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TaqMan-MGB探针实时荧光PCR检测脑膜炎奈瑟菌porA基因

杨艳;汪川;汪春梅;刘衡川

关键词:脑膜炎奈瑟菌, 实时荧光PCR, TaqMan-MGB探针, PorA基因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特异、灵敏、快速检测脑膜炎奈瑟苗的宾时荧光PCR方法.[方法]针对脑膜炎奈瑟菌特异性基因porA设计引物、探针,在实时荧光PCR仪上进行扩增、检测和结果分析;用建立的检测方法与常规PCR方法的检测结果做对比.[结果]应用该实时荧光PCR方法,64侏脑膜炎奈瑟菌检测结果均为阳性,6株非脑膜炎奈瑟菌结果均为阴性:检测灵敏度达5.0×103 cfu/ml,即5cfu/test,比常规PCR方法灵敏度高10倍;该方法重复性好.[结论]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脑膜炎奈瑟菌具有灵敏、特异、快速方便的特点,可用于定量检测.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深圳市福田区2008年企业职业危害因素调查

    [目的]了解深圳市福田区工业企业职业危害因素现状,为进一步有针对性开展职业卫生参与式培训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深圳市福田区333家工业企业2008年度职业危害调查表进行分析.[结果]调查333家企业,企业类型以私营股份为主,生产总人数59 221,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人数12 217,占总数20.6%,男女比例1.09:1;主要分布在宝石加工(460/652,70.6%)、印刷(1 247/3 037,41.1%)等行业.化学危害因素主要分布在汽修(68/70,91.7%)、印刷(48/54,88.9%)、仪器仪表和机械(13/15,86.7%)、电子(76/93,81.7%)和宝石加工等行业(8/10,80.0%),多见的是苯及苯系物、其次是正乙烷及三氯乙烯等;物理因素主要分布在汽修(67/70,95.7%)、金属制品(21/22,95.5%)、纺织(37/39,94.9%)、橡胶塑料(10/11,90.9)、印刷(44/54,81.5%)和宝石加工等行业(7/10,70%),主要是噪声为主,其次是非电离辐射;粉尘少见,主要分布在汽修(56/70,80.0%)和宝石加工行业(5/10,50%).[结论]福田区职业危害因素在不同行业分布不同,同一行业各种危害因素分布也不同,应对不同行业存在的职业危害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

    作者:潘瑞胤;程慧;蒋立新;杨梅;邓凯杰;李汉峰;郑晓钧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学生健康相关知识及行为调查

    [目的]了解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学生健康相关知识及行为现状.[方法]随机抽取24所学校的1 261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95.8%的学生树立了健康第一的理念;97.7%的学生知晓烟草危害健康基本知识,掌握劝阻和拒绝吸烟的技巧;95.2%的学生感觉学校社会环境良好;94.8%的学生知晓交通安全规则,掌握紧急情况下正确逃生的方法;80.4%的学生懂得毒品危害和艾滋病预防基本知识;77.7%的学生能够做到每天活动1 h或以上;73.6%的学生具备了良好的日常卫生习惯和行为.以上除了学校社会环境和控烟知识行为外,各方面的结果均是城市学生好于农村学生,小学生好于中学生,苏南、苏北地区好于苏中地区.大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被调查学校的健康促进学校创建工作已初见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中学和苏中地区,还需进一步加以改进.

    作者:张熳;郭海健;王湘苏;杨国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某军校三级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并比较某军校06、07、08三级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方法]分别对07级地方入伍高考新生和07级部队生长生,06级、07级、08级新生的卡特尔16种人格特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07级高考新生在E、M和Q2因子的得分均值显著高于07级部队生长生,在B因子的得分均值极其显著低于07级部队生长生.三级大学生比较,在B、C和Q3因子的得分均值07级新生高,06级新生低.06级新生在E、F、G、H、N和Q3因子的得分均值低,而07级新生与08级新生在这些因子上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07级新生和08级新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要显著优于06级新生,而07级新生在聪慧性、稳定性和自律性方面要优于08级新生;07级高考新生与部队生长生相比,更喜欢探索尝试新事物.

    作者:顼红雨;胡文东;张利利;王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吻合口漏的预防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吻合口漏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4月~2009年3月73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手术早期吻合口漏发生率13.3%(4/30),手术后期吻合口漏发生率2.3%(1/43).[结论]不断提高腹腔镜手术操作技巧,只要预防措施得当,可以有效缩短学习曲线,吻合口漏的发生是可以预防和降低的.

