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京尼平交联治疗兔大泡性角膜病变的初步研究

乔静;白静;荣蓓;晏晓明

关键词:大泡性角膜病变, 京尼平, 胶原交联
摘要:目的:评价京尼平交联治疗兔大泡性角膜病变的效果.方法:将已建立大泡性角膜病变动物模型的9只雌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n=3),对照组(n=3),空白对照组(n=3).其中治疗组:刮除角膜上皮后,应用0.25%的京尼平浸泡实验眼角膜40min(24℃);对照组:刮除角膜上皮后,应用生理盐水浸泡实验眼角膜40min(24℃);空白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处理后2wk内进行以下检查:裂隙灯检查、中央角膜厚度(CCT)测量、体质量和应激反应评估、组织学检查和利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法)检测基质层细胞凋亡.结果:与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角膜水肿明显减轻、角膜上皮逐渐修复完整、角膜大泡消失、中央角膜角膜厚度显著下降(P<0.05)、体质量显著增加(P<0.05).治疗组的实验动物活动性较处理前增加,反抗行为减少,攻击性减低.治疗组角膜基质层胶原纤维排列更为紧致、规则,可见蓝色条索状交联产物.治疗组角膜基质层均偶见凋亡细胞,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未明显见凋亡细胞.结论:京尼平交联治疗可使兔大泡性角膜病变角膜水肿减轻,疼痛症状缓解,其可能的机制为京尼平交联使角膜基质层胶原纤维排列紧密,从而阻止角膜水肿和大泡的形成.
国际眼科杂志相关文献
  • 视网膜大动脉瘤破裂致黄斑部出血的治疗方法及效果

    目的:分析视网膜大动脉瘤破裂致黄斑部出血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收集2012-01/2016-01在我院就诊的视网膜大动脉瘤破裂致黄斑部出血患者7例7眼,3眼出血位于视网膜前的患者,1眼观察,2眼给予532nm激光玻璃体后皮质切开引流术;3眼出血位于视网膜内的患者,给予抗VEGF治疗;1眼合并有视网膜前及视网膜内出血的患者,给予球内注气+激光玻璃体后皮质切开引流+抗VEGF治疗.结果:患者7例7眼视网膜前及视网膜内出血均吸收,视力得到不同程度改善.结论:针对视网膜大动脉瘤破裂致黄斑出血的治疗,应根据出血范围和位置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从而达到较好的预后.

    作者:胡笳;王建明;刘子瑶;冯海晓;郑玉萍;王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老视矫正型人工晶状体原理及临床应用新进展

    白内障手术已从简单的复明手术发展成为更具挑战的屈光手术,手术需求者希望通过手术提高视力并摘掉眼镜,单焦点人工晶状体虽能解决患者视远问题却无法解决脱镜问题,由此老视矫正型人工晶状体应运而生.在双焦点人工晶状体的基础上,目前市场上新产生的几款老视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成为了热门.本文将综述目前临床应用广泛的几款老视矫正型人工晶状体的设计原理及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杨琉舒;耿宇;赵剑峰;李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眼组织生物力学的研究

    生物力学是研究组织或器官的力量与功能之间关系的学科,对研究眼科疾病的预防、发生、发展、诊疗具有重要作用.眼球是一个封闭的近似球体的器官,眼球内外的每一组织都有一定张力,而且相互联系,互为影响.眼内外及球壁某一局部组织的改变,可能会影响眼球某一区域组织的生物力学或功能的改变.随着生物力学的方法增多,大家越来越重视对眼部组织生物力学的研究,达到预防和治疗眼部疾病的目的.如使用胶原交联增强角膜的强度,防治圆锥角膜或扩张性角膜疾病;又如后巩膜加固术增强巩膜力学的方法来治疗或预防高度近视等.对眼外肌、角膜、巩膜、虹膜、晶状体的生物力学的研究是目前热点,本文就目前眼部生物力学的研究热点做一综述.

