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分析

迮艳华

关键词:稳心颗粒, 美托洛尔, 冠心病, 心率失常
摘要:目的 探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稳心颗粒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的临床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室性早搏发生频率、ST段压低、ST段压低持续时间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不良反应要低于对照组的情况,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效果较为良好,具有高效性和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分布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贵州地区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收集2010年2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ⅠB~ⅡB期168例宫颈癌手术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回顾性分析淋巴结分布情况及相关高危因素及预后.结果 淋巴结转移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闭孔淋巴结易出现转移,淋巴结转移与FIGO分期、脉管癌栓/神经侵犯、宫旁浸润、病理分化程度、肌层浸润深度均有关,与病理类型及年龄无关.淋巴结转移组预后较非转移组差.结论 宫颈癌淋巴结分布以顺站转移为主,分期、脉管癌栓/神经侵犯、宫旁浸润、病理分化程度、肌层浸润深度是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淋巴结转移者预后差于无转移者.

    作者:廖加群;曹雪;陈燕平;吴莉;鲁亮;刘云聪;李杭;杨飞月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在口腔癌治疗中的进展

    以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为代表的辅助化疗是近几年新出现的化疗方法,虽然医学界对其治疗后患者的总体生存率、术后复发率还存在疑虑,但是却能够提高晚期肿瘤原发灶的RO切除率.本文分别从选择性动脉灌注进行原发灶化疗、选择性动脉灌注进行区域性淋巴化疗、肿瘤微环境与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等方面深入探讨了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在口腔癌治疗中的进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宁尚波;杨东红;付爽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卵泡发育及辅助生殖促排卵中促黄体生成素的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卵泡发育及辅助生殖促排卵中促黄体生成素的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进行促排卵的94例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重组人卵泡刺激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促黄体生成素,对比两组患者血清指标及卵泡发育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获卵数、成熟卵子数、优质胚胎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妊娠率、种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卵泡发育及辅助生殖促排卵中,促黄体生成素可有效促进卵泡的发育,提高临床妊娠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姜玉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MTHFR基因多态性与中年男性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研究

    目的 探讨四氢叶酸还原酶C677T基因多态性与中年男性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0月经冠脉造影确诊的128例山东沿海地区汉族中年男性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50%),其中急性心肌梗死36例,按照国际心脏病学会和WHO冠心病诊断标准将128例冠心病患者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67例和稳定性心绞痛(SAP)组61例,并选110例冠脉正常者作为对照组.通过循环酶法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和PCR荧光法检测MTHER C677T基因型,观察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和MTHFRC677T基因型分布与冠脉病变的关系.结果 冠心病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CS组明显高于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状动脉三支病变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高于双支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双支病变组高于单支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TT基因型、T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T基因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TT基因型高于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状动脉三支病变组TT基因型、T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单支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MTHERC677T基因多态性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参与山东沿海地区汉族中年男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发展,且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有关.

    作者:袁帅;邢晓博;李晓;尚兴福;赵雯娜;王芳;王宁;张克传;刘福颂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子宫切除术中分别运用常规开腹式切除以及腹腔镜式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65例行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患者作为实验观察组,另选取65例行传统子宫全切除术患者作为常规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实施手术后各项观察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常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镇痛方面,实验观察组人数明显少于常规对照组,并且创口均为甲级愈合,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切口液化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手术具有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术中出血量较少、对腹腔内环境的影响小、术后恢复速度快且无明显瘢痕等显著优势,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丹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非小细胞肺癌中ZEB1和FoxO3a表达及意义

    目的 研究E盒结合锌指蛋白1和叉头框家族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浸润、转移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3年6月~2015年6月沧州市中心医院手术切除的130组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E盒结合锌指蛋白1和叉头框家族蛋白蛋白的表达,分析E盒结合锌指蛋白1和叉头框家族蛋白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资料的关系.结果 肿瘤组织E盒结合锌指蛋白1蛋白表达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而叉头框家族蛋白蛋白表达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E盒结合锌指蛋白1和叉头框家族蛋白蛋白表达均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远端转移以及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在淋巴结转移或远端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E盒结合锌指蛋白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叉头框家族蛋白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高表达E盒结合锌指蛋白1或者低表达叉头框家族蛋白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2年生存率显著降低.结论 E盒结合锌指蛋白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高表达,叉头框家族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低表达,两者协同促进非小细胞肺癌浸润转移.

