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纳可佳治疗宫颈糜烂30例疗效观察

张晶;王芳

关键词:宫颈糜烂, 纳可佳, KS-3A特种光
摘要:[目的]探讨纳可佳治疗未生育妇女宫颈糜烂的疗效与安全性,并与KS-3A特种光治疗进行比较.[方法]秦皇岛市骨科医院妇产科门诊2005年3月至2006年3月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将60例未生育的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纳可佳组30 例和特种光组30例,纳可佳组给予宫颈局部用药(每周2次,每次1支,6次为1疗程)特种光组在月经干净3~7 d行KS-3A特种光治疗,两组均在1个月后复查.[结果]特种光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纳可佳组,有效率分别为100%、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纳可佳组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特种光组在治疗后存在不同程度的阴道排液及出血.[结论]大多数患者在使用纳可佳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症状及体征的改善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尿β2-微球蛋白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的变化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71例AOPP患者血、尿β2-M,并与45例正常对照比较.[结果]AOPP患者血、尿β2-M均高于正常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5),且中毒愈重,增高愈明显.[结论]检测AOPP患者血、尿β2-M对早期肾损害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国林;王希英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张家口地区小儿病毒性肝炎369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张家口地区小儿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临床分型和临床特点,掌握其流行规律,为进一步完善防疫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1年3月~2005年9月我科收住院的369例小儿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张家口地区小儿病毒性肝炎以HAV、HBV感染为主,临床分型以急性为主,HBV感染患儿有明显的HBV家族感染史.[结论]加强饮食管理、强化免疫程序及重视围产期妇女的免疫,是降低小儿病毒性肝炎发病率的关键.

    作者:张校双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维、汉族乳腺癌中BRCA1、P53及Ki-67蛋白的表达

    [目的]研究维吾尔族及汉族乳腺癌患者中BRCA1、P53及Ki-67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取100例维吾尔族和25例汉族乳腺癌根治标本,对照组为126例维汉族乳腺良性病变(纤维腺病及纤维腺瘤)及乳腺癌旁非癌组织;运用免疫组化Evision二步法检测BRCA1、P53及Ki-67蛋白的表达.[结果](1)在乳腺良性病变及乳腺癌旁非癌组织中,BRCA1蛋白均定位于细胞核内.在乳腺癌组织中,93例完全表达为细胞浆阳性,阳性率为74.4%,32例表达缺失.(2)BRCA1蛋白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患者的年龄、淋巴结转移及民族有明显相关性(P <0.05).(3)乳腺癌中P53蛋白和Ki-67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BRCA1蛋白与P53及Ki-67的表达呈负相关(P<0.01).(4)乳腺癌中P53及Ki-6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53.6%;28.92±16.90)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1.59%,5.38±3.43)(P<0.01).[结论]BRCA1蛋白、P53和Ki-67蛋白阳性表达可能在乳腺良性病变恶性转化及乳腺癌的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有可能成为临床预测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作者:付欣鸽;李锋;王振华;胡文浩;米开·热木;蒋金芳;李丽;郑玉琴;沈西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阿奇霉素联合交沙霉素阴塞治疗宫颈衣原体、支原体感染效果观察

    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是我国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支原体(UU)和衣原体(CT)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主要病原体.目前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标本中有40%~60%分离出衣原体,20%~30%分离出支原体.选择一种疗效好,使用方便,又经济实惠的治疗方案很有必要.我们采用阿奇霉素联合交沙霉素阴塞治疗宫颈衣原体、支原体感染,结果显示疗效显著、副反应小,患者乐于接受.现将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柴泽英;龚海华;蔡扬洋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某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生殖健康知识现况

    [目的]了解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青春期生殖健康状况,为政府相关部门及学校对青少年生殖健康进行教育和管理提供基础信息和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结果]对于月经期卫生知识有46.85%的学生知道,大专生知晓率高于中专生.被调查学生关注性知识的平均年龄是(15.67±1.87)岁.有27.00%的学生认为性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女生的答对率高于男生.有36.85%的学生不知道安全套是一次性的,知晓率中专生高于大专生;男生高于女生为;城镇的学生高于农村.在发生性行为时60.46%的学生知道要采取安全措施,中专生知晓率高于大专生,男生高于女生.(2)了解生殖健康知识途径:依次是医学书籍(50.31%)、报刊杂志(48.54%)、学校健康教育课(44.08%)、同学(伴)交流(43.00%)和小说、影视中男女亲密行为的描写和影像(42.05%).[结论]学生生殖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不容乐观.

