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普勒超声检测胎儿脐动脉血流S/D值的临床观察

万丹;张淑华;朱万学

关键词:多普勒超声, 脐血流, 妊娠
摘要:目的:多普勒超声检测不同孕周胎儿脐动脉血流S/D值的变化,并探讨S/D值与胎儿宫内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对98例异常妊娠(宫内胎儿窘迫、IUGR、羊水异常)的孕32~40周孕妇用国产多普勒超声检查胎儿脐动脉血流s/D值,并与同孕周的正常妊娠孕妇173例作对比.结果:每一组相同孕周的异常妊娠孕妇的S/D值均显著高于正常妊娠孕妇(P<0.05);脐血流S/D值都随孕周的增加而降低,呈现显著负相关.结论:通过对不同孕周胎儿脐血流S/D值监测,可早期对胎儿宫内发育进行动态监护,以便及时作出相应的处理.
现代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加用阿魏酸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加用阿魏酸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82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常规给予硝酸盐制剂、ACEI、β1受体阻滞剂、低分子肝素;治疗组在以上常规治疗的基础加用阿魏酸钠片100mg,tid.两组均治疗14 d,比较两组疗效和毒副作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阿魏酸钠治疗心绞痛安全有效.

    作者:练世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苦参洗剂配合肤痔清软膏治疗肛门瘙痒症

    目的:探讨肛门瘙痒症简单而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200例肛门瘙痒症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采用苦参洗剂坐浴配合肤痔清软膏外用,对照组100例采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苦参洗刺配合肤痔清软膏是较为简单而有效的治疗肛门瘙瘁症的方法.

    作者:朱庚秀;贾莉;胡安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23例报告

    目的: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的方法.方法:基础治疗(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营养支持等)、抗感染等治疗的基础上加复方丹参注射液、甲氰咪胍注射液、鼻饲和(或)口服大承气汤加味,平均疗程8 d.结果:23例中,治愈16例,好转5例,手术1例,转院1例.随访20例,平均随访时间1年,除手术者偶发粘连性肠梗阻外,余无明显后遗症.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提高AP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医疗费费用较低,使用方便,更适合AP非手术治疗和基层医疗机构.

    作者:杨光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加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加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8年5~12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7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惠者肺功能测定与治疗前比较,1 min呼吸用力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和大呼气流量(PEFR)值均有改善,但观察组肺功能改善要好于对照组.结论:孟鲁司特钠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能明显提高有效率,改善肺功能,不失为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理想药物.

    作者:张华;黄慧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多普勒超声检测胎儿脐动脉血流S/D值的临床观察

    目的:多普勒超声检测不同孕周胎儿脐动脉血流S/D值的变化,并探讨S/D值与胎儿宫内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对98例异常妊娠(宫内胎儿窘迫、IUGR、羊水异常)的孕32~40周孕妇用国产多普勒超声检查胎儿脐动脉血流s/D值,并与同孕周的正常妊娠孕妇173例作对比.结果:每一组相同孕周的异常妊娠孕妇的S/D值均显著高于正常妊娠孕妇(P<0.05);脐血流S/D值都随孕周的增加而降低,呈现显著负相关.结论:通过对不同孕周胎儿脐血流S/D值监测,可早期对胎儿宫内发育进行动态监护,以便及时作出相应的处理.

    作者:万丹;张淑华;朱万学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外科治疗的术后护理

    目的:总结感染性心内膜炎术后护理的效果和经验.方法:对80例因感染性心内膜炎外科手术治疗后患者进行一般监护,严密观察中枢神经系统、心律、心率,实行积极抗感染治疗、全身支持治疗等措施.结果:本组术后70例患者痊愈,心功能恢复较好.早期死亡6例,晚期死亡4例,主要并发症为急性左心衰竭、室性心律失常、多脏器功能衰竭、人工瓣膜心内膜炎、心脏传导阻滞和肺部感染.结论:精心护理在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术后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作者:王珏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16例HIV感染的早期诊断

    目的:探讨HIV感染早期的发病因素、临床特点和防治措施.方法:对16例HIV感染患者的早期诊断进行临床分析.结果:HIV感染的早期表现有一定特异性,但涉及因素多而复杂,造成临床误诊率较高.结论:早期诊断对HIV感染预防及治疗均是关键.

