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肠病性肢端皮炎1例

郑亮;董佩晶;高进

关键词:肠病性, 四肢, 临床资料, 红斑, 腹泻, 诱因, 渗出, 躯干, 片状, 患儿, 复发, 蛋黄
摘要:1 临床资料 患儿男,3岁.面部、四肢远端及肛周红斑、糜烂、结痂伴腹泻2年.息儿出生9个月时躯干、四肢远端及肛周无明显诱因出现片状红斑,逐渐扩大,后出现糜烂、渗出和结痂,反复发生腹泻,3~5次/d,呈蛋黄色.
皮肤科学通报杂志相关文献
  • 红斑、丘疹及鳞屑性皮肤病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幼年性黄色肉芽肿1例

    1 临床资料 患儿男,11岁.左下腹出现黑褐色结节3月.3月前无明显诱因左下腹出现-黄豆大小黑褐色结节,逐渐增大至花生米大小,无不适,一直未治疗.

    作者:王松挺;许长春;彭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职业性皮肤病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急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亚群检测

    目的 探讨急性荨麻疹患者T淋巴细胞及亚群变化特点.方法 采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法(APAAP法)检测48例急性荨麻疹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结果 急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CD3+,CD4+T淋巴细胞与健康对照者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8+T淋巴细胞、CD4+/CD8+与健康对照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荨麻疹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异常.

    作者:许飏;曾世华;黎昌强;陈德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物理性皮肤病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荨麻疹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皮肤病护理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大疱及疱疹性皮肤病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结缔组织疾病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内分泌、代谢、营养障碍性皮肤病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真菌病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皮肤科学基础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遗传性皮肤病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性传播疾病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细菌性皮肤病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32磷敷贴治疗尖锐湿疣30例疗效观察

    1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30例患者均来自本院2006年4月~2008年2月就诊者,均为男性,根据其不洁性生活史,典型皮损,醋酸白试验阳性或病理、PCR经门诊确诊为尖锐湿疣.

    作者:周国胜;姜云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药物反应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性病门诊就诊者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性病门诊就诊者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探索对该人群实施行为干预的模式.方法 采用国家性病艾滋病中心编制问卷对性病门诊就诊者进行随机、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250人,收回有效问卷240份,调查对象对艾滋病知识关键问题知晓率较低,仅为21.05%,婚外性行为发生率较高为92.5%,安全套使用率较低,近1次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为40.42%.艾滋病知识主要来源于电视、网络、书籍、报刊、宣传栏、亲友同事.结论 性病门诊就诊者对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低.安全套使用率低,应扩大安全套获取途径,提高安全套的使用率.

    作者:丁训奇;陆洪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神经精神功能障碍性皮肤病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鄂尔多斯市梅毒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鄂尔多斯市梅毒的流行情况,为梅毒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各旗区高危人群、重点人群以及性病疫情报告的梅毒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鄂尔多斯市1998~2007年共确诊梅毒1347例,1998~2001年梅毒发病呈散发状态,2002年以后呈快速成倍增长趋势,以一期梅毒和隐性梅毒为主.发病年龄以20~39岁为主,职业以职业不详和农民为主,文化程度以初中文化居多,传播途径以不详和婚外性传播为主.结论 对隐性梅毒的规范治疗和梅毒痛例的随访,是控制梅毒发生和传播的关键.应加强高危人群、重点人群梅毒的检测和随访.

    作者:蔺权德;韩文梅;斯琴;陈丽梅;冯玉龙;胡则贤;牛伊浩;曙光;刘勇灵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皮肤科学通报杂志

皮肤科学通报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