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某高校大学新生艾滋病知识、态度的现况调查

张学锋;吴汉奇;潘池梅;田小兵

关键词:艾滋病, 大学新生, 知识, 态度
摘要:[目的]了解大学新生关于艾滋病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现况,为有效开展大学生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以不记名问卷调查方式,对南充市某高校535名入学新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结果]被调查的新生对艾滋病3条主要传播途径的知晓率较高(>90%),但对一般日常生活接触是否传播AIDS的知晓率偏低,如蚊虫叮咬不会传播的知硗率只有39.8%;97.5%的学生认为自己感染艾滋病的机会很小.部分学生对艾滋病病人或病毒感染者任存在恐惧心理. [结论]目前大学新生对艾滋病知识掌握并不全面,应在大学生中继续加强系统性的、有针对性的AIDS健康教育,以达到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的终目的.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新会区用人单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知晓情况的调查

    [目的]了解新会区用人单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知晓情况. [方法]随机抽查236个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用人单位,用自行设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相关知识的调查表进行调查. [结果]愿意系统学习本法且认为本法是必要的100%,知道本法正式实施年月的20.34%,对本法中所确定的劳动者权益及企业应尽义务详细了解的66.95%,对本法中所确定的劳动者权益及企业应尽义务大概了解的33.05%. [结论]该区用人单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知晓情况良好.

    作者:徐文燕;薛建生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2006年四川省达县传染病疫情分析

    [目的]掌握达县传染病疫情态势,为制定防治措,施和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 [结果]达县2006年传染病发病率266.00/10万,甲类传染病为霍乱,乙类传染病发病前5位是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流行性乙型脑炎、麻疹;肺结核、狂犬病死亡居达县传染病死因前2位.[结论]2006年达县呼吸道传染病、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疫情仍较严重,是今后一段时期传染病防治工作重点,应加大防治工作力度,并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

    作者:陈平;夏义万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2~12岁学龄儿童血铅水平及高血铅对儿童健康的影响

    [目的]了解2~12岁学龄儿童血铅水平,探讨高血铅对儿童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原子吸收法测血铅含量,并对其中高血铅和临界高血铅者进行临床表现调查与部分血液指标检测,且与血铅正常者比较. [结果]高血铅检出率为2.27%:临界高血铅检出率为3.34%.高血铅组、临界高血铅组头痛、食欲减退、咬指甲、咬学习用品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平均红细胞容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2~12岁学龄儿童的血铅水平不高,但高血铅、临界高血铅对儿童的健康己受到一定影响.

    作者:蒙进怀;黎明强;覃忠书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日本血吸虫多次感染宿主对治疗的反应性研究

    [目的]建立等量血吸虫尾蚴单次感染和多次感染的动物模型,在感染的急性期、慢性期和晚期用吡喹酮治疗,比较这两种感染方式对治疗的反应性. [方法] 测量单个虫卵内芽肿的体积;放免法检测血清中透明质酸(HA);RT-PCR-ELISA半定量测定肝组织中的TCF-β1mRNA,比较两种感染方式治疗组和非治疗组以及治疗组闻的差异. [结果]单次感染在急性期经吡喹酮治疗,肉芽肿及纤维化程度显著降低;而多次感染组经毗喹酮治疗后,肉芽肿及纤维化程度无明显改善. [结论]等量的尾蚴,单次感染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多次感染;急性期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慢性期和晚期.

    作者:徐会娟;帅连云;陈家旭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口蹄疫病毒(FMDV)O型与Asial型联合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目的]建立针对O型与Asial型FMDV的二联RT-PCR检测方法. [方法]在大量比较国内外口蹄疫病毒(FMDV)流行毒株序列的基础上自行设计了检测O型与Asial型FMDV二联PCR引物. [结果]本试验确定了单项RT-PCR反应条件范围,在此基础上建立、优化了二联RT-PCR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建立了有效、特异、敏感的检测O型FMDV与Asial型FMDV的二联RT-PCR方法.[结论]本试验为口蹄疫的诊断、防制、流行病学调查及疫苗的使用奠定了基础.

