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亚男;宫媛媛
目的:研究持续高眼压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大发作期行白内障手术的影响与其相关因素分析,并探讨持续高眼压状态下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武汉同济医院眼科收治的284例293眼接受白内障手术治疗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大发作期的病历资料.根据术前眼压,将病人分为三组,术前用全身及局部药物眼压可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的(组1),共188例;术前眼压不能用药控制在正常范围,但行一次前房穿刺治疗后,眼压在用药物或不用药下可控制在正常范围的(组2),共61例;术前多次前房穿刺放液仍不能维持正常眼压(组3),共44例.组1行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组2和组3行白内障摘除和房角分离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分析手术前后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以及房角镜检查结果.术前及术后测量数据采用非参数检验.结果:各组术后一周眼压控制率分别为:组1(100%),组2(95%),组3(82%)(组2眼压控制率高于组3,χ2=4.795,P<0.05).视力提高率分别为:组1(92%),组2(84%);组3(52%).各组术后中央前房深度均较术前明显加深,但组3中术后房角粘连范围显著高于组1和组2.组1和组2未出现术后前房积血,而组3中18%患者术后出现前房积血.结论:对于持续高眼压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大发作术前各种措施将眼压降至正常后再行白内障手术有较好的疗效,但是术前多次前房穿刺放液仍不能维持正常眼压眼,术后存在较大的房角粘连和前房出血风险.
作者:傅婷;周雄武;刘康利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通过观察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手术联合TECNIS Symfony连续视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远中近全程视力、对比敏感度,主观满意度,综合评价TECNIS Symfony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患者的视觉质量.方法:收集我院目前已实施40例55眼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联合TECNIS Symfony连续视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资料,检测术后3mo裸眼远视力(5 m)、中视力(67 cm)及近视力(40 cm),绘制离焦曲线,根据多焦晶体满意度调查表并计算脱镜率.结果:所有患者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3mo,所有患者人工晶状体位置居中,无明显偏位或倾斜.术后3mo,5 m、67 cm、40 cm平均裸眼LogMAR视力分别为:-0.04±0.08,-0.17±0.22,0.37±0.17.总体脱镜率95%.不同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较普通单焦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无明显下降.无中等或严重光学干扰现象发生.远中近各功能区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0,9.0,7.0分.结论: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手术联合TECNIS Symfony连续视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可获得满意的远中裸眼视力和基本满足日常生活的近视力,术后光学干扰少,脱镜率高,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谭吉林;秦艳;袁诗曼;杜浩;刘夏露;叶剑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调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傣族、哈尼族、拉祜族和当地汉族小学生斜视弱视的患病情况,分析其差异性和危险因素.方法:选取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少数民族集中的勐腊县7214名6~15岁在校小学生,检查包括裸眼视力和佳矫正视力、屈光度、眼位、眼前节和眼底情况等,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1)所有研究对象中,斜视患病率为2.12%(外斜视占85.62%),弱视患病率为0.60%(屈光性占74.42%);(2)斜视患病率在性别、年龄和民族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外斜视患病率在民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拉祜族比汉族发生外斜视风险高(OR=1.86,95%CI:1.12~3.09).直系亲属斜视或外斜视者、近视、远视均是斜视的危险因素(P<0.05,OR>1),其中近视是外斜视的危险因素(OR=2.13,95%CI:1.32~3.44);随近视度数增加,外斜视的OR值增大(P<0.05);(3)弱视的患病率在性别、年龄、民族方面无差异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近视和远视均是弱视的危险因素(P<0.05,OR>1).结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少数民族青少年儿童直系亲属有斜视者发生斜视的危险性高,外斜视有一定民族差异性;近视和远视均是斜视、弱视的主要危险因素,斜视、外斜视的患病风险随近视屈光度的增加而加大.当地的低弱视率和屈光不正患病率较低有关.
