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社区健康干预对儿童保健服务及母亲养育行为的影响

丘碧月;邓健忠

关键词:社区健康干预, 儿童保健, 养育行为
摘要:目的 提高社区儿童保健人员卫生服务质量,促进儿童早期全面健康发展,协助父母建立儿童保健服务意识,改善母亲养育行为.方法 选取干预地区200例母亲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对照地区200例母亲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组进行社区健康干预,比较两组对于育儿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对于儿童保健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儿童童养育各项知识掌握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于儿童保健服务的满意率为97.5%,对照组对于儿童保健服务的满意率为84.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社区健康干预在一定程度上督促父母建立儿童保健服务意识,改善母亲养育行为,提高社区儿童保健服务提供能力.
中国医学工程杂志相关文献
  • 麻醉方式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疼痛对比研究

    目的 观察胃癌根治术患者采用不同麻醉方式对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对比.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在我科行胃癌根治术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00)和观察组(n=100).对照组采用单独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术后1、4、8、12、24 h根据VAS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并进行两组间对比.结果 观察组术后1、4、8、12、24 h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重度痛及轻度痛程度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术后吗啡用量方面对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更有利于减轻术后患者疼痛,减少并发症,加快恢复以较大程度改善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继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微创肋骨内固定法治疗多处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对多处肋骨骨折的患者采用微创肋骨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研究分析其治疗效果和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4-2015年3月我院多处肋骨骨折的患者23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5例.观察组的患者采用微创肋骨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的患者采用非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症状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的患者治疗时间更短、疼痛指数更低,但治疗费用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进行相关对比,观察组的患者使用呼吸机支持辅助呼吸、并发肺部感染、肺不张、精神障碍及肋间神经压迫症状的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采用微创肋骨内固定法对多处肋骨骨折的患者临床疗效优越,安全性较高,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蔡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水造影及常规窗位和空气造影低剂量CT扫描及低窗位在诊断胃肠疾病的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空气造影剂低剂量CT扫描与低窗位在胃肠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门诊收治的60例疑似胃肠疾病(胃或结肠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接受空气造影低剂量CT及低窗位诊断,对照组则接受水造影及常规窗位检查,将内窥镜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组诊断的自信度与准确度.结果 研究组医师对胃部病变肯定诊断率为90.9%,对结肠病变CT图像肯定诊断率为75.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6.7%、95.5%与88.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胃肠病变的临床诊断中,采用空气造影低剂量CT扫描及低窗位方案,符合率高,医师诊断自信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健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综合治疗对妊娠结局的临床影响

    目的 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综合治疗对妊娠结局的临床影响的探究和分析.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且有妊娠要求的患者60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试验组采取综合治疗,对照组则仅采取对患者生活方式的调整、排卵的检测及对受孕的指导等治疗.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均有妊娠不良的情况发生,试验组的不良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的双胎的发生率,早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综合治疗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妊娠结局的临床效果比较好,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殷晓丽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阳江市536例HIV筛查阳性者的确证结果及条带分析

    目的 了解阳江市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检测中筛查试验阳性结果的符合性及其带型分布,为提高我市各类机构筛查实验室HIV抗体检测工作质量提供依据,为我市艾滋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对HIV初筛阳性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胶体硒进行复检,两种试剂均呈阳性或一阴一阳的使用蛋白免疫印迹试验(WB)进行确认,对比筛查试验结果与确证试验结果的符合性.结果 536份筛查阳性血清标本中,经WB确证阳性496份,阳性率92.53%,阴性25份,不确定的15份.结论 我市艾滋病病毒抗体筛查试验和确证试验符合性较高.筛查试验阳性有可能是假阳性,必须进行确证试验,对不确定的样本要进行追踪随访.

    作者:敖艳云;梁水基;谭秀媚;林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循证护理在习惯性流产患者妊娠后心理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习惯性流产患者妊娠后心理护理中加入循证护理的实际效果.方法 选取200例习惯性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10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之后采取传统的心理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进行传统心理护理的同时,加入循证护理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一系列的护理,观察组在各方面(护理满意度、康复率以及患者对治疗与护理的依从性)都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习惯性流产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在传统护理方式的基础上,加入循证护理方式,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有着很大的帮助,能够提高治愈率,从而提高患者家庭的幸福指数.

