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不同穿刺点麻醉效果比较

邹晨明

关键词:剖宫产, 腰硬联合麻醉, 不同穿刺点, 麻醉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剖宫产手术时腰硬联合麻醉选择不同的穿刺点进行麻醉的临床效果,并对麻醉效果进行比较.方法 将2014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L3-4间隙进行穿刺,对照组采用L2-3间隙进行穿刺,并对两组患者穿刺成功后产妇的麻醉效果以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记录、分析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中出现低血压和消化道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出现低血压1例,恶心反应2例,呼吸困难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出现低血压2例,呕吐反应4例,呼吸困难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00%;两组患者疗效比较,观察组:优秀11例,良好17例,较差2例,优良率93.33%;对照组:优秀4例,良好18例,较差3例,优良率76.6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在L3-4间隙进行穿刺比在L3-4间隙穿刺麻醉效果显著.结论 为保证行剖宫产手术的顺利完成以及保障母婴的生命安全,腰硬联合麻醉时穿刺点选择在L3-4间隙临床效果更加显著.
中国医学工程杂志相关文献
  •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冠心病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方法 该研究选取冠心病患者100例,均为我院心血管科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随机分为常规护理方案(对照组,n=50)和优质护理干预(观察组,n=50),对两组效果展开对比.结果 观察组选取的冠心病患者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明显高于对照组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冠心病患者展开优质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增强护理水平,对保障患者预后,加快病情康复意义重大,具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徐雪燕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联合经尿道输尿管软镜治疗对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我院共收治复杂性肾结石患者230例,其中单镜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手术130例(对照组),双镜联合处理肾结石100例(试验组),将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与患者实际康复情况进行统计整理进行分析.结果 该研究使用双镜联合处理复杂性结石患者的一次性结石清除率,术中、术后出血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身体康复情况及住院时间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 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的治疗中采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中联合经尿道输尿管软镜,对患者的身体损伤较小,一次性清石率明显较好,手术后期患者的康复周期短,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涂涛;陈国强;卢华荣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探讨沐舒坦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效果及其作用机制

    目的 探讨沐舒坦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该研究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9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将其按照临床疗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增加沐舒坦治疗,对照组患者只采取常规综合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昼夜排痰量.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7%,昼夜排痰量是(37.46±7.69) mL;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8.89%,昼夜排痰量是(64.16±10.05) 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沐舒坦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效果显著,能够减少患者排排痰量,有效缓解患者慢阻肺临床症状.

    作者:齐嵘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心脏外科术后切口深部感染的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心脏外科术后切口深部感染(DWSI)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效果.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1 335例心脏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出现切口深部感染分为感染组与对照组.采用单因素以及多因素的方法对患者切口深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此外,感染组患者进行胸骨切口深部感染的对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疗效情况.结果 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感染组平均年龄显著高于对照组,糖尿病患者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可能是导致切口深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而性别、手术类型等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使用多元逐步logistic的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年龄、是否患有糖尿病是造成心脏外科手术后发生切口深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治疗后,观察组患感染症状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结论 该研究发现高龄与糖尿病为导致切口深部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对患者实施切口深部感染的对症治疗能显著改善其感染症状.

    作者:林隆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探究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的相关措施

    目的 探究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与相关控制措施.方法 选择2013年4月-2015年4月于我院行免疫检验的14 200份样本.在样本采集到保存期间可能会影响检测结果,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制定相关控制措施.结果 经线性回归处理得出回归方程,结果显示试剂平衡时间、标本质量、流液更换情况、实验员操作水平及实验室湿度与温度均会对临床免疫检验质量产生影响(P<0.05).结论 临床免疫质量可受较多因素影响,应针对内源性及外源性干扰因素采取质量控制措施,以提升临床免疫检验结果质量.

    作者:王燕敏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儿童龋齿采用改良非创伤性充填技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究在儿童龋齿的临床治疗中改良非创伤性填充技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7月-2013年12月在我科治疗的儿童龋齿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龋齿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改良治疗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龋齿患儿采取常规的填充技术治疗,改良治疗组龋齿患儿则采用改良非创伤性的充填技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龋齿惠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改良治疗组龋齿患儿的临床治疗成功率为98.2%,对照组龋齿患儿的临床治疗成功率为96.4%,改良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成功率与高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改良治疗组患儿在充填技术治疗后1年的成功率89.1%明显高于对照组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治疗组龋齿患儿的术中疼痛比率18.2%(10/55)明显低于对照组49.1%(2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龋齿患儿的临床治疗中采用改良非创伤性充填技术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同时降低患儿术中的疼痛比率,提升其术后随访填充成功率,值得在牙科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黄琴秀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缩宫素在第三产程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不同给药途径及不同时间注射缩宫素对第三产程的影响.方法 将400例产妇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胎儿娩出后立刻脐静脉注射缩宫素;B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刻臀部肌肉注射缩宫素;C组在胎儿娩出10 min后经脐静脉注射缩宫素.D组在胎儿娩出10 min后臀部肌肉注射缩宫素.结果 A组第三产程平均时间为9.6 rnin,B组为15.8 min,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C组中产后2h时出血量为101.72 mL,D组为189.64 mL,两者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结论 通过脐静脉尽早注射缩宫素不仅能缩短第三产程,而且能减少产后出血,是降低产后并发症的安全有效方法.