作者:李建华;张乾;张扬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与肾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09/2018-05在我院眼科和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的1型糖尿病患者110例,根据眼底情况分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组35例、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BDR)组35例和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40例,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记录受检者的一般情况,并检测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肾小球滤过率、血清肌酐、血尿素氮、胱抑素C、尿α1-微球蛋白和尿β2-微球蛋白等指标.结果:四组受检者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肾小球率过滤、血清肌酐、血尿素氮、胱抑素C、尿α1-微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检测值有明显差异(均P<0.05),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血清肌酐、血尿素氮、胱抑素C、尿α1-微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明显升高,肾小球滤过率显著下降(均P<0.05).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程度与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呈正相关(rs=0.498,P<0.05),与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rs=-0.481,P<0.05).PDR组患者大量尿蛋白(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300mg/g)发病率为67.5%,肾功能不全(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发病率高达65.0%.结论:1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与肾功能关系密切,肾功能异常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风险高,检测肾功能有助于预测其发生发展.
作者:万贝贝;高永杰;徐军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应用软性角膜接触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单侧翼状胬肉患者90例90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45眼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应用软性角膜接触镜,对照组45例45眼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不应用软性角膜接触镜.对比两组患者角膜愈合时间,术后1、3、5、7d角膜刺激症状评分,术后24、48h两组患者疼痛程度(VAS评分),翼状胬肉复发率.结果:对照组角膜愈合时间(5.38±1.67d)长于观察组(3.10±1.12d);术后角膜刺激症状评分、VAS评分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翼状胬肉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应用软性角膜接触镜可减少创面愈合时间,减轻术后角膜刺激症状,同时对胬肉复发率无影响.
作者:林海波;李雯霖;卓晓;何爱群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区域折射人工晶状体SBL-3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02/2017-12期间本院诊治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90例90眼,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45眼)和观察组(45例45眼).对照组植入单焦点人工晶状体,观察组植入区域折射人工晶状体SBL-3.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裸眼视力、VF-14量表评分、角膜内皮细胞情况及术后对比敏感度.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裸眼视力、VF-14量表评分及角膜内皮细胞情况无明显差异(均P>0.05).术后12wk,观察组患者的裸眼视力、VF-14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明光及暗光对比敏感度低于对照组(均P<0.05),而角膜内皮细胞情况、明光眩光及暗光眩光对比敏感度无明显差异(均P>0.05).结论:区域折射人工晶状体SBL-3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对患者的视觉质量有积极的改善作用,且对角膜的不良影响较小.
作者:潘永明;杨鸿飞;殷悦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eGFR)与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05/2017-05抚顺市眼病医院糖尿病眼病专科门诊在社区筛查的2型糖尿病患者912例,进行眼底照相、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肾功能等检查,应用我国eGFR课题协作组改良的简化MDRD方程估算eGFR.结果:选取的91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无DME、轻度DME、中度DME、重度DME患者分别为815例、29例、21例、47例,随着DME病情的加重,患者eGFR逐渐降低(F=8.87,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GFR降低是DME发生的危险因素,且eGFR每下降20.3mL/(min·1.73m2)(1个标准差),发生DME的风险增加1.84倍,肾功能受损及肾功能不全者发生DME的风险是肾功能正常者的1.60及2.46倍.结论:eGFR为DME发生的危险因素,与DME严重程度相关,临床治疗中应关注DME患者肾功能情况.
作者:张继祥;温良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湖南省三甲医院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防治现状及其制约因素.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湖南省13个地级市和1个自治州中抽取设立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三甲医院20家.对医院新生儿科负责人派发《医院ROP防治情况调查表》,以此了解三甲医院新生儿氧疗监测情况、ROP筛查和治疗情况、医院开展ROP培训和管理情况、卫生行政部门督导情况及开展ROP防治工作的制约因素.结果:本研究有效回收调查表20份.20家(100%)医院均开展了氧疗监测,12家(60%)医院开展了ROP筛查,3家(15%)医院开展了ROP治疗,2家(10%)医院同时开展了ROP筛查和治疗,5家(25%)医院进行了ROP防治专项培训,4家(20%)医院所属地卫生行政部门开展了ROP防治督导工作.省部级三甲医院开展ROP治疗、专项培训及督导情况均好于地市级三甲医院.ROP防治的主要制约因素包括缺乏专业技术人才、防治设备、规范化培训及重症患儿治疗风险大.结论:湖南省三甲医院新生儿氧疗监测情况较好,但ROP的筛查及治疗现状不容乐观,应加强开展ROP防治专项技能培训及督导工作,进一步提高ROP整体防治水平.
