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循证医学在神经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张楠;韩芳

关键词:循证医学, 神经内科, 实习教学
摘要:目的 探究循证医学在神经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10月我院2016级和2017级的神经内科实习学生共32名,按照学年的不同进行有效分组,2016级的16名实习学生分为传统教学组,2017级的16名实习学生分为循证医学教学组.对比两组学生理论成绩和临床技能的评分结果和调查问卷结果.结果 循证医学教学组学生的考核成绩为(86.56±6.89)分,临床技能为(92.34±9.88)分,优于传统教学组考核成绩的(75.34±10.78)分和临床技能的(67.54±15.6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循证医学教学组学生对神经内科感兴趣度、教学方法满意度以及对教师的满意度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神经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应用循证医学,可提高学生考核成绩和临床技能,增加学生对神经内科的兴趣和满意度.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外治法对食管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中医外治法对食管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科收治的62例食管癌患者,术后按住院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除常规治疗,手术后第1天开始实施中医外治法.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肠蠕动恢复情况、腹胀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28.51±5.58)h、首次排气时间(42.60±14.68)h、首次排便时间(69.93±19.45)h,对照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33.40±9.76)h、首次排气时间(70.14±18.03)h、首次排便时间(115.47±22.55)h,三项指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腹胀发生率9.67%,低于对照组的4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外治法能有效促进术后肠蠕动的恢复,预防术后腹胀的发生,改善食管癌术后胃肠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惊涛;邓强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西双版纳中、老、缅边境地区登革热的护理干预

    目的 对西双版纳中、老、缅边境地区634例登革热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并观察其效果.方法 2013年西双版纳州6家登革热指定收治医院共收治634例登革热患者,其中重症患者70例.对普通登革热的发热、疼痛、腹痛、恶心、呕吐、皮疹、皮肤瘙痒及重症登革热的出血、休克、器官功能损害等进行护理干预.结果 本组634例登革热患者经及早介入管理,及时医护沟通、协调,个体化护理,预后良好,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 登革热患者经早期有效管理,积极医护干预,可改善预后.

    作者:董桂芬;胡丽红;马得宏;彭舒凤;杨健兰;单西云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超声引导双侧胸椎旁神经阻滞用于开放性胃癌根治术患者的镇痛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双侧T7-9椎旁神经阻滞用于开放性胃癌根治术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开放性胃癌根治手术患者50例,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全麻组(G组)和全麻复合椎旁神经阻滞组(P组),各25例.G组行气管插管静脉全麻,P组于全麻前行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记录基础值(T0)、手术前(T1)、手术5 min(T2)、手术探查时(T3)、手术20 min(T4)、手术1 h(T5)、手术结束(T6)各时间点的MAP和HR,患者术后2 h、4 h、8 h、12 h、24 h、48 h的静息和活动时的VAS评分,术中及术后镇痛药物用量,气管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观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与G组对比,P组术后4 h、8 h、12 h、24 h的静息及12 h内的活动时VAS评分降低,气管拔管时间缩短,术后躁动发生率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舒芬太尼及术后追加镇痛药用量降低,T2、T3时间点的MAP及T2、T3、T4、T5时间点的HR较低,更为平稳.结论 超声引导双侧T7-9椎旁神经阻滞用于开放性胃癌根治手术患者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

    作者:饶瑾;宗志军;高之心;王义桥;李元海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温针灸与针刺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病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 探究温针灸与针刺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老年性膝骨关节病患者1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实验组采取温针灸疗法,对照组采取针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膝关节评分和疼痛量表评分.结果 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4.55%,高于对照组的74.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2周,实验组膝关节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实验组膝关节ROM评分为(82.24±9.46)分,高于对照组的(75.24±9.3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两组膝关节ROM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间疼痛量表VAS评分及评分差值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针刺治疗相比,温针灸能在较短时间内缓解患者膝骨关节疼痛,且治疗方式较适宜老年患者.

    作者:卓春萍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医院内泌尿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湖北省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患者泌尿系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分布与抗生素对常用菌的耐药率.方法 回顾性收集湖北省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1月~12月住院患者1580份尿培养样本,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480份阳性标本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应用WHONET5.6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480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353株(73.54%),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85株占(17.71%),以肠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真菌40株(8.33%).检出的病原菌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率不同,所有分离的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对三代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耐药率均大于50%,并且外科系统分离的大肠埃希菌株耐药率高于内科系统;铜绿假单胞菌对 β 内酰胺酶抑制剂耐药率大于30%,高于其他病原菌对此类抗生素耐药率.未发现分离的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耐药率达82.60%.结论 本院泌尿系统感染中,以大肠埃希菌感染为主,β 内酰胺酶抑制剂可用于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常规治疗.

