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RSV A2株细胞低温传代适应减毒指标的初步探索

谢忠平;龙润乡;李华;易红昆;李志强;沈冬;崔萍芳;陈思瑾

关键词:人呼吸道合胞病毒, 低温传代, 动物模型, 间质性肺炎, 生长特性
摘要:[目的]分析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HRSV)经人二倍体KMB17细胞低温传代后培养特性的改变.[方法]将HRSV A2株病毒接种到人二倍体KMB17细胞进行低温培养传代,将不同代次的病毒经鼻腔接种豚鼠,于d 7、d 14分别取肺组织作病理切片检查、分离血清进行中和抗体检测,同时测定不同代次病毒的一步生长曲线及温度敏感性特征.[结果]豚鼠经鼻腔接种,接种原代病毒组d 14处死时体重明显较对照组轻,低温第6代组和11代组与对照组接近,3组病毒均引发豚鼠间质性肺炎.低温第6代组和11代组与原代病毒相比,一步生长曲线未发生明显改变,增殖高峰约为9-12 d.[结论]HRSV经鼻腔接种豚鼠能引起强烈的肺部感染,豚鼠可作为HRSV毒力评价的动物模型;HRSV在KMB17细胞上经低温传11代,未出现明显的减毒株特征,还需要进一步减毒.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成都地区0~6岁儿童血铅水平变化趋势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成都市0~6岁儿童血铅水平、儿童高血铅的流行情况变化趋势以及影响儿童血铅水平的因素,为采取科学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儿童基本生活信息,抽取儿童空腹静脉血用钨舟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血铅水平.将2007年与2004年结果比较分析. [结果]2004年成都市0~6岁儿童血铅平均水平为63.97μg/L,高血铅检出率为12.8%;住房临街、母乳喂养、几乎每天吃膨化食品是导致儿童高血铅水平的主要危险因素(P<0.01);2007年平均水平为63.88μg/L,高血铅检出率为8.2%,代乳食品、居住临街、底楼或者平房是导致高血铅水平的危险因素(P<0.05). [结论]成都市属铅中毒中高度流行区,2007年高血铅检出率比2004年有所下降.血铅水平受居住环境、喂养方式以及饮食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作者:周伟;江咏梅;石华;李佳圆;柳晓琴;于凡;旷凌寒;杨惠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四川省优秀田径运动员膳食调查

    [目的]了解四川省优秀田径运动员的膳食营养状况. [方法]采用称重法称量每名运动员连续5日三餐各种食物的摄入量并从数据库中提取运动员的血生化指标. [结果]运动员畜禽类食物摄入过多,粮谷、蔬菜及水果类食物摄入不足,女运动员乳类食物摄入不足;能量及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普遍不足、蛋白质摄入量偏高;三餐能量分配不合理,早餐摄入不足,晚餐摄入过多;运动员维生素B1、维生素C普遍缺乏,女运动员维生素A、钙摄入不足;血红蛋白值偏低,肌酸激酶偏高. [结论]调整膳食结构,增加碳水化合物、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C和钙的摄入.以提高田径运动员的营养水平.

    作者:古燕;吕晓华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泸州市江阳区2008年乙脑趋势分析及对策

    [目的]通过对江阳区乙脑趋势分析,为制定乙脑综合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江阳区历年乙脑疫情资料、气象资料、三带喙雌库蚊密度监测结果、乙脑疫苗整体接种水平、健康人群乙脑抗体保护水平调查结果对乙脑发病趋势进行综合分析与预测.[结果]江阳区的乙脑发病与去年相比将有所上升;乙脑发病数在6~30例之间:发病仍将集中在2~6岁儿童.[结论]乙脑是江阳区主要的蚊媒传染病,充分利用现有资料进行分析与预测,是控制乙脑发生与流行的有效手段之一.

