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安徽省农村老年人群营养卫生状况的流行病学研究

张秀军;于玉领;沈琼;孙业桓;倪进发

关键词:农村, 老年人群, 营养卫生, 流行病学
摘要:[目的]探讨农村老年人群营养卫生状况及相关因素. [方法]分层抽取安徽省3个乡镇5 652名≥60岁的农村老年人,采用自编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营养初筛量表评分平均为(5.41±3.97)分.农村老年人营养卫生良好1 171人(30.3%)、中度危险1 342人(23.7%)、营养卫生不良2599人(46.0%).自评营养卫生状况与营养初筛量表得分高度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rs为0.279,P<0.000 1).多因素有序结果的累积比数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较高(OR=0.92)、家庭年收入较好(OR=0.81)、子女孝顺(OR=0.78)、有经济支配权(OR=0.67)、参加娱乐(OR=0.83)、睡眠良好(OR=0.61)、适当为子女操劳(OR=0.64)为保护因素;而家庭功能较差(OR=1.03)、孤独感较重(OR=1.04)、有日常功能障碍(OR=1.06)、独居(OR=1.49)、男性老年人(OR=1.17)、患有慢性病(OR=1.64)为危险因素.[结论]农村老年人群营养卫生状况不容乐观,且受多种因素影响,应大力加强营养健康教育和膳食行为指导.切实提高农村老年人生存质量.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城区居民家庭护理需求研究

    [目的]研究城区居民家庭护理需求状况. [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在邯郸市3个行政区抽取1 000个家庭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和百分比描述法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城区居民对本课题调查项目均有需求,需求程度依次为:生活护理、治疗和健康促进、心理护理和康复护理. [结论]家庭护理是今后社区护理发展的重要内容.

    作者:滑卉坤;康美玉;郭丽霞;周燕;张勇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江西省某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生AIDS知识和态度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师范类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态度现状,为探索有针对性的艾滋病行为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江西一所大学师范类专业的570名大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 [结果]大学生对于艾滋病的基本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基本掌握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但对于一些日常生活接触是否会传播艾滋病回答正确率较低,97.4%的学生认为在大学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很必要. [结论]对师范类大学生开展艾滋病防治教育工作非常必要,有助于提高他们自身的知识并促进改变行为.

    作者:龚敏;汪德华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mTOR/p70S6K信号通路与NIH3T3成纤维细胞增殖

    [目的]探讨mTOR/p70S6K信号通路激活在成纤维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方法]以mTOR基因转染小鼠NIH3T3成纤维细胞,用MTT法检测其是否增殖,用RT-PCR和Western印迹分析测定细胞mTOR、p70S6K mRNA与蛋白的表达. [结果]MTT法检测转染组细胞增殖能力增强;RT-PCR与Western印迹分析转染组中mTOR和p70S6K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1). [结论]mTOR/p70S6K信号通路激活可能介导成纤维细胞增殖.

    作者:李小明;杨作成;陈淳媛;李卓颖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儿童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

    儿童的超重、肥胖已成为世界性问题,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本文主要从遗传、家庭因素、运动以及社区食品供应等几方面对儿童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作者:许丽丽;王志春;石武祥;陈艳兰;章丽娟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一起鼠强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

    本起毒鼠强食物中毒27例属人为投毒所致.中毒病人经催吐、洗胃、导泻、输液等对瘟支持疗法进行治疗后,所有中毒人员的症状很快得以缓解.毒鼠强的中毒机理及采用特效药物进行抢救均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当前减少与杜绝毒鼠强中毒的主要干预措施是严厉打击并取缔非法生产和销售毒鼠强等违禁鼠药的行为.

    作者:尹利军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广西2006年食物中毒流行特点分析及预防对策

    [目的]分析广西2006年食物中毒流行规律和特点,为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根据中毒发生情况、时间分布、地区及城乡分布、食品种类、致病因素等流行特点对2006年广西各地的食物中毒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2006年广西共发生重大食物中毒76起,中毒人数1 250人,死亡15人.中毒高发时段为第2季度的6月.桂西地区发生率较其他地区高.农村为食物中毒监控的薄弱地带.动植物类食品引起中毒占主要. [结论]针对广西食物中毒发生、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提出加强对高发季节、高发区域、高发单位和重点食品的监控以及卫生宣传教育等有效预防措施.