    作者:蔡友欢;李海祥;刘太祥;许小英;应晔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Ex-press引流钉联合白内障手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

    目的:评估Ex-press引流钉联合微切口白内障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连续随机的前瞻性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药物控制不理想的62例70眼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手术,随机分为试验组34眼,行微切口超声乳化联合Ex-press引流钉植入术;对照组36眼,行微切口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收集术前、术后1d,1wk,1、3、6、12mo的佳矫正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中央前房深度、手术成功率、手术并发症等基本数据,并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术后12mo平均佳矫正视力(LogMAR)为0.53± 0.19,优于术前的0.83± 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术前眼压为31.3±6.85mmHg,术后1d,1wk,1、3、6、12mo分别降至7.37±2.94、9.88±3.18、10.84±2.68、12.28±2.81、12.82±2.84、14.14±3.41mmHg,试验组术后各期平均眼压较术前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术后眼压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手术前后中央前房深度、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对照组术后12mo时手术相对成功率分别为97.1%、9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x-press引流钉联合微切口白内障术用于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是安全而有效的,且能有效控制患者眼压和提高视力,是Ex-press引流钉植入术又一适应证.

    作者:吴晓兰;邬一楠;周宏健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京尼平交联治疗兔大泡性角膜病变的初步研究

    目的:评价京尼平交联治疗兔大泡性角膜病变的效果.方法:将已建立大泡性角膜病变动物模型的9只雌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n=3),对照组(n=3),空白对照组(n=3).其中治疗组:刮除角膜上皮后,应用0.25%的京尼平浸泡实验眼角膜40min(24℃);对照组:刮除角膜上皮后,应用生理盐水浸泡实验眼角膜40min(24℃);空白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处理后2wk内进行以下检查:裂隙灯检查、中央角膜厚度(CCT)测量、体质量和应激反应评估、组织学检查和利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法)检测基质层细胞凋亡.结果:与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角膜水肿明显减轻、角膜上皮逐渐修复完整、角膜大泡消失、中央角膜角膜厚度显著下降(P<0.05)、体质量显著增加(P<0.05).治疗组的实验动物活动性较处理前增加,反抗行为减少,攻击性减低.治疗组角膜基质层胶原纤维排列更为紧致、规则,可见蓝色条索状交联产物.治疗组角膜基质层均偶见凋亡细胞,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未明显见凋亡细胞.结论:京尼平交联治疗可使兔大泡性角膜病变角膜水肿减轻,疼痛症状缓解,其可能的机制为京尼平交联使角膜基质层胶原纤维排列紧密,从而阻止角膜水肿和大泡的形成.

    作者:乔静;白静;荣蓓;晏晓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治疗近视及散光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治疗近视及散光的有效性、可预测性、稳定性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547例1 080眼,按患者选择的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组285例560眼,飞秒激光辅助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emtosecond laser assisted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FS-LASIK)组262例520眼.术后随访12mo,分别于术后第1d,1wk,1、6、12mo复查,检查裸眼及矫正视力、屈光度、裂隙灯及角膜地形图,并测量偏中心切削值.结果:术后第1d,1wk,1、6、12mo,SMILE组的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以LogMAR视力表示)分别为0.029±0.13、0.001±0.11、-0.019±0.11、-0.020±0.08、-0.011±0.10;FS-LASIK组分别为-0.017±0.08、-0.019±0.09、-0.031±0.10、-0.024±0.09、-0.002±0.12;术后1d和1wk,SMILE组视力低于FS-LASIK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6、12mo,SMILE组的等效球镜(spherical equivalent,SE)分别为-0.03±0.29、-0.04±0.28、-0.06±0.32D;FS-LASIK组分别为0.02±0.20、-0.01±0.29、-0.08±0.33D,两组比较术后1mo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点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mo,SMILE组测量的偏中心切削值为0.21±0.11mm,FS-LASIK组为0.20±0.08mm,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MILE治疗近视及近视散光有良好的有效性、可预测性、稳定性和安全性,但与FS-LASIK比较,术后早期视力恢复慢.

