenning图质控法的比较分析来看如何更有效判定ELISA血液检测结果

    [目的]对血液检验的室内质控方法进行研究,更好的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方法]利用即刻法质控数据做Levery-Jenning质控图,然后比较质控判定结果有无差异.[结果]两种质控方法判定结果存在一定差异:约1.3%即刻法判定数据已在警告范围而Levery-Jenning质控图完全正常,约2.8%即刻法判定数据完全正常而Levery-Jenning质控图已在警告范围.[结论]血液检测者应慎重对待实验数据,从实验过程的多方面综合判定实验结果的有效性.

    作者:郭滔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医学研究生自杀意念的现状研究

    [目的]了解成都市医学研究生的自杀意念现状和相关因素,为开展医学研究生自杀预防与危机干预提供初步的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法,对成都某高校400名医学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并作统计分析.[结果]医学研究生自杀意念发生率为70.89%,其中女生高于男生(女生为78.99%,男生为58.60%),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67,P<0.01).产生过自杀意念的280人中,有抑郁的多,为44.6%.;焦虑占第2,为32.1%;第3为学业压力,为23.2%;人际交往受挫为11.4%;生理疾病和悲观因素少,分别为3.2%和2.1%.[结论]医学研究生自杀意念发生率较高,且女生高于男生.在自杀意念相关因素中,抑郁、焦虑、学业压力、人际交往受挫更容易导致自杀意念的产生.应该加强对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自杀预防与干预的教育,减少医学研究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率.

    作者:沈丽琴;张晓玲;郝清华;李朝英;洪源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某市传染病专科医院夏秋季发热门诊诊疗情况分析

    [目的]通过对传染病医院夏秋季发热门诊就诊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的分析,为传染病的防治提供临床经验.[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根据发热门诊记录,对就诊的5 355例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时间、临床症状情况等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并给予健康教育指导,认真执行人员的防护及各种物品的消毒处理.[结果]2009年发热门诊夏秋季共接诊5 355例,就诊病例的年龄有两个高峰,分别是11~20岁组和21~30岁组,共3 885例,占总教的72.55%.就诊时问以9月、10月病例多,共4 062例,占总数的75.86%.确诊了甲型H1N1流感病人238例,经治疗后痊愈.在该院发热门诊就诊病人中无交叉感染或疫情传播情况.[结论]加强发热门诊的规范管理,增强预防措施,做好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和知识的宣传工作,加强对低年龄组的保护,及时发现病情、有效控制疫情.

    作者:余巧林;万彬;陈慧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周口市4021名被监管人员HIV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周口市监管场所被监管人群中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HIV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IV1+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USA)试剂盒进行HIV筛查,应用免疫印迹法(WB)进行确认.[结果]4 021名被监管人员检测出HIV阳性32例,HIV感染率为0.80%,其中男性31人,女性1人,年龄20~58岁,传播途径除既往有偿供血者(6.73%)外,静脉吸毒传播(1.19%)和性传播(0.62%)均占一定的比例,HIV感染在该市被监管人群中形势严峻,特别是吸毒人群和性乱人群的感染率分别高达1.19%和0.62%.[结论]加强被监管人群HIV监测,进行相关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对预防和控制HIV传播有重要意义.

    作者:冷冰;张林;张海燕;訾雪梅;李岩;徐馈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1635件医疗物品消毒效果监测结果统计分析

    [目的]了解某地各年度城乡各医疗机构消毒质量差异情况.[方法]按<消毒技术规范>和<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的方法对某地2004~2008年各医疗机构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液以及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的连续5年的消毒效果质量进行了监督监测.[结果]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结果总合格率为86.61%,其中县级医院为91.51%、乡镇卫生院为87.81%、个体诊所为82.21%,在各类样品监测中医院合格率高,其次是乡镇卫生院,而个体诊所低.[结论]某地各医疗机构消毒效果质量存在明显的差别,今后应该针对性地加强各单位的消毒质量管理和监督.

    作者:郭江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水溶液对噬菌体和细菌杀灭效果的比较研究

    [目的]观察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水溶液对MS2和T4噬菌体,大肠杆菌(8099)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6538)的杀灭效果.[方法]采用悬液定量灭活(杀灭)试验测定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水溶液对噬菌体和细菌的灭活(杀灭)对数值.[结果]对噬菌体MS2,800mg/L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水溶液作用60 min,或1400,g/L作用15 min,灭活对数值均>4.00,对噬菌体T4,1 400mg/L,或2 800mg/L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水溶液作用144min(6 h),灭活对数值均<1.00;而200 mg/L以上的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水溶液作用30 min即可使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对数值>5.00.[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噬菌体对载银纳米二氧化铁水溶液的抵抗力远远强干细菌,且噬菌体T4的抵抗力大干MS2,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水溶液的抵抗力大于大肠杆菌.

