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佳纹;肖生祥;王俊民;冯义国;朱晓武;霍佳
目的 探讨婴幼儿带状疱疹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耍幼儿带状疱疹的临床资料.结果 1岁以内者5例,1~3岁者7例;4例有水痘接触史,2例母亲在妊娠末期患水痘,3例母亲在妊娠末期惠带状疱疹;12例均有典型的呈带状分布的成簇状绿豆大丘疹、水疱性损害;3例行CD4,CD8检查,其中2例CD4/CD8低于正常;均予抗病毒及He-Ne激光照射治疗而痊愈.结论 婴幼儿带状疱疹的发生多有直接或间接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接触史,抗病毒联合He-Ne激光照射治疗效果好.
作者:宋文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患者男,44岁.上唇左侧无痛性肿物6月.上唇左侧唇红缘上方0.2cm处见一圆形皮下结节,微红,约1.0cm×1.0cm,中等硬度,无压痛.组织病理示真皮及皮下组织可见肿瘤细胞组成的团块、细胞巢或细胞索,并见囊性空腔,内衬复层上皮细胞或单层上皮细胞,腔内含嗜酸性无定形物质,间质呈纤维化或黏液样变,诊断软骨样汗管瘤.
作者:史毓杰;杨文林;杨健 刊期: 2009年第07期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表皮刺脱毒素引起的以皮肤浅表水疱形成为特征的皮肤病.目前认为表皮剥脱毒素是一种独特的丝氨酸蛋白酶,能高效、特异地辨认和水解上皮细胞间的黏附分子-桥粒芯糖蛋白1,导致表皮剥脱.该病常发生在婴幼儿,在健康成人中发病极为罕见,但健康人对表皮剥脱毒素作用的保护机制现在仍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免疫保护和肾脏对表皮剥脱毒素的快速清除有关.
作者:肖异珠;杨致邦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兰州地区汉族寻常性、脓疱性银屑病与HLA-DRB1*0701等位基因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引物(PCR-SSP)法检测42例寻常性银屑病、28例脓疱性银屑病和50例健康对照者HLA-DRB1*0701等位基因频率,并相互比较.结果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组及脓疱性银屑病患者组HLA-DRB1*0701等位基因频率分别(54.8%,46.4%)与正常对照组(22.0%)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HLA-DRB1*0701等位基因可能是兰州地区汉族寻常性、脓疱性银屑病的遗传标志.
作者:李应宏;任茜;任万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寻常性痤疮严重度的影响因素.方法 于2007年1~12月对本科门诊确诊为寻常性痤疮的1129例患者,由首诊医生向患者发放自制的流行病学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13项:性别、年龄、皮肤类型、家族史、初发年龄、平时饮食喜好、每日洗脸次数、每日睡眠时间、平均每天使用电脑时间、有无便秘、哪些季节加重、女性患者月经初潮年龄、有无月经不规律.采用SAS Version 8.1软件包进行X<'2>检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Logisdc回归分析显示,与痤疮严重程度相关的5个因素依次为性别、痤疮初发年龄、每日洗脸次数、油性皮肤、季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与痤疮严重程度相关的依次是性别(P<0.0001)、初发年龄(P<0.05)、喜食成味(P<0.05)、皮肤类型(P<0.05).结论 寻常性痤疮的严重程度与油性皮肤、喜食成味明显相关;初发年龄越小,痤疮越严重:且男性患者皮损较女性患者更严重.