    作者:施向东;林新勤;陈兴乐;梁惠宁;龙兮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雅安市城乡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调查及监测分析

    [目的]了解雅安市城乡生活饮用水卫生及水源性疾病状况;为制定城乡生活饮用水安全工程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的水源种类、卫生状况、供水方式、用水量、水源性疾病等进行调查;对各类水源丰、枯水期相关指标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饮用水源共12类;在50m半径内无污染源的地表水、地下水平均分别为86.5%、81.95%;县及部份镇(乡)集中式供水水厂(站)408个,经沅淀、过滤、消毒处理的仅96个,供26万人饮用,简易水厂(站)部份处理和不定期消毒的103个,供11万人饮用,完全未处理的209个,供9万人饮用,分散武各类供水均未作任何处理;33.3%的人饮用集中式供水,67.7%的人饮用山沟、大井、土井、泉水等分散式供水,0.79%的人缺水;城乡居民人均用水量42L/日;地氟病证实与饮用水无关,无其他水源性疾病发生.监测192件水样,每件监测分析20个项目,超标为40%:其中超标项目占总件数分别为:色度12.3%、浊度12.48%、pH1.38%、铁28.61%、锰9.1%、氟化物7.45%、耗氧量8.76%、大肠菌群则高达84.4%. [结论]雅安城乡生活饮用水受到一定程度污染;地氟病证实与饮水无关,无其他水源性疾病发生;建议尽快制定出全市城乡生活饮用水安全工程规划;建议加强水源保护和监督力度,严禁牲畜粪便直接排入江河污染水源.

    作者:朱正强;刘毅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某大学学生毒品知信行调查及其尝试情况研究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对毒品知信行及毒品尝试情况的现状,为探讨在高校大学生中开展毒品预防教育提供基础资料. [方法]自拟调查问卷,按照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2004、2006级71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获得问卷699份,有效率98.45%. [结果]大学生毒品尝试率高达2.57%,男生和女生的毒品尝试率分别为3.28%和2.12%,无性别差异;对毒品知识的掌握程度一般,态度以同情和鄙视为主,并有59.1%的学生对吸毒者采取劝阻但并不报警的方法. [结论]大学生对毒品知识的认识不够全面,一次尝试毒品的情况严重,高校迫切需要开展系统的毒品知识教育.

    作者:贾改珍;董兆举;孙维克;刘芳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综合干预疗法对儿童肥胖症患者的行为影响

    [目的]观察综合干预疗法对儿童肥胖症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儿科2006-06~2007-06对收治的50例儿童肥胖症进行综合干预治疗1年的效果,同时设立对照组,正常组. [结果]干预组和正常组均肥胖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综合干预疗法对儿童肥胖症治疗效果明显,可推广应用.

    作者:王爱国;牛小燕;叶明阳;李仁清;涂明辉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肺癌患者血清肿瘤相关抗原Scc-Ag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评价血清肿瘤相关抗原Scc-Ag的水平测定对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技术检测101例肺癌、65例肺良性疾病、38例正常对照者血清Scc-Ag的水平. [结果]肺鳞癌患者血清Scc-Ag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良性疾病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鳞癌临床分期越晚,其Scc-Ag水平与阳性率越高. [结论]血清Scc-Ag的检测可提高对肺鳞癌的的诊断,对肺鳞癌病情判断及预后有较大帮助,但对肺鳞癌早期诊断意义不大.

