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滴虫性阴道炎60例临床观察

严雪;于佳

关键词:蛇床子散, 滴虫性阴道炎, 中药熏洗, 甲硝唑
摘要:目的:探讨口服甲硝唑联合蛇床子散中药熏洗治疗妇女滴虫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患者采用口服甲硝唑联合蛇床子散中药熏洗治疗,对照组60例患者口服甲硝唑加阴道塞甲哨唑栓.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5.00%(P<0.01).结论:口服甲硝唑联合蛇床子散中药熏洗是更为有效的治疗妇女滴虫性阴道炎的方法.
现代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苦参洗剂配合肤痔清软膏治疗肛门瘙痒症

    目的:探讨肛门瘙痒症简单而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200例肛门瘙痒症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采用苦参洗剂坐浴配合肤痔清软膏外用,对照组100例采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苦参洗刺配合肤痔清软膏是较为简单而有效的治疗肛门瘙瘁症的方法.

    作者:朱庚秀;贾莉;胡安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加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加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8年5~12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7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惠者肺功能测定与治疗前比较,1 min呼吸用力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和大呼气流量(PEFR)值均有改善,但观察组肺功能改善要好于对照组.结论:孟鲁司特钠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能明显提高有效率,改善肺功能,不失为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理想药物.

    作者:张华;黄慧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15例乳牙牙髓炎封失活剂后致化学性根尖周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对封失活剂后致化学性根尖炎病例的治疗,分析导致化学性根尖炎的原因,并加以预防.方法:对15例化学性根尖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结果:急性牙髓炎开髓后封失活剂致化学性根尖周炎4例,慢性牙髓炎直接封失活剂者8例,慢性牙髓炎间接封失活剂者3例.其中轻度12例,重度3例.结论:化学性根尖周炎是乳牙牙髓炎失活术的常见并发症,医师应加强与患儿家长的沟通,争取患儿的配合,使化学性根尖周炎的几率降低.

    作者:林建琴;曹军;竺正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三种根管消毒剂用于乳牙根管消毒的疗效比较

    目的:将碘伏、奥硝唑液、甲醛甲酚液(FC)3种根管消毒剂用于乳牙感染根管消毒,选出适合乳牙的根管消毒剂.方法:选择3~10乳牙根尖周炎患儿202例240个患牙,随机分为3组,分别封入碘伏、奥硝唑液、FC,7 d复诊,观察疗效.结果:碘伏组、奥硝唑组、FC组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奥硝唑组出现1例急性炎症、FC组出现7例急性炎症.结论:碘伏适用于乳牙感染根管的消毒.

    作者:孙艳中;张国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对高龄老人小切口白内障切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的探讨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性白内障合并全身或局部其他疾病时小切口白内障切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特点.方法:对80岁以上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白内障切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60例(72眼)手术方法、术后视力、并发症及全身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随访3个月至2年,脱盲率98.6%.脱残率为76.3%,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80岁以上老人因年龄大,常有全身或局部其他疾病,只要术前积极治疗、控制相关并发症、术后处理得当,亦可获得有用的视力.

    作者:陈林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蕈样霉菌病治疗进展

    蕈样霉菌病(Mycosic Fungoides,MF)在西方是常见的原发皮肤T细胞淋巴瘤(Cutaneous T-cell lymphoma,CTCL),Sezary综合征被认为是MF的类红白血病变异型,在2008年WHO的Lukes and Collins分类中,将二者归为一类[1].MF为一种侵犯皮肤且预后差别很大、早期难于诊断的原发性、慢性、进行性疾病,依受侵皮肤表现分为斑片期(Ⅰ A)、浸润性斑块期(Ⅰ B~ⅡB)、肿瘤期(Ⅲ~Ⅳ).