作者:杨擎宇;汪樊;冯爱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agA)与酒渣鼻发生的关系.方法 使用酶联免疫法测定76例酒渣鼻患者及31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CaeA-Hp抗体,并检测CagA.Hp阳性及阴性情况下IL-8,TNF-α,VEGF水平.结果 酒渣鼻组血清CagA-Hp阳性率为71.05%,对照组为22.58%,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CagA-Hp阳性的酒渣鼻患者血清IL-8,TNF-α水平高于CagA-Hp阴性者(P<0.05).CageA-Hp抗体水平与酒渣鼻病情轻重呈正相关.抗HP治疗可促进酒渣鼻的恢复.结论 CegA-Hp阳性菌株感染与酒渣鼻的发生有关,是其发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王一鸣;段西凌;董巍;史克剑;林新瑜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鉴定从ATCC购买的标准株是否为正确型别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方法 沙眼衣原体标准株连续多次传代培养,每次培养后用卢戈氏碘液染色观察并进行包涵体计数,提取基因组DNA进行PCR-RFLP分型鉴定.结果 经分型鉴定后,从ATCC购买的标准株为相应的D型、F型、I型;同样的接种剂量400μL,D型随传代次数的增加包涵体数(反应感染率)直线增加,F型、I型随传代次数的增加包涵体数维持在一定的水平并没有明显增多,即感染率没有明显增加.结论 从ATCC购买的标准株分型后均为正确的型别,但不同型之间感染率增长的差异明显,为理解沙眼衣原体不同型别致病性的不同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刘原君;齐蔓莉;绍丽丽;盛彩虹;姚卫锋;侯淑萍;刘全忠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早期蛋白E7的B细胞优势表住,并对其进行免疫原性鉴定.方法 采用亲水性方案、柔韧性方案、抗原指数方案及表面可能性方案综合评估其B细胞优势表位,并运用固相合成法合成多肽,经RP-HPLC纯化及纯度分析,用质谱进行定性鉴定.以合成肽免疫Balb/c小鼠,进行免疫效果评价.结果 综合分析考虑HPV16 E714-21(P1),HPV16E726-37(P2),HPV16E744-51(P3)可能是B细胞优势表位,免疫小鼠后可明显诱导小鼠血清抗体滴度升高,但只有P1和P2产生的抗体与人宫颈癌组织上清液结合呈阳性反应.结论 HPV16 E714-21和HPV16E726-37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可能成为HPV感染肽疫苗的候选表位.
作者:吕明芬;徐云升;郝飞;欧荣英;张学奇;李秉煦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患者女,22岁.出生后发即发现右侧胸部丘疹、结节等软性皮损,皮疹呈进行性增多,扩大至腋下.查体右侧胸部及腋下可见多个皮色或黄色的米粒至甲板大小扁平或半球形丘疹、结节、皮赘,触之柔软,部分皮疹融合成斑块.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中上部胶原束间见脂肪细胞团块,呈片状或叶状分布,脂肪细胞形态成熟,发育正常.弹力纤维染色可见弹力纤维减少或短小、破碎.组织病理学诊断为浅表脂肪瘤样痣.腋下皮损行局部切除,疗效满意.
作者:于艳;刘兵;李海燕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润燥止痒胶囊联合氢考尿素霜治疗神经性皮炎的疗效.方法 将5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按照中医诊断辩证标准分为风湿蕴肤证16例(A1组)与血虚风燥证24例(A2组);对照组15例.治疗组均采用润燥止痒胶囊口服,同时外用氢考尿素霜;对照组单独外用氢考尿素霜.连续治疗4周.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85.0%,对照组为5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中血虚风燥证有效率高于风湿蕴肤证,其临床痊愈率和显效率也较高.结论 润燥止痒胶囊联合氢考尿素霜治疗神经性皮炎疗效确切,以血虚风燥型者疗效更好.
作者:周鸿波;季永智;耿龙 刊期: 2009年第07期
Toll样受体(TLR)是参与天然免疫的主要模式识别受体之一,许多微生物病原体及其产物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与之结合后通过MyD88依赖性或非依赖性途径启动宿主胞内信号传导途径,引发一系列生物学效应.TLR能识别曲霉成分,烟曲霉通过不同TLRs逃避宿主天然免疫系统的识别.
作者:敖俊红;郝震锋;杨蓉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患者男,55岁.双下肢皮疹十余年,加重半年.皮损表现为双下肢散在分布的溃疡,边界清楚,边缘呈紫红色.皮肤组织病理:真皮全层血管周围少许淋巴细胞及显著浆细胞浸润.予静滴环磷酰胺联合口服氨笨砜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弓月;余进;武玲慎;刘玲玲;涂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强力脉痔灵联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肛周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法将99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予强力脉痔灵2片口服,同时外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均2次/d,连用3周.对照组49例,仅外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连用3周.两组均治疗结束时观察近期疗效,痊愈者随访3个月观察远期疗效.结果 治疗组近期疗效有效率80.00%,对照组为71.43%,差异无显著性(P>0.05);痊愈病例随访3个月,治疗组复发率20.0%,对照组57.9%,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强力脉痔灵联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肛周湿疹疗效好.
