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桂香;张红岩;鲁楠
患者男,19岁.四肢反复出现大疱、脓疱、结节、斑块、疤痕,伴疼痛13年.组织病理示表皮呈假上皮瘤样增生,表皮内脓肿形成.脓液细胞培养出潘尼变形杆菌.诊断为增殖性脓皮病.
作者:王红兵;王正文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755nm激光治疗脂溢性角化病的疗效.方法 72例脂溢性角化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用755nm激光联合维A酸霜和单用维A酸霜治疗.结果 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近期复发率低.结论 755nm激光联合维A酸霜是治疗脂溢性角化病的优选方案.
作者:李小红;李喜英;黄蕊;于建斌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0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3例.治疗组给予氯雷他定片10 mg,1次/d;对照组给予咪唑斯汀缓释片10 mg,1次/d治疗.两组均治疗28天判效.结果 对总体疗效而言,意向性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有效率分别为66.04%和62.26%,方案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8.00%和64.71%,总体疗效差异与症状积分改善等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临床上的非劣性(P<0.05).临床观察中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结论 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安全有效,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华友;周贤刚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祛疣颗粒与阿维A胶囊联合治疗扁平疣的疗效.方法 将6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口服祛疣颗粒和阿维A胶囊;对照组仅口服阿维A胶囊.两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8.24%和59.38%,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7.18,P<0.05).结论 祛疣颗粒联合阿维A胶囊联合治疗扁平疣是治疗扁平疣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黄晓波;宫淑敏;李牧;韩惠彦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Hedgehog信号传导通路中Pathched-1(Ptch-1)和C1i-1在鳞状细胞癌皮损和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检测鳞状细胞癌皮损和细胞系A431、HSQ-89、HSC-2及Tca中Hedgehog信号通路的Ptch-1及Gli-1的蛋白水平的表达与分布.结果 Ptch-1及Gli-1在鳞癌皮损、细胞系A431、HSQ-89以及HSC-2细胞中均有阳性表达,主要分布在鳞癌细胞胞膜及胞浆中.结论 鳞癌皮损和细胞系中Ptch-1及Gli-1的阳性表达可能通过激活Hedgehog信号传导通路,促进鳞状细胞癌的形成和发展.
作者:白育萍;刘海燕;高滢;刘玉峰;李承新 刊期: 2008年第07期
1 临床资料患儿女,4个半月;其母发现患者腹部皮疹2天并迅速增多.患儿无感冒发热史,出疹后精神状态良好,无哭闹,饮食、二便正常,为足月顺产儿,母乳喂养.其母在妊娠4个月时与其姨妈曾同患水痘,体检:T 36.5℃,P 120次/min,R26次/min.神志清,精神状态良好,面色红润,呼吸平稳,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无畸型,前囟1.5 cm×1.5 cm,平坦.双侧瞳孔等大同圆,对光反射灵敏,口唇红,咽部无充血,颈软,双肺呼吸音清,心率120次/min,律齐,心音有力.
作者:刘俐丽;孙祎山;姚洪梅 刊期: 2008年第07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9岁.面部皮疹6年、躯干四肢白斑4年.6年前患儿两侧鼻唇沟出现数个暗红色小丘疹,渐增多并向鼻部、面颊、口周蔓延,无痛痒感;4年前躯干、四肢出现叶状白斑,1年后腰骶部出现斑块;1年前右上肢和前胸白斑扩大,同时左腋下及左季肋区出现多个片状色素沉着斑.否认癫痫发作,但有智力障碍.无家族史.
作者:张国龙;施和建 刊期: 2008年第07期
1 临床资料 21例均为本院1998~2004年门诊患者,其中男4例,女17例,年龄13~32岁.皮损均位于手的背侧,呈结节状、疣状,表而粗糙角化,触之易出血,较小皮疹为斑疹和丘疹,色紫红,肢端凉,临床症状典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冷冻治疗,观察组予电离子治疗机治疗(广西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生产,GX-III型).因皮疹对称性分布,在同一患者以左或右手随机分组,使两组具有可比性.选取直径0.3~0.6 cm大小、表面角化或角化明显的皮损,余均剔除本试验.治疗组147个皮损,观察组114个皮损.