    作者:静香芝;齐建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海门地区脂肪肝发病率与日常饮食生活习惯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海门地区脂肪肝发病率与日常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相关因素.[方法]对海门市居民的生活习惯,按照职业划分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并进行B超检查,根据结果与非脂肪肝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调查5112人,脂肪肝患病率16.04%(818/5112),男性3 408人,脂肪肝647人,发病率18.98%(647/3 408),女性1704人,脂肪肝171人,发病率10.04%(171/1704),男女间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3459 P<0.01).脂肪肝组和非脂肪肝组在不良生活习惯方面比较,饮酒、在外应酬过多、喜食甜肉食、活动过少、吃夜宵等方面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肪肝发病率与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因素诸多因素相关.

    作者:王永兵;宋红杰;王悟云;杨社珍;施亚萍;张小蓬;江碧花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沈阳市工读学校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对工读学校学生的近期效果.[方法]运用电化教学与参与式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采用自制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通过健康教育,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正答率明显高于教育前,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了解有了很大提高,对艾滋病及艾滋病病人的态度也随着艾滋病知识水平的提高而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电化教学与参与式教学对工读学校学生进行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白春玉;关喆;张迪;陈容;李弘;宋学权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食品中单增李氏菌污染的调查

    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简称单增李氏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病原菌,也是食品卫生上的重要病原菌[1].它能引起人、畜的李氏菌病,感染此功能菌后主要表现为败血症、脑膜炎和单核细胞增多,病死率较高.单增李氏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土壤、水、植物和反刍动物、人的粪便中,主要是通过污染乳制品、畜禽产品、生熟肉、蔬菜引起人类致病,由于该菌在4 ℃的环境中仍可生长繁殖[2],所以它是冷藏食品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病原菌之一.

    作者:龚云伟;郭宏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非医学类专业开设公共卫生课程的调查

    [目的]评价本校在非医学类专业学生开设公共卫生课程的教学效果.[方法]采用问卷方式对非医学类专业的本科生进行了调查.[结果]通过对有效问卷283份的分析,在非医学生中开展公共卫生教育对提高学生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认知达95.76%),但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结论]我国高等学校必须强化公共卫生意识,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刘燕群;高莉;王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四川都江堰地区长寿老人膳食及饮食行为现况调查

    [目的]了解四川省都江堰地区长寿老人饮食及相关行为特征.[方法]对四川都江堰地区867名90岁及以上老年人(长寿老人)进行有关膳食和饮食行为方面的现况调查.[结果]调查对象中,每日固定3餐者占88.8%,就餐时间固定者占51.0%,每餐食量为7~8分饱者占80.8%,膳食搭配以素为主者占78.9%;每天都吃主食和蔬菜者占95%以上,每周至少吃1次畜肉、水果、豆制品和蛋类者占50%以上,从不吃鱼虾类、奶类及坚果类的比例分别为48.7%、79.4%和70.1%.[结论]四川省都江堰地区多数长寿老人进食较规律、食量有所控制,但食物种类相对单一,以植物性食物为主.

    作者:王文蕾;曾果;董碧蓉;吴红梅;杨桢;林黎;姜桅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颅脑损伤患儿血清S-100B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变化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儿血清S-100B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用ELISA法和放免法检测40例颅脑损伤患儿血清S-100B蛋白与NSE水平.[结果]重度颅脑损伤患儿血清S-100B、NSE浓度显著高于轻度颅脑损伤患儿(P<0.01),两组患儿血清S-100B、NSE浓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血清S-100B蛋白、NSE水平是判断不同脑损伤有价值的神经生化标记物.

    作者:阮福强;秦白茹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2002~2005年《中国公共卫生》载文统计分析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是国家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的学术期刊.其理论研究和实际相结合,学术探讨与经验推广并重.包括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保健医学、康复医学等方面相关研究项目与成果;流行病学、卫生学各学科研究与应用;疾病控制与卫生监督各个专业的技术交流与推广等.

    作者:李凤莲;高玉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运用护理程序实施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方式对冠心病患者健康知识及其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93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运用护理程序实施健康教育,对照组进行传统健康教育.[结果]对健康知识了解程度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运用护理程序实施健康教育不仅可以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水平,还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作者:费翔;游桂英;黄英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唐氏综合征筛查系统筛查效率的分析研究