    作者:张燕辉;戴金华;马建波;张更荣;赵锐;应丽娜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卡氏肺孢子虫MSG抗原片段细胞表位的预测

    [目的]预测卡氏肺孢子虫主要表面抗原(MSG)片段的B细胞和T细胞抗原表位. [方法]运用Sig-nalp3.0、EMBOSS等网络服务器推测卡氏肺孢子虫MSG抗原片段的B细胞和T细胞抗原表位,分析预测结果. [结果]MSG抗原片段存在3个潜在的B细胞抗原表位及6个潜在的T细胞抗原表位.B细胞抗原表位在氨基酸序列的位置为69-79、96-101、133-140aa 3个区域内或其附近;T细胞抗原表位在氨基酸残基的位置为7-22、28-43、20-35、40-55、53-68、86-101aa. [结论]MSG抗原表位的预测为有目的的克隆基因片段,研究高效的表位疫苗奠定基础.

    作者:董永生;段义农;王建新;陈金铃;秦永伟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沈阳市1997~2006年戊型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掌握沈阳市戊肝流行特征,为制订防制规划提供准确依据. [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我市戊肝疫情资料.[结果]1997~2006年戊肝年均发病率为7.98/10万;城区戊肝年均发病率高于农村;季节分布差异不明显;男女性别比为5.17:1.40~54岁年龄组占42.76%. [结论]加强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监督管理,加强疫情报告,做好卫生宣传教育.

    作者:戴孟阳;张秀月;蒋慧;白杉;陈慧中;唐日新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孝感市东山头一起霍乱O139暴发的调查

    [目的]调查霍乱弧菌O139型暴发特征和因素,控制流行. [方法]调查所有就餐者及其接触者,同时肛拭采样培养鉴定霍乱弧菌,按<霍乱防治手册>的标准确诊病人,对疫点环境采样培养分离霍乱弧菌,并采取控制措施. [结果]该事件是一起丧宴集体聚餐引起的霍乱暴发疫情,共发生感染者17例,实验室确诊病例8例、临床诊断病例7例、健康带菌者2例,实验室诊断病例和健康带菌者中分离菌株均为病原学诊断病例(O139型),无病例死亡,未出现二代病例. [结论]导致疫情暴发的主要原因可能是食物受污染致进餐者感染.提示加强饮食卫生管理是预防霍乱食源性传播的关键,同时应制定针对性强的综合防制措施,控制和减少疫情的发生和流行.

    作者:吕斌;胡鹏;刘公平;普智敏;王勇;唐开来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两种检测方法的比较

    [目的和方法]实验观察和比较临床超敏C-反应蛋白胶乳凝集反应法与散射比浊法的检测. [结果]两种方法的线性范围,回收率均符合临床检验要求,重复性良好,批内批间CV均在允许范围γ>0.98,检验无统计学差异(P>0.05),呈高度相关.

    作者:谭晓霞;兰蔚蔚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内江市1992~1999年食物中毒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掌握食物中毒流行病学特征及其流行原因,为采取针对性防治对策提高科学依据. [方法]对1992~1999年内江市各地食物中毒报表与专题调查报告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992~1999年共发生食物中毒20起,中毒467人,死亡7人,死亡病例以化学性食物中毒(毒鼠强)为主.5~9月份为中毒高发月份. [结论]中毒原因以化学性毒物食物中毒多,其次为细菌性食物中毒.通过加强食品卫生知识的宣传,改善防范食品污染及变质条件,提高人民大众食品卫生知识的整体水平,加强食物中毒报告,对学校、集体食堂等餐饮业实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是控制和防范食物中毒的重要措施.

    作者:周淑蓉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医学遗传学临床实践性教学改革初探

    探索基础医学教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通过在临床医学专业本科2002、2003级的医学遗传学基础医学课程授课中,有计划进行遗传病和相关知识的讲座,同时组织学生参与本科室再研课题和遗传病家系调查等实践活动.达到了使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枯燥的遗传学理论变成生动鲜活的临床病例,极大地激发了医学生的自学能力、协作精神和探索创新能力,达到培养厚基础、重能力和高素质的实用性全科医学生目的.