    作者:赵晓娟;曹伟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胎儿胸腺的临床应用及超声测评胎儿胸腺发育的研究进展

    胸腺是人体重要免疫器官,胎儿胸腺发育异常与多种疾病有关,超声是产前评估胎儿胸腺发育的重要手段,比较公认的指标是横径、前后径、周长、横截面积和体积,体积的相关性好,测量不规则实质性器官体积目前好的方法是VOCAL法和多平面法.随着超声技术的飞速发展,期待有更好的方法涌现,有待于临床更多的大样本,更全面、更深入的开展胎儿胸腺的超声测量和评估.

    作者:夏春华;郑艳芬;曾华北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上消化道出血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以及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关系研究

    目的 进一步探究上消化道出血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和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所收治的928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病患的临床治疗和随访资料,确定患者上消化道健康状态以及Hp(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率.观察Hp阳性和阴性患者在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后上消化道的出血情况.随访1年后选出180例伴有上消化道出血并根除H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给予法莫替丁)和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各90例,随访1年,对比两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情况.结果:928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病患中,785例为Hp阳性,其中181例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占23.05%;143例为Hp阴性,其中12例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占8.39%.对比阳性组和阴性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情况(P<0.05).治疗组3例病患再出血,占总数的3.33%,对照组中10例病患再出血,占总数的11.11%.治疗组较对照组再出血发生率更低俨<0.05).结论 上消化道出血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和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药物有着直接的关系,Hp阳性并长期使用阿司匹林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概率较高,可根据患者病情替换使用法莫替丁可降低出血风险.

    作者:黄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早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早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52例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按照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予以早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血红蛋白水平变化及黄疸消退时间.结果 治疗组黄疸消退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治疗后其血清胆红素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志强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6例白内障合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共46眼,所有患者均采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视力、前房深度及眼压,对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视力<0.1及0.1~0.25的患者明显减少,0.3~0.4及0.5~0.8的患者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的眼压、前房深度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所有患者均无脉络膜脱离、眼内炎及青光眼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视力,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性较好,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王金平;丁明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阳江市536例HIV筛查阳性者的确证结果及条带分析

    目的 了解阳江市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检测中筛查试验阳性结果的符合性及其带型分布,为提高我市各类机构筛查实验室HIV抗体检测工作质量提供依据,为我市艾滋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对HIV初筛阳性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胶体硒进行复检,两种试剂均呈阳性或一阴一阳的使用蛋白免疫印迹试验(WB)进行确认,对比筛查试验结果与确证试验结果的符合性.结果 536份筛查阳性血清标本中,经WB确证阳性496份,阳性率92.53%,阴性25份,不确定的15份.结论 我市艾滋病病毒抗体筛查试验和确证试验符合性较高.筛查试验阳性有可能是假阳性,必须进行确证试验,对不确定的样本要进行追踪随访.

    作者:敖艳云;梁水基;谭秀媚;林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微创肋骨内固定法治疗多处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对多处肋骨骨折的患者采用微创肋骨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研究分析其治疗效果和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4-2015年3月我院多处肋骨骨折的患者23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5例.观察组的患者采用微创肋骨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的患者采用非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症状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的患者治疗时间更短、疼痛指数更低,但治疗费用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进行相关对比,观察组的患者使用呼吸机支持辅助呼吸、并发肺部感染、肺不张、精神障碍及肋间神经压迫症状的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采用微创肋骨内固定法对多处肋骨骨折的患者临床疗效优越,安全性较高,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蔡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原发性骨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沈阳地区原发性骨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为原发性骨肿瘤的诊疗与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4-2014年沈阳市4家医院的骨肿瘤住院患者的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原发性骨肿瘤患者837例,其中良性骨肿瘤患者370例,中间型骨肿瘤患者140例,恶性骨肿瘤患者327例;男性患者472例,女性患者365例;20岁以下的患者226例,21~45岁的患者292例,46~65岁的患者219例,66岁以上的患者100例.结论 沈阳地区原发性骨肿瘤住院患者的构成比男性高于女性,好发年龄段为中青年人群,原发性良性骨肿瘤构成比高于恶性骨肿瘤.