    作者:马代金;张青松;蔡望;朱睿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睫状神经生长因子与眼病的相关研究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 neurotrophic factor,CNTF)是神经保护因子中被研究的多的因子之一,细胞包囊技术(encapsulated cell technology,ECT)为CNTF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安全有效的给药途径.大量的研究证据表明,CNTF对视网膜色素变性、青光眼、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视神经损伤等眼部疾病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本文就CNTF与眼病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胡淑琴;徐国兴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重硅油填充治疗极重度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目的:研究玻璃体切割联合重硅油填充治疗极重度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us retinopathy,PVR)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筛选2012-06/2015-12我科收治的极重度PVR患者13例13眼,分析对其行玻璃体切割联合重硅油填充术及后期重硅油取出联合C3F8填充术的临床疗效.13眼于重硅油填充术后10~17wk行重硅油取出联合C3F8填充术.13眼观察随访时间为玻璃体切割联合重硅油填充术后第1~7d、出院后1、2、4~17wk,重硅油取出术后第 1~7d、出院后1、2、4、8、12、24wk复查,取油术后随诊时间不少于24wk.观察指标包括视网膜复位、佳矫正视力、眼压、人工晶状体及并发症等.结果:患者13眼于重硅油填充术后随诊期间,下方裂孔均封闭、视网膜均平复;13眼分别于重硅油填充术后10~17wk行重硅油取出联合C3F8填充术,其中第5例患者于取油术后4wk因黄斑裂孔再次视网膜脱离,第8例患者于取油术后8wk因颞上方新的裂孔再次视网膜脱离,余11眼于取油术后随诊24wk,下方视网膜裂孔均封闭、视网膜平复.患者13眼于重硅油填充术前佳矫正视力为光感~手动,于重硅油取出术后24wk随诊时佳矫正视力为手动~20/250,其中重硅油取出术后再出现视网膜脱离的第5例及第8例患者于末次随诊时视力为指数和手动.4眼于重硅油填充术后1wk内出现高眼压,经抗炎和降眼压药物治疗后,眼压降至10~21mmHg,后期因重硅油乳化5眼出现药物难以控制的高眼压,对其及时行重硅油取出术,取油术后3眼曾出现一过性高眼压,经降眼压药物治疗后控制在10~21mmHg,后期3眼停用降眼压药物未再出现眼压升高情况.13眼于治疗期间未出现严重前房炎症反应、眼内炎等并发症.结论:对极重度PVR行玻璃体切割联合重硅油填充及后期重硅油取出联合C3F8填充术,可获得满意的视网膜复位率,并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预后视力.

    作者:高瑞莹;李仕永;陈晖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对患者泪膜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对患者泪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10/2015-10住院部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82例122眼,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39例61眼和对照组43例61眼,对照组采取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观察组采取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对比术前、术后1、3mo两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 BUT)和Schirmer I试验(SⅠt),比较术后2mo 两组患者眼球表面温度及干眼症状评分.结果:术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的BUT和SⅠ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mo,观察组BUT为5.79±1.53s,明显高于对照组(4.28±0.98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78,P=0.012),观察组SⅠt为4.39±1.69mm/5min,高于对照组(3.51±0.89mm/5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29,P=0.079);术后3mo,观察组的BUT为7.49±1.79s,明显高于对照组(6.71±1.89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71,P=0.026),观察组的SⅠt为9.58±1.30mm/5min,高于对照组(8.91±1.49mm/5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57,P=0.068);术后2mo,观察组眼球表面温度为34.29℃±0.67℃,对照组为34.18℃±1.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33,P=0.278);术后2mo,观察组干眼症状评分为3.87±0.1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34±0.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463,P<0.01).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能有效改善干眼症,有利于泪膜功能的稳定.