    作者:葛淑敏;金宁一;尹革芬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不同年代农村居民吸烟行为状况的纵向研究

    [目的]探讨安徽省农村居民不同年代的吸烟状况,分析多年来烟草干预的效果,为进一步园地制宜地采取控烟促进行动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纵向研究.分别于1993年和2001年在同一地区对21 649名及5 627名的15岁及以上农村居民进行了吸烟现状调查.[结果]与1993年相比,2001年安徽农村居民①总吸烟率、现在吸烟率和重度吸烟率在增长.②吸烟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男性远高于女性、随受教育水平升高而降低的态势没有改变.③总吸烟率、现在吸烟率男性在下降,女性尤其是15~34岁年轻女性上升明显;重度吸烟率男女性均上升.④初中及以上文化者及分居、离婚或丧偶者吸烟率显著升高.⑤开始吸烟年龄明显提前.⑥吸烟量在增大;男性依然大于女性,但女性日均吸烟量成倍上升.此外,两年代的横向分析均显示:男性、受教育水平低、直接从事体力劳动、离异/分居/丧偶、家中有人吸烟并对吸烟危害缺乏认识者易于吸烟,但经济收入还不是吸烟的影响因素.[结论]安徽农村居民吸烟行为总体趋势不容乐观;整体而言农村居民尚属于社会经济状况不良人群,是国家控烟、禁烟的重点;有效促进农村控烟行动,需实现农村居民经济、文化等的全方位脱贫,面关键在于提高农村居民认识水平,尤其是中小学生的健康教育工作亟待加强.

    作者:洪倩;王德斌;程静;王飞;柴静;朱琳鸿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在校大学生避孕知识及态度调查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大学期间性行为的态度及避孕知识的了解程度,以掌握他们在性行为及避孕方面的思想动态,为教育部门及家长进行相关教育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不记名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唐山市5所高校3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 [结果]了解避孕措施使用方法方面知识的大学生不到总人数的40%,相比较医学院校学生较非医学院的学生知道的多;45.9%大学生不反对大学期间发生性行为;意外怀孕后46.2%的学生会选择去私人诊所做人工流产. [结论]大学生对常见避孕措施的使用方法方面缺乏了解.

    作者:王丽红;陈长香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慢性心力衰竭倍他乐克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倍他乐克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同时应用强心剂、利尿剂、ACEI及血管扩张剂,倍他乐克组加用倍他乐克口服,1年后观察心功能的改善情况. [结果]倍他乐克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好,安全方便.

    作者:王挺;彭建;刘亚辉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成都市新都区乡镇医院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成都市新都区乡镇医院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检测现状. [方法]采取现场调查和发放HBV-M定值血清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调查20家乡镇医院,均具有移液器、温育箱和冰箱,空调安装率35%(7/20),无一配备洗板机和酶标仪.从事HBV-M检测的43人中,大专毕业19人(44%),中专毕业18人(42%),中学毕业6人(14%);所学专业,检验专业19人(44.2%),非检验专业24人(55.8%);专业技术职称,检验技师14人(33%),检验士20人(46%),无专业技术职称9人(21%).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USA)原理、试剂组成、操作步骤及其控制要点、质量控制概念及其方法和HBV-M的临床意义的了解率依次为:55.8%(24/43)、51.2%(22/43)、65.1%(28/43)、27.9%(12/43)、51.2%(22/43).对所发HBV-M定值血清检测,回报结果按CAP能力测试要求评判,平均PT成绩为78%,总体合格率为78%.[结论]乡镇医院HBV-M检测现状存在设施设备配置不足:人员素质有待提高:没有建立和实施质量保证体系.应引起各级主管部门重视,予以改善和提高.

