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颖明;李宁秀;谢放;刘巧兰;刘勇
[目的]探讨无症状性尿路感染与胎膜早破及早产的关系.[方法]收集2004年9月~2005年8月在本院产科住院分娩的孕产妇113例,每例观察对象均无尿路感染的临床表现,且在入院后24 h内取清洁中段尿行尿培养.并按结果分为尿培养阳性组(13例)与尿培养阴性组(100例).[结果]妊娠期无症状性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为11.50%.尿培养阳性组与阴性组胎膜早破发生率分别为15.38%与2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且无症状性尿路感染与胎膜早破无相关性(rs=-0.469,P>0.05).尿培养阳性组与阴性组的早产率分别为46.15%与1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且无症状性尿路感染与早产呈正相关(rs=2.249,P<0.05).[结论]无症状性尿路感染与胎膜早破无关,但与早产的发生有关.
作者:明芳;周容;江咏梅;周伟;彭冰;周克莲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了解不同方法招募的男男性接触者的社会人口学、高危性行为及HIV和梅毒感染情况.[方法]于2005年7月至11月对招募的男男性接触者进行社会人口学和高危性行为的问卷调查,并对其进行HIV和梅毒感染检测.[结果]在招募的526例男男性接触者中,通过外展服务、同伴推荐和互联网招募的分别占43.0%、38.6%和18.4%.文化程度、学生、月收入、北京户籍、近6个月买淫和卖淫的男性性伴数、近6个月发生主动肛交的男性性伴数、近6个月与男性性伴发生主动肛交的次数、近6个月与临时男性性伴发生非保护性主动肛交和梅毒感染在不同方法招募的研究对象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方法招募的男男性接触者在社会人口学、高危性行为及梅毒感染方面存在差异,同伴推荐的男男性接触者具有较高的高危性行为.
作者:李新旭;李东亮;阮玉华;师伟;张晓曦;杨振凯;王晨;刘英杰;肖冬;于淼;万博宇;杨烨;丁海峰;祝军玲;田利光;张晓燕;洪坤学;邢辉;邵一鸣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了解男女大学生关于艾滋病的知识、态度及婚前性行为相关认知现状的差异,在社会性别视角下分析造成差异的可能原因,为有效开展大学生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成都市某重点高校一年级至三年级79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男女生对艾滋病的基本知识知晓率都比较高,男女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10,P>0.05); 部分学生对艾滋病传播途径存在误解,男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22、9.542、10.68、8.792,P<0.05),男生知晓率高于女生;调查对象中有53.2%的男生和56%的女生表示同情艾滋病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性别间差异无计学意义(χ2=6.314,P>0.05);男生对婚前性行为持反对态度的占19.7%,持赞同或无所谓态度的占80.3%;女生分别占6.3%、93.7%,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457,P<0.01).[结论]男女大学生在艾滋病预防知识以及婚前性行为及其认知现状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必须考虑性别差异,并与性健康教育相结合,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对大学生的性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从而有效的同时提高男女生的艾滋病知识水平并促进其态度行为改变.
作者:潘杨;高源;杨洋;宋戈扬;邱培媛;魏小庆;马骁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了解参加健身舞锻炼对老年人生理、心理的影响.[方法]对45名长期参加健身舞锻炼的老年人锻炼前后的各项身心方面的指标进行了测试.[结果]①锻炼总体效果:大部分老年人通过半年多锻炼后能完成一定强度和密度的运动量.能很轻松的在60 min内完成10支舞曲,负荷达到65.00%,操练后的10 s即刻心率从(23.4±1.5)次提高到(23.4±1.6)次,无不良反应出现.说明锻炼效果显.著.②锻炼前后中老年人身体形态,心功能,肺活量功能及血红蛋白的变化:从身体形态看,大多数肥胖老人变得结实、匀称,心功能方面从心电图测试所示:安静心率每min从(75.34±8.85)次下降至(70.26±8.48)次,血压从127.22/79.68下降到116.29/72.23.肺活量从(2 421±533)ml提高到(2906±584)ml.③锻炼前后中老年人自我感觉的变化:在27名男女老年中总体感觉很好的占78%,食欲提高的占81%,睡眠比过去好的占74%,体力精神比以前好的占90%和7 8%,无1人比过去差.[结论]健身舞锻炼对老年人健康有益,应该加强科学指导及医学监督,更好的保证老年人的健康.