作者:张连仲;翁盂武;张淙越;张国莹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特比萘芬治疗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本院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口服特比萘芬250 mg,1次/d;对照组31例,口服伊曲康唑200 mg,1次/d.两组均连用10天.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67.65%和87.10%,真菌清除率分别为82.35%和83.87%,两组有效率和真菌清除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均>0.05).结论 口服特比萘芬治疗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疗效肯定,安全性高.
作者:王建梅 刊期: 2008年第07期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符合老年性皮肤瘙痒病诊断标准[1]者110例,其中男63例,女47例;年龄60~80岁,平均70.53±9.41岁;病程2月~5年,平均3.8±7.35个月;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60例,两组的平均年龄、性别构成比、平均病程资料具有可比性.
作者:李冬;夏珏;吴先伟;毛臻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东莞地区解脲脲原体(UU)与人型支原体(MH)对9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 男性尿道拭子、女性宫颈拭子进行UU和MH检测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263例患者共检测到病原体303株,UU 247株,MH 56株,UU敏感的是强力霉素和美满霉素,耐药的是司帕沙星;MH敏感的也是强力霉素和美满霉素,耐药的是罗红霉素.UU和MH对9种抗菌素的总体耐药性有统计学意义(χ2=342.63,P=0.000),二者对强力霉素和美满霉素的耐药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其他7种大环内酯类和喹诺酮类的耐药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MH的耐药性高于UU.结论 支原体对多种抗菌素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MH对强力霉素和美满霉素的耐药性和UU相似,但对其他7种大环内酯类和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高于UU,治疗MH要尽可能避免使用大环内酯类.
作者:梁平;熊晓英;皮雷鑫;辛青松;周君敬 刊期: 2008年第07期
1 临床资料 41例均为2004年7月~2007年8月本科诊断为下肢溃疡住院患者.临床表现为小腿下1/3及两踝附近大小不等、境界不清的暗褐色色素沉着斑,中央有钱币大小溃疡,基底部红润,上覆有污秽分泌物.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2例,男12例,女10例,平均年龄48岁(30~66岁),平均病程5年(2月~10年);对照组19例,男10例,女9例,平均年龄46岁(28~65岁),平均病程4.6年(4月一9年).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作者:张彦梅;周鹏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37岁.右手背、手腕肿胀、大疱伴灼痛数小时急诊入院.5天前因右手背红斑微痒,当地医院予外用自制药(具体药名不详)无效而停用;1天前有亲友建议外敷鹅不食草,2h后自觉灼热,5h因刺痛难忍除去,且加重.系统检查无异常.
作者:黄仲;杨光艳;周飞红 刊期: 2008年第07期
能发生SLE的小鼠模型有很多种,常用的是自发型小鼠模型,主要有3种品系,NZB/NZW F1,MRL/lpr和BXSB小鼠.本文将从SLE小鼠模型的遗传背景、血清病理特点、发病机制方面概述自发型小鼠模型在研究SLE中的应用.
作者:李英妮;郭长占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报告1例Olmsted综合征.男,21岁,因双侧进行性掌跖角化和腔口周围角化性斑片就诊.患者自小曾在当地医院以湿疹、皮炎等治疗,并使用各种药膏(名不详),无明显疗效,病情进行性加重,表现为边缘锐利的残毁性掌跖角化、指(趾)压缩,全身泛发毛囊性角化性灰白色丘疹,甲床充满白色、坚硬的角化性碎片,同时还有乳头乳晕角化过度和普秃.