作者:洪钢;王玲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患者男22岁.全身皮肤黑色斑疹、斑块22年,出现鳞屑性斑块7年.体检:一般情况良好.颈部、躯干部、双肩部、双上臂可见面积巨大、融合成一体的黑色斑片;头面部、躯干和四肢的其他部位散在百余个大小不等、圆形及椭圆形黑褐色斑块、丘疹;皮损境界清楚,表面粗糙;全身皮肤尚可见散在圆形及椭圆形淡红色、灰白色鳞屑性斑块.组织病理检查示皮内痣和银屑病.
作者:李建国;李振鲁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快速检测杜克雷嗜血杆菌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GICA)系统.方法 采用胶体金颗粒标记抗rHgbA-IgG抗体,制备出免疫胶体金;采用双抗体夹心模式建立适用于杜克雷嗜血杆菌检测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以ELISA试验作为平行对照,时其检测的灵敏度及特异性进行评价.结果 以该方法 检测杜克雷嗜血杆菌、流感嗜血杆菌以及其他7种生殖器溃疡相关细菌,杜克雷嗜血杆菌显示强阳性,其余8种均为阴性,无交叉反应发生,GICA与ELISA实验结果 相符合;GICA和ELISA检测灵敏度分剐为:纯化抗原实验GICA为6.25ng/mL,ELISA为1.56ng/mL;细菌学实验GICA为2×106cfu/mL,ELISA为2×105cfu/mL;模拟样本检测实验GICA为1×107cfu/mL,ELISA为1×106cfu/mL.GICA能在15min内完成检测,稳定性良好.结论 建立的检测杜克雷嗜血杆菌的GICA系统能够特异、快速检测杜克雷嗜血杆菌.该检测系统的灵敏度还不能满足所有临床标本的需要,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虹;张辛艳;段琼;刘兵;冯丹红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系统性硬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系统性硬皮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20例予静滴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40~60mL,丹参注射液20mL,1次/d.对照组20例仅予丹参注射液20mL静滴,1次/d.疗程均为4周.皮肤硬化程度采用改良的Rodnan评分法评估.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的Rodnan评分下降值(10.95±4.50)明显高于对照组(6.80±1.96)(P<0.01).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系统性硬皮病疗效较好.
作者:罗婧莹;黄熙;陈德华;程培华;刘群英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HIV感染者皮肤疾病表现的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17例HIV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合并带状疱疹1例、尖锐湿疣2例、马尔尼菲青霉病10例、银屑病2例、鱼鳞病样皮疹1例、紫癜样皮疹1例.结论 HIV感染者皮肤疾病皮损范围广、临床症状重、病程长、治疗效果差.
作者:张倩影;梁伶;曹存巍;李雪莲 刊期: 2009年第07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66岁.面部及右上肢疼痛性红斑及结节20天.20天前患者左耳出现2个黄豆大小红色结节,隆起,触痛,1周内迅速扩大至整个左侧面部,剧痛,右颊也相继出现类似皮疹.
作者:刘岩;孙晓东;刘蕤;李铁男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患儿男,4个月.头皮、躯干皮肤水疱、大疱3天.系统检查无异常.皮损组织病理:表皮大致正常,表皮下水疱形成.Giemsa染色示真皮内胞质有大量紫红色异染颗粒的肥大细胞.结合临床表现诊断:大疱性肥大细胞增生病.
作者:晏文;杨莹;王希香;张信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副肿瘤性皮肤病包括一组出现内脏恶性肿瘤的非遗传性皮肤病,如黑棘皮、获得性鱼鳞病、皮肌炎、副肿瘤性天疱疮、坏死松解游走性红斑、Sweet综合征、坏疽性脓皮病、渐进性坏死性黄色肉芽肿、硬化黏液性水肿等.认识这些疾病可为内脏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及监视肿瘤的发生提供机会.本文对黑棘皮病等13种副肿瘤性皮肤病的临床与病理表现进行了介绍.
作者:唐鸿珊;朱一元 刊期: 2009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