作者:孙闽君;李爱民;周君华;林冬梅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由于城市的发展和人们对医疗服务需求的加大,大型医院不断涌现.病房楼高层化也成为当今医院建筑发展的一种趋势,而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扑救和疏散逃生都非常困难.来医院的患者大多行动困难,兼有大批照料和探视病人的家属、亲友,人员密集、流动量很大,一旦失火很容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大型医院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与应急任务十分艰巨.
作者:梁海斌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了解甘肃省国扶县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探索有效的健康教育模式.[方法]在全省43个国扶县随机抽取中学生377名,采用匿名问卷的方法进行调查.[结果]中学生艾滋病基础知识的知晓率为33.4%,高中生高于初中生;艾滋病传播途径知晓很低,能够正确区分传播途径与非传播途径的仅占15.7%;20%的中学生对中学生性行为持包容态度.[结论]应全方位、多渠道的加强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
作者:王健;刘新凤;杨明宇;屠爱霞;李健;石林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通过观察慢性束缚应激后小鼠全血中铁、锌、钙和镁含量的变化,揭示慢性束缚应激反应对其全血中4种元素的影响和规律. [方法]建立小鼠慢性束缚应激模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全血中铁、锌、钙和镁的含量.[结果]正常对照组小鼠全血铁、锌、钙、镁含量(μg/ml)分别为: 393.03±30.12,4.82±1.05,49.96±2.39,43.62±1.92;实验组小鼠全血铁、锌钙、镁含量(μg/ml)分别为:291.72±83.57,3.62±1.24,59.53±8.97,40.31±5.3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接受应激的小鼠全血中铁、锌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钙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镁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束缚应激使全血中铁、锌、镁降低,血钙明显升高.元素铁、锌、钙与慢性束缚应激反应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作者:滕文锋;施丽飞;侯殿东;孙卫民;刘辉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调查分析四川地区汉族女大学生月经初潮年龄(menarcheal age,MA)及其与成年期身高(body height,BH)、体重(body weight,BW)和居住环境(inhabited environment,IE)等的关系.[方法]让446名女大学生回顾并填写调查表,测定其BH和BW,然后用统计软件SPSS 11.0进行分析.[结果]四川地区汉族女大学生平均月经初潮年龄13.33(13.33±1.18)岁.城市组较农村组提前0.44岁,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66,P<0.001).城市与农村女大学生成年期身高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18,P<0.05).平均MA与BH呈正相关,与BW呈负相关.[结论]四川地区女大学生月经初潮年龄13.33岁,与城乡生活环境有关.月经初潮越早的女生,成年后体重越重,身高越矮.
作者:刘尚清;蔡容;田小兵 刊期: 2007年第07期
为防止我县各级各类学校发生集体食物中毒,确保学生的身体健康,切实临督好学校食堂,我站与2003年11月开始在全县学校食堂率先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两年多来成效颇佳,具体情况见表1.