    作者:王亮;宫建;李福生;郑刚;周晓枢;王远鹤;王刚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小儿麻醉中喉罩全麻与气管插管麻醉的对比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喉罩全麻与气管插管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择期手术患儿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麻醉,观察组采用喉罩全麻.对比两组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或喉罩置入前、置入后和拔除气管插管或喉罩各时段MAP、HR和SpO2等指标变化,同时比较两组一次成功率.结果 两组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或喉罩置入前MAP、HR和SpO2等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管插管或喉罩置入后、拔除气管插管或喉罩时MAP和HR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入喉罩一次成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气管插管麻醉,喉罩全麻应用于小儿麻醉中效果更加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小虎;王卫华;李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孕晚期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影响因素

    目的 该研究拟通过病例-对照研究,讨论孕晚期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产科就诊的36周以上、Hawaii打鼾量表≥2分的待产孕妇.在医院行8h夜间睡眠呼吸初筛仪监测,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患者随机分为SAHS组(n=31)与非SAHS组伪=91),比较两组孕妇各孕期的颈围、体重及胎儿体重等相关指标,分析孕晚期SAHS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孕妇颈围每增加1 cm或孕前体重每下降2.5 kg/m2,AHI约上升3次/h.孕妇合并SAHS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颈围(OR=3.373,95%可信区间1.784~6.377)及孕前体重(OR=0.640,95%可信区间0.460~0.891).当颈围为37.25 cm时,诊断SAHS的敏感度为0.742,特异度为0.703.结论 颈围、孕前体重与孕妇SAHS相关,对于颈围>37.25 cm的孕妇,需筛查SAHS的可能性.

    作者:杨琳;何权瀛;郑绮雯;王娘娣;于兰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20例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观察分析

    嗜铬细胞瘤原是一种罕见的继发性高血压疾病,属于内分泌疾病之一,随着检查手段及认识水平的提高,其发生率逐渐上升,经管医师对该病有足够的认识,其实在基层医院比较常见,只是因基层医院临床及影像科医师对该病缺乏认识及医院缺乏该病化验检查条件不能确诊,致使该病常易被误诊或漏诊,以致大部分患者均予以原发性高血压治疗,待发展至多个症候群或高血压并发症出现后才考虑到该病,丧失手术治疗的佳时机.该研究以本人体会与基层同行们共同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如自己本院不能确诊,尽早建议患者到上级有条件的医院确诊手术治疗,大限度避免并发症发生,为上级医院的手术治疗创造有利时机.

    作者:张桂秀;詹慧柏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营养支持与感染控制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析营养支持与感染控制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72例病危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营养支持进行治疗,两组均配合现代仪器设备检查等辅助治疗措施,一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 对照组感染率为35.29%,营养失衡率为55.88%;实验组感染率为17.64%,营养失衡率为8.82%.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营养支持与感染控制的相关性较大,在治疗中配合营养支持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培全;乔港;吴业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口腔鳞癌中VEGF-C、Ki67和D2-40的表达及与淋巴道转移的研究

    目的 探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及细胞增殖因子Ki67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分析VEGF-C与Ki67在口腔淋巴癌组织内淋巴管生成作用及与淋巴结转移关系.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我地区收治的口腔鳞癌患者94例,以D2-40为特异性标记物,整体采用免疫组化,检测VEGF-C及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 不论是VEGF-C还是Ki67,其癌组织中淋巴管密度、阳性表达率及淋巴结转移组癌灶中淋巴管密度及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相应的正常组织,P<0.05.结论 VEGF-C及Ki67的表达可能与口腔淋巴癌组织内淋巴管生成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作者:刘冰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经腹与经会阴超声、经阴道超声联合诊断前置胎盘的临床评价

    目的 研究分析前置胎盘采用腹部结合会阴超声及腹部结合阴道超声的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9月接诊的128例前置胎盘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行经腹、会阴超声检查,B组行经腹、阴道超声检查,并且对这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 A组诊断前置胎盘的符合率高达92.19%,B组诊断前置胎盘的符合率为95.31%,将这两种方法诊断符合率的数据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6,P>0.05).结论 经腹联合经会阴超声检查和经阴道超声检查的应用,能高效快速的检测出前置胎盘的患者,使诊断准确率显著增加,这就给临床上的诊治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钟红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中国医学工程杂志

中国医学工程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 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