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420例胸痛病因分析

刘艳霞

关键词:胸痛, 临床治疗, 延误治疗, 疼痛特点, 临床处理, 就诊原因, 及时诊断, 多种疾病, 病因, 资料, 治法, 患者
摘要:胸痛为临床常见就诊原因,可见于多种疾病,因其病因不同,治法迥异,临床处理不当或延误治疗均可产生严重后果[1].因此临床上应及时诊断、迅速处理.笔者将8年来我科临床治疗且资料完整的胸痛患者420例,就其病因和疼痛特点分析如下.
现代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消化内科住院患者情况分析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临床规律,以利于消化内科专业护理质量的提高.方法:对2188例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188例住院患者中居前三位的疾病分别是腹泻(550例)、消化道出血(422例)及胆道感染(298例);住院患者中男1243例,女945例,男多于女(P<0.05);某些疾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如腹泻多见于夏秋季,占63.45%(349/550).结论: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在病种和季节等方面有一定的规律性.了解其规律对病区护理管理及制定某些前瞻性护理计划及其应对措施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郑怀芳;田雯虹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卫生指导

    目的:使肾病综合征病人能坚持治疗,避免因中途停药和放弃治疗而造成不可逆的病情恶化,乃至死亡病例的发生.方法:对1995年至2004年收治的615例肾病综合征病人实施心理护理、卫生指导.结果:615例患者中无一例再发生自动停药放弃治疗或因此而发生的死亡.结论:使该类病人了解疾病的迁延性,服药时间长以及药物的毒副作用,懂得一般消毒方法及卫生知识,从而调整心态树立信心,可以达到坚持治疗直至康复的目的.

    作者:廖红云;邓国群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

    目的:探讨BiPAP呼吸机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方法:选择30例COPD并呼吸衰竭病人,在原治疗基础上应用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结果:30例COPD并呼吸衰竭病人26例好转,4例因病情恶化,行气管切开进一步治疗.结论:BiPAP呼吸机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病人疗效好.

    作者:赵桂英;明庸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某区儿童龋齿发病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成都市某区2~7岁儿童乳牙龋齿患病情况.方法:成都市某区36所幼儿园2~7岁儿童患龋情况调查,以视诊为主.结果:2~7岁儿童乳牙龋齿患病率为31.4%.结论:开展群防群治降低龋齿的发病率已迫在眉睫.

    作者:周道强;倪素君;寇东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儿科病房实施人文护理探索

    目的:探讨在儿科病房实施人文护理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按入院编号随机抽取2002年和2004年我科住院病员各200例,对期间进行的温馨服务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及出院后随访.结果:2004年服务满意度为99%,有效地降低了护理纠纷,提高了家长自觉维护儿童健康的意识.患儿出院后遵医服药率由2002年的60%上升到2004年的90%.结论: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将人文护理理念融入到儿科护理工作中,能够有效促进患儿疾病康复,融恰护患关系,提高家长满意度.

    作者:徐慧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血清甲胎蛋白和铁蛋白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和铁蛋白(SF)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同时测定诊断明确的原发性肝癌患者(48例)及肝炎、肝硬化患者(36例)血清AFP及SF含量.并计算血清SF和AFP联合检测对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原发性肝癌组血清SF值高于肝炎肝硬化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FP及SF平行联合检测对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敏感性为89.9%,特异性为69.5%.串联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49.2%,特异性为93.6%.结论:血清SF和AFP联合检测能提高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

    作者:刘军;赖光辉;郑小华;饶中和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妊高征患者剖宫产术全麻与硬膜外麻醉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围手术期对妊高征患者母婴的影响.方法:将60例妊高征患者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全身麻醉(Q)组30例,硬膜外麻醉(G)组30例.Q组采用硫喷妥钠4~6 mg·kg-1,琥珀胆碱1~2 mg·kg-1快速诱导插管,吸入异氟醚维持,胎儿娩出后静注芬太尼0.1~0.2 mg,同时吸入麻醉至术毕.G组选择T12~L1椎间隙穿刺,向尾侧置管3~4 cm,注入2%利多卡因3 mL,无异常后追加8~12 mL.术中监测血压、输液量、麻黄碱的使用、新生儿Apgar评分及体重.结果:两组病人术中高血压和低血压、新生儿体重及出生后新生儿Apagr评分、术中输液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5).在G组中使用升压药物的患者比Q组多(P<0.05).结论: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围术期对妊高征母婴都是可选择的安全麻醉方式.但无论选择何种麻醉方式,均应加强监护维持循环稳定和呼吸通畅,确保母婴平安.

    作者:王守兰;吴晓岗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口腔麻醉剂碧兰麻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观察碧兰麻在口腔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碧兰麻1.7mL,用一次性微创针头行局部黏膜下浸润麻醉.结果:本组需拔除或治疗的病齿453颗,麻醉效果优411颗(90.7%),良40颗(8.8%),可2颗(1%).结论:碧兰麻应用于口腔局部麻醉疗效好,用药少,无不良反应.

