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南飞
目的:将碘伏、奥硝唑液、甲醛甲酚液(FC)3种根管消毒剂用于乳牙感染根管消毒,选出适合乳牙的根管消毒剂.方法:选择3~10乳牙根尖周炎患儿202例240个患牙,随机分为3组,分别封入碘伏、奥硝唑液、FC,7 d复诊,观察疗效.结果:碘伏组、奥硝唑组、FC组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奥硝唑组出现1例急性炎症、FC组出现7例急性炎症.结论:碘伏适用于乳牙感染根管的消毒.
作者:孙艳中;张国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电排针治疗环枕筋膜挛缩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环枕筋膜挛缩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电排针和常规针刺治疗.结果:电排针组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组(P<0.01).结论:电排针治疗环枕筋膜挛缩综合征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作者:嘉士健;雷行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131I去除甲状腺癌术后残余甲状腺及治疗转移灶的疗效.方法:对36例甲状腺癌原发灶切除术后患者行131I去除治疗,3~6月后复查.结果:20例无转移灶的甲状腺癌患者残留甲状腺经一次去除17例,经二次去除3例,3~6月后复查甲状腺不显影.10例甲状腺癌并肺转移患者经2个疗程、5例并骨转移患者经3个疗程治疗后转移灶不再摄取131I,随访3年、5年未见异常显影,Tg测定均为阴性;1例甲状腺未分化癌伴纵隔转移患者,去除治疗3个月后残余甲状腺消失,但纵隔转移灶无变化,后转入光子刀治疗.结论:131I在去除残留甲状腺组织的同时,也消除了隐匿在残留甲状腺组织中的微小甲状腺癌病灶,降低甲状腺癌的复发率和发生转移的可能性,可作为甲状腺癌术后患者预防复发和治疗转移的常规疗法.
作者:王南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凯纷(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用于烧伤患者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及副作用.方法:将中重度烧伤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舒芬太尼镇痛,观察组使用舒芬太尼加凯纷镇痛.镇痛开始后h 4、h 8、h 12、h 24和h 48时点进行多参数评估,镇痛效果评估指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观察和记录各时段的血压、脉搏、呼吸和血氧饱和度值,记录出现的副作用.结果:两组镇痛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在不同时段的恶心、呕吐、嗜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凯纷对中重度烧伤患者的初期疼痛有较好的镇痛作用,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亮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加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8年5~12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7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惠者肺功能测定与治疗前比较,1 min呼吸用力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和大呼气流量(PEFR)值均有改善,但观察组肺功能改善要好于对照组.结论:孟鲁司特钠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能明显提高有效率,改善肺功能,不失为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理想药物.
作者:张华;黄慧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冰敷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减少出血和止痛的疗效.方法:将48例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处理,冰敷组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加用自制冰袋冷敷术侧髋关节的前、内、外侧,观察并记录引流量,对患者术后疼痛评分.结果:术后d 2冰敷组病人引流量小于50 mL,拔除血浆引流管,术后无不良反应.术后冰敷组对疼痛的评分低,使用镇痛药物频率较对照组低,冰敷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冰敷能有效减少术后渗血,减轻疼痛,减轻术后患者肿胀程度,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肢早期功能锻炼,促进康复.
作者:邹燕蕾;文平清;张继翠;黄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经腹腔腹股沟管内口修补手术方式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23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10~26 min(平均17.2 min),留院观察时间1~3 d,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1年内随访201例,随访率85.17%,随访病例中复发2例.结论:小儿腹股沟斜疝经腹腔腹股沟管内口修补法是一种有效、操作简易、安全和可靠的手术方式.
作者:梁佳勐;赵斌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总结感染性心内膜炎术后护理的效果和经验.方法:对80例因感染性心内膜炎外科手术治疗后患者进行一般监护,严密观察中枢神经系统、心律、心率,实行积极抗感染治疗、全身支持治疗等措施.结果:本组术后70例患者痊愈,心功能恢复较好.早期死亡6例,晚期死亡4例,主要并发症为急性左心衰竭、室性心律失常、多脏器功能衰竭、人工瓣膜心内膜炎、心脏传导阻滞和肺部感染.结论:精心护理在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术后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作者:王珏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肛门瘙痒症简单而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200例肛门瘙痒症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采用苦参洗剂坐浴配合肤痔清软膏外用,对照组100例采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苦参洗刺配合肤痔清软膏是较为简单而有效的治疗肛门瘙瘁症的方法.
作者:朱庚秀;贾莉;胡安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总结分析204例急性肾功能衰竭病因及其临床表现.方法:分析我院204例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分布及临床表现.结果:204例急性肾功能衰竭中有143例为中毒性,占70.09%.其中生物性中毒101例,占中毒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70.63%;药物性29例,占20.28%.结论:急性肾功能急竭中,中毒性占较大比例,而又以生物毒常见,药物性次之.及时透析是成功救治病人的关键措施.
作者:田旭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性白内障合并全身或局部其他疾病时小切口白内障切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特点.方法:对80岁以上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白内障切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60例(72眼)手术方法、术后视力、并发症及全身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随访3个月至2年,脱盲率98.6%.脱残率为76.3%,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80岁以上老人因年龄大,常有全身或局部其他疾病,只要术前积极治疗、控制相关并发症、术后处理得当,亦可获得有用的视力.