    作者:冯形玉;林叶玲;陈翠英;何锦凤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术前实施优质护理对老年手术患者心理影响的研究分析

    目的 探讨术前优质护理对老年手术患者的心理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4-8月我院100例老年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择期手术,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采用术前优质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心理状态,综合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SAS、SDS评分分别为(44.3±5.2)分、(46.3±6.4)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P<0.05).结论 对老年手术患者采用术前优质护理效果确切,可明显改善不良心理状态,提升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赵凤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早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早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52例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按照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予以早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血红蛋白水平变化及黄疸消退时间.结果 治疗组黄疸消退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治疗后其血清胆红素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志强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纳美芬对高选择性癫痫病灶切除患者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在高选择性癫痫病灶切除术后应用盐酸纳美芬后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癫痫手术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25)和盐酸纳美芬组(N组,n=25)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而纳美芬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从术后第1天开始静脉滴注盐酸纳美芬8μg/(kg·d),持续6d.C组与N组患者均于术前(d0),术后第2天(d2)、第4天(d4)、第6(d6)时抽取空腹血,测定皮质醇及血糖值.选取手术前一天与手术后的第7天进行简易智力状态测试(MMSE),进行评分并计算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性别比、年龄、BMI、ASA的分级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d2、d4、d6各时间点,N组患者的血浆皮质醇、血糖浓度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同C组比较N组术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选择性癫痫病灶切除术后应用盐酸纳美芬可通过降低术后应激反应降低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作者:唐吉伟;李勇;张柏银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缩宫素在第三产程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不同给药途径及不同时间注射缩宫素对第三产程的影响.方法 将400例产妇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胎儿娩出后立刻脐静脉注射缩宫素;B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刻臀部肌肉注射缩宫素;C组在胎儿娩出10 min后经脐静脉注射缩宫素.D组在胎儿娩出10 min后臀部肌肉注射缩宫素.结果 A组第三产程平均时间为9.6 rnin,B组为15.8 min,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C组中产后2h时出血量为101.72 mL,D组为189.64 mL,两者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结论 通过脐静脉尽早注射缩宫素不仅能缩短第三产程,而且能减少产后出血,是降低产后并发症的安全有效方法.

    作者:赵晓娟;曹伟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三维超声心动图对心肌梗死患者左室收缩功能评价的准确性研究

    目的 研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心肌梗死患者左室收缩功能评价的准确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60例心肌梗死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RT-3DE全容积法与心脏磁共振成像(CMRI)对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及每搏输出量(SV)进行测量,分析比较两组数据.结果 A组与B组患者测得的LVEF、LVEDV及S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所测的LVEF、LVEDV及SV数据结果高度相关(r=0.86、0.85、0.89,P<0.05).结论 对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三维超声心动图来监测其左室收缩功能,可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的评价,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方少兵;陈晨;相广财;陈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探究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的相关措施

    目的 探究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与相关控制措施.方法 选择2013年4月-2015年4月于我院行免疫检验的14 200份样本.在样本采集到保存期间可能会影响检测结果,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制定相关控制措施.结果 经线性回归处理得出回归方程,结果显示试剂平衡时间、标本质量、流液更换情况、实验员操作水平及实验室湿度与温度均会对临床免疫检验质量产生影响(P<0.05).结论 临床免疫质量可受较多因素影响,应针对内源性及外源性干扰因素采取质量控制措施,以提升临床免疫检验结果质量.

    作者:王燕敏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KDR基因遗传多态性与高血压患者生化指标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KDR基因遗传多态性与高血压生化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与健康体检者各60例,行对比分析.采集所有对象外周血,检测KDR基因遗传多态性,同时监测患者生化指标.结果 高血压患者KDR基因多表现为SNP-604,健康患者多表现为SNP-171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NP-604基因型患者FBG、TC、LDL-c、UA、NADPH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类型患者(P<0.05).结论 KDR基因遗传多态性可能影响高血压患者生化指标,对其行临床检测有助于拟定更合理的血压控制方案.

