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MR影像诊断肩关节损伤的效果分析

陈秋明;李清

关键词:MR影像, 肩关节损伤, 信号特征
摘要:目的 探讨MR间接关节造影对肩关节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在玉山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72例肩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MR影像诊断,观察各种肩关节损伤的形态结构以及软组织的信号特征;将MR影像诊断结果与手术或关节镜准确诊断相对比.结果 通过关节镜诊断出68例肩袖撕裂患者,MR影像诊断出65例,准确率为95.59%;关节镜诊断出16例盂唇损伤患者,MR影像诊断出14例,准确率为87.50%.结论 MR影像在肩关节损失的诊断中,对肩关节组织的形态结构有较好效果的呈现,对于肩袖撕裂、盂唇损伤等症状有较高的诊断率,能够为肩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有效依据.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力衰竭早期肾损伤的疗效研究

    目的 运用血清及尿液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AGL)、肾损伤因子-1(KIM-1)评估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住院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早期肾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住院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选取SCr正常、血清及尿液NAGL、KIM-1同时升高者200例,随机分为rhBNP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治疗组106例,常规组94例,同时治疗1周,于治疗结束时、结束后1周分别检测两组血清及尿液NGAL、KIM-1水平,并与治疗前比较.结果 治疗结束时两组血清NAG[(409.42±18.24)ng/ml vs(359.68±19.02)ng/ml]、尿液NAGL[(52.29±7.41)ng/ml vs(44.78±11.25)ng/ml]、血清KIM-1[(169.72±74.46)ng/ml vs(144.03±66.95)ng/ml]、尿液KIM-1[(7.39±2.96)ng/ml vs(6.38±3.01)ng/ml]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1周两组血清NAGL[(343.72±16.45)ng/ml vs(321.04±17.34)ng/ml]、尿液NAGL[(30.89±7.94)ng/ml vs(21.01±8.49)ng/ml]、血清KIM-1[(133.32±64.09)ng/ml vs(109.60±45.29)ng/ml]、尿液KIM-1[(5.78±3.03)ng/ml vs(4.50±2.27)ng/ml]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BNP对于住院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早期肾损伤有治疗价值.

    作者:李军;王淼;李伟;蒋海森;王义围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联合运用PBL和LBL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临床规培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PBL联合LBL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临床规培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2月我院神经内科临床规培学员10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名.对照组采用PBL教学法,研究组采用PBL联合LBL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员培训结束后的考核成绩和问卷调查结果.结果 研究组实践考试成绩和理论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提高自学能力、逻辑思维、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其他动手能力方面,研究组赞成比例高于PB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提高学习兴趣、归纳分析方面,两组学员赞成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神经内科临床规培教学中,特别是在具有较长时间的学习实践的规培学员的教学中,联合运用PBL和LBL教学模式,临床价值高,更能培育出优秀的临床医师.

    作者:李培育;金玉玲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医用臭氧在疼痛治疗的应用

    随着医用臭氧的作用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其在疼痛疾病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在颈、腰椎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肌筋膜炎、腱鞘炎等疼痛性疾病.本文针对其在疼痛治疗中的应用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周广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单侧颈内动脉夹层致脑梗死1例报道

    颈动脉夹层致血管管腔狭窄甚至闭塞是脑梗死的常见病因.本文报道1例单侧颈内动脉夹层致脑梗死患者,对CAD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血管造影、发病机制、治疗和预后进行讨论.目前,文献报道CAD致脑梗死病例较少.DSA检查可见双腔征、线样征、静脉期造影剂滞留等都是确诊依据,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式,预后尚难以评估.

    作者:李福滔;张素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超声检查、磁共振及血清CA125测定诊断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评价

    目的 评价超声检查、磁共振及血清CA125测定诊断子宫腺肌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50例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分别进行超声检查、磁共振、血清CA125测定,评价临床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结果 磁共振诊断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6.00%、93.10%、100.00%,高于超声检查(80.00%、75.86%、85.71%)和血清CA125测定(82.00%、72.41%、95.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腺肌病组血清CA125水平(104.60±68.20)kU/L,高于子宫肌瘤组(22.40±16.89)k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表现(痛经、子宫增大、月经过多)较为相近,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检查、磁共振检查、血清CA125测定诊断子宫腺肌病均具有一定价值,临床可首选血清CA125测定、超声检查,对于诊断困难者进行磁共振检查,以进一步提高临床术前诊断准确率.

