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晓梅;李艳佳;赵燕;王莉;焦建丽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1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30例患者均来自本院2006年4月~2008年2月就诊者,均为男性,根据其不洁性生活史,典型皮损,醋酸白试验阳性或病理、PCR经门诊确诊为尖锐湿疣.
作者:周国胜;姜云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成人水痘的临床特征.方法 分析60例成人水痘的症状、体征,并与同期40例儿童水痘临床资料相对照.结果 成人水痘症状重(包括前驱症状),皮疹重,易发生并发症.结论 成人水痘发病率呈增加趋势,应积极全面分析治疗,积极寻找原因.
作者:谢雪冰;付林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生物共振技术检测过敏原的准确率及对过敏性皮肤病进行脱敏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288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中男156例,女132例;年龄4~68岁,平均36.6岁;病程0.5~20年,平均1.6年.其中荨麻疹198例,湿疹42例,异位性皮炎28例,过敏性鼻炎20例.采用生物共振技术对其进行了过敏原检测和脱敏治疗.结果 288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的过敏原阳性率为92.2%;脱敏治疗的治愈率为45.1%,有效率为70.5%.结论 生物共振技术对于过敏性皮肤病的检测和治疗有一定作用.
作者:曹俊;孙洁;张琼;何晓;周小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急性荨麻疹患者T淋巴细胞及亚群变化特点.方法 采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法(APAAP法)检测48例急性荨麻疹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结果 急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CD3+,CD4+T淋巴细胞与健康对照者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8+T淋巴细胞、CD4+/CD8+与健康对照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荨麻疹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异常.
作者:许飏;曾世华;黎昌强;陈德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眼睑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替利嗪、谷维素口服,局部外涂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中药丹栀逍遥散加减,口服药均2周为1疗程,局部外用药1周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随访3个月观察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88.00%和57.50%;有效率分别为96.00%和75.00%;远期复发率分别为11.36%和39.13%.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眼睑神经性皮炎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熊晓刚;赖雪花;雷晴;宋秋荷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1 临床资料 患儿男,11岁.左下腹出现黑褐色结节3月.3月前无明显诱因左下腹出现-黄豆大小黑褐色结节,逐渐增大至花生米大小,无不适,一直未治疗.
作者:王松挺;许长春;彭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1 临床资料 患儿男,3岁.面部、四肢远端及肛周红斑、糜烂、结痂伴腹泻2年.息儿出生9个月时躯干、四肢远端及肛周无明显诱因出现片状红斑,逐渐扩大,后出现糜烂、渗出和结痂,反复发生腹泻,3~5次/d,呈蛋黄色.
作者:郑亮;董佩晶;高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环氧化酶-2(COX-2)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感染不同亚型HPV的尖锐湿疣(CA)组织中的表达及与CA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检测COX-2和TGF-β1在30例HPV6/11阳性(低危型组)和30例HPV16/18阳性(高危型组)的尖锐湿疣组织中的水平,同时以25例健康男性正常包皮组织作为对照.结果 在低危型组和高危型组CA组织中,COX-2阳性率均为66.7%,正常对照组COX-2阳性率为0%,3组阳性表达强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在低危型组、高危型组及正常对照组中全部表达,阳性表达率均为90.0%,3组阳性表达强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A组织中COX-2和TGF-β1两者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感染不同亚型HPV的CA组织中存在COX-2和TGF-β1过表达,且表达水平不同,COX-2和TGF-β1表达水平可能与CA增生程度关系密切.
作者:马树斌;张嫦娥;谭超;李文竹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