    作者:王健;付金强;郑成军;杜波;李亚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家庭因素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

    [目的]探讨家庭因素对大学生抑郁发生的影响,为高校开展针对性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对741名大学生进行抑郁状态、一般人口学情况和可能家庭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资料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通过对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出主要的家庭危险因素.[结果]被调查的大学生中抑郁人数所占比例为27.1%,大一学生抑郁发生比例(31.6%)显著高于大二学生(22.7%) (X2=7.3897,P=0.0066).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到年级和家庭结构与大学生抑郁产生有关.[结论]大学生抑郁情况不容忽视,应根据大学生抑郁产生的家庭主要危险因素加强和改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和方法.

    作者:王宏;刘家洁;李雷雷;许红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118例复发性脑梗死患者首次发病后使用阿司匹林情况的调查

    [目的]对复发性脑梗死患者首次发病后使用阿司匹林情况的调查,探讨引起其临床应用不规范的一些主要原因.[方法]从2003年9月~2008年3月住院的479例脑梗死患者中筛选出复发性脑梗死118例,调查其首次发病后使用阿司匹林的情况,分析阿司匹林使用不规范的原因.[结果]118例复发性脑梗死患者首次发病后在住院期间均接受阿司匹林75~150 mg/d治疗.92例(77.97%)患者出院后阿司匹林使用不规范;其中,63例(53.39%)患者虽坚持服用阿司匹林,但37例患者剂量过低,占58.73%(37/63);55例(46.61%)患者间断服用阿司匹林.阿司匹林使用不规范的主要原因为:患者担心不良反应;患者嫌麻烦;患者或家属认为无效;医生未告知需长期服药;患者未坚持神经内科门诊随访,未接受专科医生指导;门诊医生随访中忽略询问使用情况;患者因出现副作用(胃肠道不适、皮疹)而停药.[结论]相当比例的复发性脑梗死患者首次发病后使用阿司匹林剂量过低及未能坚持长期服用.应对脑梗死患者加强卒中健康教育,以提高阿司匹林使用依从性.

    作者:龙秀英;钟晓闵;宋春江;曾尚霞;王思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其轻链κ和λ含量、κ/λ比值以及补体C3、C4、B因子(PFB)含量在慢性肾功能不全(CRT)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特定蛋白仪上,采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IgG、IgA、IgM及其κ和λ含量以及C3、C4、PFB含量,并且计算κ/λ比值.[结果]与36例正常对照组比较,49例CRF患者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G、IgM,C3含量及κ/λ比值均降低,而免疫球蛋白IgA、轻链λ和C4含量则均升高.[结论]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其轻链κ和λ含量、K/k比值以及补体C3、C4、PFB含量检测对CRF的临床诊疗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林春艳;高纯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非参数判别在选拔教师中的初步应用

    [目的]探讨选拔合格教师的方法.[方法]根据国际通用的职业紧张心理调查表各项指标的量化结果,以某综合性大学网上评教的前100名教师为标准,将研究对象中在前100名的30位教师的心理调查资料为训练样本,其他被测教师作为待判样本,进行连续非参数判别.[结果]经刀切法前瞻统计,其结果是选拔出的合格教师正确率为84.74%,误差率为15.26%.经与具体名单核实正确率达90%以上.[结论]该判别方法可为选拔合格教师提供较为可靠的量化数据.

    作者:杨树东;李涛;张宏;陈绪赣;刘平;徐春宏;马卫兵;钱梅珍;龚建新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深圳市南山区2005~2007年流感病毒分离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深圳市南山区近3年的流感病毒变异、变化及流行规律,做好流感预防控制工作.[方法]采用常规狗肾传代细胞(MDCK)法分离流感病毒并进行毒株鉴定.[结果]2005年共分离流感病毒64株,其中H1N1亚型9株、H3N2亚型44株、B型11株;2006年分离流感病毒48株,H1N1亚型18株、H3N2亚型2株、B型28株;2007年分离流感病毒69株,H1N1亚型2株、H3N2亚型57株、B型10株.3年的阳性分离率分别为13.3%、12.0%、22.6%.[结论]3年的流感病原学监测中,虽然未发现新的突变株,但流感病毒株的流行每年都发生型别的变化;2005年本地区以H3N2亚型流感病毒流行为主,2006年以H1N1亚型和B型(Victoria系)为主,2007年又以H3N2亚型流感病毒流行为主.