    作者:刘冰;许颖;袁红;陈华根;陈宇宁;宋强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诱导分化剂与顺铂协同抗肿瘤作用的体外观察

    [目的]观察诱导分化剂苯乙酸(PA)、维甲酸(RA)对人肺癌细胞株(PLA80ID)增殖的抑制作用,及与化疗药物顺铂(CDDP)联合应用后的协同效应. [方法]应用MTT法检测PA、RA高、中、低3种浓度单用,及与3个剂量的CDDP联用对PLA801D的抑制率. [结果]PA单用对肺癌细胞几乎没有抑制作用,但与CDDP联用后抑制增殖的能力增强,中、高剂量组效果明显;RA单用对肺癌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和CDDP联用抑制率有提高、高剂量组尤为显著. [结论]在适当的浓度范围内,PA、RA与CDDP联合可产生明显的协同增敏效应.使CDDP对PLA801D的细胞毒性增大、抑制率提高,对肺癌的临床诊治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安继红;崔文玉;赵洪艳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高脂血症患者短期停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后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短期停用阿托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C反应蛋白浓度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方法]30例血脂紊乱患者(男20例,女10例)服用阿托伐他汀(10 mg/d)12周.接受阿托伐他汀治疗前、后以及停用后3 d分别检查患者血脂水平.并且在接受阿托伐他汀治疗前、后以及停用后1,3 d分别检查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浓度.[结果]阿托伐他汀12周治疗能明显降低总胆固醇(TC:6.89±0.26 vs.5.27±0.13 mmol/L,P<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4.30±0.12 vs.3.04±0.09 mmnol/L,P<0.01)和甘油三酯,并且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浓度降低(中位数:1.47 vs.1.03 mg/L,P<0.01).停用后3 d血脂水平无明显变化,但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浓度较治疗后明显升高(中位数:1.03 vs.1.40 mg/L P<0.01). [结论]阿托伐他汀12周治疗能明显改善血脂紊乱降低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浓度,但短期停用可能导致C反应蛋白浓度反弹升高.

    作者:荣玉栋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职业性有害作业工人健康监护结果分析

    [目的]对有害作业工人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分析职业性有害因素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提出有效措施保护工人身体健康. [方法]按照卫生部<职业性健康检查管理规定>,对293名从事职业性有害有毒作业工人进行体检;对生产环境空气中有害因素进行监测,分析体检结果与职业因素关系. [结果]神衰症候群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较明显,以电焊作业工人较为突出;与职业因素关系紧密的是神经系统共济运动平衡失调,多为工龄较长的工人;血象单项或两项低于正常值的有67人,其中两项均偏低的有6人,均为油漆工;生产环境中有害因素的监测仍有40%的样品超过了国家卫生标准. [结论]职业因素对工作健康影响是综合的,建议加强职业病防治法宣传教育,提高职工自我保护意识,定期进行健康监护,改善生产环境和作业条件.

    作者:刘叶建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突发伤害事件应急管理培训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全国突发伤害事件应急管理培训的效果.为建立规范有效的应急培训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对培训班的30名学员和16名授课教师进行伤害事件应急管理测试和培训评价的问卷调查.[结果]学员在培训前测试平均成绩为(50.40±7.90)分,培训后为(90.67±3.54)分(t=25.48,P=0.00),多数学员感到培训有收获,认为培训知识能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对培训保障、授课形式、教材讲义和培训效果方面均较满意. [结论]突发伤害事件应急管理培训能提高学员的实际应用能力,建议在制定统一教材的基础上广泛深入地开展伤害应急管理培训教育.

    作者:林佩贤;陈青山;王声湧;管红云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一起餐饮店因卫生许可引发行政诉讼案例的分析与思考

    泰州市主城区店名为洪记小餐桌,专门制售小学生中餐的小餐饮店,于2006年9月23日向海陵区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诉泰州市卫生局不履行卫生行政许可及行政赔偿一案.终法院驳回原告.但该案发生、发展的过程比较复杂,有许多值得分析和思考的问题.