作者:王吉玲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急性有机农药中毒,由于强烈抑制胆碱酯酶(CHE)的活性,导致体内乙酰胆碱蓄积,从而出现毒覃碱、烟碱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测定胆碱酯酶活性是诊断有机磷中毒的特异性指标,目前关于胆碱酯酶在AOPP初期对病情程度判断的报道较多,但是在病程中的作用报道较小,且很不一致.本文回顾性对127例AOPP患者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晓冬;陈瑶;邹利群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了解近5年来南京地区散发性急性甲型和戊型肝炎的流行状况及特征.[方法]对2001年1月~2005年12月南京军区肝病研究所收治的311例散发性急性病毒性肝炎中甲型和戊型肝炎的发病情况及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311例散发性急性病毒性肝炎中,甲型肝炎47例,占15.11%,戊型肝炎171例,占54.98%,戊型肝炎在4种病毒性肝炎中居首位.2001~2005年,甲型肝炎在4种病毒性肝炎中的构成比分别为34.62%、23.53%、10.94%、7.79%、5.97%;戊型肝炎在4种病毒性肝炎中的构成比分别为和26.92%、33.33%、54.69%、75.32%、70.15%.甲、戊型肝炎均全年散发,甲型肝炎春季发病人数高占38.29%;12月份至次年5月份为戊型肝炎发病高峰占78.36%.甲、戊型肝炎患者平均发病年龄分别为37.04岁和50.38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戊型肝炎中50岁以上者多于甲型肝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甲、戊型肝炎男女性比例分别为3.70:1和3.62:1.[结论]2001~2005年南京地区散发性急性病毒性肝炎中约一半以上为戊型肝炎,发病人数呈明显上升趋势;甲型肝炎发病人数逐年下降.甲、戊型肝炎发病有明显的年龄和季节性特征.对戊型肝炎的预防应当予以高度重视.
作者:孟运运;种红云;王耀峰 刊期: 2007年第07期
自发性横结肠系膜出血是一种比较罕见的疾病,但是诊断比较困难,而且是一种急症,可以危及生命.在排除了其他类别疾病后,才能确诊.本病例报告意义在于对于此类疾病,应实施积极的抢救,剖腹探查.
作者:陈利平;李宁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本院自2003年1月~2006年1月,共收治异位妊娠413例,其中未婚妇女50例,占12.11%,2例保守治疗,48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后通过健康教育,与病人沟通,有40例病人愿意讲出真情,从中获取一些与异位妊娠有关的资料,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节良;王捍东;张萍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健康献血人群水痘抗体血清流行病学数值及免疫球蛋白效价量值,为临床上使用特异或非特异人免疫球蛋白对水痘感染的治疗及预防提供药效学研究依据.[方法]使用水痘疫苗免疫100例健康献血者,采用国际单位量化方法以ELISA法检测免疫前后不同时间采集的血清的抗体.[结果]93%的健康献血者疫苗免疫前水痘抗体均为阳性,免疫后抗体效价均值达峰时间前移为14d,疫苗免疫前、后14 d抗体均值相差为3.468倍,免疫后30d 76例献血者的抗体效价≥4.1 IU/ml的占78.95%,抗体效价维持在≥4.0 IU/ml的时问约为90 d.水痘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效价(IU/g)较普通肌肉、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分别高8.9与20.8倍.[结论]本研究的结果为水痘免疫球蛋白产品研究及临床上使用特异或非特异人免疫球蛋白对水痘感染的治疗及预防提供了药效学研究依据,指出了国外文献水痘抗体血清学指标量可能存在误用.
作者:魏宪义;陈光清;韩婷;杨渝蓉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通过运动和营养联合干预,观察8~18岁肥胖儿童的减肥效果.[方法]为受试者制定运动和饮食处方,服用营养补充剂,统一吃、住、运动训练1个月.[结果]在试验期间,受试者每日运动强度中等(达目标心率的60%~75%),1日摄入总能量为8.6 MJ (2 058 kcal)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供能百分比分别为17.8%、19.6%和62.6%.11名受试者干预后体重共减少106 kg,平均每人减少9.6kg,BMI平均值下降了3.9 kg/m2.[结论]通过运动与营养方式对肥胖学龄期儿童进行联合干预取得显著效果.