作者:刘琳;段宣初;李旭英;郑华;宋薇;吴斌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评价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联合抗VEGF药物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探索联合用药的优势.方法:选取60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行一次常规抗VEGF注射治疗,联合组在抗VEGF注射治疗同时采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进行治疗,每天注射1支,14d休息2d,再注射14d,共28支.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对照组、联合组患者在注射前后不同时间点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185.05,P时间<0.01;F分组=3.34,P分组=0.025),联合治疗后在第30、90d的矫正视力提高程度较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和联合组患眼注射前后不同时间点CR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286.2,P时间<0.01;F分组=12.46,P分组<0.01),两组患者的视力及CRT在治疗第15d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复方樟柳碱联合抗VEGF药物治疗可提高对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高辉;李焕丽;庞荣 刊期: 2019年第02期
随着白内障手术技术和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的不断发展,IOL植入术后视觉质量的评估成为了研究热点,而像差正是影响视觉质量的重要因素.IOL经过了60多年的发展,在光学设计上做出了很大改进,由于传统的球面IOL具有正球差,不能矫正正常人角膜存在的正球差,因此改良为具有负球差、零球差的非球面IOL,前者可矫正角膜正球差、提高对比敏感度、改善视觉质量,但如果光学位置不匹配,将形成对视觉效果影响更大的其他高阶像差;后者虽然对偏中心和偏位有很好的耐受性,但仍不能抵消来自角膜的正像差.非恒定像差IOL的问世为白内障医生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途径.本文拟对像差的概念、不同种类非球面IOL的设计原理及优缺点、非恒定像差非球面IOL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等方面进行阐述.
作者:刘彧琦;王静;张劲松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接受23G玻璃体手术治疗后黄斑结构的修复情况,以及视力和黄斑中央凹视网膜厚度的变化.方法:将2016-06/2017-12在我院进行择期手术的单眼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85例85眼纳入研究,其中男37例,女48例,平均年龄64.7±10.1岁.所有患者均接受23G玻璃体切割术,应用OCT观察术后黄斑裂孔闭合情况;应用OCT观察术前和术后1、3、6mo黄斑中央凹视网膜厚度的变化;观察术前和术后1、3、6mo患者佳矫正视力的变化.结果:术后所有患者获得良好的黄斑裂孔闭合.术后3、6mo时所有患者平均佳矫正视力显著高于术前和术后1mo(P<0.05);术后6mo平均佳矫正视力显著高于术后3m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83,P=0.037).术后1mo黄斑中央凹视网膜厚度显著高于术前和术后3、6mo(P<0.05);术后3、6mo的黄斑中央凹视网膜厚度显著低于术前(P<0.05).结论:应用23G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具有较高的裂孔成功闭合率,患者的视力明显提高.
作者:刘华;孙佳;赵霞;白领娣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儿童弱视临床特点和综合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07/2017-07我院确诊收治的弱视儿童393例715眼,建立弱视治疗档案,给予弱视综合疗法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并对其年龄、弱视类型、弱视程度、弱视注视性质和治疗依从性等影响疗效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患儿393例715眼中,基本治愈者520眼(72.7%),进步者117眼(16.4%),无效者78眼(10.9%),总有效率为89.1%.年龄、弱视类型、弱视程度、注视性质、治疗依从性等临床特点影响弱视治疗效果.结论:儿童弱视的总体治疗效果较好.与患儿年龄、弱视类型、弱视程度、弱视注视性质和治疗依从性等临床特点关系密切.年龄偏大,弱视类型为屈光参差性弱视、斜视性弱视,弱视程度重、旁中心注视及依从性差的患儿治疗效果差.
