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感染不同亚型HPV的尖锐湿疣组织COX-2和TGF-β1水平检测

马树斌;张嫦娥;谭超;李文竹

关键词:尖锐湿疣, 不同亚型, 环氧化酶2, 转化生长因子-β1
摘要:目的 探讨环氧化酶-2(COX-2)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感染不同亚型HPV的尖锐湿疣(CA)组织中的表达及与CA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检测COX-2和TGF-β1在30例HPV6/11阳性(低危型组)和30例HPV16/18阳性(高危型组)的尖锐湿疣组织中的水平,同时以25例健康男性正常包皮组织作为对照.结果 在低危型组和高危型组CA组织中,COX-2阳性率均为66.7%,正常对照组COX-2阳性率为0%,3组阳性表达强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在低危型组、高危型组及正常对照组中全部表达,阳性表达率均为90.0%,3组阳性表达强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A组织中COX-2和TGF-β1两者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感染不同亚型HPV的CA组织中存在COX-2和TGF-β1过表达,且表达水平不同,COX-2和TGF-β1表达水平可能与CA增生程度关系密切.
皮肤科学通报杂志相关文献
  • 肠病性肢端皮炎1例

    1 临床资料 患儿男,3岁.面部、四肢远端及肛周红斑、糜烂、结痂伴腹泻2年.息儿出生9个月时躯干、四肢远端及肛周无明显诱因出现片状红斑,逐渐扩大,后出现糜烂、渗出和结痂,反复发生腹泻,3~5次/d,呈蛋黄色.

    作者:郑亮;董佩晶;高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32磷敷贴治疗尖锐湿疣30例疗效观察

    1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30例患者均来自本院2006年4月~2008年2月就诊者,均为男性,根据其不洁性生活史,典型皮损,醋酸白试验阳性或病理、PCR经门诊确诊为尖锐湿疣.

    作者:周国胜;姜云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内分泌、代谢、营养障碍性皮肤病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细菌性皮肤病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职业性皮肤病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遗传性皮肤病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成人水痘6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成人水痘的临床特征.方法 分析60例成人水痘的症状、体征,并与同期40例儿童水痘临床资料相对照.结果 成人水痘症状重(包括前驱症状),皮疹重,易发生并发症.结论 成人水痘发病率呈增加趋势,应积极全面分析治疗,积极寻找原因.

    作者:谢雪冰;付林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皮肤科学基础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结缔组织疾病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黏膜疾病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麻风病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右膝部瘢痕继发鳞状细胞癌1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34岁,无业.右膝部瘢痕31年,出现赘生物6月余.就诊前31年,患者因车祸造成右膝部皮肤撕脱伤,在当地医院所植皮瓣脱落后形成浅溃疡,溃疡面逐渐愈合,形成瘢痕.

    作者:邓茂;黎昌强;许飏;何渊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风疹645例临床及流行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风疹的临床表现和流行特征,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645例风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病人群主要为学生,男多于女.采用中西医结合对症治疗,全部治愈.结论 风疹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根据接触史,实验室检查可诊断本病.广泛开展风疹疫苗接种,是控制风疹疫情的有效手段.

    作者:刘斌;杨元清;刘丽萍;朱洲英;林修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角化性皮肤病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新书摘要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真菌病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皮肤肿瘤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幼儿头部及睫毛阴虱寄生1例

    患儿女,2岁,右眼睑及头部皮疹伴瘙痒3月余就诊.结合临床表现、镜下所见,确诊为头部及睫毛阴虱寄生.

    作者:宣晓梅;李艳佳;赵燕;王莉;焦建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玫瑰糠疹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玫瑰糠疹的疗效.方法 两组均给予西替利嗪片10 mg,1次/d,板蓝根冲剂10 g冲服,3次/d,西米替丁0.2 g,3次/d.急性泛发病例可予以青霉素克拉维甲酸片0.5 g,3次/d.对照组40例,外用哈西奈德软膏,2次/d,治疗组56例,接受NB-UVB治疗仪治疗,3次/周,连续6~10次,起始照射剂量0.042~0.052 J/cm<'2>,每次递增0.01 J/cm<'2>,2~3次/周,治疗3周后同时评价疗效.结果 3周后对照组痊愈16例,显效9例,有效率62.5%;治疗组痊愈52例,显效3例,有效率98.2%.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NB-UVB治疗玫瑰糠疹疗效优于对照组,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李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NB-UVB治疗银屑病的机制

    银屑病是一种以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生为特点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NB-UVB是波长在290~320 nm之间的紫外线,可以通过诱导细胞凋亡以及影响多种细胞因子的释放起到治疗银屑病的作用.

    作者:穆震;邱静;乔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皮肤科学通报杂志

皮肤科学通报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