    作者:孙健;黄锐敏;刘楚云;袁月明;段永翔;俞慕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安徽某地区老年人孤独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了解老年人的孤独现状,探讨孤独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在安徽省某地区抽取一街道和一行政村实足年龄在60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用自制调查表(包括孤独评定量表(UCLA)、家庭功能量表(APGAR)、社会支持量表等)对目标人群进行调查,并运用Epidata3.1和SPSS13.0对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孤独评分平均为(42.76±8.95)分.在所调查的项目中,职业为医务人员、高年龄组、居住城镇、文化程度低、未婚或离异及分居、子女很不孝顺、无权支配经济、睡眠质量差、重度和极重度起居困难、从不参加娱乐活动、吸烟者、家庭功能和社会支持差的老年人,孤独评分较高.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社会支持、家庭功能、起居困难程度和睡眠质量等变量对预测孤独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社会支持的作用强.[结论]社会支持、家庭功能、起居困难程度和睡眠质量等是影响老年人孤独的重要因素,社会和家庭应采取有效措施以减轻老年人孤独,从而顺利实现健康老龄化进程.

    作者:崔光辉;吴振强;张秀军;孙业桓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心脏损害辅助检查改变特点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心脏损害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2007年收治的98例SL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心电图(ECG)、超声心动图(UCG)、心肌酶(CK)、X线胸片等检测.总结SLE患者心脏损害的临床特点.[结果]98例SLE心血管系统的症状、体征、实验室异常64例(占65.3%),其中仅26例有心脏病相关症状.[结论]SLE累及心脏时症状轻微或无症状.及时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部X线及心肌酶等,有助于提高SLE所致心脏损害的检出率,及早诊治可改善SLE患者预后.

    作者:符艾文;李杜生;杨大英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小鼠系统性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免疫研究

    [目的]探讨白色念珠菌免疫小鼠的T细胞、腹腔巨噬细胞和免疫血清,在抗小鼠全身性白色念珠菌感染申各自所起的作用.[方法]将60只健康昆明种小鼠随机分组,分别进行下述试验. (1)体内试验:将致敏T细胞、腹腔巨噬细胞、免疫血清分别过继给同品系小鼠后,尾静脉注射0.2 ml白色念珠菌液(2×107 CFU/ml),观察小鼠存活情况; (2)体外试验:将上述细胞、免疫血清分别与0.1 ml白色念珠菌液(1×105 CFU/ml)共同培养,计数菌落形成单位(CFU),判定细胞和免疫血清对白色念珠菌的作用效应.[结果](1)感染后第4周,过继腹腔巨噬细胞和致敏T细胞组小鼠存活率分别为50%和60%;过继免疫血清和生理盐水组小鼠全部死亡; (2)体外实验发现腹腔巨噬细胞对白色念珠菌具有明显抑杀作用,菌落数(2.33±0.58×104 CFU/ml)显著低于对照组(9.33±2.51×104 CFU/ml),而免疫血清组菌落数(76.00±3.60×104 CFU/ml)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小鼠巨噬细胞在抗白色念珠菌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免疫血清没有保护作用.

    作者:王萍;董群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食品甜味剂分类及其检测技术现状

    本文详细介绍了高倍甜味剂和低倍甜味剂的分类和组成,以及各自特点、功能、应用及安全性.分析了当前合成甜味剂开发、应用与我国甜味剂检测技术发展现状.

    作者:鲁琳;杭义萍;高燕红;梁春穗;许秀敏;李晖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部分CDC实验室现状与卫检专业人才去向调查

    [目的]通过对部分CDC实验室的现状和卫检专业人才去向的调查,分析CDC卫生检验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方法]采用问卷形式、专业交谈、现场参观及询问等方式进行调查.[结果]卫检专业是一个社会需求较高的专业,卫检人员仅占CDC总人数的23.6%,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员占3.3%,有1/2的实验室建筑面积达不到卫生部规定的要求.[结论]卫检人员不能满足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需要,国家今后仍需增加对CDC卫检工作的投入,以完善CDC的建设,满足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对卫生检验的要求.

    作者:杨嘉格;余倩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临床分离331株弗劳地枸橼酸杆菌体外药敏分析

    [目的]探讨弗劳地构橼酸杆菌的体外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用MicroScan WalkAway-96SI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和药敏系统对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分离的弗劳地枸橼酸杆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对菌株标本来源、科室分布及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32007年共分离出331株弗劳地构橼酸杆菌,在送检标本中以痰标本分离菌株数多占总分离菌株数59.5%,其次是尿占14.2%.5年来以普外病房分离菌株数量高占10.0%,其次是呼吸病房占8.8%.对19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大于50%;耐药率小于40%有5种,即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0.2%~23.6%)、亚胺培南(1.6%~6.1%)、头孢他啶(33.3%~40.8%)、头孢吡肟(26.5%~37.5%)和阿米卡星(12.2%~20.8%).[结论]弗劳地枸橼酸杆菌对多数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和阿米卡星等可作为临床治疗弗劳地枸橡酸杆菌的一线药物.

