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层口腔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刘晓蕊

关键词:口腔医务人员, 危险因素, 医院感染, 预防措施
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口腔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方法]对基层口腔医务人员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 [结果]环境,器械等的污染,锐器损伤及医务人员自我防护不足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通过提高防护意识,严格消毒技术规范,可以减少口腔门诊的医院感染. [结论]提高防范意识,加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操作规程,是杜绝基层医院感染发生的有效措施.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孝感市东山头一起霍乱O139暴发的调查

    [目的]调查霍乱弧菌O139型暴发特征和因素,控制流行. [方法]调查所有就餐者及其接触者,同时肛拭采样培养鉴定霍乱弧菌,按<霍乱防治手册>的标准确诊病人,对疫点环境采样培养分离霍乱弧菌,并采取控制措施. [结果]该事件是一起丧宴集体聚餐引起的霍乱暴发疫情,共发生感染者17例,实验室确诊病例8例、临床诊断病例7例、健康带菌者2例,实验室诊断病例和健康带菌者中分离菌株均为病原学诊断病例(O139型),无病例死亡,未出现二代病例. [结论]导致疫情暴发的主要原因可能是食物受污染致进餐者感染.提示加强饮食卫生管理是预防霍乱食源性传播的关键,同时应制定针对性强的综合防制措施,控制和减少疫情的发生和流行.

    作者:吕斌;胡鹏;刘公平;普智敏;王勇;唐开来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郴州市1990~2005年甲乙类传染病流行趋势分析

    [目的]了解郴州市近16年甲乙类传染病的流行情况,分析发病特点及流行趋势,为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 [方法]收集1990~2005年郴州市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1990~2005年郴州市报告甲乙类传染病21种122 420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72.12/10万;历年发病率波动在125.00/10万~328.70/10万之间,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年平均发病率居前6位的依次是痢疾、肺结核、病毒性肝炎、伤寒、麻疹和淋病.肠道传染病由1990年的213.61/10万下降到2005年的42.03/10万,呈明显下降趋势;呼吸道传染病和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呈上升趋势. [结论]近16年来,郴州市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疾病谱以肠道传染病为主转为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该市今后传染病防制的重点是加强以肺结核为主的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同时要加大对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和狂犬病的监测和防控力度.

    作者:段良松;姚令辉;苏小可;陈伟华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临床标本细菌分布与耐药性监测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菌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 [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06年12月临床感染标本分离的病原菌并分析其种类.药敏试验采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 [结果]1 182株病原菌中,革兰阳性球菌604株(51.1%),革兰阴性杆菌578株(48.9%).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多见.万古霉素、阿米卡星、新霉素对革兰阳性球菌抗菌作用较强;多粘菌素B、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对革兰阴性杆菌作用较强;其他抗菌药物对临床病原菌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 [结论]病原菌种类在发生变迁,耐药性严重,临床应重视病原学检查,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许世琴;邢志广;邵咏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杭州市272名暗娼STD/AIDS检测及安全套使用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杭州市暗娼性传播疾病/艾滋病(STD/AIDS)感染及安全套使用情况,为针对暗娼开展高危行为干预和遏制杭州市STD/AIDS流行提供依据. [方法]对2006年1~12月杭州市某妇教所在发廊、按摩院、酒吧、旅馆等营业性娱乐场所抓获从事卖淫活动的272名暗娼进行STD/AIDS检测、社会人口学特征、安全套使用情况调查.[结果]91.18%暗娼年龄在20~39岁之间;已婚48.53%,未婚40.44%;文化程度以初中及以下为主,占91.54%;外省户籍占83.46%;职业以待业为主90.81%.11.39%从没有未过安全套.STD检出率为94.05%,未检出HIV抗体阳性;检出病种以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居首位,检出率91.08%;患两种及两种以上STD占49.44%. [结论]暗娼STD检出率高,安全套使用率低,应在暗娼人群中更深入地开展STD/AIDS健康教育、高危行为干预和推广100%使用安全套.

    作者:宋姝娟;陈树昶;丁建明;程洁;罗艳;许坷;苑航;陈卫永;戴耀忠;陈康凯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补充天然生物钙对绝经后妇女股骨近端骨密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一种天然生物钙禽类卵壳粉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干预效果. [方法]筛选本院50~60岁绝经后患有骨质疏松症的女性职工90例,随机均分为3组.实验组服用自拟禽类卵壳粉;对照组服用碳酸钙制剂;空白组服用安慰剂.实验组和对照组日摄入钙均为600 mg.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分别测定疼痛分级、骨密度. [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疼痛明显缓解,空白组无明显变化或症状加重.实验组、对照组及空白组治疗前后骨密度(g/cm<'3>)分别为0.684±0.042.0.752±0.047、0.685±0.051,0.751±0.038、0.682±0.038,0.647±0.035(P<0.05),总有效率3组分别为100%、96.7%、0%.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自拟生物钙禽类卵壳粉可以改善疼痛感和骨密度,且安全可无毒副作用.