    作者:姚江锋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Nd:YAG激光虹膜周切术后不同房角关闭状态患者的早期并发症

    目的:观察Nd:YAG激光虹膜周切术治疗各类房角关闭状态患者中出现的早期并发症,分析激光虹膜周切术的并发症风险和适应证选择.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为2013-01/2015-06来我院就诊后行激光虹膜周切术的患者362例512眼.统计分析激光虹膜周切术中和术后3mo内各类并发症的情况.主要指标为虹膜出血、眼压、虹膜睫状体炎、角膜和晶状体损伤等发生率.结果:患者中女274例416眼,男88例96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248眼、原发性房角关闭108眼、原发性房角关闭可疑72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尚无任何青光眼体征的对侧眼66眼、存在瞳孔阻滞因素的继发性青光眼或高眼压18眼.并发症包括虹膜出血107眼(20.9%)、暂时性眼压升高85眼(16.6%)、虹膜睫状体炎14眼(2.7%)、角膜损伤10眼(2%)、晶状体损伤2眼(0.4%)、减压性视网膜病变1眼(0.2%)、渗出性视网膜脱离2眼(0.4%).虹膜出血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发生率高(33.7%,P=0.019),暂时性眼压升高在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发生率高(23.0%,P=0.047).结论:Nd:YAG激光虹膜周切术常见的并发症包括虹膜出血和暂时性眼压升高.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是否更容易发生这两种并发症,还需要更大样本量做进一步分析.需重视减压性视网膜病变和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等少见严重并发症.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激光虹膜周切术的适应证和时机.

    作者:侯旭;胡丹;张鹏;王海燕;张自峰;李曼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术治疗恶性青光眼

    目的:影响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术治疗恶性青光眼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取我院眼科2011-06/2016-06收治的恶性青光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23例25眼,分析其手术前后眼压、相关眼球解剖学参数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术后前房形成可且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者(有效组)共15例16眼,平均年龄51±6.7岁,术后前房形成欠佳者(无效组)共8例9眼,平均年龄45±7.8岁.手术有效率为64%.其中有效组术后中央前房深度由术前0.76±0.53mm加深至2.13±0.82mm,术后眼压(15.4±4.5mmHg)较术前(26.4±8.7mmHg)明显下降.有效组患者术前巩膜突间距(11.25±0.39mm)及眼轴长度(22.16±1.16mm)均大于无效组(10.86±0.49mm、20.98±0.6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和无效组患者年龄及眼轴长度单因素分析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 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和眼轴长度是术后治疗效果欠佳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和眼轴长度是术后治疗效果欠佳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傅婷;周雄武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假性剥脱综合征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眼前节参数变化的评估

    目的:运用Pentacam Schiempflug成像系统研究假性剥脱综合征(PES)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眼前节形态变化.方法:前瞻性研究.共收集31例(42眼)白内障合并PES患者接受白内障摘除术,选27例(42眼)无PES的白内障患者作为对照组.Pentacam检测术前和术后1~3mo的眼内压(IOP),前房深度(ACD),前房容量(ACV),前房角宽度(ACA)和瞳孔直径(PD).t检验检测术前和术后的变量.结果:PES组术前平均IO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7).两组在术前和术后的ACD,ACV,ACA,IOP值差异在1~3mo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相比,PES组的IOP下降更为显著;两组ACD,ACV和ACA的增量相似.PES组术前PD值明显高于术后(P<0.05).两组IOP,ACD,ACV,ACA和PD的变化在术后3mo均趋于稳定.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均可显著降低患眼的IOP,增加ACD,ACV和ACA的值,无论患眼是否患有PES.ACD,ACV,ACA,PD和IOP的变化在术后3mo趋于稳定.尽管PES组IOP下降更为明显,但无论白内障眼是否患有PES,术后均表现出相似的眼前节特征.PES患者早期接受白内障摘除术不仅能加深前房,且可使IOP稳定在正常范围.

