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王应利;周玉梅;靳扬扬;李猷娜;刘玉平
近年来,虽然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日臻完善,为当今世界治疗白内障的主流术式,但白内障术后并发症仍然存在,始终是困扰术者和患者的一大重要问题.我们发现,有很大一部分老年患者同时患有老年型白内障和糖尿病,因此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手术后相关并发症研究的重要性则日益凸显.本文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主要集中概括了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的视网膜基础,及白内障手术对其产生的后续影响,为早期发现并干预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的出现提供了有益的临床参考.
作者:丛玮霞;张仲臣;郝晓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评价不同的联合手术方式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有效性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PDR患者72例82眼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联合方式不同,分为A组28眼,行玻璃体切割术,同期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B组24眼,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及玻璃体切割术,同期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C组30眼,Ⅰ期行玻璃体切割术,Ⅱ期行硅油取出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3组术后佳矫正视力(BCVA)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12mo.A组、B组、C组的术后平均LogMAR BCVA分别为1.007±0.455、1.000±0.482、1.033±0.531,3组较术前均有较明显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66、5.113、5.496,P<0.05).A组、B组和C组的术后B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670,P=0.195).术后并发症:A组发生前房渗出性反应6眼,一过性高眼压5眼,黄斑水肿1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眼,玻璃体再出血2眼;B组发生一过性高眼压4眼,玻璃体再出血1眼.C组发生前房渗出性反应1眼,一过性高眼压10眼,玻璃体再出血3眼.3组间前房渗出性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56,P=0.008),A组与B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14,P=0.016);A组与C组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469,P=0.035).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在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两种联合方式均可较早恢复患者视力,避免再次行白内障手术.同期联合方式与二期联合方式相比,术中观察眼底清晰,便于后节操作;同期联合方式前房渗出性反应较重,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能减轻同期联合方式的前房渗出性反应.
作者:王萍;陈松;何广辉;郭婧;李翠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评价京尼平交联治疗兔大泡性角膜病变的效果.方法:将已建立大泡性角膜病变动物模型的9只雌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n=3),对照组(n=3),空白对照组(n=3).其中治疗组:刮除角膜上皮后,应用0.25%的京尼平浸泡实验眼角膜40min(24℃);对照组:刮除角膜上皮后,应用生理盐水浸泡实验眼角膜40min(24℃);空白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处理后2wk内进行以下检查:裂隙灯检查、中央角膜厚度(CCT)测量、体质量和应激反应评估、组织学检查和利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法)检测基质层细胞凋亡.结果:与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角膜水肿明显减轻、角膜上皮逐渐修复完整、角膜大泡消失、中央角膜角膜厚度显著下降(P<0.05)、体质量显著增加(P<0.05).治疗组的实验动物活动性较处理前增加,反抗行为减少,攻击性减低.治疗组角膜基质层胶原纤维排列更为紧致、规则,可见蓝色条索状交联产物.治疗组角膜基质层均偶见凋亡细胞,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未明显见凋亡细胞.结论:京尼平交联治疗可使兔大泡性角膜病变角膜水肿减轻,疼痛症状缓解,其可能的机制为京尼平交联使角膜基质层胶原纤维排列紧密,从而阻止角膜水肿和大泡的形成.
作者:乔静;白静;荣蓓;晏晓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病理性眼压升高是青光眼主要的危险因素,目前针对青光眼的手术及药物治疗都旨在降低眼压.前列腺素衍生物因具有降眼压作用而成为治疗青光眼的首选药物.现有的研究表明,前列腺素衍生物类药物主要是通过增加房水从葡萄膜巩膜通道外流来降低眼压的,新的研究发现贝美前列腺素还可以通过增加房水从小梁网通道外流来降低眼压.目前关于前列腺素衍生物类药物降眼压作用机制仍然在不断地了解、观察、研究中.
作者:宋伟;余其智;杜诚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视网膜大动脉瘤破裂致黄斑部出血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收集2012-01/2016-01在我院就诊的视网膜大动脉瘤破裂致黄斑部出血患者7例7眼,3眼出血位于视网膜前的患者,1眼观察,2眼给予532nm激光玻璃体后皮质切开引流术;3眼出血位于视网膜内的患者,给予抗VEGF治疗;1眼合并有视网膜前及视网膜内出血的患者,给予球内注气+激光玻璃体后皮质切开引流+抗VEGF治疗.结果:患者7例7眼视网膜前及视网膜内出血均吸收,视力得到不同程度改善.结论:针对视网膜大动脉瘤破裂致黄斑出血的治疗,应根据出血范围和位置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从而达到较好的预后.
