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向东;林新勤;陈兴乐;梁惠宁;龙兮
[目的]探讨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相关物质群(TSGF)、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对肺癌早期诊断的价值. [方法]检测50例肺癌和50例肺良性疾病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血清中肿瘤相关物质群、CYFRA21-1的含量. [结果]肺癌患者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SGF、CYFRA21-1的含量均显著高于肺良性疾病患者.肺癌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SGF、CYFRA21-1的含量显著高于血清中的含量. [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SGF、CYFRA21-1的测定对早期肺癌的诊断有一定价值,其临床价值优于血清.
作者:吴金如;刘颖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密闭环境中氡的释放行为特征,为室内氧污染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使用Model 1027连续测氡仪和Model 8552室内空气监测系统对密闭环境中的氡浓度、温度和相对湿度进行连续监测. [结果]在测定范围内,密闭环境中氡浓度变化趋势与相对湿度相同,而与温度相反. [结论]温度和相对湿度是影响密闭环境中氡浓度的重要因素,可以通过控制温度和相对湿度达到控制室内氡浓度的目的.
作者:李万伟;邵丽军;唐云锋;张海鹏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常见手术体位的合理安置方法. [方法]分析手术体位不当易致呼吸、循环障碍、周围神经、局部皮肤受损等并发症的原因,介绍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坐位及截石位等常见手术体位的合理安置方法. [结果]几种常见手术体位的安置是合理的,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手术过程的安全. [结论]术中合理安置患者体位是预防体位性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作者:闫秀芝;蔡茗叶;边立芳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探究口腔科常用器械乙肝病毒污染的可能性,寻找一种快速有效的消毒方法. [方法]通过对随机采集的120例口腔科器械的冲洗液进行PCR和时间分辨PCR检测以评价其污染状况及监测消毒效果. [结论]本次试验结果乙肝病毒对口腔科器械的污染状况好于文献报道,但仍存在污染及交叉感染的可能.
作者:程颖;魏殿军;沈鹏;孙光 刊期: 2008年第18期
随着纳米材料的广泛应用,其生物安全性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几种常见纳米材料的毒理学研究状况,以期为研究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田志环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了解沈阳市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 [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沈阳市6所中学的部分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沈阳市中学教师SCL-90因子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女教师在躯体化、恐怖因子分上显著高于男教师.不同执教年限各组教师部分因子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压力组教师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低压力组. [结论]压力对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有显著的影响.
作者:喻道军;李玲玲;叶丽杰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预测卡氏肺孢子虫主要表面抗原(MSG)片段的B细胞和T细胞抗原表位. [方法]运用Sig-nalp3.0、EMBOSS等网络服务器推测卡氏肺孢子虫MSG抗原片段的B细胞和T细胞抗原表位,分析预测结果. [结果]MSG抗原片段存在3个潜在的B细胞抗原表位及6个潜在的T细胞抗原表位.B细胞抗原表位在氨基酸序列的位置为69-79、96-101、133-140aa 3个区域内或其附近;T细胞抗原表位在氨基酸残基的位置为7-22、28-43、20-35、40-55、53-68、86-101aa. [结论]MSG抗原表位的预测为有目的的克隆基因片段,研究高效的表位疫苗奠定基础.
作者:董永生;段义农;王建新;陈金铃;秦永伟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人流室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方法]通过对人流室的合理化布局,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和标准预防措施,并做好环境、人员、物品和器械、医疗废物、患者术后的健康教育等工作. [结果]人流室2007年1~8月份无院内感染发生. [结论]加强人流室医院感染的管理工作,对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有积极作用.
作者:刘瑞敏;张彦华;秦延平 刊期: 2008年第18期
青春期启动是决定女性一生身心发育的关键过程.从人类几千年的历史来看,月经初潮的年龄是稳定的.而近20~30年女性月经初潮的年龄在逐步提前.青春期提前不仅使人类机体在组织、结构上发生深刻变化,而且缩短了儿童期,影响青少年心理卫生健康[1],与青春期负性情绪和恋爱低龄化、性生活低龄化、生殖疾病低龄化密切相关,也是导致学生妊娠事件发生率上升的间接因素.大限度的应对性发育提前的趋势,消除那些引起性发育提前的因素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综述了女性青春期启动的影响因素,为防治性发育提前制定科学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作者:李国屏;刘浩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评价血清肿瘤相关抗原Scc-Ag的水平测定对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技术检测101例肺癌、65例肺良性疾病、38例正常对照者血清Scc-Ag的水平. [结果]肺鳞癌患者血清Scc-Ag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良性疾病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鳞癌临床分期越晚,其Scc-Ag水平与阳性率越高. [结论]血清Scc-Ag的检测可提高对肺鳞癌的的诊断,对肺鳞癌病情判断及预后有较大帮助,但对肺鳞癌早期诊断意义不大.
作者:张燕辉;戴金华;马建波;张更荣;赵锐;应丽娜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和方法]实验观察和比较临床超敏C-反应蛋白胶乳凝集反应法与散射比浊法的检测. [结果]两种方法的线性范围,回收率均符合临床检验要求,重复性良好,批内批间CV均在允许范围γ>0.98,检验无统计学差异(P>0.05),呈高度相关.