    作者:Yonca Asfuroglu;Ozlem E.Kemer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ILMP及玻璃体腔注药联合硅油填充治疗高度近视MHRD合并脉络膜脱离

    目的:观察内界膜剥除(internal limiting membrane peeling,ILMP)和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联合硅油填充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患者28例28眼,均行玻璃体切割(pars plana vitrectomy,PPV)吲哚菁绿辅助的ILMP以及硅油填充手术,术中将曲安奈德注射于玻璃体腔,术后随访6~24mo,观察术后视网膜复位率、视力恢复情况和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6~24mo,患者手术后平均LogMAR矫正视力为1.01± 0.31,与手术前平均LogMAR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28,P<0.01).黄斑裂孔闭合19眼(68%),黄斑裂孔未闭合9眼(32%),26眼视网膜复位(93%),6眼出现高眼压.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ILMP及硅油填充和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可阻止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再生,提高视网膜复位率.

    作者:温晓英;张海燕;张月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隐形眼镜使用者的依从性调查

    目的:从卫生和镜片、镜片盒及镜片护理液的更换来调查隐形眼镜配戴者的依从性.方法:以每天配戴镜片至少8h、持续配戴≥6mo的隐形眼镜配戴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半结构化、经过预先测试和验证的问卷调查表,在接受口头知情同意后评估软性隐形眼镜配戴者的依从性.每位受试者都接受访问,收集有关戴隐形眼镜使用历史的信息.年龄、性别、使用的镜片类型、配戴经验(a)、配戴时间和习惯、一天中持续使用镜片的时间和护理方法的细节都进行了记录.结果:共73名参与者的平均年龄为23.63±5.23y.观察到:依从性高的项目为镜片清洁和消毒程序(98%);依从性低的是隐形眼镜配件护理(81%).依从性较差的是:更换镜片盒(41%),检查并丢弃过期的护理液(22%)和未能进行后续随访(22%).镜片配戴的性别、配戴方式、配戴类型以及隐形眼镜使用年限依从性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这项研究结果证明总体上配戴者依从性良好.然而,在隐形眼镜盒和护理液等镜片配件的护理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不遵嘱执行.我们认为有必要考虑改善镜片护理操作依从性的方法.

    作者:Asik Pradhan;Raju Kaiti;Purushottam Dhungana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BMP4对眼部细胞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BMPs)属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超家族成员,是1965年由Urist等首先从脱钙骨基质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的一种具有独特异位骨和软骨诱导活性的酸性蛋白质.BMP4作为BMPs家族成员之一,不仅促进软骨细胞的分化和发育,还对眼部细胞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其在角膜上皮细胞、角膜细胞和角膜内皮细胞中表达,可以介导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并抑制血管的生成,且对角膜上皮细胞的发育起着重要作用等.本文总结近年来BMP4在眼部组织的研究进展,对BMP4在眼不同发育阶段的功能情况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梁家铭;汪倩;刘晓贺;王淑荣;张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眼外伤玻璃体切割术后继发性青光眼的疗效

    目的:对比Ahmed引流阀植入术和23G 532nm睫状体光凝术治疗外伤玻璃体切割术后继发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4-05/2016-01就诊于我院的外伤玻璃体切割术后继发性青光眼患者48例48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组采用Ahmed引流阀植入术(25眼),试验组采用23G 532nm激光行睫状体光凝术(23眼).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眼压控制率、角膜内皮细胞情况及相关并发症. 结果:术后3mo眼压控制率:试验组为83%(19/23),对照组为72%(18/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6,P=0.19).术后1wk试验组并发症为39%(9/23),对照组并发症为68%(1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P=0.03).术后3mo,两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均有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22,P<0.05);两组之间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比较,试验组减少13%,对照组减少21%,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Ahmed引流阀植入术和23G 532nm睫状体光凝术对于治疗外伤玻璃体切割术后继发性青光眼都能很好地控制眼压,手术相对较为安全,但23G 532nm睫状体光凝术更为经济实用,并发症更少.

