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孟鲁司特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

刘玉振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 孟鲁司特, 临床症状评分
摘要:目的 分析孟鲁司特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临床症状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4.33%,高于对照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评分(0.71±0.23)分,低于对照组(1.67±0.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4.40%与对照组6.6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与常规治疗相比,其不仅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而且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COPD急诊发作常见的诱发因素进展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发病率及死亡率极高的呼吸系统疾病.COPD急性发作的诱因众多,及时准确找出COPD急性发作的诱发因素对疾病情的判断和后续治疗具有极大的临床指导意义.本文就COPD急诊发作常见的诱发因素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郑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小儿典型川崎病与不完全性川崎病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典型川崎病与不完全性川崎病的临床特征.方法 研究选取2012年1月~2017年1月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接收的76例小儿川崎病患儿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每组38例,A组为典型川崎病患儿,B组为不完全性川崎病患儿,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指标特征.结果 两组患儿的发热、指端脱屑、肛周脱屑等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血钠、Hb、ALB、ESR、ALT、PLT计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皮疹(71.1%vs28.9%)、手足水肿(78.95%vs39.47%)、卡巴红肿(13.16%vs34.21%)、球结膜充血(92.10%vs34.21%)、口腔黏膜充血(86.84%vs52.63%)、颈部淋巴结肿大发生率(73.68%vs5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发热持续时间(9.4±0.3)d,高于B组(7.9±0.4)d;A、B两组的CRP、WBC指标则分别为[(34.3±21.4)mg/L vs(51.7±33.6)mg/L]和[(14.8±6.4)×109/L vs(19.6±5.7)×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典型川崎病患儿,不完全性川崎病患儿发生皮疹、卡巴红肿、手足水肿、口腔黏膜充血等症状的几率更低,且其发热症状持续时间更短,CRP水平与WBC计数更高.

    作者:闵晓兰;卢玉容;蔡强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校正血钙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校正前后血钙的差异,及校正后血钙与疾病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7年5月确诊的58例初发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临床资料,对其血清白蛋白、血钙水平、血红蛋白、血肌酐、β2-微球蛋白、血清LDH、溶骨性病变等多项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经血清白蛋白公式校正后D-S分期Ⅲ期的患者高钙血症发生率比较正前升高,Ⅰ期、Ⅱ期校正前后血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钙组血清LDH、溶骨性病变均高于非高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血红蛋白、肌酐、β2-微球蛋白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能不全组血钙升高明显,校正后血钙更能准确提示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结论 多发性骨髓瘤校正后的血钙更能真实反映与之相符的疾病状态下真实的血钙水平,更能有效预测病情严重程度.

    作者:冯江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5年2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初治患者120例,根据入院顺序的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拉米夫定治疗,观察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50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的Child-Pugh积分、血清病毒学HBV-DNA和PTA的数据.结果 治疗50周后,两组患者治疗指标均有所好转,观察组Child-Pugh积分、HBV-DNA、PTA分别为(9.48±1.87)分、(2.87±0.12)log copies/ml、(0.79±0.11)%,优于对照组的(5.76±1.09)分、(4.58±0.46)log copies/ml、(0.61±0.1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平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失眠与腺苷信号及免疫功能的研究进展

    失眠是尽管有合适睡眠环境和机会仍对睡眠时间和(或)睡眠质量不满足,并影响日间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随着社会进步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失眠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并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工作.腺苷信号及免疫炎症机制参与失眠的发生,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将对失眠与腺苷信号及免疫功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探索失眠机制研究的方向和临床治疗中新的作用靶点.

    作者:任重阳;葛义俊;张梅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中医院校医学生职业认同现状及比较研究

    文章采用了《医学生职业认同调查问卷》对陕西中医药大学中医、中西医、临床三个专业方向的医学生进行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195份,分析发现医学生总体职业认同处于中等水平,中西医专业的医学生在职业认知度、职业自豪感和职业期待感方面与中医专业和临床专业的学生存在显著差异.因此,研究医学生职业认同的现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不同专业医学生采取不同的对策有利于提高整体职业认同.