    作者:杜斌;刘生楠;李奕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成都市养老机构老年认知障碍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调查成都市养老机构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患病率及危险因素. [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从成都市5个主城区共110家养老机构,各区抽取1~2所共10个机构进行横断面研究,对所纳入的老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功能检查和医学资料收集,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共调查356名60岁以上老人,认知功能障碍者181位,患病率为50.7%.其中80.9%的老人有日常生活能力受损.多因素逐步Logistic分析显示:女性(OR:0.387;95%CI:0.211~0.710)、高龄(OR:4.276;95%CI:2.228~8.205)、职业性质(OR:2.241;95%CI:1.168~4.301)、低教育水平(OR:3.181;95%CI:1.420~7.124)、婚姻状况(OR:0.183;95%CI:0.053~0.627)慢性疾病(OR:1.640;95%CI;0.700~6.956)、参加活动(OR:0.403;95%CI:0.166~0.982)及日常生活能力(OR:0.338;95%CI:0.127~0.900)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关系密切.慢性疾病中的高血压(OR:2.095;95%CI:1.122~3.912)、糖尿病(OR:2.168;95%CI:1.058~4.442)、脑血管病(OR:2.141;95%CI:1.086~4.222)及心脏病(OR:2.902;95%CI:1.240~6.794)是独立的危险因素. [结论]成都市养老机构60岁以上老人认知功能障碍患病率高,8种危险因素与其关系密切,这为养老机构照护认知功能障碍的老人提出了严峻挑战.

    作者:吴仕英;董碧蓉;丁光明;陈建华;庞伟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含铅、汞、砷的化妆品质控样品均匀性考察

    [目的]对化妆品质控样品中的铅、汞、砷的均匀性进行检验.[方法]铅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汞和砷采用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均匀性检验采用t检验和F检验联合技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铅、汞、砷3种元素瓶内与瓶间各组测定结果的均值与方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化妆品质控样品中的铅、汞、砷是均匀的.

    作者:宋钰;董兵;范文嘉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年龄和性别为配比条件,对139对研究对象进行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获得研究对象的有关资料.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进行MTHFR基因多态性分析. [结果]DN组的基因型分布、等位基因的频率与DM组间均具有统计学差异,携带T等位基因的DM患者发生DN的危险性高于无该等位基因的患者,OR值为2.610(95%CI:1.823~3.737).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CT型和TT型DM患者发生DN的危险分别是CC型患者的2.362和2.568倍. [结论]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DN相关,MTHFR基因677C-T突变可能是T2DM患者发生DN的一个遗传易感因素,突变的T等位基因可能为DN的易感基因.

    作者:林荣;王春娜;刘新民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商丘市1080例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了解商丘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网络直报的1080例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对其中部分病例进行临床特点和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结果]商丘市手足口病以5月为发病高峰期,病例主要分布在农村(占84.7%),以4岁及以下儿童感染为主(占92.0%),发病多为散居儿童(占89.2%);临床表现以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现皮疹为主;流行的手足口病病原体以EV71为主,健康人群手足口病肠道病毒阳性率为12.8%.[结论]商丘市手足口病的流行重点人群为4岁以下农村散居儿童,应加强对农村居民的宣传教育工作;此次流行为以EV71为主要病原体所致的轻型感染为主,但不可放松对重症病例的警惕.

    作者:刘利容;许世禄;余瑞芳;李红星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精神科医师职业紧张和紧张反应的研究

    [目的]评价医师职业紧张和紧张反应强度.[方法]应用职业紧张量表修订版(OSI-R)对80名精神科医师(医师组)和78名非卫生部门脑力劳动者(对照组)进行了测试.[结果]医师组职业任务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主要紧张源为任务过重、任务不适和责任感.医师组仅人际关系紧张反应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男医师的职业紧张水平高于女医师(P<0.05).[结论]精神科医师职业是个紧张的职业,加强医师业务和医德学习,缓解医患矛盾,减少工作压力可保护和促进他们的健康.

    作者:梁炜;张迎黎;张红梅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质控样品鉴定结果分析

    [目的]提高无锡市食品污染物微生物检验质量及检验能力.[方法]将传统分离鉴定法、PCR检测法同时用于质控样品的检测,并对其PCR检测技术应用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综合菌落形态、染色镜检、生化试验和溶血试验及用PCR技术进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快速检测,报告质控样品中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结论]传统分离鉴定法结果与PCR检测结果相符性好.

