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金萍
目的 研究泌尿外科临床感染的多种因素,并提出防治对策.方法 G市G区人民医院外二科在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68例泌尿外科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A、B两组,各34例,A组患者住院期间没有临床感染发生;B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存在临床感染的情况.随后,分析A、B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同时对B组患者的感染部位进行统计,并分析菌培养结果.结果 发现B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合并症、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预防、住院时间、尿管留置时间等指标上高于A组患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研究显示B组患者的感染部位主要为尿道口,菌培养结果显示绿脓杆菌、大肠杆菌为主要存在的致病菌株.结论 研究泌尿外科临床感染的多种因素,及时制定防止对策,降低患者临床感染的风险,提高临床治疗效率.
作者:程绍旭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E盒结合锌指蛋白1和叉头框家族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浸润、转移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3年6月~2015年6月沧州市中心医院手术切除的130组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E盒结合锌指蛋白1和叉头框家族蛋白蛋白的表达,分析E盒结合锌指蛋白1和叉头框家族蛋白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资料的关系.结果 肿瘤组织E盒结合锌指蛋白1蛋白表达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而叉头框家族蛋白蛋白表达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E盒结合锌指蛋白1和叉头框家族蛋白蛋白表达均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远端转移以及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在淋巴结转移或远端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E盒结合锌指蛋白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叉头框家族蛋白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高表达E盒结合锌指蛋白1或者低表达叉头框家族蛋白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2年生存率显著降低.结论 E盒结合锌指蛋白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高表达,叉头框家族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低表达,两者协同促进非小细胞肺癌浸润转移.
作者:田亮;郭楠;苗志刚;郭效忠;张楠;彭宁宁;苗玉;张荣菊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护理安全对整个医院安全运行存在直接影响.当前患者的安全问题逐渐引发各国临床医学界的重视,且在我国新一轮等级医院的评审工作中已将患者安全置于重要位置,其中护理安全发展成为医疗机构中护理管理重要的研究课题,同时也是优质性护理服务开展的基石.探究对护理安全造成影响的深层次因素,构建良好的安全护理体系,才能使护理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逐渐减少,终促使护理的安全文化建设.
作者:耿金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和芬太尼在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择期行无痛人流术的患者40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和芬太尼组(P组)以及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和芬太尼组(EP组).术前2 min给予芬太尼0.5μg/kg静注,术中丙泊酚以靶控(TCI)模式输注,右美托咪定以恒速模式输注,根据患者镇静深度适当调整注射速度.记录所有患者的药物起效时间、操作时间、苏醒时间以及出室时间,并记录低血压、心动过缓、缺氧和注射痛等不良事件.结果 EP组围术期低血压、心动过缓、缺氧、注射痛发生率较P组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EP组患者的起效时间较P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操作时间、苏醒时间、出室时间以及出室前VA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和芬太尼在无痛人流术中对呼吸、循环系统影响小,注射痛发生率更小,显著提高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安全性及舒适性.
作者:杨进斌;韩建阁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减轻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以提高临床外科护理服务质量.方法 选择本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100例外科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与综合护理组,各50例,常规护理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综合护理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疼痛程度评分,综合护理组显然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86.00%)低于综合护理组(9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对减轻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显著,且护理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作者:张艳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C1)通路是细胞内主要的能量感受器,能感受营养和激素、与能量需求相关的多个细胞功能的调节相关的上游调节信号.调节下游信号从而影响不同的细胞代谢,从蛋白质和脂质合成到线粒体活性等不同方面调节细胞代谢.作为对细胞代谢过程的调节,mTORC1的活性在外周激活有利于脂肪细胞活化,脂肪生成,葡萄糖摄取和β细胞数量的增加.本文综述了现有的知识对mTORC1的作用在能量平衡和能量代谢的调节,特别是旨在提供有关mTORC1在功能细胞中心能够整合不同激素的作用的背景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李继维;张莹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血管性痴呆(VD)伴H型高血压应用依那普利叶酸片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VD伴H型高血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片治疗,观察组给予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cy、BP水平以及MMSE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cy、BP水平均有所下降,观察组血清Hcy水平为(10.83±1.49)μ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42±0.35)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MMSE评分均有所提高,观察组的评分为(20.83±2.49)分,高于对照组的(17.87±2.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伴H型高血压患者使用依那普利叶酸片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依那普利片,极大改善了患者的血清Hcy水平和血压,患者精神状态较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龚立云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集束化干预在低龄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微创手术围术期的应用.方法 对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65例拟行微创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7例.对照组采取先天性心脏病常规护理措施;集束化护理组采取集束化综合护理方案,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患儿术后肺部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则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患儿实施科学、完善的集束化护理,能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患儿康复.