    作者:郑露;许欣;陈昭斌;杨慧萍;张梦妍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汶川地震灾害的医疗卫生救援不可忽视慢病防治

    [目的]探讨地震灾害中慢病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震医疗救援中慢病防治相关的网络报道资料、灾区报告信息及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因为地震()中断了慢病患者规律的药物治疗,可诱发病情复发甚至加重.慢病危险因素在灾区人群中的流行会普遍增加()[结论]在地震灾害的医疗卫生应急救援工作中不可忽略慢病的防治.

    作者:郭洪菊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复方蒿甲醚片联合伯氨喹治疗恶性疟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复方蒿甲醚片联合伯氨喹治疗恶性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安哥拉罗安达总医院收治的恶性疟17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88例,口服复方蒿甲醚片,每天80mg,首剂加倍,连用7 d后,接着服用磷酸伯氨喹片39.6 mg(相当于伯氨喹22.5 mg),连用4 d;对照组86例,单用复方蒿甲醚片治疗,所用剂量和疗程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病例的治愈率为98.86%和94.18%;平均退热时间为(42.4±9.8)h和(45.1±13.2)h;复燃率为5.68%和29.07%.[结论]蒿甲醚片联合伯氨喹治疗恶性疟的疗效显著,作用迅速,复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作者:李文俊;李晓灵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海淀区2007年实验室确诊与临床诊断细菌性痢疾临床症状综合分析

    [目的]探讨海淀区实验室确诊细菌性痢疾与临床菌痢发病特点,致病菌种类及耐药情况,为临床诊断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粪便培养筛选出致病菌,经生化及血清学鉴定到种、群、血清型.对病例进行症状调查,分析临床表现耐药现状.[结果]确诊菌痢临床表现以非典型病例居多;确诊病例女性多于男性与全区临床性别比存在很大差异;典型粘液脓血便仅1例,以水样便、糊状或稀便为主;里急后重占46.15%;左下腹压痛仅1例,以钝痛绞痛为主要表现;轻型患者体温可正常;白细胞总数升高占88.89%.态贺氏茵属检出率6.28%;其他致病菌检出率9.18%.志贺菌对氢苄西林、利福平、萘啶酸、四环素产生耐药.[结论]确诊茵痢以非典型症状表现为多,与其他致病菌患者就症状表现很难区别,至少有9.18%临床菌痢诊断错误,应根据症状、表现、体温,实验室检查综合诊断,志贺菌属对抗生素酎药性不同,应加强监测.

    作者:孙培源;胥婕;董建平;王全意;孙亚敏;蒲永兰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白酒发酵酒醅中有害微生物的检验

    [目的]建立白酒发酵酒醋中有害微生物如大肠菌群、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方法,并对几个酿酒企业的酒醅进行检查.[方法]采集几个酒厂的酒醅,参照GB/T4789规定方法及培养基稀释法进行检验和方法学验证.[结果]参照国标法规定进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方法学验证,方法均不成立,不能用国标法检测出酒醅中含有的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用培养基稀释法进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方法学验证,方法均成立.用国标法及培养基稀释法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方法学验证,方法均成立.用国标法进行大肠菌群方法学验证,方法成立.[结论]酒醅中沙门氏菌、志贺氏菌检验应用培养基稀释法;大肠茵群、金黄色葡萄球菌可用国标法;几个酒厂的酒酷,均未检出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菌群均<30MPN/100 g,说明相关酿酒企业生产环境良好.

    作者:舒代兰;唐晓旻;沈壳;张文学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预防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对比剂肾病的研究

    [目的]总结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对比剂肾病的预防要点.[方法]通过对128例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进行观察,研究预防对比剂肾病的有效措施.[结果]128例患者中6例发生对比剂肾病,对比剂肾病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正确有效的预防措施可防止对比剂肾病发生.