作者:陆原;陈达灿;翁翊;李清;禤国维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分离和调查某社区医院甲真菌病的致病真菌和临床类型.方法 自2005年1月-2007年8月,对306例甲真菌病患者的病甲进行致病真菌分离,将取材物进行KOH显微镜检查和真菌培养.记录每位患者的病史资料,分析致病真菌分布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临床类型与致病真菌之间的关系.结果 306例中足趾甲感染占62.1%,手指甲感染占9.5%,手足指趾甲混合感染占28.4%.远端侧缘甲下型(DLSO)是常见的一种临床类型,有195例患者(63.7%),其次是全甲破坏型(TDO)(82例;26.8%),无甲沟炎的近端甲下型(PSO)(18例;5.9%),合并甲沟炎的近端甲下型(PSO)(8例;2.6%),浅表白甲型(SWO)(3例;0.98%).DLSO与其他临床类型相比显著增多(P<0.001).306株致病真菌中主要为皮肤癣菌(68.0%),其中80.3%为红色毛癣菌;酵母菌22.5%,其中73.9%为白念珠菌;第三位是霉菌(9.5%),主要为曲霉.结论 发现该社区医院甲真菌病常见的临床类型为DLSO和TDO,而PSO和SWO不常见.致病病原菌以红色毛癣菌和白念珠菌为主.临床类型和病原学关系显示单一致病真菌可以引发一种以上类型的甲真菌病.
作者:郭秀军;吴立新;李屹;周芳;刘立新;张振忠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Celecoxib(塞来考昔)对人黑素瘤A375细胞增殖抑制、凋亡诱导和周期阻滞作用及对A375细胞表达Cox-2和分泌型MMP-1蛋白的影响.方法 MTT法测定Celecoxib对A375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药物诱导细胞凋亡及周期阻滞作用;细胞爬片SABC免疫细胞化学检测Celecoxib对A375细胞Cox-2蛋白表达的影响,ELISA法分析Celecoxib对A375细胞分泌型MMP-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80μmol/L的Celecoxib明显抑制人黑素瘤A375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凋亡率35.91%)和G1/M期阻滞,减少A375细胞表达Cox-2蛋白和分泌型MMP-l蛋白.结论 人黑素瘤A375细胞表达Cox-2蛋白和MMP-1蛋白,Celecoxib是一种有潜力的抑制黑素瘤增殖的药物.
作者:任建文;彭振辉;刘艳;潘敏;许庆强;李张军;王香兰 刊期: 2008年第07期
1 临床资料例1女,16岁.四肢及臀部反复出现丘疹、结节伴剧痒10余年.10余年前四肢及臀部出现淡红色斑或丘疹,红斑上可见水疱,数天后自行消退,瘙痒,抓后形成结节.当地医院以扁平苔藓予激素类药物治疗(用药不详)后缓解,停药后易复发,期间出现双下肢肿胀,消退后留下暗红色多行状萎缩纹.父母健在,非近亲结婚,其外祖母及母亲年幼时有类似病史,青春期后自愈,无兄妹.
作者:王任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伊可尔皮肤消毒液治疗掌跖疣、甲周疣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患处先用温水浸泡15min以上,再削去疣体表面角质层.取消毒棉片蘸取足量伊可尔原液,敷于处理后的皮损表面,其上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封包.1次/d,每次8h左右.连用5~7天为1疗程,共治疗1~2个疗程.结果 临床有效率在第4周达到72.50%,其中甲周疣的有效率达100%,掌疣80%,跖疣65.38%,患者对用伊可尔治疗的满意度达到90%.结论 伊可尔皮肤消毒液治疗掌跖疣、甲周疣安全有效.
作者:贺雪文;宁苏莉;方芳;褚国弟;张国娣;田敏南;张怡明;蔡茂庆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孕激素受体(PR)在恶性黑色素瘤(MM)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 以免疫组化法检测35例MM患者标本,8例痣细胞痣PR及增殖性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并结合临床及组织病理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在MM中PR的阳性表达率为25.7%,在痣细胞痣中无表达.MM中PR表达与PCNA表达显著负相关.女性、年龄≤55岁、病程>1年、溃疡以及非肢端型组织亚型PR阳性比例增高,但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R在MM中选择性表达并可能具有抗增殖作用.
作者:李家文;方险峰;陈旭娥;陈静 刊期: 200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