作者:覃华晶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医学超声病灶图像预处理的方法和结果.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12月在我院采用超声检查的632份图像,分析图像存在问题的原因,并对相应的图像预处理方法进行研究.结果 采用预处理方法后的图像较预处理前更直观、清晰、易分辨出病灶区域,降噪有效性达到78.62%.结论 对超声病灶图像进行预处理,可显著降低噪声造成的图像不清晰情况,获得更有效的诊断图像,极大提高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检查诊断.
作者:周兰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中低钠血症与血钠波动的特点,分析低钠血症与钠波动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7年1月~8月收治的189例aSAH病例,根据血钠波动大值,分为<6 mmol/L,6~12 mmol/L,>12 mmol/L三组,以Rankin修订量表评分(mRS)评估患者预后,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钠波动与患者预后的联系.结果 mRS≥4组的患者发病后入院时间间隔短于mRS≤1组,mRS≥4组的患者鞍上池出血区域CT值均值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患者预后差,Fisher分级为Ⅲ~Ⅳ级的患者较Ⅰ~Ⅱ级的预后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生位置在后循环的患者比颈内动脉段预后较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钠血症与不良的神经功能预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每日钠波动6~12 mmol/L组中,mRS≤1者26例(31.71%),2≤mRS≤3者25例(30.49%),mRS≥4者31例(37.80%);>12mmol/L组中mRS≤1者1例(6.67%),2≤mRS≤3者2例(13.33%),mRS≥4者12例(80.00%).病程中血钠波动6~12 mmol/L及>12 mmol/L组,较<6 mmol/L组患者mRS评分更高,预后更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AH患者中,血钠的波动,而非低血钠本身,与不良神经功能预后有统计学关联,这与现行的理念存在冲突,有待更进一步的临床探索.
作者:石油;朱继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和右美托咪定应用于临床麻醉的效果,评价其术后镇痛情况.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42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应用舒芬太尼麻醉,术后使用舒芬太尼镇痛,观察组应用舒芬太尼麻醉,术后使用舒芬太尼+右美托咪定镇痛,对比两组患者各时段镇痛效果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不同时段疼痛比较,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及气管拔管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应用于术后镇痛效果良好,两种药物的联合应用术后镇痛效果明显好于单用,能够有效的缩短苏醒时间,提高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侯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分析LVIS支架在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临床病例,探讨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本院神经外科2014年9月~2015年9月应用LVIS支架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22例,根据Raymond分级评价术中动脉瘤填塞程度,再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评估其疗效.结果 22例宽颈动脉瘤患者均成功施行LVIS支架辅助介入栓塞术,术后即刻RaymondⅠ级栓塞,有效栓塞率为100.00%.缺血并发症2例(9.10%),随访6~24个月,预后良好组有19例(86.40%).结论 应用LVIS支架在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短期随访效果佳,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术后出血并发症未见增加,术中、术后缺血发生率相应增加,与支架金属覆盖率高、展开位置不理想、贴壁不良有关.