作者:陈岚;韩海军;黄承钰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建立一种培养细胞进行石蜡切片用于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的方法.[方法]分别采用细胞爬片和石蜡切片方法处理细胞,比较HE及免疫化学染色效果.[结果]石蜡切片细胞分布均匀,阳性反应明显,定位明确,背景清晰.[结论]细胞石蜡切片的染色效果明显优于细胞爬片,值得推广.
作者:陈罡;罗殿中;李信;容敏华;廖芝玲;覃新干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了解宁夏回族自治区普通人群对麻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为下一步制定预防控制策略以及提出合适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宁夏银川、石嘴山等地区随机抽取了1 150名群众作为调查对象,发放调查问卷1 15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1 095份,有效率为95.2%.[结果]麻疹相关知识认知情况不理想;汉族和回族两组人群认知得分情况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u=3.02,P<0.05);另外,人群信息获得途径主要以大众媒体为主,而通过基层卫生人员和基层卫生机构两种途径获得麻疹相关的信息的只有4.9%和15.5%.[结论]通过本次调查发现几点不足 (1)人群文化水平偏低;(2)麻疹相关知识贫乏;(3)预防接种程序还未被家长广泛认知;(4)宣传渠道不畅.
作者:郑亮;刘天锡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研究缺血性肾病(IRD)的临床诊断线索、治疗方法的选择和疗效,以期进一步提高缺血性肾病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选择我科2000-2005年收治确诊的29例IRD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采用我科总结的临床诊断线索来发现可疑病例,观察治疗后肾功能、血色素、血压、并发症控制等变化,分析治疗效果及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29例患者有24条肾动脉狭窄,狭窄程度60%~95%.狭窄位于近端或开口的肾动脉达18条(75%),位于中远端的肾动脉6条(25%).病因分别为动脉粥样硬化16例(88.9%),大动脉炎1例(5.5%),纤维肌性发育不良1例(5.5%).[结论]充分认识缺血性肾病,及时诊断并正确处理,对于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志勇;周春华;李明旭;郭新洪;林伟 刊期: 2007年第07期
乡镇卫生院是我国农村医疗预防保健3级网的枢纽,历来承担了为农村广大农民提供基本医疗保健服务的职责,在卫生系统中对农村卫生工作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就目前情况来看,乡镇卫生院的发展却不近人意,尤其西部乡镇卫生院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介绍了西部乡镇卫生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西部自身特点指出西部乡镇卫生院发展可以采用的一些策略.
作者:张群英;朱昌蕙;周航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掌握农村寄宿中小学校饮水微生物污染现状及其与肠道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密切程度,为预防和控制肠道传染病在农村寄宿学校的发生和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卫生部《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对209所农村寄宿学校饮用水末梢水进行采样,并对3项微生物指标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进行检验和评价;收集、汇总2000年01月~2005年11月的肠道传染病疫情资料,现场调查核实由于饮水引起暴发性传染病的种类、次数和患病人数等,并对典型介水传播肠道传染病暴发疫情进行相关描述和分析.[结果]农村寄宿学校饮用水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仅为35.89%,其中以乡镇水厂和无设施自备水源供水合格率低,分别为26.92%和33.54%;乡镇供水水质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和细菌总数超标率依次为69.23%、57.69%和42.31%;无消毒设施自备水源供水水质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和细菌总数超标率依次为67.07%、63.41%和43.29%;有消毒设施自备水源供水水质合格率为68.42%,其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和细菌总数超标率依次为31.58%、31.58%和15.79%;2000年以来发生在209所寄宿学校肠道传染病暴发疫情49起,81.63%为经水传播,疫情暴发和流行主要由于水源被生活污水污染以及未对饮水进行有效消毒引起.[结论]广西农村地区寄宿学校饮水受微生物严重污染,是导致多年来伤寒副伤寒等肠道传染病疫情在农村寄宿学校发生的根本原因;必须采取有效消毒措施以保证农村寄宿学校师生饮水安全.
作者:钟格梅;唐振柱;杨虹;陈莉;李裕利;李裕生;黎智;黄江平;黎勇 刊期: 200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