    作者:翟蓓;周洋;周薇;杨兴洲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幽门螺杆菌抗体、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等联合检测在体检人群胃疾病筛查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分析幽门螺杆菌抗体、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Ⅰ、Ⅱ及PGR联合检测在体检人群胃疾病筛查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来我院体检中心选择同时包含胃镜、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及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查项目的受检者271例,分为经胃镜检查(部分行活检病理)证实的胃溃疡组49例,萎缩性胃炎组86例,癌前病变和胃癌组36例,经胃镜检查无胃疾病或仅有浅表性胃炎的对照组100例.采用放免技术测定体检人群血清中幽门螺杆菌抗体、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Ⅰ、Ⅱ及其比值,同时行胃镜检查,胃镜下活检的病例均以病理诊断为准,对血清学、胃镜以及病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胃癌前病变及胃癌组患者的五项指标中PGⅠ、PGR均低于其他各组,G-17水平、Hp-Ab阳性率均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萎缩性胃炎组的G-17水平低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溃疡组中G-17和Hp-Ab阳性率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抗体、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Ⅰ、Ⅱ及PGR的阳性率与胃疾病不同种类及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其联合检测在体检人群胃疾病的筛查、鉴别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茅溢恒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 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在国内外多个数据库中检索已经公开发表的关于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相关文献,通过严格文章筛选应用Review Manager5.3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2项研究,分析显示,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血管性痴呆,改善其临床疗效的比值比(OR)合并值为3.80(95%可信区间为2.70~5.30).MMSE评分疗效标准化均数差(SMD)合并值为4.02(95%可信区间为3.02~5.01).ADL评分疗效标准化均数差(SMD)合并值为8.0(95%可信区间为3.70~12.29).HDS评分疗效标准化均数差(SMD)合并值为4.08(95%可信区间为3.46~4.7).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在辅助治疗血管性痴呆效果上,患者智力、精神状态、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明显.其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李雨芹;黄顺贵;王思迅;龙秀英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肺部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 探究胃肠道恶性肿瘤老年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情况,为今后治疗提供可靠经验,以降低肺部感染率.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4月~2016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150例,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造成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制定合理的预防措施.结果 发生肺部感染32例,感染率为21.33%,所有肺部感染患者均检出病原菌阳性.经过对比相关指标发现,较长的卧床时间(OR=1.357,P<0.05)、较长的胃管留置时间(OR=1.028,P<0.05)、较长的气管插管时间(OR=1.923,P<0.05),是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胃肠恶性肿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包括卧床时间,胃管留置时间和气管插管时间等,为降低感染发生率,应加强相关的监测和预防.

    作者:丁保锋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急性肾损伤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短时间内肾功能急剧下降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其概念是由急性肾衰发展而来.由于传统的AKI诊断标准缺乏特异性以及敏感性,因此,近年来许多新型AKI早期标志物引起研究者的重视.文章就几种新型标志物的生物学功能、研究现状及前景进行综述.

    作者:党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MR影像诊断肩关节损伤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MR间接关节造影对肩关节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在玉山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72例肩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MR影像诊断,观察各种肩关节损伤的形态结构以及软组织的信号特征;将MR影像诊断结果与手术或关节镜准确诊断相对比.结果 通过关节镜诊断出68例肩袖撕裂患者,MR影像诊断出65例,准确率为95.59%;关节镜诊断出16例盂唇损伤患者,MR影像诊断出14例,准确率为87.50%.结论 MR影像在肩关节损失的诊断中,对肩关节组织的形态结构有较好效果的呈现,对于肩袖撕裂、盂唇损伤等症状有较高的诊断率,能够为肩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陈秋明;李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获得性肺炎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病原菌分布以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为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12月入住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合并院内获得性肺炎的患者79例,采集痰标本进行细菌分离及培养,并对其进行相关药敏试验.结果 共分离出89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占87.64%,革兰氏阳性菌10.11%,真菌2.25%.病原菌以鲍曼不动杆菌(24.72%)、肺炎克雷伯菌(19.10%)、铜绿假单胞菌(17.98%),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8.99%)为主;鲍曼不动杆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较高,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高.结论 HAP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其中鲍曼不动杆菌耐药严重,同时也应注意革兰氏阳性菌和真菌感染.

    作者:周高雅;向光红;唐佳宇;李萍;李小娟;杨松林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中医外治法对食管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中医外治法对食管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科收治的62例食管癌患者,术后按住院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除常规治疗,手术后第1天开始实施中医外治法.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肠蠕动恢复情况、腹胀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28.51±5.58)h、首次排气时间(42.60±14.68)h、首次排便时间(69.93±19.45)h,对照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33.40±9.76)h、首次排气时间(70.14±18.03)h、首次排便时间(115.47±22.55)h,三项指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腹胀发生率9.67%,低于对照组的4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外治法能有效促进术后肠蠕动的恢复,预防术后腹胀的发生,改善食管癌术后胃肠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惊涛;邓强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体表胃起搏治疗顽固性胃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体表胃肠起搏治疗顽固性胃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为临床推广应用奠定基础.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消化科门诊经药物治疗无效的顽固性胃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60例,采用WCH型胃肠起搏器进行治疗,同时选择身体健康的年龄与性别相对应的志愿者6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有效率、临床症状积分、胃电图参数、4 h胃排空率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治疗后症状总积分为(4.4±2.1)分,低于治疗前的(6.9±2.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症状改善率为32.29%;对于餐后饱胀、嗳气、恶心、呕吐、早饱、返酸的有效率分别为51.02%、61.29%、24.32%、20.00%、69.44%、36.36%.治疗前患者餐前餐后各项胃电参数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前餐前DF(cpm)、DP%、N%、C%,餐后C%更为显著(P<0.01).给予治疗后,DF(cpm)、N%餐前餐后提高(P<0.05).患者治疗前4 h胃排空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治疗后胃排空率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个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顽固性胃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体表胃起搏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改善部分胃电参数,提高胃排空功能.