    作者:严威;靳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超声检查、磁共振及血清CA125测定诊断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评价

    目的 评价超声检查、磁共振及血清CA125测定诊断子宫腺肌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50例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分别进行超声检查、磁共振、血清CA125测定,评价临床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结果 磁共振诊断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6.00%、93.10%、100.00%,高于超声检查(80.00%、75.86%、85.71%)和血清CA125测定(82.00%、72.41%、95.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腺肌病组血清CA125水平(104.60±68.20)kU/L,高于子宫肌瘤组(22.40±16.89)k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表现(痛经、子宫增大、月经过多)较为相近,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检查、磁共振检查、血清CA125测定诊断子宫腺肌病均具有一定价值,临床可首选血清CA125测定、超声检查,对于诊断困难者进行磁共振检查,以进一步提高临床术前诊断准确率.

    作者:翟蓓;周洋;周薇;杨兴洲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结核性腹膜炎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

    结核性腹膜炎在现代临床上属于重要结核疾病,因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以致目前仍为临床中较难诊断的一种结核疾病,更对结核性腹膜炎的及时有效治疗造成较严重困难,因此近几年结核性腹膜炎诊断技术一直是结核病诊治的攻克课题.现笔者在本文中对结核性腹膜炎诊断技术的研发应用进展进行统一综述,归纳各项结核性腹膜炎诊断技术的优点与欠缺之处.

    作者:李志华;张建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益胃活血方治疗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益胃活血方治疗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符合纳入标准的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4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治疗组口服益胃活血方,对照组口服叶酸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及病理组织学评分.结果 治疗组口服益胃活血方后对胃脘疼痛、胀满等主要症状的改善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意义显著(P<0.01).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恶心呕吐、嗳气、反酸,纳差、乏力等症状积分均有所下降,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0%,高于对照组的82.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萎缩、肠上皮化生等病理组织学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积分降低情况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胃活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可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症状,改善胃粘膜萎缩、肠化等病理结果.

    作者:陶剑;奚美娟;张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某基层医院手术室手术间使用率与人力资源配置的临床研究

    目的 通过对手术间使用率与人力资源配置的现况调查,分析其原因并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促进手术室资源的合理使用.方法 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统计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相关数据:开放手术间数,手术间平均开放时间,手术间日使用率,护士平均日工作量,日均手术量,人均超劳工作量,人力资源数,第一台手术预计时间开台比例,手术周转时间,护士幸福指数、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等,结合手术室实际运行情况、手术需求评估手术室实际所需配备相应人力资源,再对实施人力配置计划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做出分析.结果 人力资源配置计划实施后,人力资源得到更大优化,人均超劳工作量减少到2016年度的15.19%,手术延迟比例下降16.65%,连台手术平均周转时间缩短(14.88±4.82)min,手术间手术使用率较前提高7.31%,护士幸福指数提高了(2.22±1.01)分,手术医生、患者对手术室的满意度分别增加了9.82%、14.70%.结论 针对手术间使用率与人力资源配置的现况,采取相对应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措施,是提高手术间使用率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咏梅;王玲;周绍莲;罗亚丽;章艳枝;万利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对指屈肌腱损伤患者术后恢复、肢体功能影响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对指屈肌腱损伤患者术后恢复、肢体功能影响的差异.方法 选择2014年8月~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8例指屈肌腱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微创组接受微创修复手术、对照组接受传统开放修复手术.手术后,评价整体疗效、切口愈合情况以及肢体功能评分.结果 微创组患者术后的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切口I期愈合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切口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6周及12周时,观察组患者的手指损伤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Corroll上肢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创手术用于指屈肌腱损伤治疗的整体疗效优于传统手术,术后切口愈合及肢体功能均更为理想.

    作者:马秉珺;迟涛胜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心理护理对鼻窦炎患者心理波动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鼻窦炎患者对心理波动的影响.方法 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医院收治的鼻窦炎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采用汉密顿焦虑量测定表(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测定表(HAMD)对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对心理波动的影响.结果 两组护理前心理波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HAMA及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心理护理用于鼻窦炎患者中效果理想,有助于减少患者心理波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淑华;闫丽;郑鹏举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对Ⅲ度痔两种手术方式治疗效果的评价

    目的 比较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传统外剥内扎切除术两种手术方式治疗Ⅲ度痔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行痔疮手术的128例患者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分为两组,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组78例,传统外剥内扎切除术组50例,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均衡组间混杂因素影响,对匹配后的两组患者进行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的分析.结果 经倾向得分匹配法后,共计43对患者匹配成功,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组的术后2年复发率46.51%,高于传统外剥内扎切除术组18.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组(23.25%)比传统外剥内扎术组(4.65%)有更多患者有里急后重感(P<0.05);术后出血、尿潴留、尿失禁、肛门狭窄、肛裂、大便失禁、直肠阴道瘘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外剥内扎切除术组患者在术后第1天、第3天、术后2周疼痛程度均比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组强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组的总住院费用,高于传统外剥内扎切除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术后短期2周内疼痛更轻微,但术后里急后重感发生率和术后2年复发率更高.