    作者:杨军红;田曦;陈颖新;林莹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沈阳市1997~2006年戊型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掌握沈阳市戊肝流行特征,为制订防制规划提供准确依据. [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我市戊肝疫情资料.[结果]1997~2006年戊肝年均发病率为7.98/10万;城区戊肝年均发病率高于农村;季节分布差异不明显;男女性别比为5.17:1.40~54岁年龄组占42.76%. [结论]加强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监督管理,加强疫情报告,做好卫生宣传教育.

    作者:戴孟阳;张秀月;蒋慧;白杉;陈慧中;唐日新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广西2006年食物中毒流行特点分析及预防对策

    [目的]分析广西2006年食物中毒流行规律和特点,为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根据中毒发生情况、时间分布、地区及城乡分布、食品种类、致病因素等流行特点对2006年广西各地的食物中毒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2006年广西共发生重大食物中毒76起,中毒人数1 250人,死亡15人.中毒高发时段为第2季度的6月.桂西地区发生率较其他地区高.农村为食物中毒监控的薄弱地带.动植物类食品引起中毒占主要. [结论]针对广西食物中毒发生、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提出加强对高发季节、高发区域、高发单位和重点食品的监控以及卫生宣传教育等有效预防措施.

    作者:施向东;林新勤;陈兴乐;梁惠宁;龙兮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昆明市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自愿咨询检测者的状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干预措施. [方法]对2005年6月~2006年12月到昆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咨询检测的人进行匿名的问卷式调查. [结果]共咨询935人,97.54%的人做了抗体检测,有高危性行为的为73.69%,阳性检出率为10.42%.感染者中性传播为63.44%,其中家庭感染为20.34%. [结论]自愿咨询检测是预防控制艾滋病的一种有效措施.实行可持续的自愿咨询检测服务和综合关怀工作,可起到降低HIV传播风险及积极的预防干预作用.

    作者:赵山平;张婉筠;赵桂萍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非哺乳期乳头溢液60例分析

    [目的]探讨乳头溢液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2006年10月经我院乳腺科诊治的60例乳头溢液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60例患者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18例占30.00%,乳腺导管扩张症26例占43.33%,乳腺囊性增生症9例占15.00%,乳腺癌7例占11.67%. [结论]乳头溢液大多为良性病变,但不能忽视乳腺癌的诊断.乳头溢液脱落细胞学检查、彩色超声检查与钼钯X线乳腺导管造影检查相结合,对明确乳头溢液的病因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中钼钯X线导管造影检查是目前断乳乳头溢液病因有价值的方法.

    作者:袁俊萍;周英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mTOR/p70S6K信号通路与NIH3T3成纤维细胞增殖

    [目的]探讨mTOR/p70S6K信号通路激活在成纤维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方法]以mTOR基因转染小鼠NIH3T3成纤维细胞,用MTT法检测其是否增殖,用RT-PCR和Western印迹分析测定细胞mTOR、p70S6K mRNA与蛋白的表达. [结果]MTT法检测转染组细胞增殖能力增强;RT-PCR与Western印迹分析转染组中mTOR和p70S6K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1). [结论]mTOR/p70S6K信号通路激活可能介导成纤维细胞增殖.

    作者:李小明;杨作成;陈淳媛;李卓颖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毛细管色谱柱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血中甲醇的含量

    [目的]建立毛细管色谱柱测定血液中甲醇浓度的顶空气相色谱法. [方法]采用毛细管色谱柱分离的顶空气相色谱法,载气为N2,柱温为60℃,进样口和检测嚣温度为150℃,1.0 ml血浆样品以小瓶密封,60℃下平衡10min后,取1.0ml顶空气进样.[结果]该方法的回归方程为Y=39.824+0.092 4X,r=0.999 5,甲醇在0~500mg/L的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5 mg/L;低、中、高3种不同浓度血样的精密度试验RSD(%)分别为3.18%、2.26%、3.71%;低、中、高3种不同加标量血样回收率试验分别为103.8%、101.6%、97.7%. [结论]该法适用于血液中甲醇的测定.

    作者:李勇勤;谢秀红;许广荣;陈坚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生育期女性与癫痫

    癫痫在生育期女性中的患病率很高,我国有学者报道妊娠合并癫痫的发生率为0.26%~0.99%[1,2],妊娠对癫痫的影响目前还不十分清楚,但有报通妊娠后孕妇癫痫发作频率可能增加,而癫痫的发作和抗癫痫药物都可能增加癫痫女性生育风险,因此生育期女性与癫痫成为女性健康问题研究的热点,目前国内研究较少,本文主要介绍国际研究现况.