    作者:孙燕萍;肖勇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HIV感染者与AIDS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调查分析HIV感染者与AIDS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特点.[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02例本院门诊及住院的HIV感染者与AIDS患者及102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评定,按量表因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所有HIV感染者与AIDS患者的各项因子分大多高于国内健康人群,特别是在躯体化、焦虑、抑郁、敌意因子方面,以AIDS患者尤其明显.各因子分值随疾病严重程度加重有升高趋势,且在精神病性一个因子得分上存在统计学差异(F=5.399,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疾病类型、受教育程度是SCL-90因子分值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HIV感染者与AIDS患者的心理问题,随着病情的严重程度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受教育程度和年龄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

    作者:殷艳天;李洁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影响不孕妇女心理健康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不孕妇女心理健康的因素,为心理支持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使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62名不孕妇女实施测量,同时调查患者及丈夫年龄、文化程度及不孕时间、有无子女、婆媳关系、治疗费用承受能力等项目,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 [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丈夫文化程度(OR值=7.19)、有无子女(OR值=5.35)、治疗费用(OR值=6.06)、家庭功能(OR值=3.30)和婆媳关系紧张(OR值=12.78)是不孕妇女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丈夫文化程度低、无子女、高治疗费用、家庭功能不良和婆媳关系紧张是影响不孕妇女心理健康的高危因素.

    作者:刘浩;李国屏;张丽燕;陈湘梅;李晓红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TB/AIDS双重感染监测分析

    [目的]利用多途径,多方法,发现结核病/艾滋病(TB/AIDS)双重感染病人,做到早发现、早预防,降低TB/AIDS双重感染机率,为TB/AIDS双重感染防治工作制定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5岁以上、70岁以下的肺结核病人在初诊过程中进行HIV筛查;同时对216例MDS病人集中进行结核病检查,利用TB/AIDS自愿咨询检测发现病人.[结果]自2006年6月份~2007年2月份结核病门诊及住院部病人中符合纳入筛查对象有2 562例,检出HIV(+)5例.检查出率为0.2%;TB/AIDS自愿咨询检查34例,查出HIV阳性3例占8.82%;在216例艾滋病病人检查中发现合并肺结核病14例,占6.5%,其中涂阳病人8例占3.7%,PPD试验阳性病人73例.[结论]结核病、艾滋病自愿咨询是发现TB/AIDS双重感染的重要途经.

    作者:张涛;何卫华;练粗银;金晓舟;刘焰东;卢全义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西宁市2000~2004年交通伤害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了解西宁市交通事故伤害多发的时间、地点、人群分布特征及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为预防和降低车祸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伤害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2000~2004年西宁市的交通伤害发生的时间、驾驶员驾龄、道路、死亡人员职业等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2000~2004年西宁市共发生交通事故6 016起,共造成859人死亡、4 10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764.97万元.5年间车祸致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29,P<0.001);经圆形分布分析显示1年中4月29日车祸发生次数多;1周中周一的车祸发生次数多;一天24 h中车祸事故发生无统计学差异;驾龄在5年以下的司机车祸发生次数、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分别占56.22%、56.36%和57.87%;平直路段事故5 442起,占90.46%;事故原因主要为机动车驾驶人违章、违规造成,占87.63%;其次为行人或乘车人员造成,占8.10%. [结论]道路交通事故已逐步成为西宁市成人群体主要的死因之一,预防和降低车祸不仅是各级政府和道路交通主管部门的责任,而且也是全社会的责任,要齐抓共管.通过改善道路设施,加强监督管理提高驾驶员和社会人群的安全意识和教育措施,可有效降低车祸的发生和人员死亡.

    作者:刘燕;王朝才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正常人群A、C群脑膜炎奈瑟氏菌免疫水平调查