    作者:倪航航;梁志宏;刘书强;华伟;江雪峰;宋林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盐酸氨溴索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在甲状腺术后咳痰困难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盐酸氨溴索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甲状腺术后咳痰困难疗效.方法 将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甲状腺术后咳痰困难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盐酸氨溴索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再给予有效拍背,对照组给予庆大霉素糜蛋白酶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同样给予有效拍背,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咳痰困难症状缓解时间为(38.02±14.12)h,短于对照组(47.21±14.9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氨溴索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可缩短术后咳痰困难时间,促进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许雪花;刘华之;张凤英;陈敏;刘子由;杜志明;曾容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PICC置管肿瘤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究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PICC置管肿瘤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我院进行肿瘤化疗PICC置管治疗的140例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结果 观察组PICC置管知信行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护技能、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可提高PICC置管肿瘤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提升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促进了临床护理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静;刘梅;焦菊凤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延续性护理的研究进展

    延续性护理是为满足出院患者实际需要提供的一种开放式的、协调有序的、不间断的医疗保健服务,近年来已逐渐成为出院后肠造口患者健康教育研究的热点.现就我国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的延续性护理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总结其主要形式和改进策略.

    作者:张淑贞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手术室护士腹腔镜手术空间管理能力的培训

    目的 研究手术室护士腹腔镜手术空间管理能力的培训的意义.方法 对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24名手术室护士进行腹腔镜手术空间管理能力培训,比较培训前后手术室护士腹腔镜手术空间管理水平、腹腔镜手术配合满意度.结果培训后护士空间管理能力评分为(94.18±1.20)分,高于培训前的(87.02±2.3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手术准备时间(24.70±3.11)min,短于培训前的(32.01±2.8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前手术配合满意度(88.90±2.56)分,低于培训后的(95.01±2.5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手术室护士开展腹腔镜手术空间管理能力培训,可提高腹腔镜手术空间管理能力,促进腹腔镜手术的配合,进一步提高医患满意度.

    作者:蒙婷婷;陈幼琼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大剂量甲强龙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急性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就诊于我院骨科的56例ASCI患者,采用控制主要因素的分层随机化分组法和简单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6例,观察组给予MP+EPO治疗,对照组给予MP治疗,并在患者收治入院时及治疗后1、6个月,严格按照ASIA评分标准,对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进行评定,并记录并发症情况.结果 与入院时相比,治疗后1月及6个月两组患者ASIA评分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冲击疗法联合EPO治疗ASCI比单用MP治疗效果更佳,EPO能有效促进ASCI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杨强;方健;王海峰;李葛威;王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急性肾损伤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短时间内肾功能急剧下降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其概念是由急性肾衰发展而来.由于传统的AKI诊断标准缺乏特异性以及敏感性,因此,近年来许多新型AKI早期标志物引起研究者的重视.文章就几种新型标志物的生物学功能、研究现状及前景进行综述.

    作者:党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554例儿童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儿童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以便于早期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2012年4月~2016年10月收治的554例重症HFMD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554例重症HFMD患儿中3岁以下468例(84.48%),发烧432例(77.98%),平均峰值温度为(38.20±0.93)℃,平均持续时间(2.06±1.26)d.552例(99.64%)患儿伴有不同数量皮疹或疱疹,休克40例(7.22%),神经系统受累511例(92.24%),神经系统受累平均时间为(2.46±1.24)d,主要表现有精神反应差(91.52%),双眼凝视(11.37%),易惊(90.97%),肢体抖动(67.32%),呕吐(6.86%),嗜睡(3.97%),烦躁(4.87%),昏迷(1.81%)等.白细胞升高421例(75.99%),血糖升高357例(64.44%),乳酸升高341例(61.55%).EV71病毒阳性390例(70.40%),柯萨奇A16型阳性16例(2.89%),肠道通用病毒阳性285例(52.44%).29例(5.23%)死于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呼吸衰竭,8例(1.44%)并发中枢性尿崩症,5例(0.90%)有残余神经系统后遗症.结论 高热,长期发热,精神不佳,易惊,四肢抖动,呕吐,嗜睡,烦躁,高白细胞,高血糖,高乳酸是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特别伴有休克,双眼凝视,呼吸急促,持续性心率增快是早期鉴定重症病例的特征性表现,早期识别重症病例,及时干预,把治疗关口前移是降低死亡率和后遗症的关键.

    作者:覃艺;邓燕艺;赖昌生;甘宁;马晓红;李霞;丘丽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MRC用于早期错(牙合)畸形阻断性矫治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MRC用于早期错牙合畸形阻断性矫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国药东风花果医院口腔科收治的儿童错牙合畸形患者33例纳入研究对象,对患者病因诊断明确,选取合适MRC,设计肌功能训练操,行早期阻断矫治,观察患者覆牙合,覆盖,以及下颌相对位置的改变,测量SNA,SNB,等指标,评价矫治效果.结果 本研究中错牙合畸形患儿利用MRC肌功能矫治器进行相应治疗后,前牙覆牙合、覆盖都得到明显纠正,面型得到改善,SNA,SNB等指标都得到了有效改变,治疗后头颅定位测量指标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佩戴MRC并配合肌功能训练矫治儿童早期错牙合畸形效果显著,预防了功能损害性咬合障碍的发生,阻断患儿骨骼畸形发育,改善了患儿的颅面牙合功能及美观.

    作者:吕娟;高子龙;朱有家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