    作者:叶钧;魏雪梅;陈陵;揭晓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藏毛窦疾病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藏毛窦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1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42例经历手术的藏毛窦疾病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42例藏毛窦疾病患者均反复发作骶尾部感染,仅14例在瘘口内发现毛发.42例均经手术治疗,术后病理为异物炎性肉芽肿,随访时间3~9年,均无复发.结论 藏毛窦疾病容易误诊,手术彻底切除是预防复发的关键.

    作者:黄韬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丙戊酸钠联合拉莫三嗪治疗脑卒中继发性癫痫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索丙戊酸钠联合拉莫三嗪在脑卒中继发性癫痫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神经内科所收治的100例脑卒中继发性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中的患者给予口服丙戊酸钠基础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给予拉莫三嗪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脑电图变化进行统计对比;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8.00%,低于实验组9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患者在治疗1年后的痫样放电水平为(7.2±3.5)/180 s,对照组中患者的在治疗1年后的痫样放电水平为(12.3±6.5)/180 s;实验组中患者在治疗1年后的累及导联数水平为(3.3±2.2)/180 s,对照组中患者的在治疗1年后的累及导联数水平为(5.4±3.8)/180 s.实验组优于对照组中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继发性癫痫中应用丙戊酸钠联合拉莫三嗪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癫痫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胡青婷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大剂量甲强龙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急性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就诊于我院骨科的56例ASCI患者,采用控制主要因素的分层随机化分组法和简单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6例,观察组给予MP+EPO治疗,对照组给予MP治疗,并在患者收治入院时及治疗后1、6个月,严格按照ASIA评分标准,对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进行评定,并记录并发症情况.结果 与入院时相比,治疗后1月及6个月两组患者ASIA评分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冲击疗法联合EPO治疗ASCI比单用MP治疗效果更佳,EPO能有效促进ASCI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杨强;方健;王海峰;李葛威;王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循证医学在神经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循证医学在神经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10月我院2016级和2017级的神经内科实习学生共32名,按照学年的不同进行有效分组,2016级的16名实习学生分为传统教学组,2017级的16名实习学生分为循证医学教学组.对比两组学生理论成绩和临床技能的评分结果和调查问卷结果.结果 循证医学教学组学生的考核成绩为(86.56±6.89)分,临床技能为(92.34±9.88)分,优于传统教学组考核成绩的(75.34±10.78)分和临床技能的(67.54±15.6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循证医学教学组学生对神经内科感兴趣度、教学方法满意度以及对教师的满意度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神经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应用循证医学,可提高学生考核成绩和临床技能,增加学生对神经内科的兴趣和满意度.

    作者:张楠;韩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胃癌与高凝血状态关系的研究现状

    近年来,恶性肿瘤患者的高凝血状态越来越受到关注.胃癌患者高凝血状态与多种机制有关,胃癌本身可导致凝血系统激活,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而凝血功能的激活又促进了肿瘤的进展,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本文对胃癌患者高凝血状态的形成机制、临床表现及干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胃癌的诊治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潘理会;李育庄;李春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对指屈肌腱损伤患者术后恢复、肢体功能影响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对指屈肌腱损伤患者术后恢复、肢体功能影响的差异.方法 选择2014年8月~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8例指屈肌腱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微创组接受微创修复手术、对照组接受传统开放修复手术.手术后,评价整体疗效、切口愈合情况以及肢体功能评分.结果 微创组患者术后的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切口I期愈合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切口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6周及12周时,观察组患者的手指损伤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Corroll上肢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创手术用于指屈肌腱损伤治疗的整体疗效优于传统手术,术后切口愈合及肢体功能均更为理想.

    作者:马秉珺;迟涛胜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PICC置管肿瘤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究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PICC置管肿瘤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我院进行肿瘤化疗PICC置管治疗的140例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结果 观察组PICC置管知信行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护技能、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可提高PICC置管肿瘤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提升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促进了临床护理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静;刘梅;焦菊凤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