作者:胡笳;王建明;刘子瑶;冯海晓;郑玉萍;王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在维持原有眼压控制方案后辅以针刺治疗对青光眼眼压控制稳定患者的矫正视力、视野平均光敏感度和视野平均缺损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01/10收治的48例62眼青光眼眼压控制稳定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5例31眼,对照组23例31眼.对照组继续保持原有眼压控制治疗方案治疗3个疗程,观察组除继续保持原有眼压控制治疗方案治疗外,辅以针刺治疗3个疗程,每个疗程12d.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矫正视力、视野平均光敏感度、视野平均缺损及综合疗效的差异.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矫正视力、视野平均光敏感度和视野平均缺损,组内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矫正视力、视野平均光敏感度和视野平均缺损,显著优于治疗前,组内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矫正视力、视野平均光敏感度和视野平均缺损,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组间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4%,显著优于对照组的32%,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329,P<0.05).结论:针刺对青光眼眼压控制稳定患者的矫正视力、视野平均光敏感度和视野平均缺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近期疗效优于单纯控制眼压者,但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王蕊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伴发葡萄膜炎的临床表现和诊治.方法:收集我院自2012-08/2015-08就诊并终确诊为AS伴葡萄膜炎的患者40例46眼,对其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和诊治情况进行系统回顾性分析.结果:AS伴发葡萄膜炎患者40例46眼,其中男28例32眼,女12例14眼.平均发病年龄29.68±7.83岁,平均病程6.95±6.12a;葡萄膜炎病史3d~6a,平均病程28±15d.X线或CT检查显示均有骶髂关节炎.患者37例(93%)人白细胞抗原B27(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B27)检查阳性,27例(68%)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升高,18例(45%)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升高.经过系统治疗后,患者的葡萄膜炎得到治愈或控制,实验室检查指标恢复正常.结论:AS伴发葡萄膜炎多累及中青年男性,多单眼发病,易复发;临床医生需警惕葡萄膜炎患者AS的发生.该类患者需及时、足疗程地系统治疗.
作者:杨秀梅;陈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结膜松弛症松弛结膜组织和泪液中黏蛋白的表达变化,探讨结膜松弛症的发病机制.方法:收集结膜松弛症组38例38眼和正常对照组36例36眼的结膜组织和泪液标本,分别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结膜组织中黏蛋白(MUC2、MUC4、MUC5AC、MUC16)表达情况,ELISA检测泪液中黏蛋白(MUC2、MUC4、MUC5AC、MUC16)A值,结果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结膜松弛症组的结膜上皮细胞中MUC2、MUC4与正常对照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 (P=0.315、0.156);结膜松弛症组的结膜上皮细胞中MUC5AC、MUC16阳性表达细胞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0.01).结膜松弛症组泪液中MUC2的A值与正常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651),结膜松弛症组中MUC4、MUC5AC的A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均P<0.01),结膜松弛症组中MUC16的A值较正常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结论:结膜松弛症患者结膜组织和泪液中MUC5AC和MUC16均下降,对其进一步研究可能揭示结膜松弛症的发病机制.
作者:项敏泓;陈星星;周欢明;贾元玲;李青松;张兴儒;盛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雷珠单抗联合激光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视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01/12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80例138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40例67眼(雷珠单抗联合激光治疗),对照组40例71眼(单纯激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1wk,3、6mo,两组患者的BCVA(LogMAR)、平均黄斑中心凹厚度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BCVA(LogMAR)、CMT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wk,3、6mo,两组患者眼压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珠单抗联合激光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效果良好,并可以改善患者视力.
作者:章欣怡;郑小薇;吴锐彬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干眼是以泪液质和量以及动力学异常为特征的一种多因素疾病.目前临床上常使用的评价泪膜的方法为泪膜破裂时间和泪液分泌实验,两种方法均只能获得单一时点数据,主观性强,且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因此,单纯使用上述指标诊断干眼及其亚型对干眼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诊疗不利.本文总结了目前已经在临床应用的3种无创的、客观的泪膜评价方法,即角膜地形图、波阵面像差和泪膜干涉仪的测量原理和检测指标,比较正常人群和干眼患者之间测量值的差异,为干眼的精确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作者:殷鸿波;田颜;邓应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两种联合手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合并上泪道阻塞的疗效.方法:慢性泪囊炎合并上泪道阻塞患者68例68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34例.A组采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联合硅胶管置入术.B组采用传统泪囊鼻腔吻合联合硅胶管置入术,所有患者均随访1a.结果: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2%,B组为7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面部肿胀发生率为6%、面部瘢痕发生率为0,B组分别为47%、100%,A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满意度为82%,B组为59%,A组明显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联合硅胶管置入术安全性高,损伤小,且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是治疗慢性泪囊炎合并上泪道阻塞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陈风月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比较下睑缩肌移位术及眼睑轮匝肌折叠缩短联合下睑缩肌移位术治疗老年性下睑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01/2014-10我科收治的64例85眼老年性下睑内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31例42眼)、B组(33例43眼),A组采用下睑缩肌移位术,B组采用眼睑轮匝肌折叠缩短联合下睑缩肌移位术.比较两组患者的短期和长期治疗效果及术后2a的复发率.结果:B组的短期有效率(98%)高于A组(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长期有效率(95%)高于A组(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2a的复发率(5%)低于A组(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睑轮匝肌折叠缩短术联合下睑缩肌移位术治疗老年性下睑内翻较下睑缩肌移位术的临床疗效好.