作者:李聪慧;王倩;尚文青;杨静;信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五苓散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大鼠血-视网膜屏障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高剂量组、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采用高脂高糖饮食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大鼠采用五苓散水煎液灌胃,模型组和空白组大鼠采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阳性对照组大鼠右眼球内注射康柏西普.给药12wk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表达水平,HE染色观察视网膜组织结构,伊文思蓝(EB)渗漏试验观察大鼠血-视网膜屏障通透性,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视网膜中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空腹血糖水平和视网膜组织EB渗透量、CRP和sICAM-1表达均较空白组明显升高,高剂量组大鼠视网膜组织EB渗透量、CRP和sICAM-1表达均低于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均P<0.05).模型组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结构紊乱,视网膜水肿,VEGF表达明显升高;与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比较,高剂量组大鼠视网膜组织神经节细胞排列较清晰,水肿减轻.结论:五苓散能有效降低糖尿病大鼠血清炎症因子水平,降低视网膜组织中VEGF的表达,减轻水肿,保护血-视网膜屏障.
作者:陈茜;王菁;魏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究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患者房水中IL-8及其受体1、2(CXCR1、CXCR2)的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04/2018-03本院收治的PCV患者67例作为PCV组,另选取白内障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两组患者房水中IL-8、CXCR1、CXCR2 mRNA表达量,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测量所有受试者BCVA,OCT检测CMT,创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IL-8、CXCR1、CXCR2对PCV的诊断价值;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评估PCV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CV组患者房水中IL-8、CXCR1、CXCR2 mRNA表达升高,BCVA降低,CMT升高(均P<0.05).PCV组患者房水中IL-8、CXCR1、CXCR2水平与BCVA(LogMAR)呈正相关(r=0.438、0.346、0.385,均P<0.05),与CMT呈正相关(r=0.378、0.606、0.357,均P<0.05).IL-8、CXCR1、CXCR2、BCVA、CMT是PCV发生的危险因素.IL-8、CXCR1、CXCR2诊断PCV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2、0.860、0.812.结论:PCV患者房水中IL-8、CXCR1、CXCR2表达均升高,其不仅与患者BCVA和CMT相关,且与PCV的发生有关,可能成为PCV的潜在预测指标.
作者:李臻;王少杰;刘国立;简瑞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石斛酚对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MECs)的醛糖还原酶(AR)通路及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RMECs分为5组:正常组(葡萄糖5.5mmol/L)、甘露醇组(葡萄糖5.5mmol/L+甘露醇24.5mmol/L)、高糖组(葡萄糖30mmol/L)、石斛酚组(葡萄糖30mmol/L+石斛酚5μmol/L)、依帕司他组(葡萄糖30mmol/L+依帕司他1μmol/L).通过MTS实验检测细胞活力,DCFH-DA荧光探针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核因子 κB(NF-κB)的蛋白表达;qRT-PCR法检测AR、HIF-1α及VEGF的mRNA表达.结果:DCFH-DA荧光探针法结果显示石斛酚可明显降低高糖环境下细胞内的ROS水平.与高糖组相比,石斛酚组NF-κB的蛋白表达,AR、HIF-1α及VEGF的mRNA表达也都明显下降.依帕司他组的AR及NF-κB表达趋势与石斛酚组一致.结论:石斛酚与依帕司他都可抑制AR/NF-κB通路的激活,同时石斛酚还可抑制高糖诱导的HRMECs氧化应激反应.石斛酚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中可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能帮助减少新生血管的生成.