    作者:徐云莹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儿童佝偻病的防治研究进展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儿童患佝偻病的比例逐年下降,但是佝偻病的发病率仍然很高,其中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占佝偻病95%以上.佝偻病虽然很少直接危及生命,但是因其发病缓慢,易被忽视,一旦发生明显症状时,机体的抵抗力低下,易并发肺炎、腹泻、贫血等其他疾病[1].据统计,中国目前有20%~30%的小儿患有佝偻病、软骨病、骨关节炎等骨骼疾病.

    作者:王国海;梁亚丽;杜全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免疫磁珠分选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方法探讨

    目的:探索一种用免疫磁珠分选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更高效的方法.方法: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先分离出人单核细胞(PBMC),选用EasySep 正选人CD3试剂盒,用两种不同的操作方法分离T淋巴细胞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方法有显著差异.结论:用免疫磁珠分选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赵品楠;李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腹腔镜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可行性.方法: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共收治6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其中1例为输卵管线型切开取出妊娠组织,另5例为子宫角部楔型切除,对手术时间、出血情况及并发症进行观察.结果:手术时间40~100 min,术中出血50~300 mL,腹腔镜下成功处理了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而无并发症.结论:腹腔镜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是有效、安全、可行的.

    作者:王晨笛;李莉;杨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规范治疗急性尿潴留的探讨

    目的:探讨试验性拔管(TWOC)联合α1体阻滞剂在急性尿潴留中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原则对采集86例急性尿潴留患者的数据进行分析,在TWOC治疗过程中应用多沙唑嗪与安慰剂治疗和在TWOC成功后,继续应用多沙唑嗪治疗和安慰剂治疗的效果观察.结果:在TWOC治疗过程中应用多沙唑嗪有助于恢复正常排尿(P<0.05);在TWOC成功后,继续应用多沙唑嗪治疗也是有效的(P<0.05).结论:在TWOC的治疗过程中应用α1体阻滞剂可提高拔管成功率,能够降低RUR的复发率.

    作者:冀永健;刘鲁东;赵林飞;郭震;赵宁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204例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204例急性肾功能衰竭病因及其临床表现.方法:分析我院204例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分布及临床表现.结果:204例急性肾功能衰竭中有143例为中毒性,占70.09%.其中生物性中毒101例,占中毒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70.63%;药物性29例,占20.28%.结论:急性肾功能急竭中,中毒性占较大比例,而又以生物毒常见,药物性次之.及时透析是成功救治病人的关键措施.

    作者:田旭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120例女性盆腔结核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通过对女性盆腔结核的临床诊治分析,为结核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确诊的120例女性盆腔结核的病历资料.结果:盆腔结核易发于育龄女性,多病程缓慢,缺乏典型临床症状,辅助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也欠佳,临床误诊误治率较高.结论:应提高对盆腔结核的认识,全面收集病史,重视结核相关检查,合理运用B超引导下穿刺、腹腔镜检查术等,并对临床资料作综合分析,从而减少误诊误治.

    作者:罗晓;万晓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培哚普利联合依贝沙坦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联合依贝沙坦对高血压患者血压、血肌酐、血钾、尿蛋白的影响.方法:将60例高血压病患者用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培哚普利降压,必要时加用吲达帕胺;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依贝沙坦.疗程均为4周.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压、24 h尿蛋白、血肌酐、血钾.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血压和24 h尿蛋白定量下降明显(P<0.01),血肌酐及血钾水平无明显改变(P>0.05).治疗后两组间血压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24 h尿蛋白定量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1).结论:培哚普利联合依贝沙坦对降低高血压病患者尿蛋白排出量较单独应用培哚普利疗效更佳.