    作者:姚丽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棉签蘸取碘伏消毒皮肤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棉签蘸取不同量的碘伏消毒液消毒效果及消毒后碘侠消毒液待干时间的比较,为临床使用提供依据.[方法]用棉签蘸取不同量的碘伏消毒受试者手背,计算待干时间的差异;对不同受试者消毒区采样,进行细菌培养,分析各组间的消毒效果.[结果]蘸取1/2~2/3棉签长度的碘伏消毒液,其待干时间明显少于蘸取<1/3棉签长度、蘸取1/3~1/2棉签长度和蘸满碘伏消毒液棉签长度的待干时间,在操作节省时间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蘸取消毒液1/3~1/2棉签长度、1/2~2/3棉签长度和蘸满消毒液槔签长度的消毒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蘸取1/2~2/3棉签长度的碘伏消毒液从待干时间、杀菌效果方面更适于临床应用.

    作者:王明弘;李春卉;孙艳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潍坊市城区居民代谢综合征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潍坊市城区居民代谢综合征的影响因素,为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潍坊市34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进行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资料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代谢综合征影响因素.[结果]年龄OR=1.832(95%CI:1.071~3.294);肥胖OR=3.015(95%CI:1.021~8.904);糖摄入量OR=1,807(95%CI:1.071~3.049);吸烟OR=2.423(95%CI:1.514~3.863);运动OR=0.580(95%CI:0.367~0.725);牛奶摄入量OR=0.443(95%CI:0.232~0.848);饮茶OR=0.362(95%CI:0.243~0.554).[结论]年龄、肥胖、糖摄入量、吸烟可能是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而牛奶摄入量、运动和饮茶是代谢综合征的保护因素.

    作者:赵学兰;李香玲;张琳琳;王炎强;李凯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3,5-二硝基水杨酸光度法测定甘薯中淀粉多糖

    [目的]对3,5-二硝基水杨酸(DNS)光度法测定淀粉多糖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用该法测定甘薯中淀粉多糖含量.[方法]甘薯经洗净、晾干、去皮、捣碎匀浆后,用85%的乙醇沉淀淀粉多糖,沉淀加入30ml HCI(6 mol/L)和100 ml水于沸水浴水解2 h后,以DNS光度法显色,520nm下比色测定.[结果]本法标准曲线回归方程A=0.2842C-0.07,r=0.999,线性范围为1~120 μg/ml.相对标准偏差为1.57%,检出限为1μg/ml,样品低检出浓度0.23%.测定了20个不同品种和产地甘薯中淀粉多糖含量,结果所测样品中淀粉多糖含量范围为9.76%~29.21%.[结论]该法具有简便、安全、易于操作、结果准确精密,适合于批量甘薯中淀粉多糖含量的测定.

    作者:薛丰;程远;孙成均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唐河县1986~2005年居民恶性肿瘤死亡变化趋势的研究

    [目的]了解唐河县1986~2005年恶心肿瘤水平和演变过程.[方法]SPSS软件对唐河县居民1986~2005年监测资料统计分析.[结果]1986~2005年唐河县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波动在92.10~130.50/10万之间;恶性肿瘤死亡以食道癌、胃癌、肝癌、肺癌为主.[结论]恶性肿瘤死亡水平呈上升趋势;2001~2005年该地区死亡癌症水平高于2004年全国的死亡水平.相当于美国70年代中期死亡率水平.肺癌的死亡率呈上升趋势,胃癌和食道癌的死亡水平一直在高位徘徊.

    作者:底秀娟;轩水丽;朱谦;冯子健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成都市餐饮从业人员食品卫生与营养知识调查

    [目的]了解成都市餐饮从业人员食品卫生与营养知识现状,为有针对性的营养指导、食品安全教育,以及有效地开展营养与卫生知识培训奠定基础.[方法]随机抽取从事不同餐饮种类的从业人员150人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平均年龄(21.2±3.7)岁,学历方面,初中及以下、高中、大专、本科学历人员所占比例分别为28.6%、56.4%、11.3%、3.8%.他们对干食品卫生知识的掌握较好,得分及格率为94.7%,优秀率30.8%.营养知识的掌握普遍较差,营养知识得分及格率仅28.6%.是否参加过餐饮机构培训的调查对象之间,食品卫生知识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来源的餐饮从业人员,营养知识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食品卫生知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餐饮从业人员食品卫生知识掌握较好,营养知识水平较低.建议按照不同来源进行有层次的营养指导,定期进行卫生知识和营养知识培训,强化食品卫生和营养知识的掌握.

    作者:毕慧;李云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