    作者:孙正太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不同麻醉方法对开胸手术后病人自控镇痛的影响

    [目的]比较全静脉麻醉和静吸复合麻醉对术后病人自控镇痛(PCA)的影响. [方法]将120例拟行开胸手术并要求术后镇痛的患者随机分为Ⅰ组(全静脉麻醉)和Ⅱ组(静吸复合麻醉).PCA药物为曲马多1 100 mg+芬太尼0.3 mg+格拉斯琼4.5 mg,生理盐水稀释为150 ml,负荷量为曲马多1.5 mg/kg+格拉斯琼1.5 mg.PcA设置:背景输注量2 ml/h;单次剂量0.5 ml;锁定时间 15 min.安置PCA泵后1、2、6、24、48及72 h记录疼痛VAS评分、镇静程度、BP、HR、RR、SpO2;PCA按压次数、追加曲马多的剂量及副作用. [结果]Ⅰ组1、2 h VAS评分、PCA总按压次数、追加药物显著高于Ⅱ组(P<0.05).两组其余时间VAS评分、镇静程度、副作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CA初期,全静脉麻醉开胸手术的患者比静吸复合麻醉患者需要更多的镇痛药物.

    作者:欧册华;姜鲜;任长河;王晓斌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肥胖与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作为一组症候群被人们所认识,国际糖尿病联盟(Internah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IDF)于2005年4月颁布了全球统一的MS的定义[1].

    作者:李洁;张霞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柳州市社区居民行为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为了预防与控制社我居民的行为危险因素,探讨降低社区居民行为危险因素的措施. [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2 687名社区居民通过自填问卷的方式进行了调查. [结果]29.9%的社区居民错误地认为能吃、能睡、能工作,没有疾病就是健康(消极的健康观);社区居民吸烟率为23.2%,饮酒率为24.7%,吸烟率和饮酒率男性多于女性,均以个体经营者为高(52.7%、46.7%),其次是男性工人(43.0%、43.9%);社区居民中从不吃早餐及从不锻炼身体的比率分别为31.1%、32.0%;男性居民赞同性开放的态度明显高于女性. [鲒论]柳州市社区居民存在多种健康相关的危险行为,应从政府、社会和家庭开展相关健康教育并制定干预措施,加强危险因素教育.肪止或减少危害健康行为的发生,以提高社区居民健康水平.

    作者:韦献飞;申志凌;唐荣兰;黄玲;沈建玲;梁战;秦景新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宝鸡市2003~2005年高中生常见病患病检出趋势及分析

    [目的]了解宝鸡市2003~2005年间高中生常见病状况及变化,为控制中学生常见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宝鸡市3所生源相对固定的中学为对象,依据<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中的常见病测定方法和种类,同时增加乙肝表面抗原、挑食偏食等常见病种类,连续监测检查3年共3 539名高中学生常见病情况并进行资料统计分析. [结果]2003~2005年间,高中学生近视、营养不良、沙眼、龋齿、肺结核、血压异常、HBsAg阳性、挑食偏食、身高下等及体重下等的平均患病率分别为83.07%、46.25%、19.75%、6.02%、0.08%、9.80%、2.54%、25.04%、9.75%、14.18%.其中近视、营养不良、血压异常、身高下等及体重下等的患病率3年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近视和身高下等患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结论]宝鸡市高中生常见病状况不容乐观,争取政府重视,多部门协调配合,加强专业人员业务培训,广泛开展健康教育,使高中生常见病患病率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屈蒙;党春霞;高艳芹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拉米夫定在预防抗结核药致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肝损害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预防抗结核药致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肝损害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将128例肺结核合并HBV携带者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76例).对照组给予抗结核治疗,未加用护肝药及抗HBv药;治疗组在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拉米夫定抗HBV治疗. [结果]治疗组52例出现肝损害19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被迫中断治疗14例,亦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拉米夫定能预防或减少抗结核药致HBV携带者肝损害的作用,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作者:詹雨林;瞿志军;李国航;骆欢;赵蔚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临床拟诊肠结核的诊疗分析

    [目的]分析肠结核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方法]描述性分析海南省中医院1997年、2005年以及本人2006年在广州南方医院进修期间共27名肠结核病人的资料,分析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 [结果]在27名病人中,经病理活检确诊4例,其余经抗结核治疗后好转,肠镜复查证实13例. [结论]肠结核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表现,可结合内镜下特点、活检综合考虑,以提高诊疗水平,减少误诊误治.

    作者:周海新;邓嘉秋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