    作者:杨秋玉;凯文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基于掌上医院APP的循证医学信息服务模式探索

    通过对循证医学信息服务模式的研究,结合掌上医院APP医护版和图书馆的循证医学信息资源,采用移动互联网技术、云计算、移动跨平台开发框架等技术,设计的一款应用程序,即掌上医院APP(医护循证版).该应用程序比传统的循证医学信息服务方式便捷性更好、安全性更高、互动性更强、融合度更深,为临床医务工作者提供更加优质的信息检索服务,有效辅助临床决策.

    作者:陈池梅;田杰;罗志宏;卓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孟鲁司特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孟鲁司特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临床症状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4.33%,高于对照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评分(0.71±0.23)分,低于对照组(1.67±0.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4.40%与对照组6.6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与常规治疗相比,其不仅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而且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玉振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不同治疗时机行宫颈环扎术对宫颈机能不全患者的疗效及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

    目的 总结不同治疗时机开展宫颈环扎术对于宫颈机能不全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妊娠结局所产生的影响,为临床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宫颈机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时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紧急手术治疗,对照组择期进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和对产妇与新生儿所产生的影响.结果 研究组足月生产产妇多于对照组,晚期流产(20.00%vs 60.00%)与宫内感染率(18.00%vs 62.00%)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早产率对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孕周延长时间以及新生儿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中对于宫颈机能不全患者需要在孕早期开展择期宫颈环扎术治疗,但是对于孕中期患者需要开展紧急手术治疗,提高术后的监测措施,促进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刘亚男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中西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接受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2015年1月~12月我院接收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组3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西医治疗,实验组患者使用中医治疗,对两组的治疗后有效率及各项指标分析.结果 实验组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有效率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实验组在尿蛋白定量、尿蛋白排泄率、血清肌酐、尿素氮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可以选择中医治疗方式,其有效率高,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何丽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目的 对比研究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与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肝内胆管细胞癌19例,均行CT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将肝内胆管细胞癌CT表现及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肿瘤在CT上表现为不规则软组织肿块,伴远侧胆管扩张,病理上肿瘤外周主要由大量恶性肿瘤细胞分布,中央区由大量纤维组织构成,形成肿瘤延迟期强化的病理基础.临近肝包膜的肿块引起癌脐征.结论 肝内胆管细胞癌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动态增强是CT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增生纤维组织形成肿瘤延迟强化的病理基础;排列成腺管的癌细胞引起肿瘤早期强化.肿块边缘不清,增强后边缘不规则,反映肿瘤多无包膜的病理特征.肿瘤浸润生长,内部大量纤维组织存在,出现牵拉,CT表现为癌脐征.

    作者:马淑辉;柳林峰;张丽花;杨健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非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和胰岛素抵抗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非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中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胰岛素抵抗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纳入临床疑诊冠心病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非糖尿病患者184例,依据SYNTAX积分分为轻度狭窄组(0~22分)60例、中度狭窄组(23~32分)76例、 重度狭窄组(≥33分)48例,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及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SYNTAX积分与HbA1c水平、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关系.结果 三组间年龄、吸烟史、TC、LDL-C、HbA1c、HOMA-IR及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SYNTAX积分与HbA1c、HOMA-IR及CRP水平呈正相关,HbA1c与HOMA-IR呈正相关,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吸烟、HbA1c、HOMA-IR及CRP与冠脉病变程度独立相关.结论 在非糖尿病的冠心病人群中存在胰岛素抵抗,且胰岛素抵抗、HbA1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杨锦龙;刘欢;吕秋菊;张晋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的临床诊治

    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是临床上一种极度危险的妊娠类型,它是剖宫产的远期并发症之一,其确切发病机理目前尚不完全明确,与多种因素相关.目前,临床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没有统一的规范标准,无一种理想的、一致的治疗途径及方法.本文综述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的临床诊治,目的在于为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王玉霞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PI3K/Akt信号通路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信号通路在信号转导的调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能调节细胞增殖、凋亡、代谢、运动、血管生成等生物过程.与其他信号通路相比,PI3K/Akt信号通路的组成部分更庞大,在肿瘤中更多见.目前已证实多种肿瘤中存在PI3K/Akt信号通路的超活化,对肿瘤细胞的存活、生长、运动、血管生成和代谢意义重大.因此,抑制PI3K和与通路相关的成分可能会使肿瘤生长受抑,使患者预后改善.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包括针对单一成分的抑制剂和双重抑制剂.目前大量的PI3K抑制剂已在临床前期研究中取得良好结果,有些已经在血液恶性肿瘤和实体肿瘤中进行了临床试验.在此综述中,我们简单的总结了PI3K-AKt通路的研究成果,讨论了PI3K抑制剂从临床前研究到临床研究的发展前景.