    作者:马小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酚妥拉明加立止血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咯血的止血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收治的支气管扩张咯血19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2例,采用酚妥拉明加立止血治疗;对照组100例,采用脑垂体后叶素治疗,其余治则两组同.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8%,对照组总有效率76.0%,疗效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酚妥拉明加立止血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较传统脑垂体后叶素疗效优、副作用少,可作为内科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的首选方案之一.

    作者:张德明;张华庆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不同用药途径终止10~16周妊娠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途径终止10~16周妊娠的疗效.方法:415例10~16周妊娠妇女自愿分为口服用药组和阴道用药组.口服米非司酮150 mg(两组同)治疗48 h后,分别(经阴道和口服)给予米索前列醇400μg,视宫缩情况,每隔4h重复给药.比较两组的临床结局.结果:米索前列醇经阴道用药和口服用药的流产成功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比较两组流产成功时间、平均用药量和药物不良反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米索前列阴道使用醇较口服具有用药量小、流产成功时间短、不良反应轻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董浚丽;刘素群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点式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治疗带状疱疹临床观察

    我科自2002年10月至2004年12月应用点式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仪(Super lizer SL)配合药物综合治疗带状疱疹(HZ),与同期的单纯药物治疗进行比较,疗效得以显著提高,报告如下.

    作者:赵新;李国臣;赵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针灸与弹拨手法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85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针灸与弹拨手法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将8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运用针灸与弹拨手法治疗,对照组42例采用推拿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5.12%,对照组为45.2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7.78%,对照组为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灸加弹拨手法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推拿治疗.

    作者:李林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手术室护理缺陷与安全管理

    目的:通过对手术护理缺陷原因分析提出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方法:加强护理道德教育,增强服务竞争意识,实行末位淘汰制;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专科技术水平;增强法制观念,强化风险意识;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结果:经过近3年的实施,手术室无重大医疗事故发生.结论:及时发现护理缺陷消除隐患,是主动预防医患纠纷,保障手术室护理质量与安全的关键.

    作者:谢小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肝性胸水22例分析

    肝性胸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并发症之一,因其较少导致呼吸困难等典型临床表现而易被忽视,其治疗也相对困难.现将我院近年收治的22例肝性胸水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王连;付晓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小剂量甘露醇治疗早期肺性脑病5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小剂量甘露醇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并早期肺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对确诊为COPD并早期肺性脑病的患者56例在控制感染、祛痰止咳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20%甘露醇125 mL静脉滴注,并进行治疗后的各项指标观察,明确疗效.结果:治疗后1~4 d,56例病人中肺性脑病的症状缓解率分别为48%;66%;80%;94.6%.同时复查肝肾功、电解质,较用药前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小剂量甘露醇在缓解COPD引起的早期肺性脑病是有效的,且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向瑾;钟兴美;刘建华;周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球结膜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67例

    翼状胬肉为眼科常见病、多发病,复发率较高.我院自1997年7月至2004年12月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球结膜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7例,男35例,女32例,年龄42~68岁.单眼54例(右眼29例,左眼25例),双眼13例.67例病变部位均为原发性鼻侧,胬肉头部侵入角膜缘内均在3 mm以上,19例达瞳孔区.

    作者:尹令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心脏贯穿刀刺伤18例救护体会

    心脏贯穿性刀刺伤是外科非常严重的急重症,据文献报道其死亡率高达62%~84%.1999年1月至2004年12月我院收治心脏贯穿刀刺伤18例,抢救均获成功.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现将救护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冯国芳;庄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老年白内障手术治疗35例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手术的特点,术前后给予针对性的护理,以利康复.方法:针对35例老年白内障患者特点进行术前术后常规护理及心理护理.结果:35例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无一例并发症发生,手术全部成功.结论:根据老年白内障患者的特点,给予常规与特殊相结合的护理措施,是顺利完成手术、减少或避免并发症及顺利康复的重要措施之一.

    作者:任晓琴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X线CT检查对肺癌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X线、CT检查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与限度.方法:对238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癌患者的X线、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X线诊断肺癌的敏感性为86.6%、CT为98.3%,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X线检查对隐蔽部位的肺癌、小肺癌和肿大淋巴结显示较差,CT具有明显优势,且对鉴别中央型肺癌和肺不张以及了解心血管侵犯有重要作用.结论:X线检查是筛查肺癌的首选方法,CT对于肺癌的诊断及病灶范围的明确具有重要补充作用.

    作者:湛先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视力筛查仪在儿童视力检查中应用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手持式视力筛查仪在儿童视力检查中的作用.方法:对734例1432眼3~7岁儿童采用视力表和手持式视力筛查仪对比检测视力.结果:视力筛查仪与视力表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并发现视力异常中单纯性散光所占比例高267眼(52.5%),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单纯性远视、单纯性远视+散光在视力异常中的比例逐渐上升,儿童近视所占比例少5眼(1%).结论:手持式视力筛查仪在儿童视力测定中,能很好地反应儿童视力状况.特别在儿童视力普查中,能有效避免儿童不合作情况,从而准确反应儿童视力状况.

    作者:赵志惠;彭军;李天芝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成都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成都市医学信息所、成都医学会