作者:陈林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慢性肺心痛并发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09年6月慢性肺心病并发消化道出血66例住院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结果:慢性肺心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以老年男性为多,病程长,常合并肺部感染,并发呼衰、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比单纯肺心病患者高发(P<0.01).结论:肺心病并发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因素包括肺部感染、呼吸衰竭、严重酸中毒、多器官功能衰竭及应用抗凝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等.预防或消除相关因素可减少消化道出血的发生,从而降低病死率.
作者:李翠英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时至今日,放射治疗仍是恶性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广泛应用于治疗鼻咽癌、乳腺癌、食管癌等恶性肿瘤.电离辐射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亦产生生物效应和破坏作用,使大部分患者局部皮肤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引起放射性皮炎,不但给患者带来痛苦,严重时还会影响放射治疗的进程.近年来,我国学者着力于运用中医药预防和治疗放射性皮炎,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本文通过对中医预防和治疗放射性皮炎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今后的临床科研和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李小凤;吴华英;李静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患者,男,24岁,因持续性右下腹疼痛1 d来院.患者右下腹呈持续性钝痛,无放射痛及转移性疼痛,但伴有进行性加剧.患者一般状况尚可,无畏寒发热,有恶心感,无呕吐,无腹胀腹泻,小便通畅.人院检查,T37.3℃,BP18.4/12.8 kPa,右下腹压痛伴局部反跳痛及肌紧张,双肾区无叩痛.B超检查提示阑尾炎性改变.
作者:李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蕈样霉菌病(Mycosic Fungoides,MF)在西方是常见的原发皮肤T细胞淋巴瘤(Cutaneous T-cell lymphoma,CTCL),Sezary综合征被认为是MF的类红白血病变异型,在2008年WHO的Lukes and Collins分类中,将二者归为一类[1].MF为一种侵犯皮肤且预后差别很大、早期难于诊断的原发性、慢性、进行性疾病,依受侵皮肤表现分为斑片期(Ⅰ A)、浸润性斑块期(Ⅰ B~ⅡB)、肿瘤期(Ⅲ~Ⅳ).
作者:范子煊;范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抑郁症(depression,DEP)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抑郁为主要症状的一组心境障碍(mooddisorders)或情感性障碍(affective disorders),是一组以抑郁心境自我体验为中心的临床综合征或状态,其特点呈慢性、反复发作、症状多样,如情绪低落、悲伤痛苦、缺乏兴趣与快感以及无动力等.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劳动力的重新组合,人口和家庭结构的变化,抑郁症在我国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作者:卢海燕;陈林;李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试验性拔管(TWOC)联合α1体阻滞剂在急性尿潴留中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原则对采集86例急性尿潴留患者的数据进行分析,在TWOC治疗过程中应用多沙唑嗪与安慰剂治疗和在TWOC成功后,继续应用多沙唑嗪治疗和安慰剂治疗的效果观察.结果:在TWOC治疗过程中应用多沙唑嗪有助于恢复正常排尿(P<0.05);在TWOC成功后,继续应用多沙唑嗪治疗也是有效的(P<0.05).结论:在TWOC的治疗过程中应用α1体阻滞剂可提高拔管成功率,能够降低RUR的复发率.
作者:冀永健;刘鲁东;赵林飞;郭震;赵宁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对比X线片和CT检查在鼻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评价分析两者在应用中的优越性.方法:对100例明确鼻骨外伤患者全部行X线片检查,其中73例行CT检查,对比分析其相应的表现及诊断.结果:100例患者中,X线检查示骨折51例,可疑骨折18例,余阴性.CT检查65例示骨折征象,其中单侧鼻骨骨折16例,双侧鼻骨骨折15例(粉碎性骨折12例),单纯性骨缝分离2例,骨折伴骨缝分离8例,复合型鼻骨骨折24例并对鼻区复合伤和周围情况诊断明确;空泡征2例,余阴性.X线阴性但CT发现骨折17例.结论:普通X线片是鼻骨骨折简单初步的检查方法,价廉易于接受,但误诊漏诊率较高.应将CT列为其必备的检查项目,虽诊断明确可靠但费用较前者昂贵,部分患者不易接受.针对不同患者,X线片、CT两种检查可互相补充,CT检查诊断明确,为临床治疗提供直观清晰的图像,较X线片更具优越性.
作者:陈馨;谈嘉祺;冉隆富;张瑞;莫云海;周礼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的方法.方法:基础治疗(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营养支持等)、抗感染等治疗的基础上加复方丹参注射液、甲氰咪胍注射液、鼻饲和(或)口服大承气汤加味,平均疗程8 d.结果:23例中,治愈16例,好转5例,手术1例,转院1例.随访20例,平均随访时间1年,除手术者偶发粘连性肠梗阻外,余无明显后遗症.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提高AP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医疗费费用较低,使用方便,更适合AP非手术治疗和基层医疗机构.
作者:杨光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多普勒超声检测不同孕周胎儿脐动脉血流S/D值的变化,并探讨S/D值与胎儿宫内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对98例异常妊娠(宫内胎儿窘迫、IUGR、羊水异常)的孕32~40周孕妇用国产多普勒超声检查胎儿脐动脉血流s/D值,并与同孕周的正常妊娠孕妇173例作对比.结果:每一组相同孕周的异常妊娠孕妇的S/D值均显著高于正常妊娠孕妇(P<0.05);脐血流S/D值都随孕周的增加而降低,呈现显著负相关.结论:通过对不同孕周胎儿脐血流S/D值监测,可早期对胎儿宫内发育进行动态监护,以便及时作出相应的处理.
作者:万丹;张淑华;朱万学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