作者:顾志敏;郑广瑛;周利晓;齐若;孙成林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光学药物压抑法辅助综合疗法对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图形视觉诱发电位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10/2015-10收治的122例189眼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按照单双号分为观察组61例95眼和对照组61例94眼,对照组给予综合治疗仪、激光、CAM训练等综合疗法,观察组联合光学药物压抑法,治疗4mo后,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图形视觉诱发电位、临床疗效等指标.结果:治疗4mo后,观察组有效率(92.6%)明显高于对照组(81.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5,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83.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5,P<0.05);观察组P100波幅(15.18±1.68μV)明显高于对照组(12.34±1.34μV),而观察组P100潜伏期(93.75±10.01ms)明显低于对照组(106.37±10.21ms),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22、7.865,P<0.05、<0.001).结论:光学药物压抑法辅助综合疗法有助于提高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视力水平,可能与增强儿童治疗依从性、调节图形视觉诱发电位等有关.
作者:高智勇;李秀春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本研究旨在应用可视化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Corneal Visualization Scheimpflug Technology,Corvis ST)研究不同眼轴长度(Axial Length,AL)和角膜曲率的老年人角膜生物力学特点.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拟接受白内障手术的患者220例(426眼),将其中AL在22-24 mm之间、K值在42-44 D范围之间的研究对象按性别进行分组,男性44眼,女性49眼.进而对K值在42-44 D之间的研究对象按AL值的不同进行分组: 22-24 mm,共99眼;24-26 mm,共22眼;大于26 mm,共12眼.对AL在22-24 mm之间的研究对象按K值的不同分组: 42-44 D,共88眼;大于44 D,共102眼.应用可视化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Corvis ST)测量角膜生物力学参数,并对不同性别、不同眼轴、不同角膜曲率患者的角膜生物力学参数进行比较性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等对数据进行统计并分析各组生物力学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男女之间角膜生物力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角膜曲率间平均第一压平长度、平均第二压平长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眼轴长间:AL为22-24 mm和AL为24-26 mm两组间只有第二压平长度、角膜中央厚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L为22-24 mm和AL大于26 mm两组间第二压平长度、大形变幅度、中央角膜厚度、第一压平时间、眼压、矫正眼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L为24-26 mm和AL大于26 mm两组间各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眼轴长度与大形变幅度、眼压、矫正眼压值均呈线性正相关(r=0.263,P=0.002;r=0.463,P=0.000;r=0.449,P=0.000),与角膜厚度、第二压平长度均呈线性负相关(r=-0.240,P=0.006;r=-0.344,P=0.000).结论:角膜曲率和眼轴长度可能是影响角膜生物力学特性的一个因素,眼轴长度越长,角膜厚度越薄,角膜越容易发生形变,而且随着眼轴长度的增加眼压也升高.在探讨白内障手术切口的选择是否受到患者自身因素的影响,应该考虑其角膜曲率和眼轴长度的不同.
作者:宋沙沙;李军;宋慧 刊期: 2017年第05期
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BMPs)属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超家族成员,是1965年由Urist等首先从脱钙骨基质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的一种具有独特异位骨和软骨诱导活性的酸性蛋白质.BMP4作为BMPs家族成员之一,不仅促进软骨细胞的分化和发育,还对眼部细胞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其在角膜上皮细胞、角膜细胞和角膜内皮细胞中表达,可以介导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并抑制血管的生成,且对角膜上皮细胞的发育起着重要作用等.本文总结近年来BMP4在眼部组织的研究进展,对BMP4在眼不同发育阶段的功能情况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梁家铭;汪倩;刘晓贺;王淑荣;张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对比Ahmed引流阀植入术和23G 532nm睫状体光凝术治疗外伤玻璃体切割术后继发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4-05/2016-01就诊于我院的外伤玻璃体切割术后继发性青光眼患者48例48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组采用Ahmed引流阀植入术(25眼),试验组采用23G 532nm激光行睫状体光凝术(23眼).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眼压控制率、角膜内皮细胞情况及相关并发症. 结果:术后3mo眼压控制率:试验组为83%(19/23),对照组为72%(18/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6,P=0.19).术后1wk试验组并发症为39%(9/23),对照组并发症为68%(1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P=0.03).术后3mo,两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均有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22,P<0.05);两组之间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比较,试验组减少13%,对照组减少21%,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Ahmed引流阀植入术和23G 532nm睫状体光凝术对于治疗外伤玻璃体切割术后继发性青光眼都能很好地控制眼压,手术相对较为安全,但23G 532nm睫状体光凝术更为经济实用,并发症更少.