    作者:张子波;杨康鹃;金艳花;金雄吉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结核分支杆菌MPT83蛋白基因在大肠杆菌表达载体中的克隆、表达与鉴定

    [目的]从分支杆菌培养物中提取DNA,扩增结核分支杆菌MPT83蛋白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克隆和鉴定. [方法]从分支杆菌培养物中提取总DNA,扩增MPT83因并克隆入T载体,将目的基因插入表达载体pET-32a(+)中,转化BL21宿主菌,IPTG诱导表达构建的表达质粒pET-MPT83经PCR和BamHⅠ+HindⅢ双酶切进行鉴定. [结果]经SDS-PAGE分析,在约42 ku处出现新的蛋白条带,5 h后表达量即达到高峰;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明,融合蛋白能够被分支杆菌阳性血清所识别;纯化的表达蛋白经SDS-PAGE电泳,出现清晰的单一条带.表明MPT83基因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 [结论]结核分支杆菌MPT83蛋白基因在大肠杆菌表达载体中的克隆、表达与鉴定,为结核病的诊断以及亚单位疫苗、核酸疫苗的制备和应用奠定基础.

    作者:尤敏;邓小波;崔尚金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莱芜市2005~2006年城区卫生室消毒质量调查

    [目的]了解莱芜市城区卫生室消毒状况,指导基层卫生室消毒工作,提高消毒质量. [方法]采用查看现场,询问医护人员方法,并随机采样检测.室内空气细菌采用平皿沉降法,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采用棉拭子涂抹采样,紫外线灯强度检测采用仪器法.检测结果按GB15982-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进行评价. [结果]2005、2006年共采样检测679份,合格484份,合格率为71.28%,2006年显著高于2005年.各种样品的检测合格率空气61.87%、物体表面70.50%、医务人员手75.54%、紫外线灯78.86%,不同样品消毒效果合格率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要加强对基层卫生室的管理,提高基层卫生室的消毒质量.

    作者:魏凌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酒石酸布托啡诺(诺扬)与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的比较

    [目的]评价新型镇痛药诺扬用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不良反应. [方法]45例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15例,诺扬组1 mg静脉滴注,芬太尼组50 μg静脉滴注,空白对照组.观察静脉给药前,给药后0,5,10,15,30 min时镇痛,镇静评分,心率,收缩压,呼气末二氧化碳,呼吸频率.术后1,2,3,4 h镇痛评分(VAS),使用杜冷丁人数及不良反应. [结果]使用诺扬或芬太尼后,患者的疼痛评分降低(P=0.001),镇静评分升高(P=0.006)呼气末二氧化碳升高(P=0.02).诺扬组患者的镇静评分高于芬太尼组(P<0.05),恢复室内诺扬组需追加止痛药的患者人数低于芬太尼组(13%vs 33%,P>0.05),术后使用杜冷丁的人数低于芬太尼组(0 vs 13%,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空白对照组患者的杜冷丁使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诺扬组和芬太尼组(P<0.05). [结论]腹腔镜术后病人按常规临床剂量使用诺扬镇痛能有效缓减术后疼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诺扬临床镇静效果强于芬太尼,镇痛维持时间较长.

    作者:姜华;左云霞;周齐鸣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60 mer寡核苷酸芯片制备及杂交系统的优化

    [目的]寡核苷酸芯片制备及杂交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很多,本实验针对其中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优化,以筛选出佳的条件,对芯片制备及杂交系统进行优化. [方法]通过改变芯片打印加样量、斑点数和不同探针浓度,挑选出芯片制备的实验条件;采用正交试验法,以信噪比(SNR值)为评估指标,分析芯片杂交的佳条件. [结果]佳实验条件为:增加预打印斑点数,探针浓度为1 μg/μl,与纯化后的荧光标记样品在50%甲酰胺,10×SSC,0.2%SDS杂交液中42℃杂交4 h,洗脱液每次洗脱时间为1 min. [结论]此方法适用于60 mer寡核苷酸芯片的制备及杂交效率的提高.

    作者:张海燕;马文丽;黄吉城;商涛;廖之君;郭波旋;郑文岭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