    作者:李冬冬;刘义刚;陶传敏;范红;陈文昭;康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多重实时荧光PCR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蜡样芽胞杆菌

    [目的]建立多重实时荧光PCR方法以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蜡样芽胞杆菌.[方法]通过设计引物和探针,优化反应条件,建立多重实时PCR,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nuc基因、蜡样芽胞杆菌16S rRNA保守区基因及其ces基因(编码致呕毒素cereulide).该多重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2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4株蜡样芽胞杆菌菌株和6株乳杆菌,比较其与菌株鉴定结果及ces基因普通PCR检测结果.[结果]多重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2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4株蜡样芽胞杆菌菌株和6株乳杆菌,与菌株鉴定结果的符合率为100%.蜡样芽胞杆菌的ces基因检测结果也与普通PCR结果相符.[结论]建立了同时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nuc、蜡样芽胞杆菌168保守区基因及ces基因多重实时PCR方法,可应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蜡样芽胞杆菌在种水平上的菌株鉴定、以及蜡样芽胞杆菌cereulide毒力菌株的鉴定.

    作者:蒋培余;于新芬;潘劲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持续质量改进方案在防治剖宫产切口感染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方案(CQI)对降低剖宫产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产科住院刮宫产切口感染原因.制订相关环节的质量改进方案,将实行该方案后的2007年、2008年剖宫产切口感染发生情况与2006年进行比较.[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方案后,切口炎症反应发生率明显减少(P<0.01),其中2008年切口感染裂开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方案可有效降低剖宫产切口感染的发生.

    作者:黄玉玲;梁月连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青海省湟源县人体肠道线虫感染调查

    [目的]了解和掌握湟源县人体肠道线虫的流行分布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人体肠道线虫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细则>的要求,采用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镜检肠道线虫,12岁以下儿童同时采用透明胶带肛拭法镜检蛲虫感染情况.[结果]本次3个点实际粪检1 520人,蛔虫感染者169人,感染率为11.12%,未发现鞭虫感染;12岁以下儿童肛拭镜检417人,未发现蛲虫感染者.草原村人群蛔虫感染率显著低于兔尔干村和池汉村(P<0.05);5~14岁组人群蛔虫感染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蛔虫中度感染仅占1.78%,未见重度感染者.[结论]此次调查仅为单一蛔虫感染,其感染率显著低于10年前报道结果(49.87%),但仍处于较高水平.对此,应加大卫生工作投资力度,加强学校健康教育,提高群众防病意识,全力推行人体肠道寄生虫病防治措施,力争早日消除该病危害.

    作者:马霄;刘培运;曾诚;张静宵;谭岱峰;张路;王发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21例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致胆管损伤的原因、预防及诊断与治疗.[方法]对1998年1月~2008年10月海南农垦总局医院和海南农垦三亚医院收治的21例医源性胆道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损伤原因中解剖变异3例,局部病理因素14例,手术因素4例.损伤部位包括肝胆管8倒,胆总管6例,胆囊管汇入胆总管部2例,右肝管4例,副肝管1例.术中发现损伤9例,术后发现损伤12例.2例行胆管修补术,5例行胆管吻合+T管引流术,拆线1例,腹腔引流、近端胆管或T管引流2例,13例行胆肠Roux-en-y吻合术,4例行再次手术,手术后围手术期死亡1例.全部21例获平均5年零6个月的随访,效果良好17例,较差4例,并发胆汁性肝硬化1例.[结论]熟悉胆道解剖及变异,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术中仔细辨别肝外三管关系及思想上的重视是防治医源性胆管损伤的重要措施.

    作者:冯达营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急性阑尾炎超声声像图直接和间接征象的分析

    [目的]分析急性阑尾炎超声声像图直接、间接征象,以提高其超声诊断的符合率.[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9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前超声检查的声像图特征.[结果]189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中,通过声像图直接征象而诊断为急性阑尾炎者占83.6%,间接征象而高度疑似急性阑尾炎者占7.9%,无声像图改变而漏诊者占8.5%.[结论]超声检查在诊断急性阑尾炎时,除分析其声像图直接征象外、还要重视其问接征象,以提高急性阑尾炎超声诊断的符合率.

    作者:刘玉凤;马灵芝;张晓红;郑继慧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