    作者:田亮;郭楠;苗志刚;郭效忠;张楠;彭宁宁;苗玉;张荣菊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羊水栓塞的发病机制与血清标志物研究进展

    羊水栓塞是一种罕见而危重的产科并发症,严重威胁母婴健康.羊水栓塞的临床过程极其复杂,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明确,免疫反应可能是重要的病理生理机制,过敏反应、炎症反应及补体反应等均参与其中.据此展开的羊水栓塞血清标志物研究对于预测、早期诊断及防治羊水栓塞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目前尚缺乏成熟的临床应用.

    作者:张杰生;苏放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临床尿液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分析

    目的 分析在临床尿液常规检验中加强质量控制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检验科2014年1月~2017年12月210例尿液样本,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尿液检验法,分析不合格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重点加强质量控制工作.对比两组标本的不合格率和出现不合格标本的原因.结果 对照组不合格率为14.29%,高于观察组的0.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共出现16例不合格的情况,导致出现不合格标本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标本污染5例(31.25%)、标本量不足5例(31.25%)、标本标记不清3例(18.75%)、容器不合格2例(12.50%)、超时送检1例(6.25%).结论 临床尿液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可减少不合格样本的发生,为临床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有价值参考.

    作者:余娜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减轻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减轻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以提高临床外科护理服务质量.方法 选择本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100例外科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与综合护理组,各50例,常规护理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综合护理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疼痛程度评分,综合护理组显然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86.00%)低于综合护理组(9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对减轻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显著,且护理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作者:张艳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用于临床麻醉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和右美托咪定应用于临床麻醉的效果,评价其术后镇痛情况.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42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应用舒芬太尼麻醉,术后使用舒芬太尼镇痛,观察组应用舒芬太尼麻醉,术后使用舒芬太尼+右美托咪定镇痛,对比两组患者各时段镇痛效果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不同时段疼痛比较,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及气管拔管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应用于术后镇痛效果良好,两种药物的联合应用术后镇痛效果明显好于单用,能够有效的缩短苏醒时间,提高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侯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泌尿外科临床感染因素与防治对策分析

    目的 研究泌尿外科临床感染的多种因素,并提出防治对策.方法 G市G区人民医院外二科在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68例泌尿外科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A、B两组,各34例,A组患者住院期间没有临床感染发生;B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存在临床感染的情况.随后,分析A、B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同时对B组患者的感染部位进行统计,并分析菌培养结果.结果 发现B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合并症、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预防、住院时间、尿管留置时间等指标上高于A组患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研究显示B组患者的感染部位主要为尿道口,菌培养结果显示绿脓杆菌、大肠杆菌为主要存在的致病菌株.结论 研究泌尿外科临床感染的多种因素,及时制定防止对策,降低患者临床感染的风险,提高临床治疗效率.

    作者:程绍旭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巨大肺动脉瘤伴重度肺动脉高压1例并文献复习

    肺动脉瘤伴肺动脉高压的典型特点为肺循环阻力增加、肺血增多,呼吸困难和心力衰竭为主要的临床症状,CTA结合三维图像重组技术能全面、直观地显示瘤体的部位,手术治疗是巨大肺动脉瘤伴重度肺动脉高压的主要治疗手段.本文主要报道2017年2月收治的1例巨大肺动脉瘤伴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诊治经过,该例患者肺动脉瘤瘤体巨大,合并肺动脉高压重度,以突发的胸闷、气短急诊就诊.入院予以强心、利尿、抗感染等基础治疗后行手术治疗,术后密切监护治疗,恢复满意.同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旨在加强对肺动脉瘤伴肺动脉高压的临床、影像、病理特点的认识,提高对肺动脉瘤伴肺动脉高压的早期认识和治疗.