作者:周小平;邝国平;欧玉仑;秦牧;冯少颖;李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总结激光笔致视网膜光损伤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6/2016-06来我院眼科就诊的因激光笔照射后导致视网膜光损伤的病例10例11眼,所有患者均进行眼科常规检查及OCT检查.结果:双侧或单侧视力下降,视力0.3~0.8.眼底见黄斑区色素不均匀、黄斑区暗黄色斑或未见明显异常.OCT图像特征主要是视网膜内层断裂、视网膜外核层高反射、神经上皮层脱离、IS/OS层中断或缺损.在治疗1mo后复诊,7例7眼(64%)患者视网膜解剖结构得到改善,其中2例2眼(18%)患者视力恢复1.0.结论:激光笔视网膜光损伤导致的视力下降是暂时性的或者永久性的,仍有待长期随访观察.
作者:毕晓达;樊旭;司艳芳;周历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Nd:YAG激光虹膜周切术治疗各类房角关闭状态患者中出现的早期并发症,分析激光虹膜周切术的并发症风险和适应证选择.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为2013-01/2015-06来我院就诊后行激光虹膜周切术的患者362例512眼.统计分析激光虹膜周切术中和术后3mo内各类并发症的情况.主要指标为虹膜出血、眼压、虹膜睫状体炎、角膜和晶状体损伤等发生率.结果:患者中女274例416眼,男88例96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248眼、原发性房角关闭108眼、原发性房角关闭可疑72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尚无任何青光眼体征的对侧眼66眼、存在瞳孔阻滞因素的继发性青光眼或高眼压18眼.并发症包括虹膜出血107眼(20.9%)、暂时性眼压升高85眼(16.6%)、虹膜睫状体炎14眼(2.7%)、角膜损伤10眼(2%)、晶状体损伤2眼(0.4%)、减压性视网膜病变1眼(0.2%)、渗出性视网膜脱离2眼(0.4%).虹膜出血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发生率高(33.7%,P=0.019),暂时性眼压升高在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发生率高(23.0%,P=0.047).结论:Nd:YAG激光虹膜周切术常见的并发症包括虹膜出血和暂时性眼压升高.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是否更容易发生这两种并发症,还需要更大样本量做进一步分析.需重视减压性视网膜病变和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等少见严重并发症.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激光虹膜周切术的适应证和时机.
作者:侯旭;胡丹;张鹏;王海燕;张自峰;李曼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CD105对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变化评价的准确性.方法:采用氪激光诱导棕色挪威(brown Norway,BN)大鼠建立实验性CNV模型.24只雄性BN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6只)与模型组(18只).模型组行659nm氪激光视网膜光凝,功率360mW,曝光时间0.05s,光斑直径50μm.光凝后7、14、21d行荧光素钠和吲哚菁绿眼底血管造影,观察CNV形成率及渗漏光斑平均光密度值(average optical density,AOD)变化.处死大鼠,获得眼球标本,观察CNV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和CD105因子的表达.结果:光凝后7d,CNV开始形成,14d和21d达到高峰.光凝后7、14、21d的CNV形成率分别为77.08%、85.42%、89.58%.光凝后7~21d,荧光素渗漏AOD值逐渐增高(P<0.05),7d与14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d与21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7~21d,CD105因子表达先升高后下降,7d与14d比较AOD值差异有统计学变化(P<0.05),14d与21d比较AOD值差异无统计学变化(P>0.05).结论:CD105免疫组织化学与眼底血管造影对CNV变化规律的研究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CD105免疫组织化学评价CNV具有准确、易操作的优点.
作者:陶方方;亢泽锋;刘健;褚文丽;周志豪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 neurotrophic factor,CNTF)是神经保护因子中被研究的多的因子之一,细胞包囊技术(encapsulated cell technology,ECT)为CNTF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安全有效的给药途径.大量的研究证据表明,CNTF对视网膜色素变性、青光眼、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视神经损伤等眼部疾病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本文就CNTF与眼病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胡淑琴;徐国兴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