    作者:陈蕾;周东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漯河市郾城县地方性甲状腺肿调查

    [目的]证实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程度及因素. [方法]对高发人群7~14岁儿童调查肿大率及患病率,14岁儿童尿碘测定,外环境水碘检测. [结果]7~14岁儿童地方性甲状腺肿大率为28.2%,患病率5.2%.省级复查肿大率为52.3%,患病率为12.2%.儿童尿碘为0.6~100.1 μg/L,水碘含量5.2 μg/L. [结论]两乡为地方性甲状腺肿中度流行区,并及时采取以普服碘油丸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作者:马晓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西北地区1995~2005年少数民族学生视力低下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学生视力低下状况,掌握该地区少数民族学生视力发展特点、规律及趋势,为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防近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方法]利用1995年和2005年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所获得的视力数据,对该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的视力低下状况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2005年学生视力低下率,维吾尔族学生处于较低水平,回族学生处于较高水平.1995~2005年西北地区7~18岁少数民族学生视力低下率平均上升幅度大的是维吾尔族学生,回族学生和土族男生出现下降;不同学段视力低下率多数出现上升,其中,小学阶段上升幅度大的是维吾尔族学生,回族学生出现下降,初中阶段上升幅度大的是维吾尔族男生和撒拉族女生,回族学生出现下降,高中阶段撒拉族学生出现明显上升,土族男生出现明显下降. [结论]针对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学生视力低下发展的特点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进一步加强该地区少数民族学生视力监测及学校体育卫生工作.

    作者:张福兰;张天成;陈景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后使用现况调查

    [目的]了解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后的使用现况. [方法]采用现场观察访谈的定性研究方法.[结果]部分接种地区形成了一定特色的计划免疫专用乙肝疫苗管理方式.各接种单位无计划免疫专用乙肝疫苗挪用、收费现象.部分接种单位信息管理系统计划免疫专用乙肝疫苗统计数与实际使用数存在差别.医院产房计划免疫专用乙肝疫苗部分接种数未能输入信息管理系统. [结论]加强计免专用乙肝疫苗管理有必要探索有效的流动儿童计划免疫信息管理模式和医院产科计划免疫专用乙肝疫苗接种的信息化管理,建立计划免疫专用乙肝疫苗的领用和信患管理系统统计数据定期核查制度.

    作者:史太平;姚杏娟;林琴;王亚龙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亚砷酸钠对DNA损伤修复的抑制实验

    [目的]探讨砷化物的毒作用机制. [方法]MTT实验检测亚砷酸钠对A549细胞的细胞毒性,彗星实验观察其单独作用时细胞的DNA损伤效应;然后以3因素析因设计的彗星实验分析亚砷酸钠对苯并(a)芘(BaP)所致的DNA损伤效应的影响. [结果]随着亚砷酸钠浓度的增加,细胞存活率下降;在彗星实验中,当亚砷酸钠单独作用时,各浓度组细胞拖尾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联合BaP染毒,当BaP浓度一定时,亚砷酸钠浓度越高细胞拖尾率也越高,显著增强了BaP所致的DNA损伤效应.且亚砷酸钠预作用24 h后观察到的DNA损伤较同时染毒和BaP预作用24 h观察到的DNA损伤更为严重. [结论]亚砷酸钠不直接损伤DNA,能降低细胞DNA损伤的修复,从而增强另一种基因毒物所致的DNA损伤作用.

    作者:刘蜀坤;李娜;叶丛茂;王玲;张遵真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肺炎衣原体感染与脑梗死关系的Meta分析

    [目的]全面系统地了解肺炎衣原体(CP)感染与脑梗死(CI)关系的研究现状. [方法]检索从1996年1月~2006年5月以英文公开发表的有关CP感染与CI关系的的原始文献,使用RevMan 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原始文献8篇,累积样本量为2 778人,其中病例1 139人.经Meta分析得出CP感染与CI发病合并OR值为1.28,95%可信区间为(0.95,1.72). [结论]CP感染与CI之间尚不能认为存在相关关系.

    作者:周新明;贾彩凤;王艳梅;王培席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合理安置手术体位预防并发症

    [目的]探讨常见手术体位的合理安置方法. [方法]分析手术体位不当易致呼吸、循环障碍、周围神经、局部皮肤受损等并发症的原因,介绍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坐位及截石位等常见手术体位的合理安置方法. [结果]几种常见手术体位的安置是合理的,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手术过程的安全. [结论]术中合理安置患者体位是预防体位性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作者:闫秀芝;蔡茗叶;边立芳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宜春市高校社区老年人跌倒发生率调查

    [目的]调查宜春市高校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发生情况,探讨其跌倒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对健康的影响,为预防和控制老年人跌倒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整群调查方法,对直春市两所高校的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515人,以询问方式调查老年人过去12个月跌倒的情况. [结果]515人中,12个月中发生跌倒81人次,跌倒发生率为15.73%,其中女性为18.71%,男性为12.24%,女性高于男性(χ2=4.038 9,P<0.05);60~,70~,80~岁年龄组跌倒发生率分别为10.83%、21.00%、26.32%.研究对象515人中,40.74%的老年人因跌倒致伤,4.94%致骨折,19.75%致软组织损伤. [结论]宜春市高校社区老年人跌倒发生率较高,严重危害老年人的躯体及心理健康.

    作者:杨建平;杨云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人流室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目的]探讨人流室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方法]通过对人流室的合理化布局,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和标准预防措施,并做好环境、人员、物品和器械、医疗废物、患者术后的健康教育等工作. [结果]人流室2007年1~8月份无院内感染发生. [结论]加强人流室医院感染的管理工作,对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有积极作用.

    作者:刘瑞敏;张彦华;秦延平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