    作者:周婷婷;万毅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和芬太尼在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和芬太尼在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择期行无痛人流术的患者40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和芬太尼组(P组)以及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和芬太尼组(EP组).术前2 min给予芬太尼0.5μg/kg静注,术中丙泊酚以靶控(TCI)模式输注,右美托咪定以恒速模式输注,根据患者镇静深度适当调整注射速度.记录所有患者的药物起效时间、操作时间、苏醒时间以及出室时间,并记录低血压、心动过缓、缺氧和注射痛等不良事件.结果 EP组围术期低血压、心动过缓、缺氧、注射痛发生率较P组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EP组患者的起效时间较P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操作时间、苏醒时间、出室时间以及出室前VA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和芬太尼在无痛人流术中对呼吸、循环系统影响小,注射痛发生率更小,显著提高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安全性及舒适性.

    作者:杨进斌;韩建阁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益气补血法联合小剂量铁剂治疗对缺铁性贫血患儿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益气补血法联合小剂量铁剂治疗对缺铁性贫血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122例缺铁性贫血患儿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61例,对照组实施小剂量的铁剂治疗,研究组实施益气补血法与小剂量铁剂联合治疗,分析两组铁代谢有关指标变化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SI(血清铁)及SF(铁蛋白)水平比对照组高,TIBC(总铁结合力)比对照组更低,研究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益气补血法联合小剂量铁剂治疗对缺铁性贫血患儿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武金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踝肱指数检测在住院糖尿病患者中的重复性研究

    目的 探讨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检测在住院糖尿病患者中的重复性.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4月在我院住院的无亲缘关系的糖尿病患者,检测双下肢动脉血压和肱动脉血压,计算踝肱指数,在1周内进行两次ABI测定.比较前后两次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第二次检测左下肢ABI小于第一次左下肢ABI检测结果(P<0.05).第二次右下肢ABI小于第一次右下肢ABI检测结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BI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检测重复性有待提高,需要定期进行培训.

    作者:李雯婷;谈世华;余江明;杨雪;胡茂清;张林;冯翘楚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电脑中频药透对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电脑中频药透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本院住院治疗的老年CAP患者15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6例.对照组采用抗感染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电脑中频药透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中性粒细胞比率、CRP、胸片评分、体温、BUN、Cr、AST、ALT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CRP及中性粒细胞比率均降低,体温、 胸片评分均下降,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1%,高于对照组的7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BUN、Cr、AST、ALT指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脑中频药透治疗老年CAP疗效确切,能改善患者的症状,降低炎性指标,操作简单,无不良反应.

    作者:赵建美;邵岩;李京津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美托洛尔联合卡托普利对慢性心衰患者心肌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析美托洛尔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对慢性心衰患者心肌重构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6年4月~2017年1月选择我院慢性心衰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强心利尿等常规性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46例加用美托洛尔,观察组46例则加服美托洛尔和卡托普利,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LVEF、LVESD检测值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心功能Ⅰ、Ⅱ级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托洛尔联合卡托普利治疗慢性心衰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抑制心肌重构,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作者:郑磊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Caspase-3在不同分期翼状胬肉上皮细胞中表达的研究

    目的 探讨Caspase-3在不同临床分期的翼状胬肉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libision法检测20例静止期翼状胬肉、20例活动期翼状胬肉、10例正常结膜中上皮细胞中Caspase-3的表达.结果 Caspase-3在翼状胬肉上皮细胞中为低表达,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止期和活动期翼状胬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spase-3在翼状胬肉上皮细胞中为低表达,提示翼状胬肉的发生、发展有可能和上皮细胞凋亡和增殖异常有关.

    作者:唐彦慧;彭子春;唐琪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对促进护理安全文化建设的影响

    护理安全对整个医院安全运行存在直接影响.当前患者的安全问题逐渐引发各国临床医学界的重视,且在我国新一轮等级医院的评审工作中已将患者安全置于重要位置,其中护理安全发展成为医疗机构中护理管理重要的研究课题,同时也是优质性护理服务开展的基石.探究对护理安全造成影响的深层次因素,构建良好的安全护理体系,才能使护理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逐渐减少,终促使护理的安全文化建设.

    作者:耿金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治疗小儿风寒感冒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治疗小儿风寒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儿科门诊患风寒感冒患儿88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以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治疗,观察组以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治疗,比较两组用药后咳嗽、咳痰、咽痛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咳嗽、咳痰、咽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仅对照组1例发生轻微恶心,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7%.结论 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治疗小儿风寒感冒效果明显,可促使患儿临床症状尽早缓解,有助于减轻患儿痛苦,值得推广.

    作者:谷雨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