    作者:王梦华;卢均坤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梗死体积与血清NSE水平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脑梗死体积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7年4月1日~9月30日我院收治的50~70岁的40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作为脑梗死组,另从我院查体中心随机抽取5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做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的血清初始NSE水平,并据颅脑磁共振DWI像计算脑梗死组患者的梗死体积.结果 脑梗死组血清初始NSE水平为(25.78±2.57)mmol/L,高于对照组的(7.96±0.23)mmol/L,统计学意义显著(P<0.001);颅脑磁共振的DWI相计算出的脑梗死体积与脑梗死组血清初始NSE水平呈高度相关(R=0.736,P<0.001).结论 神经元损伤的定量生化标志物NSE,其水平高低可反映脑卒中后神经功能及脑组织损伤的严重程度,或许可作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监测和预后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

    作者:单敏;常燕燕;赵大鹏;徐玉振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共68例,按照随机数字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使用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血压及24 h尿微量清蛋白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6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24 h尿微量清蛋白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血压,降低24 h尿微量清蛋白,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孙洪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左半结肠癌伴梗阻一期切除吻合策略研究

    对于左半结肠癌伴梗阻的患者,急诊手术行一期切除吻合失败的风险较大,既往多采用较为安全的分期手术策略,但分期手术存在心理、经济负担等弊端,随着医学进步以及新技术发展,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逐渐由分期手术向一期手术转变,本文就临床治疗梗阻性左半结肠癌的相关策略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苏周荣;杜东霖;魏正强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医师多点执业背景下大型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推行医师多点执业对于民营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机构是利好,但对于输出人才的大型公立医院,却带来了不少影响和挑战.本文从多点执业医师与执业机构的法律关系、医师开展多点执业的原因、对原机构的影响等几方面展开论述,进而提出医师多点执业背景下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作者:曾晓霞;张琦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盐酸曲美他嗪片辅助治疗对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氧化应激、心肌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盐酸曲美他嗪片辅助治疗对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的氧化应激、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心内科2016年6月~2017年6月80例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组与辅助组,每组40例,传统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辅助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曲美他嗪片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LVEF、SO、LVESD、LVEDD、MDA水平.结果 辅助组患者治疗后LVEF(58.1±7.5)%、SOD(120.2±15.8)U/ml较传统组(51.2±6.5)%、(84.2±12.4)U/ml升高,LVESD(44.8±4.2)mm、LVEDD(31.2±3.3)mm、MDA(6.2±1.3)μmol/L较传统组(48.2±4.6)mm、(35.4±3.5)mm、(8.6±1.5)μmol/L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曲美他嗪片辅助治疗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可改善患者氧化应激状况,提升患者心肌功能.

    作者:李铎;王建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右美托咪定滴鼻和七氟烷吸入对患儿麻醉前镇静和苏醒后躁动的影响

    目的 探究在麻醉准备室中右美托咪定滴鼻和七氟烷面罩吸入对患儿开静脉及入手术室诱导时的镇静程度和苏醒后躁动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手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D组和S组,每组30例.D组于麻醉准备室予右美托咪定2μg/kg滴鼻,S组患儿于麻醉准备室予8%七氟烷面罩吸入.两组患儿均于麻醉准备室开放静脉,入手术室后以相同麻醉方式诱导,术中吸2%~3%七氟醚维持.记录患儿开放静脉和麻醉诱导时的镇静评分、麻醉过程中HR、MAP变化、拔管时间和躁动评分.结果 两组患儿于麻醉开放静脉时镇静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组比较,D组诱导时的镇静程度更好、麻醉恢复期躁动发生率更低(P<0.05),但两组患者麻醉拔管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过程中,D组的HR、MAP均低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醉准备室中右美托咪定滴鼻及七氟烷面罩吸入均能有效缓解患儿术前焦虑恐惧,有利于静脉通路的顺利开放.其中右美托咪定滴鼻的患儿入手术室诱导时镇静效果更好、术中血流动力学更平稳,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更低,有利麻醉管理.

    作者:赵亮;王绍林 刊期: 2018年第10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