    作者:周小平;邝国平;欧玉仑;秦牧;冯少颖;李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两种联合手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合并上泪道阻塞的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两种联合手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合并上泪道阻塞的疗效.方法:慢性泪囊炎合并上泪道阻塞患者68例68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34例.A组采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联合硅胶管置入术.B组采用传统泪囊鼻腔吻合联合硅胶管置入术,所有患者均随访1a.结果: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2%,B组为7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面部肿胀发生率为6%、面部瘢痕发生率为0,B组分别为47%、100%,A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满意度为82%,B组为59%,A组明显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联合硅胶管置入术安全性高,损伤小,且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是治疗慢性泪囊炎合并上泪道阻塞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陈风月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硅油与重硅油对兔眼视网膜电生理影响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硅油和重硅油两种眼内填充物对兔眼视网膜电生理的中长期影响.方法:选用标准家兔28只,右眼为术眼,随机分成3组, A组12只,B组12只,C组4只.A组: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填充硅油组;B组: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填充重硅油组;C组: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填充平衡盐溶液组.对实验动物术眼术前与术后不同时间段测得的视网膜后极部厚度、眼压及视网膜电图b波振幅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A、B组及对照C组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测得的术眼眼压经过两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B、C组经两两比较,在术后第24wk时经OCT测得的术眼视网膜后极部厚度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术后第24wk时术眼ERG的b波振幅均值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硅油或者重硅油在作为玻璃体腔内填充物后,对兔眼术后眼压中长期内的影响无明显差别;重硅油在填充后对兔眼视网膜视觉信息传导功能的负面影响,导致视网膜变薄的程度要明显大于普通硅油.

    作者:段文华;蒋云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局限性脉络膜凹陷39例的临床和OCT特征

    目的:观察局限性脉络膜凹陷(focal choroidal excavation,FCE)的临床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特征.方法:收集2014-01/2016-01经OCT确定的FCE患者39例42眼,对其临床表现和OCT特点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行系统的眼科检查,包括视力、屈光度、裂隙灯、检眼镜、OCT等.结果:患者39例中共有男24例26眼,女15例16眼(左眼20例,右眼16例,双眼3例)接受了检查.患者平均年龄50.4±16.7岁,屈光度为-2.51±2.60D,佳矫正视力0.60±0.26,单眼发病36例(92%).39例42眼患者中共46个病灶,其中紧密型37个(80%),分离型9个(20%).病灶平均宽度为648.4±249.2μm,平均深度为128.0±50.4μm.黄斑中心凹下病灶16个(35%),其患者视力低于中心凹外FCE,有统计学差异(P<0.05).3例患者合并脉络膜新生血管(CNV)、1例合并黄斑前膜、1例合并黄斑裂孔伴前膜、1例合并黄斑板层孔伴前膜.运用直线回归方法,分别计算患者年龄、视力和FCE的宽度、深度,发现两两间没有相关性(均P>0.05).结论:FCE好发于轻中度近视的中老年人,单眼发生及紧密型多,可以合并黄斑裂孔、黄斑前膜以及脉络膜新生血管.FCE位于中心凹下可能影响患者视力,其发病原因需要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振;王应利;周玉梅;靳扬扬;李猷娜;刘玉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Fuchs综合征并发白内障的疗效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Fuchs综合征并发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在我院行超声乳化吸除术的Fuchs综合征并发白内障患者18例18眼,术中观察并发症的情况,术前及术后测量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术后观察眼内炎症反应程度、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9.8±3.3mo.术中唯一的并发症为周边虹膜出血(17%).佳矫正视力(LogMAR)术前为0.98±0.85,术后6mo为0.08±0.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眼压术前为15.11±2.63mmHg,术后有2眼一过性高眼压,术后6mo为14.94±2.49mmHg,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为10%±6%.术后2眼出现轻度的瞳孔区纤维素样渗出,1眼囊袋收缩综合征以及4眼后发性白内障.结论: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Fuchs综合征并发白内障安全有效、并发症少.

    作者:贾晓丹;李方园;王炳亮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国际眼科杂志

国际眼科杂志

主管:陕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西安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