    作者:范子煊;范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抗抑郁中药研究进展

    抑郁症(depression,DEP)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抑郁为主要症状的一组心境障碍(mooddisorders)或情感性障碍(affective disorders),是一组以抑郁心境自我体验为中心的临床综合征或状态,其特点呈慢性、反复发作、症状多样,如情绪低落、悲伤痛苦、缺乏兴趣与快感以及无动力等.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劳动力的重新组合,人口和家庭结构的变化,抑郁症在我国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作者:卢海燕;陈林;李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近红外线在临床医学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近红外光谱(NIRS)在农业中的应用早,分析的项目种类很多.近年来,随着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研究增多,其应用扩展到其他许多领域,如石油化工、高分子化工和基本有机化工、食品工业、纺织工业等领域.在生物医学领域,近红外光谱技术也表现出巨大的潜力.目前,研究范围已涉及生物反应过程的研究与监测、生物体组织分析、临床医学、药物研究、微生物鉴别、细胞病理等.

    作者:陈丽华;林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冰敷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冰敷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减少出血和止痛的疗效.方法:将48例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处理,冰敷组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加用自制冰袋冷敷术侧髋关节的前、内、外侧,观察并记录引流量,对患者术后疼痛评分.结果:术后d 2冰敷组病人引流量小于50 mL,拔除血浆引流管,术后无不良反应.术后冰敷组对疼痛的评分低,使用镇痛药物频率较对照组低,冰敷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冰敷能有效减少术后渗血,减轻疼痛,减轻术后患者肿胀程度,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肢早期功能锻炼,促进康复.

    作者:邹燕蕾;文平清;张继翠;黄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急性阑尾炎合并大网膜坏死1例

    患者,男,24岁,因持续性右下腹疼痛1 d来院.患者右下腹呈持续性钝痛,无放射痛及转移性疼痛,但伴有进行性加剧.患者一般状况尚可,无畏寒发热,有恶心感,无呕吐,无腹胀腹泻,小便通畅.人院检查,T37.3℃,BP18.4/12.8 kPa,右下腹压痛伴局部反跳痛及肌紧张,双肾区无叩痛.B超检查提示阑尾炎性改变.

    作者:李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部分胃肠外营养在极低出生体重儿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观察部分胃肠外营养(PPN)在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111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分成两组.对照组48例,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6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PPN治疗,时间≥21 d.在治疗组行PPN治疗结束后监测所有患儿体重、身长、肝功能、肾功能、血脂,余按常规监测.结果:治疗组平均体重增长,平均身高增长,平均住院天数减少,TP差值、ALB差值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LT、TB、TG、BUN差值比较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PN在救治VLBW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谢月娥;何慧芬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16例HIV感染的早期诊断

    目的:探讨HIV感染早期的发病因素、临床特点和防治措施.方法:对16例HIV感染患者的早期诊断进行临床分析.结果:HIV感染的早期表现有一定特异性,但涉及因素多而复杂,造成临床误诊率较高.结论:早期诊断对HIV感染预防及治疗均是关键.

    作者:徐云莹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131I去除甲状腺癌术后残余甲状腺及治疗转移灶的观察

    目的:观察131I去除甲状腺癌术后残余甲状腺及治疗转移灶的疗效.方法:对36例甲状腺癌原发灶切除术后患者行131I去除治疗,3~6月后复查.结果:20例无转移灶的甲状腺癌患者残留甲状腺经一次去除17例,经二次去除3例,3~6月后复查甲状腺不显影.10例甲状腺癌并肺转移患者经2个疗程、5例并骨转移患者经3个疗程治疗后转移灶不再摄取131I,随访3年、5年未见异常显影,Tg测定均为阴性;1例甲状腺未分化癌伴纵隔转移患者,去除治疗3个月后残余甲状腺消失,但纵隔转移灶无变化,后转入光子刀治疗.结论:131I在去除残留甲状腺组织的同时,也消除了隐匿在残留甲状腺组织中的微小甲状腺癌病灶,降低甲状腺癌的复发率和发生转移的可能性,可作为甲状腺癌术后患者预防复发和治疗转移的常规疗法.