作者:方力;张晓冬;郭宗铎;朱继;孙晓川;唐文渊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碳酸酐酶Ⅸ属于跨膜蛋白酶,分布于细胞膜和细胞核,CAⅨ基因是乏氧诱导因子-1(HIF-1)的下游靶基因,乏氧条件能诱导其表达并且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治疗敏感性及患者预后相关.近年来CAⅨ已成为一个肿瘤潜在的靶向治疗热点,本文就CAⅨ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江立基;李先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情况及其耐药性,为医院控制感染及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临床分离的154株鲍曼不动杆菌的药敏试验数据和各科分布情况.结果 在分离出的154株鲍曼不动杆菌中,重症监护病房(PICU)多,为48株(31.17%),其中以痰液分离多,为116株(75.32%),多重耐药菌分离率为7.14%,耐碳青霉烯类菌分离率为2.66%.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极易对抗菌药产生耐药,应加强医院耐药菌株的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以便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大限度减少鲍曼不动杆菌感染.
作者:李淑惠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近年来伴随着科学水平的提高,心脏外科手术进入了新的纪元,由于手术理念的革新,心脏外科手术适应症也逐步增宽,随着手术患者数量的增加,不仅对外科医生手术难度要求增加了,更加对手术术后管理提出了不小的考验.而体外循环(CPB)是直视下心脏手术的必备条件,CPB所涉及的心脏降温、血流动力学改变、持续血液抗凝、组织缺血后再灌注等,都对术后机体的恢复产生了影响,因此心脏手术术后多伴随诸多并发症,如心律失常、低心排综合征、急性肾功能损伤等.而急性肾功能损伤(AKI)又是体外循环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而且它风险高,病情重,一旦出现往往合并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所以本文旨在收集和汇总近年来关于心脏手术后并发急性肾损伤的研究报道.
作者:黄勃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利培酮和奥氮平对酒精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本院收集94例酒精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组和奥氮平组,各47例,分别给予利培酮和奥氮平治疗8周.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定疗效,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完成8周的治疗,有效率、临床治愈率对比无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中锥体外系反应(EPS)利培酮组高于奥氮平组,过度镇静奥氮平组高于利培酮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不良反应无差异.结论 利培酮与奥氮平治疗酒精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疗效相似,但奥氮平过度镇静的不良反应更明显,利培酮锥体外系反应的不良反应也不容忽视.
作者:蔡枫;姚雪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耳穴的热敏现象及耳穴热敏灸治疗常见病的疗效.方法 采用普通艾条点燃后选择耳穴行灸法,治疗手部冻疮、颈腰痛、面瘫患者共计31例.结果 31例患者经过1~8次治疗后均临床治愈,总有效率100.00%.结论 出现热敏及经络感传现象对症状的好转和治愈呈正相关性;局部灸耳穴存在热敏感传现象.
作者:夏晗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对基层医院创伤患者院前急救的护理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月~12月862例有救护车出车记录创伤患者成立观察组,选择2015年1月~12月725例有救护车出车记录创伤患者成立对照组,对比两组院前急救护理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对照组725例患者中,成功转入院内救治637例,其中收入本院治疗316例,请外院专家及转入上级医院治疗321例,转入院内救治率87.86%;观察组725例患者中,成功转入院内救治842例,其中收入本院治疗378例,请外院专家及转入上级医院治疗464例,转入院内救治率97.68%;观察组转入院内救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20例,死亡率为2.32%,对照组死亡88例,死亡率为12.14%;观察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创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过程中,应确保患者呼吸通畅和有效止血,并对生命体征进行严格检测,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采取处理措施.
作者:董桂芬;张绍丽;李会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Caspase-3在不同临床分期的翼状胬肉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libision法检测20例静止期翼状胬肉、20例活动期翼状胬肉、10例正常结膜中上皮细胞中Caspase-3的表达.结果 Caspase-3在翼状胬肉上皮细胞中为低表达,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止期和活动期翼状胬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spase-3在翼状胬肉上皮细胞中为低表达,提示翼状胬肉的发生、发展有可能和上皮细胞凋亡和增殖异常有关.
作者:唐彦慧;彭子春;唐琪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析美托洛尔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对慢性心衰患者心肌重构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6年4月~2017年1月选择我院慢性心衰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强心利尿等常规性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46例加用美托洛尔,观察组46例则加服美托洛尔和卡托普利,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LVEF、LVESD检测值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心功能Ⅰ、Ⅱ级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托洛尔联合卡托普利治疗慢性心衰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抑制心肌重构,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作者:郑磊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