    [目的]了解盐城市正常人群A、C脑膜炎奈瑟氏菌(Nm)抗体水平状况,为制定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流脑发病水平不同的3个地区,按不同的年龄组采集一定数量的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HSA)检测A、C群Nm抗体.[结果]在调查的正常人群中,A群Nm抗体阳性率为60.31%(541/897),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7.79;C群Nm抗体阳性率为40.05%(34/854),GMT为1:2.06.A、C群Nm抗体水平均处于较高的水平,相对而言,A群Nm抗体水平更高,这与长期以来广泛接种脑膜炎菌多糖疫苗有关.[结论]接种A、C群脑膜炎菌多糖疫苗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对预防和控制流脑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郑春早;王标;邵荣标;毕诚;陈昌标;蔡加平;孙伯超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珠海市2005~2007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了解珠海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规律,为预防、控制及有效处置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珠海市2005~2007年通过网络直报发生在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结果]珠海市2005~2007年报告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呈逐年增加趋势.小学是爽发公共卫生事件多发场所,传染病暴发疫情是事件的主要类型,发病较多的为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和流行性感冒.[结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严重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须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作者:段彩玲;黄利群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调查与改进措施

    [目的]了解本院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以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自觉性与规范性,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对本院各科室洗手设施、工作人员洗手依从性、干手方式等进行随机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水龙头配备合格74个(93.67%),干手设施配备合格37个(94.87%);103名医务人员中未规范洗手者37人(35.92%),其中41名医生中未规范洗手者27人(65.85%),诊间未洗手者26人(66.67%),接触病人体液等后未洗手者3人(50%),无菌操作前后未洗手者6人(22.22%);干手方式不正确者27人(40.91%).[结论]工作人员对手卫生预防医院感染认识不足,自我保护意识较强,保护病人意识较差.

    作者:秦国英;金琰;江佳佳;龚振豪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医院动力运行安全管理要点分析

    医院动力运行安全是正常医疗活动的基本保障.医院安全的严峻形势,要求医院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本文从分析医院动力运行安全形势入手,提出了加强运行管理、加强设备维护保养、提高应急能力等一系列措施,为今后医院管理在方法学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作者:张栋良;谢磊;张伟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某市乙型肝炎流行因素及控制措施探索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某市乙型肝炎的流行现状及流行因素,提出乙型肝炎防治建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定性的访谈和观察相结合的办法获取乙肝流行的相关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乙肝危险因素.[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输液史、牙科手术史、家庭中有乙肝患者、经常在外就餐是该市乙型肝炎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经济收入高、乙肝疫苗接种是乙肝发病的保护性因素,其比值比分别为2.033,3.247、1.087、1.983、0.714,0.137.[结论]推广乙肝疫苗接种,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公共卫生监督是降低乙型肝炎发病的主要措施.

    作者:申旭波;周远忠;雷鹏远;李进;李安平;李其虎;范奇元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贵州燃煤氟病区小学生氟斑牙分度与尿氟含量对应关系及尿氟监测价值的探讨

    [目的]探讨煤烘玉米氟病区小学生氟斑牙与尿氟对应关系,为氟中毒早期监测、控制评价提供资料.[方法]随机抽取26个乡小学检查8~12岁学生,Dean法氟斑牙诊断分度并采集随时尿检测氟含量;对个体氟斑牙分度与尿氟对应关系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2 270名小学生资料齐全.氟病区未患氟斑牙小学生尿氟含量为0.20~9.03 mg/L,重度或有缺损氟斑牙0.15~28.8 mg/L;迁移到非氟病区的重度缺损氟斑牙尿氟0.64~1.17mg/L.氟斑牙分度对应尿氟含量的差异和相关性,受家庭主食煤烘玉米比例、经济、城乡矿乡接合部、城区等生活环境变化的影响很大,缺乏一致性.[结论]个体氟斑牙分度对应尿氟含量没有明显相关性,尿氟含量结合小学生氟斑牙病情,可早期预示地氟病病情发展方向和控制效果.传统的人群氟斑牙患病率与尿氟均数相关关系仍具统计学意义.

    作者:李福成;杨莹;颜书林;罗勇;覃安南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医学毕业生心理健康与干预模式的实验研究

    [目的]了解医学类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压力的影响因素,研究系统心理干预模式对医学类大学毕业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开展政治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辅导提供依据.[方法]将山西大同大学医学院本、专科761名毕业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实验组进行1个月不间断的政治思想教育和系统心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两组进行心理健康状况问卷测评.[结果]医学毕业生实验组各因子干预前后自身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实验组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政治思想教育和综合心理干预模式能提高医学类大学毕业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水平.

    作者:刘斌焰;肖海雁;马存根;孙平;高鹏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