    作者:张苹玲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15例乳牙牙髓炎封失活剂后致化学性根尖周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对封失活剂后致化学性根尖炎病例的治疗,分析导致化学性根尖炎的原因,并加以预防.方法:对15例化学性根尖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结果:急性牙髓炎开髓后封失活剂致化学性根尖周炎4例,慢性牙髓炎直接封失活剂者8例,慢性牙髓炎间接封失活剂者3例.其中轻度12例,重度3例.结论:化学性根尖周炎是乳牙牙髓炎失活术的常见并发症,医师应加强与患儿家长的沟通,争取患儿的配合,使化学性根尖周炎的几率降低.

    作者:林建琴;曹军;竺正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鼻骨骨折的X线片与CT的结合性诊断与分析

    目的:对比X线片和CT检查在鼻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评价分析两者在应用中的优越性.方法:对100例明确鼻骨外伤患者全部行X线片检查,其中73例行CT检查,对比分析其相应的表现及诊断.结果:100例患者中,X线检查示骨折51例,可疑骨折18例,余阴性.CT检查65例示骨折征象,其中单侧鼻骨骨折16例,双侧鼻骨骨折15例(粉碎性骨折12例),单纯性骨缝分离2例,骨折伴骨缝分离8例,复合型鼻骨骨折24例并对鼻区复合伤和周围情况诊断明确;空泡征2例,余阴性.X线阴性但CT发现骨折17例.结论:普通X线片是鼻骨骨折简单初步的检查方法,价廉易于接受,但误诊漏诊率较高.应将CT列为其必备的检查项目,虽诊断明确可靠但费用较前者昂贵,部分患者不易接受.针对不同患者,X线片、CT两种检查可互相补充,CT检查诊断明确,为临床治疗提供直观清晰的图像,较X线片更具优越性.

    作者:陈馨;谈嘉祺;冉隆富;张瑞;莫云海;周礼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舒适护理在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应用舒适护理模式在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的效果.方法:将60例行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功能护理,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术中紧张恐惧程度及疼痛情况、术后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进行比较,观察组术中紧张恐惧程度、疼痛感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舒适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减少术中疼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汪秀琼;卿绍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近红外线在临床医学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近红外光谱(NIRS)在农业中的应用早,分析的项目种类很多.近年来,随着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研究增多,其应用扩展到其他许多领域,如石油化工、高分子化工和基本有机化工、食品工业、纺织工业等领域.在生物医学领域,近红外光谱技术也表现出巨大的潜力.目前,研究范围已涉及生物反应过程的研究与监测、生物体组织分析、临床医学、药物研究、微生物鉴别、细胞病理等.

    作者:陈丽华;林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鼻咽癌调强放疗后张口困难的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和常规放疗后张口困难的情况.方法:将74例鼻咽癌患者分为常规放疗组41例和调强放疗组33例.常规放疗采用面颈联合野、耳前野、鼻前野照射,总剂量70~74 Gy.调强放疗采用7个野照射,总剂量69.4~74.8 Gy.放疗前以及放疗后1年用直尺测量上下门齿大间距.结果:调强放疗组门齿距从放疗前的4.03 ±0.47 cm缩小至放疗后1年的3.61±0.81 cm.明显好于常规放疗组(P<0.01);张口困难的发生率为9.4%,明显低于常规放疗组55.6%(P<0.01).结论:调强放疗使颞颌关节受照剂量显著下降,放疗后张口困难发生率较常规放疗明显降低.

    作者:尹宏;向舫;朱苏雨;罗英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冰敷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冰敷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减少出血和止痛的疗效.方法:将48例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处理,冰敷组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加用自制冰袋冷敷术侧髋关节的前、内、外侧,观察并记录引流量,对患者术后疼痛评分.结果:术后d 2冰敷组病人引流量小于50 mL,拔除血浆引流管,术后无不良反应.术后冰敷组对疼痛的评分低,使用镇痛药物频率较对照组低,冰敷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冰敷能有效减少术后渗血,减轻疼痛,减轻术后患者肿胀程度,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肢早期功能锻炼,促进康复.

    作者:邹燕蕾;文平清;张继翠;黄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成都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成都市医学信息所、成都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