    作者:王南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培哚普利联合依贝沙坦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联合依贝沙坦对高血压患者血压、血肌酐、血钾、尿蛋白的影响.方法:将60例高血压病患者用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培哚普利降压,必要时加用吲达帕胺;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依贝沙坦.疗程均为4周.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压、24 h尿蛋白、血肌酐、血钾.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血压和24 h尿蛋白定量下降明显(P<0.01),血肌酐及血钾水平无明显改变(P>0.05).治疗后两组间血压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24 h尿蛋白定量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1).结论:培哚普利联合依贝沙坦对降低高血压病患者尿蛋白排出量较单独应用培哚普利疗效更佳.

    作者:张苹玲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舒适护理在子宫切除术围术期护理中的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子宫切除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改善子宫切除术围术期的护理质量.方法:我院2007~2008年共做妇科手术846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实验组各423例.对实验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对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指导及术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焦虑值.结果:实验组焦虑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切除术中运用舒适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术前焦虑恐惧心理,减少血压和心率的波动.

    作者:王碧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外科治疗的术后护理

    目的:总结感染性心内膜炎术后护理的效果和经验.方法:对80例因感染性心内膜炎外科手术治疗后患者进行一般监护,严密观察中枢神经系统、心律、心率,实行积极抗感染治疗、全身支持治疗等措施.结果:本组术后70例患者痊愈,心功能恢复较好.早期死亡6例,晚期死亡4例,主要并发症为急性左心衰竭、室性心律失常、多脏器功能衰竭、人工瓣膜心内膜炎、心脏传导阻滞和肺部感染.结论:精心护理在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术后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作者:王珏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鼻咽癌调强放疗后张口困难的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和常规放疗后张口困难的情况.方法:将74例鼻咽癌患者分为常规放疗组41例和调强放疗组33例.常规放疗采用面颈联合野、耳前野、鼻前野照射,总剂量70~74 Gy.调强放疗采用7个野照射,总剂量69.4~74.8 Gy.放疗前以及放疗后1年用直尺测量上下门齿大间距.结果:调强放疗组门齿距从放疗前的4.03 ±0.47 cm缩小至放疗后1年的3.61±0.81 cm.明显好于常规放疗组(P<0.01);张口困难的发生率为9.4%,明显低于常规放疗组55.6%(P<0.01).结论:调强放疗使颞颌关节受照剂量显著下降,放疗后张口困难发生率较常规放疗明显降低.

    作者:尹宏;向舫;朱苏雨;罗英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输液泵静脉滴入硝普钠治疗高血压急症44例的护理体会

    高血压急症是指短时期内(数小时或数天)血压重度升高,舒张压>17.33 kPa和(或)收缩压>26.67 kPa,伴有重要组织如心脑肾、眼底、大动脉的严重功能障碍或不可逆性损害.硝普钠是抗高血压的有效药物,也是治疗高血压急症的首选药物.

    作者:周川芬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免疫磁珠分选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方法探讨

    目的:探索一种用免疫磁珠分选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更高效的方法.方法: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先分离出人单核细胞(PBMC),选用EasySep 正选人CD3试剂盒,用两种不同的操作方法分离T淋巴细胞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方法有显著差异.结论:用免疫磁珠分选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赵品楠;李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220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目的:进一步熟悉、掌握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特点,为预防和控制甲型H1N1流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某定点医院收治的220例甲型H1N1流感病人的相关资料.结果:输入性病例74例,其中境外输入57例;周边地区转诊病例15例,本土病例131例;男109例,女111例;平均年龄19.4±9.3岁;学生183例,占83.2%,以在校集中居住的初高中学生及大学生为多的聚集性群体发病为主,84.1%的患者与甲型H1N1流感疑似或确诊病人接触及感冒病人有明确接触史,潜伏期2.22±0.92 d.结论:甲型H1N1流感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3个环节控制难度大.

    作者:周晓飞;周凤先;徐蓉;黄勃;杨铭;潘真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成都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成都市医学信息所、成都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