作者:谭晓霞;兰蔚蔚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建立毛细管色谱柱测定血液中甲醇浓度的顶空气相色谱法. [方法]采用毛细管色谱柱分离的顶空气相色谱法,载气为N2,柱温为60℃,进样口和检测嚣温度为150℃,1.0 ml血浆样品以小瓶密封,60℃下平衡10min后,取1.0ml顶空气进样.[结果]该方法的回归方程为Y=39.824+0.092 4X,r=0.999 5,甲醇在0~500mg/L的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5 mg/L;低、中、高3种不同浓度血样的精密度试验RSD(%)分别为3.18%、2.26%、3.71%;低、中、高3种不同加标量血样回收率试验分别为103.8%、101.6%、97.7%. [结论]该法适用于血液中甲醇的测定.
作者:李勇勤;谢秀红;许广荣;陈坚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证实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程度及因素. [方法]对高发人群7~14岁儿童调查肿大率及患病率,14岁儿童尿碘测定,外环境水碘检测. [结果]7~14岁儿童地方性甲状腺肿大率为28.2%,患病率5.2%.省级复查肿大率为52.3%,患病率为12.2%.儿童尿碘为0.6~100.1 μg/L,水碘含量5.2 μg/L. [结论]两乡为地方性甲状腺肿中度流行区,并及时采取以普服碘油丸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作者:马晓 刊期: 2008年第18期
本起毒鼠强食物中毒27例属人为投毒所致.中毒病人经催吐、洗胃、导泻、输液等对瘟支持疗法进行治疗后,所有中毒人员的症状很快得以缓解.毒鼠强的中毒机理及采用特效药物进行抢救均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当前减少与杜绝毒鼠强中毒的主要干预措施是严厉打击并取缔非法生产和销售毒鼠强等违禁鼠药的行为.
作者:尹利军 刊期: 2008年第18期
门诊是医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和窗口单位,其服务质量如何,不仅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和反映了医院的综合服务水平,而且也将给患者以直观和深刻的印象.分诊工作是门诊服务的重要环节.它的好坏直接影响门诊医疗服务质量.随着医疗护理技术的发展,临床分科也越来越精细,门诊设立的科别也越来越多,为了方便患者就医,医院设立了门诊分诊护士.为进一步提高门诊分诊工作质量,对分诊护士进行规范管理和培训,对提高医院的信誉和社会认知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门诊分诊护士的素质要求,是医院护理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患者认知医院初的一环,与医院知名度的提高和再发展及患者本身利益都息息相关,因此,加强门诊分诊护士的基本素质,也势在必行[1].
作者:何晓俐;谭明英;解蓉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寡核苷酸芯片制备及杂交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很多,本实验针对其中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优化,以筛选出佳的条件,对芯片制备及杂交系统进行优化. [方法]通过改变芯片打印加样量、斑点数和不同探针浓度,挑选出芯片制备的实验条件;采用正交试验法,以信噪比(SNR值)为评估指标,分析芯片杂交的佳条件. [结果]佳实验条件为:增加预打印斑点数,探针浓度为1 μg/μl,与纯化后的荧光标记样品在50%甲酰胺,10×SSC,0.2%SDS杂交液中42℃杂交4 h,洗脱液每次洗脱时间为1 min. [结论]此方法适用于60 mer寡核苷酸芯片的制备及杂交效率的提高.
作者:张海燕;马文丽;黄吉城;商涛;廖之君;郭波旋;郑文岭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急性毒性试验替代法之一-上-下法的优、缺点,寻找佳的实验条件及具体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方法]采用上-下法与Horn's法分别测定11种农药制剂急性经口LD<,50>和95%可信区间(CI),比较两种方法获得的急性毒性分级和试验所用动物数量. [结果]上-下法所得LD<,50>相近,毒性分级与Horn's法基本一致;但上.下法试验使用动物减少了64.7%. [结论]上-下法在测定毒作用发生在48 h内的农药急性经口LD<,50>具有明显优势,在国内是值得推广的急性替代方法之一.
作者:连勇;徐培渝;孙强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观察综合干预疗法对儿童肥胖症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儿科2006-06~2007-06对收治的50例儿童肥胖症进行综合干预治疗1年的效果,同时设立对照组,正常组. [结果]干预组和正常组均肥胖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综合干预疗法对儿童肥胖症治疗效果明显,可推广应用.
作者:王爱国;牛小燕;叶明阳;李仁清;涂明辉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mTOR/p70S6K信号通路激活在成纤维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方法]以mTOR基因转染小鼠NIH3T3成纤维细胞,用MTT法检测其是否增殖,用RT-PCR和Western印迹分析测定细胞mTOR、p70S6K mRNA与蛋白的表达. [结果]MTT法检测转染组细胞增殖能力增强;RT-PCR与Western印迹分析转染组中mTOR和p70S6K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1). [结论]mTOR/p70S6K信号通路激活可能介导成纤维细胞增殖.
作者:李小明;杨作成;陈淳媛;李卓颖 刊期: 2008年第18期
儿童的超重、肥胖已成为世界性问题,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本文主要从遗传、家庭因素、运动以及社区食品供应等几方面对儿童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作者:许丽丽;王志春;石武祥;陈艳兰;章丽娟 刊期: 2008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