    作者:叶旭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布地奈德和孟鲁司特治疗成人轻度持续性哮喘的对比探析

    目的 该研究对布地奈德和孟鲁司特在临床治疗成人轻度持续性哮喘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90例轻度持续性哮喘患者作为该研究对象,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采取吸入布地奈德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口服孟鲁司特进行治疗,详细记录患者在治疗期间所出现的不良反应,同时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各临床症状的持续时间.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例数43例,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患者中治疗总有效例数3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1.11%,在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中有3例患者分别出现皮疹、烦躁、恶心症状,对照组中有1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此外,观察组患者各临床症状的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短,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轻度持续性哮喘成人患者中,布地奈德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各临床症状,减轻不良反应,在临床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白云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康复的影响探究

    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87例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的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42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肢体肿胀康复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中恢复正常的有33例,Ⅰ级肿胀的有4例,Ⅱ级肿胀的有3例,Ⅲ级肿胀的有2例,恢复正常的比例为78.6%,观察组患者中恢复正常的有42例,Ⅰ级肿胀的有2例,Ⅱ级肿胀的有1例,Ⅲ级肿胀的有0例,恢复正常的比例为9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肿胀消失时间为(7.6±2.5)d,观察组的肿胀消失时间为(4.3±2.2)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应用于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中,可以缩短患者的肿胀时间,促进患者的恢复,效果明显,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朱红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CT和MRI诊断探讨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CT和MRI诊断.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PTP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给予CT及MRI检查.结果 该组患者肿瘤均为单发,可发于胰腺任何部位,肿瘤平均直径大小(8.9±1.2) cm;多数呈圆形或类圆形,7例肿瘤可见完整薄膜,3例无完整包膜,1例未见包膜.经CT扫描观察,患者肿瘤囊性部分位于病灶中心区域,3例病灶可见条片状钙化,且分布于病灶实质区及包膜上.增强扫后,动脉期肿瘤实质部分为轻度强化,静脉期肿瘤结构部分增强,实性与囊性结构清晰,肿瘤周围组织、血管有受挤压、推移现象,但未见胆总管及胰管扩张、淋巴结肿大.经MRI检查,可见明显肿瘤边缘,轮廓规则,与胰腺呈钝角相连.全部胰腺未见胆为萎缩,胆管与胰管未见扩张.增强后,动脉期肿块呈不均匀轻度强化,静脉期囊壁及乳头状实性部分部分强化,囊变区未见强化.结论 采用CT及MRI可为明确诊断SPTP提供参考依据,对SPTP确断及制定手术方案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崔效广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腹腔镜下治疗胆囊内瘘10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胆囊内瘘术前诊断及腹腔镜下治疗胆囊内瘘手术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0例胆囊内瘘患者的临床表现及B超、CT、MRCP检查结果及术中探查所见,观察在腹腔镜下运用直线切割闭合器(Endo-GIA)、Hemolock处理瘘管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该组患者8例在腹腔镜下完成,2例中转开腹,术后2例出现少量胆漏,行T管旁置入小儿胃管引流后,胆瘘停止,2例术后并发胰腺炎,行禁食、胃肠减压、生长抑素抑制胰酶分泌后好转,6例肝内外胆管合并结石,行再次胆道镜下液电碎石取石术.随访无再发腹痛、胆管炎、肠梗阻等不适病例.结论 腹腔镜下运用直线切割闭合器(Endo-GIA)、Hemolock关闭瘘口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在临床上根据情况合理运用.

    作者:肖群;袁通立;杨毅;唐华勇;胡海涛;贺彦宇;陈小雪;言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针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观察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分泌性中耳炎患者106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随机分组,B2组(对照组53例):临床选择传统药物进行治疗;B1组(观察组53例):临床选择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结果 两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分别完成临床治疗后,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B1组明显高于B2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P<0.05).结论 针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临床选择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的方法进行治疗,临床获得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传统疗法极为显著,终显著提高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汪敬锋;林勤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小儿腹泻58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药联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腹泻患儿58例,将其平均分成两组,每组29例,分别命名为A组和B组,A组患儿给予西药头孢呋辛钠联合我院自拟中药方进行治疗,对B组患儿单纯采用头孢呋辛钠治疗.结果 A组患儿临床治疗的有效率高于B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B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患儿.结论 中西药联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该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性推广.

    作者:李汉洪;林洁娜;梁奇;黄银秋;曾铠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肝胆外科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分析

    目的 分析肝胆外科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方法 回顾性统计分析自2008年1月-2012年12的132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种类、用药频率、时间等指标.结果 所使用的抗菌药物主要为5类,种类达14种,使用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头孢唑林钠、头孢他啶、头孢哌酮钠一舒巴坦钠、左氧氟沙星、替硝唑、甲硝唑、环丙沙星.使用 时间1~10 d,95例术后使用时间为1~3 d,占71.96%,35例患者使用时间>3 d,占26.51%.结论 肝胆外科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规范性亟待进一步改进.

    作者:冯春善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中国医学工程杂志

中国医学工程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 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