作者:张梅;李春霞;韦芳;秦瑜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共同性外斜视矫正手术联合下斜肌减弱术治疗儿童复杂斜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01/2017-02我院收治的68例80眼复杂斜视患儿,均行共同性外斜视矫正手术,对其临床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是否联合下斜肌减弱术治疗,分为联合组(30例35眼)与非联合组(38例45眼),比较两组患儿手术前后视功能、5m斜视度、下斜肌亢进程度、Titmus立体试验结果,并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疗效.结果:术后6mo,两组具有同时视患者、一定融合范围患者、远立体视功能患者和近立体视正常者(40″~60″)所占比例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mo,两组患儿下斜肌亢进程度、5m斜视度与术前相比得到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3d,1a随访显示,两组患儿正位率、过矫率和欠矫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儿童复杂斜视采取共同性外斜视矫正手术治疗时,联合下斜肌减弱术可能不会影响外斜视矫正效果,进行手术设计时,可忽略下斜肌减弱术对患儿水平斜视度产生的影响.
作者:曹双胜;兖华峰;金世豪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应用Catquest-8SF量表研究PHACO+SIOL植入术患者主观报告的效果,评估Catquest-8SF量表在中国北方白内障人群的适用性及其对白内障手术的敏感性.方法:前瞻性临床病例随访研究.泰安市中心医院白内障患者术前和术后3mo完成面对面的Catquest-8SF量表填写.结果:术前共120例白内障患者完成了Catquest-8SF量表.术前Catquest-8SF量表得分与术前双眼加权logMAR视力及年龄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文化程度呈正相关(P<0.001),无全身合并症的患者量表得分高于有全身合并症的患者(P<0.05).102名(85%)患者完成术后3mo量表,单眼手术组和双眼手术组比较,术后视力均显著提高(t=10.404,P<0.001),术后量表得分均明显提高(P<0.001).两组在量表得分提高值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2.2%的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满意度与量表得分的提高值显著相关(P<0.05).结论:中文版Catquest-8SF量表在我国北方ARC人群中适用性好,简短高效,可以作为白内障常规临床评估的一部分.
作者:王圣霞;刘欣;杜允宏;刘文静;刘萍;李颖超;吴欣怡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评价Daytona超广角眼底成像系统对屈光手术术前眼底病变的检查效果.方法:连续检查拟接受屈光手术的患者312例624眼,分别在自然瞳孔下行Daytona超广角眼底成像系统检查和散瞳后裂隙灯下前置镜结合三面镜检查,比较两种方法检查用时和检出的病变类型和检出率.结果:Daytona超广角眼底成像系统检查的平均时间5.38±1.25min,裂隙灯前置镜检查平均时间7.25±3.2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aytona检出有眼底病变的69例107眼,检出率17.1%,检出病变126处;前置镜结合三面镜检出70例108眼,检出率17.3%,检出病变129处.两种方法检出率的一致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Daytona具有免散瞳、非接触、检查快捷、超广角等优点,用于眼底病变的检查,效果可靠,可以提升诊疗效率.
作者:郝更生;刘宗顺;赵姣;胡卜丹;毛科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压贴三棱镜联合脑力影像网络训练对共同性内斜视(CS)术后双眼视觉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01/2018-01本院收治的CS术后患者12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三棱镜组,每组60例,三棱镜组给予压贴三棱镜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脑力影像网络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双眼视觉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6mo后,两组患者双眼同视机视觉功能、Titmus近立体视功能明显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双眼同视机视觉功能、Titmus近立体视功能明显优于三棱镜组(均P<0.05);两组患者远距离融合功能正常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患者远距离融合功能正常率明显高于三棱镜组(93.3%vs 70.0%,P<0.05).结论:压贴三棱镜联合脑力影像网络训练可有效促进CS术后患儿双眼视觉功能恢复.
作者:陈玲;刘彦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糖皮质激素作为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手术前后的辅助治疗药物,其控制炎症、改善脉络膜脱离效果明显,为手术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但其对术后视网膜复位率和视功能改善的作用眼科学者各持己见.关于术前激素使用与否、使用时间和使用方式,眼科界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将对相关知识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准确、可行的参考依据.
作者:姜华;程岩;刘早霞 刊期: 201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