    [目的]探讨我市唐氏综合征筛查系统的筛查效率.[方法]抽孕妇全血2.0 ml,取血清,使用BECKMAN COULTER Access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对孕妇血清中的AFP、β-HCG进行检测,结合孕妇年龄、孕周等相关因素,估算胎儿患DS和ONTD风险的概率.[结果]共筛查5 333例孕妇,初筛出DS高危孕妇365例,初筛阳性率6.84%,365例中有4例DS孕妇,4 968例DS初筛低危孕妇中有2例DS儿,检出率为66.7%.在5 333例孕妇中,初筛出ONTD高危孕妇196例,初筛阳性率3.68%,196例ONTD初筛高危孕妇中异常妊娠孕妇13例,占6.33%,其中筛出4例ONTD儿,5 137例ONTD低危孕妇中异常妊娠孕妇5例,占0.097%,其中无ONTD儿,ONTD检出率为100%.[结论]该套筛查系统DS检出率为66.7%,与国内报道的60%~70%和Wald等报道的60%的阳性检出率基本一致.ONTD检出率为100%,优于Thiagarjah S报道的75%~90%阳性检出率,说明DS筛查系统是可靠和有效的.

    作者:索庆丽;胡晞江;姚婷;熊艳文;吴丹丹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四川省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业务开展能力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四川省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业务开展能力的现状,为加强西部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能力提出建议.[方法]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定性访谈收集资料,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并结合卫生部公布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中心卫生院的业务开展能力高于一般卫生院;所调查卫生院2005年的业务开展能力略高于1998年全国农村平均水平.[结论]四川省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的业务开展能力与全国农村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应采取财政和项目支持等措施来加强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特别是一般乡镇卫生院的业务开展能力.

    作者:王文;刘毅;周艳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某市粉尘管理现状及其管理建议调查

    [目的]了解目前某市粉尘的管理现状,粉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为制定某市尘肺防治工作计划、修订国家粉尘管理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某市的所有职业卫生机构采用普查的方法,以职业卫生专职管理人员为调查对象填写问卷.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进行分析.[结果]某市新发矽肺病例主要集中在冶金、煤炭、耐火材料、陶瓷、建材等行业.粉尘作业场所的平均监测率为60.64%,平均超标率为62.94%.接尘工人的平均监护率为40.68%.作业场所空气粉尘的监测指标主要是总粉尘浓度、游离SiO2含量、呼吸性粉尘浓度和粉尘分散度等.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就粉尘作业场所管理方面提出如下建议,应加强监测人员培训,完善监测规范;粉尘的接触限值应按行业、工种等个性化制定;监测周期应该一年1次;健康监护的对象应包括所有的接尘工人和接尘5年以上的脱尘工人;监护周期应根据行业和工种制定,同时还应该考虑接尘工龄等因素.[结论]某市粉尘危害仍很严重,粉尘管理的工作还不到位,在粉尘管理方面仍需采取相应措施.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在粉尘作业场所的监测和健康监护等方面提出的相关建议,为国家修订粉尘危害管理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沈福海;肖淑玉;王欣荣;肖志平;范雪云;杜仙梅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产科出血致32例孕产妇死亡分析

    [目的]通过对武汉市死于产科出血的孕产妇的临床资料分析,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2000~2005年来武汉市死于产科出血的孕产妇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年来武汉市孕产妇平均死亡率为27.88/10万.产科出血居死因顺位第1位,占死亡原因的39.43%,发生产科出血的前3位原因为产后子宫收缩乏力、子宫破裂和前置胎盘.[结论]武汉市孕产妇死亡原因以产科出血为主,其中产后出血应该作为防治的重点,必须加强孕产妇的保健理,提高产科出血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周洁琼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一起涉及两种细菌的食物中毒调查报告

    2006年6月14日,桐乡市某酒店举办一小儿满月酒宴,后发生了集体食物中毒事件.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资料分析、实验室检验,证实由彭氏变形杆菌引起,还可能有铜绿假单胞菌参与的食物中毒事件.调查结果如下.

    作者:郭敏建;严卓琳;张英英;蒋斌;陈国征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产科护理中存在的纠纷隐患及对策

    随着国家法律的不断完善,妇幼卫生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孕产妇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产科护理工作中遇到的纠纷与法律问题也日益增多.下面就产科护理中常见的护患纠纷隐患及对策阐述如下.

    作者:和爱英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焦糖香精的毒性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研究焦糖香精毒性和安全性.[方法]按<食品安全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进行.[结果]焦糖香精对小鼠急性毒性实验LD50=6 810 mg/Kg.bw,属实际无毒级;蓄积毒性试验、骨髓微核、Ames试验、精子畸形试验、骨髓染色体畸变试验、睾丸染色体畸变试验、30 d喂养试验对动物体重、血液常规及血清CH、BUN、Glu均无明显毒性作用(P>0.05).[结论]综上结果可初步断定焦糖香精是一种安全、无毒的食品添加剂,可安全用于各类食品及饮料中.

    作者:梁晓芸;朱伟;张全新;聂木海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